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糖尿病和冠心病有着共同的遗传背景,又有共同的不良生活方式作为土壤,关系相伴相随。为了更好的护理此类患者,我们今天一起学习糖尿病的并发症,以及在临床上经常遇见的问题.大家都知道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主要是糖尿病会带来严重的并发症。糖尿病常见急性并发症有以下四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乳酸酸中毒和低血糖昏迷。 (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简称DKA) 1型糖尿病有DKA的倾向,多见于青少年,DKA可以为首发表现。2型糖尿病在存在一定诱因下也可以发生。诱因:1.感染,约占50 。常见感染类型:泌尿道感染,患者有尿频、尿急、尿痛、腰部酸困。皮肤感染,疖、痈。呼吸道感染;发烧或伴有鼻塞、流鼻涕、咳嗽、咳脓痰等。2.急性胃肠炎:纳差或严重腹泻。3.自行减少胰岛素或停用胰岛素4.创伤5.心脑血管意外:心梗、脑梗、脑出血等 临床表现:1.烦渴、多饮、多尿加重,纳差、恶心呕吐,个别患者以急腹症为主要临床表现。2.严重脱水,皮肤干燥、眼球下陷、脉搏加快、血压由脉压差增大逐渐衍变至血压降低,严 重则出现低血压休克,危及生命。3.呼吸系统:随着酸中毒加重,呼吸加深加快,呼出气有烂苹果味。4.中枢系统:头昏、淡漠、反应迟钝,严重者出现昏迷。实验室诊断:1.血糖高于正常,多为16.733.3mmoL/L 2.尿酮体阳性243.血浆酮体水平明显升高。治疗:1.补液,纠正脱水。 2. 胰岛素消除酮体,降低血糖。3.补碱,纠正酸中毒。一般给5%碳酸氢钠100mL ,静脉滴注。若血pH7.2或二氧化碳结合力大于13.5mmol/L时要停止补碱。4.补钾。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由于酸中毒钾从细胞内逸出,正常血钾并不表示钾代谢正常,而实际上仍有失钾。另外应用胰岛素治疗后血容量趋向恢复,尿中大量排钾,同时因葡萄糖利用增加,钾离子进入细胞内,又因酮症酸中毒得到纠正后细胞释放氢离子而摄取钾离子,因此本症中失钾系特征之一,故应积极补钾,当血钾低于3.5mmol/L则大大失钾,应积极补钾,如血钾高于5.5mmol/L且伴有少尿或尿闭,肾功能有不全征象或可疑者,则暂行严密观察而俟机考虑补钾。补钾的量一般24小时总量为610g,最好有血钾或心电图监测,钾入细胞内较慢,补钾至少57日方能纠正失钾,目前强调病人能进食后仍需服钾盐一周。5.对症治疗:纠正休克、抗感染、营养心肌、防止肾衰、预防脑水肿、加强护理等。护理(1)建立特别护理。严密观察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神志、血糖、尿量、尿糖、尿酮体、血气分析及电解质。每0.52小时测血压、呼吸、脉搏一次;记出入量;每2小时查尿糖和尿酮体一次,24小时查血糖及电解质一次。(2)吸氧。对昏迷病人应注意吸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勤翻身拍背,以防止褥疮和坠积性肺炎的发生。(3)另外在治疗上降低血糖、补充碱液不宜操之过急,以免发生低血钾、低血糖、低血渗透压与脑水肿等并发症;对刚停输液的病人,晚上睡觉前应皮下注射胰岛素48U,以防止次日清晨出现酮体。 (二)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昏迷(简称DNHS)概述:多见于无糖尿病史的老年患者,多伴有肾功能障碍、心肺功能不良等,若不能及早准确治疗,死亡率约30% 。简称高渗性昏迷,是一种较少见的、严重的急性糖尿病并发症,其主要临床特征为严重的高血糖、脱水、血浆渗透压升高而无明显的酮症酸中毒。患者常有意识障碍或昏迷。诱因:1.感染或创伤:在诸多诱因中,感染是最主要的因素。2.心、脑血管急症:急性心肌梗死是重要诱发因素;脑梗、脑出血等。3.药物:长期大剂量应用利尿剂、大量糖皮质激素/高浓度葡萄糖的应用。4.严重腹泻或呕吐。5.有些老年人口渴中枢敏感性降低,进水减少;或昏迷。临床表现:1.初始多表现为头昏、乏力,纳差、恶心、呕吐,多尿等,随着脱水加重渐出现皮肤干燥、眼球凹陷,脉搏加快、血压下降等。2.神经系统多由早期的表情淡漠、神志恍惚逐渐发展到兴奋、躁动,进一步可出现嗜睡、失语、偏瘫、昏迷等。诊断:1.血糖高于正常,多高于33.3mmoL/L 2.