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 宣教 讲义.ppt_第1页
急救 宣教 讲义.ppt_第2页
急救 宣教 讲义.ppt_第3页
急救 宣教 讲义.ppt_第4页
急救 宣教 讲义.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急救 为己 为人 掌握急救知识 现代社会发展 人类生活模式环境更新危重急症 意外伤害 多发生在工作 学习 生活现场 与医疗机构存在距离人们一直将抢救危重病人及意外伤害者的希望完全寄托于医院和医生 需要向公众普及救护知识 使他们掌握基本和先进的救护理论和技能 成为能够在现场及时 有效地开展救护达到 挽救生命减轻伤残 目的对现场救护的重要性 可实施性以及相关知识与技能认识不足 往往使处于生死之际的病人丧失最宝贵的救命黄金时刻 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的对象 挽救突然 意外的死亡 适用于各种原因所引起的循环和 或呼吸骤停 猝死 猝死的常见原因 生活中的各种意外 溺水电击气管异物低温心源性猝死其他原因 呼吸 人体内没有氧气储备 心脏一旦停跳 血液循环即停止 全身脏器就会缺血缺氧人的大脑对氧气利用最多 达20 缺血缺氧4 6分钟 脑组织即发生损害 超过10分钟 损害即不可恢复 此时即使救活 也会成为植物人或严重智障这4 6分钟 是急救的黄金时刻 是必须4 6分钟内进行CPR的原因所在 人工呼吸是用人工方法帮助不能自主呼吸或呼吸不正常的病人进行被动呼吸传统的仰卧压胸 仰卧牵臂 俯卧压臂等方法因效果甚微 已弃之不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是一种向病人提供O2的快速有效的方法空气中含O221 CO20 04 人呼出的气体含O2仍有16 CO24 病人获得的气体O2虽低点 但足以扩张萎陷的肺泡 供给O2 CO2还能兴奋中枢 循环 血液循环是血液从心脏搏出 流经A V 毛细血管回到心脏的过程 有体循环和肺循环 5 胸外按压的机理心脏骤停后 正确的挤压能产生60 80mmHg收缩压和正常输出量1 4 1 3的血液 进入意外现场前 先考虑现场是否安全 保护好自己 潜在危险 火灾余火带电电线有害物质自然灾害受损汽车残余弹药受员血液及分泌物其他难以确定因素 1 判断意识 呼叫 轻拍 婴儿 呼叫 拍打位置 脚后跟 2 呼救 没有活动或刺激无反应 立即高声求助 1 一个人力量不够2 专业抢救队伍 1209993 依法办事 电话提供的内容 你的姓名 电话事件种类 车祸 晕厥 煤气 火灾等等伤病者人数地点 具体地址 周围明显的标志物 公交站名受伤具体情况 意识 呼吸 心跳不要先放电话 3 摆好体位 病人体位 保护好颈椎第一反应人体位 病人置于平地或硬板床上 4 打开气道 清除伤病者口鼻内的污泥 土块 假牙 食物 痰 涕 呕吐物等 保持气道畅通仰头抬颏法怀疑颈椎损伤 可采用托颌法 遇昏迷伤员 最重要的原则 保持其气道通畅 5 判断呼吸的有无 6 吹气 B 口对口吹气人工呼吸救护员放在病员前额手的拇指和食指紧捏鼻翼 以防气体从鼻孔逸出 吸一口气 用双唇包严病员口唇 缓慢将气体吹入 时间约1秒钟 同时观察病员胸部是否起伏 吹气如未见胸部起伏 可能气道未打开或是气道有梗塞物吹起完毕 松开捏鼻的手 侧头吸入新鲜空气并观察胸部有无下降 连续进行两次吹气 确认气道畅通 成人每分钟吹气10 12次 四个要点 1 气道畅通2 捏住鼻子3 张大嘴4 均匀吹气一秒钟 7 判断脉搏 颈动脉 确定颈动脉搏动的位置 男女 小孩 肱动脉 8 胸外按压 正确定位和操作 掌根部置于乳头连线和胸骨交界处 胸骨下1 2 另一掌叠压其上 两臂垂直 以100 分速率做30次下压4 5cm的挤压 再吹气2次 并以30 2反复进行 停止心肺复苏的指征 1 复苏成功CPR有效的表现面色 口唇由苍白 紫绀变红润恢复可探知的脉搏搏动和自主呼吸瞳孔由大变小 有对光反射眼球能活动 手脚抽动 呻吟 停止心肺复苏的指征 2 有其他人员到场接替3 有医生到场确定伤病者死亡4 现场环境已不安全 或已经尽力的时候 生活中几种意外情况的院外自救与处理 烧伤和烫伤 原因 高温烧伤化学物品烧伤电烧伤辐射烧伤 如发射性物质烫伤 热水 热油 蒸汽低温灼伤 如干冰等 轻微烧伤的处理 一般在家庭常见的烧伤或烫伤 如手指不慎碰到熨斗 被热油泼到 