国旗下讲话扶贫济困.doc_第1页
国旗下讲话扶贫济困.doc_第2页
国旗下讲话扶贫济困.doc_第3页
国旗下讲话扶贫济困.doc_第4页
国旗下讲话扶贫济困.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旗下讲话扶贫济困 国旗下讲话扶贫济困篇一: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消除贫困邀你一起 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消除贫困邀你一起 扶贫济困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努力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我国社会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1979年11月举行的第20届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简称 联合国粮农组织 )大会决定:1981年10月16日为首次世界粮食日纪念日。党中央、国务院把世界粮食日这一周定为节粮周。自2014年起,每年的10月17日 为中国“扶贫日”。设立“扶贫日”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是继续向贫困宣战的一个重要的举措。并逐步使之成为有较高知名度、较大影响力的公益活动 本周10月16号,是世界第36个粮食日,10月17号,是是我国的第3个扶贫日。这似乎是在告我们:贫困与粮食的贮量息息相关,消除贫困的首要一点就是解决世界人口的粮食问题。在我国,珍惜粮食,崇尚节俭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更有“粒粒皆辛苦”的古训,这足以证明我们的国民上上下下把粮食问题看得是多么的重要。也许有人会说:我们早已远离食不果腹的年代,吃饱饭、吃好饭已经成了司空见惯的事情,还有谁会关注粮食,还有谁会在意随手丢弃的粮食?然而,现实情况令人堪忧:全世界人口与日俱增,粮食供应日益紧张。全世界还有许多地方和我国的一些偏远贫困地区一样,人民生活水平极其低下,连最基本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 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人类文明得以发展的先决条件。 节约粮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经历了太多的战火与灾难,并且当时粮食生产又是靠天吃饭,产量极低。古代劳动人民对于粮食就非常的重视,我们说“手中有粮,灾年不慌”,正是源于前人对粮食的深厚情感和节约粮食的习惯,使他们度过了一年有一年,迎来了光辉的新世纪。节约粮食,是对他人劳动的尊重。古人有“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诗句,描述了农民在炎炎烈日下耕耘的场景,可以想象农民种粮的艰辛。有的人说:吃饭的钱我缴了,我浪费的是自己的,跟别人没有关系。从表面上看,浪费只是个人的消费方式,但从本质上讲,它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节约粮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而不是说你的生活好了,你浪费得起就可以浪费。浪费是一种不尊重自然和他人劳动果实的可耻行为。即使在发达国家,节俭也被视为一种美德。这是对劳动的尊重,也是一种社会责任。 在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尤为严重,约有五分之一的人无法获得足够的粮食。据统计,今年头9个月,全球有624万人死于饥饿和相关疾病,其中约500万为儿童。非洲南部地区和一些西非国家,由于地区冲突和艾滋病,饥饿形势尤其严重。枯瘦的非洲儿童似乎已经成为饥饿的代名词。1994年,南非“自由记者”凯文卡特凭借自己的摄影作品饥饿的苏丹获得美国新闻界最高奖普利策新闻奖。照片记录着一个令人震惊的场景:一个瘦得皮包骨头的苏丹小女孩在前往食物救济中心的路上再也走不动了,趴倒在地上。而就在不远处,蹲着一只秃鹫,正贪婪地盯着地上那个黑乎乎、奄奄一息的瘦小生命,等待着即将到口的“美餐”。人类,通常站在食物链的最顶端,通常作为最终的捕食者,而这样一个错位的场景,错位的角色,让每一个人看后都震撼不已、唏嘘不已。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以见到浪费粮食的现象。也许你并未意识到自己在浪费,也许你认为浪费这一点点算不了什么,也许你仍然以为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然而事实是:我国人口已超过13.5亿,每年的净增长是 1200万人;人均耕地面积1.2亩,是世界人均值的1/4;目前耕地面积正以每年30多万亩的速度递减;全国40%的城市人口消耗的粮食依靠进口。从1981-1995年间,全国共减少了耕地8100万亩,因此而减少粮食生产500亿斤。而且现在这个减少速度仍然在不断加快。乱占耕地、挖沙、土地质量下降、荒漠化等种种现象在蚕食着耕地。我们不妨算这样一笔账:倘若我们每天节约一粒大米,那么十亿人可节约多少?五千多公斤!一年可节约将近两千万斤,折合人民币两千万元。 因此,光盘行动,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这些事例和数据提醒着我们每一个人:节俭自持,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做起。 在我们的校园里,仔细观察,也能发现许多浪费的现象。不仅仅是粮食的浪费,还有生活中的细节,例如有些无人的班级没有关闭电源,洗手间的水龙头在无人使用时仍然大开、垃圾桶中丢弃着吃了一半的面包等。 在此,我提倡每一位同学让节俭成为习惯,节约资源,从我做起。 古人云:“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节约是一种美德、是一种素质、是一种修养、是一种智慧。节约资源,健康生活,让我们从珍惜粮食开始做起吧。 鉴于以上所述,我们应该能够看到:珍惜粮食,崇尚节俭,不仅是我们修身的基本内涵,而且还是我们社会责任感的基本体现。有人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八条建议,愿与老师、同学们共勉: 1、珍惜粮食,避免剩餐,减少浪费. 2、不攀比,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 3、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剩菜. 4、看到浪费现象勇敢地起来制止,尽力减少浪费. 5、做节约宣传员,向家人,亲戚,朋友宣传浪费的可怕后果. 6、不偏食,不挑食。 7、到饭店吃饭时,点饭点菜不浪费,若有剩余的要带回家。 8、积极监督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及时制止浪费粮食的现象。 最后,让我们所有的都行动起来,自我修身,从珍惜每一口饭菜做起,珍惜粮食,崇尚节俭,尽到我们每一个公民的社会义务和责任。 我的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国旗下讲话扶贫济困篇二:扶贫济困 城关平政小学多举措开展“扶贫日”活动 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崇德向善”,从小培养学生的慈善意识和关爱他人的美好品德,自10月17日开始,城关平政小学结合实际情况多举措开展了“扶贫日”活动,引导广大师生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首先通过国旗下讲话,校报、校园网、广播站、黑板报、班会课等形式进行主题教育,营造浓郁的舆论宣传氛围,使师生充分了解我国的国情,了解党和政府扶贫开发的方针政策,充分提高了学生的扶贫意识。 然后带头通过深入了解身边困难学生家庭情况,让学生采取“手拉手”、“一帮一”形式,深入开展帮助身边困难学生活动,走进困难家庭,向贫困学生捐赠衣服26件、学习文具15件,辅助用书10本,使受助学生在学习条件上得到了改善。不但在物质上志愿者向困难学生“献爱心、送温暖”,更主要地帮助困难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加强学习动力,交流学习方法,教师和优秀生每天利用课间时间,保证向学困生进行40分钟的学习上的帮助,达到共同进步,促进学习成绩进一步提高。 本次活动的开展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关心、帮助别人的重要性,鼓励人人争当奉献爱心促和谐的使者,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和奉献,培养了学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国旗下讲话扶贫济困篇三:国旗下稿:争做者 争做志愿者 亲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今天我的题目是:争做志愿者。 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无处不在。抗震救灾时,扶贫济困时,维持秩序时,为他人服务时,他们的身影总是在最面,给人以安全感。他们每个人的名字我们并不知道,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 1985年12月17日,第四十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1986年起,每年的12月5日为“国际志愿人员日”。联合国志愿者有百分之三十在非洲工作,百分之二十五在亚洲工作;还有一些志愿者,在世界上最落后、最贫困的地方工作,在那些偏远的山区、农村,他们的生活条件可能还不及我们的千分之一。有时候,志愿者们甚至会到战场上去,巴尔干战争、中非的大湖危机,到今天的叙利亚、巴勒斯坦、以色列,我们总是能看见志愿者的身影。他们帮助妇女、帮助儿童、帮助老人,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人,却不求回报。 “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做什么,而不该看他得什么”一位志愿者如是说。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从“乐善好施”的千古贤句到雷锋的“为人民服务”,华夏儿女一直用行动诠释着“助人为乐”的最佳定义。 512汶川大地震后,中国人民显示出了高度的默契,团结互助的精神。在短时间内,大量的救灾物资送达灾区,航班、列车为救灾提供便捷通道,志愿者们得以迅速进入灾区展开救援和帮扶工作。2010年上海世博会,持续了整整5个月,不同国家的人们来到不同国家的展馆,领略不同的风土人情。在偌大的世博园区里,有一群身穿绿白相间服装的人特别引人注目,他们是组委会招募的8万名志愿者。因为极具特色的衣服而被亲切地称为“小白菜”的他们,有来自不同的国家,做着不同的工作,有着不同的背景,不同的年龄,但是他们聚在一起,就成了一棵棵茁壮的小白菜。他们每天为游客们提供帮助,为外国游客当临时翻译,为老弱病残提供绿色通道,不厌其烦地拿着地图一遍又一遍为游客指路.我们只看见他们微笑的脸庞,却没看见湿透的衣襟,红肿的双脚,发炎的喉咙. 当志愿者是不易的,我们或许没有办法像其他志愿者一样地付出,可是身边的小事却是我们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