可依照下列方法处理 在水龙头下冲洗烧伤处至无疼痛感觉蘸干伤处 用敷料遮盖避免擦破烧伤处 烧伤深度判断分级一度烧伤 只伤及皮肤的表面 会造成红肿及触痛 二度烧伤 深入真皮层 导致红肿 剧痛及起水泡 由于伤处的神经末梢并未全部损害 因此伤处往往特别疼痛 三度烧伤 皮肤完全破坏 伤处显得苍白 干燥 甚至焦黑 由于伤处的神经已被破坏 因此伤处可能没有疼痛感觉 下列伤者视为严重烧伤 送往医院救治 三度烧伤烧伤部分在呼吸道 脸 手掌 脚掌及生殖器官伤病者是老人 婴幼儿或患病者 任何由于化学药物或触电而导致烧伤的伤病者 10 或以上的皮肤面积被烧伤者 处理禁忌 不可刺穿水泡不可撕去粘连在皮肤上的衣物不可涂抹任何药物不可进食不可给伤病者过度降温 注意 烧伤致命的两大原因是休克及感染 下列措施可以减轻两者的程度 1 将伤病者速送医院 接受静脉输液 2 应以正确方法迅速将烧伤部位盖上敷料 使伤处获得适当保护 免受细菌感染 踩踏伤 身处人群拥挤的场所请注意 提高警惕时刻观察周围环境了解安全出口注意照顾老人 儿童 踩踏伤亡的特点 复合伤较多伤情重损伤人数多妇女 老人 儿童易受伤害 创伤出血及止血法 成人的血液约占体重的8 成人全身血容量约为4000 5000ml分为动脉血和静脉血 创伤出血类型 皮下出血 跌 撞 挤 挫伤致组织内出血 形成血肿 瘀斑内出血 深部组织或内脏损伤 形成脏器血肿或体腔积血 表现为面色苍白 呕血 便血 腹痛 脉搏快弱 危及生命外出血 血液从伤口破裂血管流出 出血特点 动脉鲜红喷射危险大静脉暗红涌出可压迫止血毛细鲜红渗出危险小出血判断 小于5 可自行代偿大于20 面色苍白肢体湿冷早期休克大于40 面色青紫脉搏快弱测不到血压可导致死亡 止血的方法 1 指压止血法 最简单最直接 临时性止血方法 用于急救处理较急剧的动脉出血 缺点 仅能用于短时间控制动脉血流 事先应了解正确的压迫点 才能见效 方法 用手指压迫伤口近心端 阻断血运 最好是了解动脉走向 按住动脉上游起点 抬高伤处至心脏位置以上制止伤处活动 适用于骨折伤病者 可减慢出血速度 帮助止血 指压颞浅动脉 头顶 额部 颞部的大出血 指压面动脉 颜面部大出血 压下颌角前凹陷处 指压耳后动脉 耳后动脉大出血 耳后乳突下凹陷处 指压尺桡动脉 手部大出血 同时手腕两侧 鼻出血 安慰病人 保持镇静 避免过度紧张 坐下 松开衣领 上身前倾 降低鼻部压力 张口呼吸 口中有血液 吐出 而不是吞下 用食指及拇指紧捏下鼻翼 一般5 10分钟可止血 可用冰袋冰敷鼻子上部或额头 2 包扎止血 敷料包扎 将足够的敷料 纱布覆盖在伤口上 覆盖面积要超过伤口周边至少3厘米就地取材 手帕 纸巾 清洁布料等 3 加压包扎止血直接压迫法 伤口内无异物 用敷料覆盖伤口 超过伤口周边3厘米 如果敷料已被血浸湿 再加上另一敷料 用手施加压力直接压迫间接压迫法 如伤口内有异物或采取直接压法无效时 在伤口四周施压 置大量敷料于异物周围以作固定及止血用 包扎的目的 压迫止血减轻疼痛保护伤口避免污染固定敷料和夹板 常用的材料 绷带三角巾四头带其它临时代用品 如衣裤 巾单等裁开作包扎用 4 填塞止血法颈部和臀部大而深伤口先填塞再包扎 5 止血带止血法 四肢有大血管损伤 或伤口大 出血量多时 采用以上止血方法仍不能止血 使用止血带会伤害血管及神经 注意 应用较宽的布带 如领带或三角巾等 禁止使用电线 细绳等 一定要垫上一定厚度的敷料 止血带要松紧适宜 以能止住血为度 扎得过紧容易损伤皮肤 神经 组织 引起肢体坏死止血带上好后 要记录上止血带的时间 并每隔50分钟放松一次 每次放松2 3分钟 放松期间应在伤口处加压止血 包扎 使用绷带的注意事项 包扎不得过紧或过松不能将指 趾 尖覆盖包扎后注意观察肢体远端皮肤颜色检查远端指 趾 的活动能力 注意 锐器刺伤身体任何部位均不可将锐器拔出 应将纱布绷带等将锐器四周固定后包扎好后送医院急救 如在现场将锐器拔出将导致出血不止而造成不可收拾的后果 比如匕首 不拔出匕首 采取简单包扎后送医院 搬运法 1 单人徒手搬运法 1 扶行法 2 背负法 3 拖行法 4 爬行法 5 手抱法 搬运法 2 双人徒手搬运法 1 四手坐抬法 2 三手坐抬法 3 两手坐抬法 4 前后扶持法 三人徒手搬运法 搬运法 二 使用器材搬运伤病者 特别注意 脊柱骨折 对凡发生或怀疑脊柱损伤者 应使伤者的脊柱保持正常生理曲线 拖行法 切忌做使脊柱过伸 过屈或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