有效透渗压大于320mOsm/L 3.酮体阴性或弱阳性治疗:1.补液,纠正高渗 2.胰岛素治疗,降低血糖 3.补钾,注意尿量。 4.对症治疗(三)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乳酸是糖酵解的中间代谢产物,由丙酮酸在乳酸脱氢酶催化下还原而来。当丙酮酸生成后因缺氧未能氧化时还原为乳酸。在正常情况下,乳酸和丙酮酸处于平衡状态,丙酮酸大部分在丙酮酸脱氢酶的作用下,经三羧酸循环氧化,小部分进入糖原异生过程,在肝及肾中再生成糖,从而使乳酸浓度保持在正常范围。当糖尿病患者因各种原因造成缺氧和大量服双胍类降糖药,可阻断氧化代谢,刺激无氧代谢,使乳酸生成明显增多。当乳酸在体内堆积影响代谢时,血中乳酸就会升高。当乳酸大于3毫摩尔升(2毫克分升),血pH71时,患者随之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呼吸急促、血压下降、乏力、嗜睡,甚至昏迷,临床上称之为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且常与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同时存在。乳酸性酸中毒有发病急、变化快、易休克和昏迷等临床特点,其病死率很高,是糖尿病的一个严重并发症。诱因:1.多见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有呼吸功能障碍/近期服用降糖灵。2.严重感染、创伤、休克、二氧化碳中毒、哮喘持续状态、呼吸道梗阻引起的缺氧.临床表现:1.恶心呕吐、腹泻、眼窝深陷、血压下降等。2.口唇紫绀、深大呼吸、嗜睡、困倦、神智模糊、昏迷。诊断:1.血pH降低 2.阴离子间隙18mmoL/L 3.血乳酸大于5mmoL/L治疗:1.补液扩容、补碱。 2.应用胰岛素及补钾。 3 改善肺通气、换气;吸氧。(四)低血糖昏迷概述:有低血糖症状但血糖并不低于2.8mmoL/L,称之为低血糖反应;血糖低于2.8mmoL/L而没有低血糖症状,称之为低血糖;有低血糖症状并血糖低于2.8mmoL/L为低血糖症。诱因:1.最常见的是使用口服降糖药或(和)胰岛素过量;或进食量明显减少。2. 内分泌疾病:胰岛素瘤、垂体前叶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3.肝、肾功能障碍。临床表现:1.血糖快速下降,首先出现的是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的症状,病人有饥饿感、恶心呕吐、软弱、无力、紧张、焦虑、心悸、出冷汗、面色苍白、血压偏高,以收缩压增高为主、手足震颤等.2.当低血糖在睡眠中发生,病人可突然觉醒、皮肤潮湿多汗,有部分病人因应激功能明显减退并不觉醒,因大脑皮层能量供应不足,可致脑死亡。诊断:出现低血糖症状时查血糖小于2.8mmoL/L;或年老体弱的糖尿病患者近日有优降糖或消渴丸或自配“中药”服用史。治疗:早期可以适量进食或喝糖水等,昏迷病人及时给予静脉推注葡萄糖,必要时持续静滴。并及时到医院诊治,明确低血糖的原因。2 、主要慢性并发症1 )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在糖尿病患者中,合并高血脂者达 80% 以上,合并高血粘者达 90% 以上,合并动脉硬化者达 95% ,因此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比一般一群高 2 4 倍,并且发病年龄提前。糖尿病病人并发心脑血管疾病后,可以使其预期寿命缩短 1/3 ,糖尿病患者因心脑血管疾病导致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 80% ,可见,心脑血管疾病不仅是糖尿病最普遍的并发症,也是对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并发症。2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是糖尿病全身性微血管病变表现之一,临床特征为蛋白尿,渐进性肾功能损害,高血压,水肿,晚期出现严重肾功能衰竭(尿毒症)。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的患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糖尿病肾病也在增加,及早保护好肾脏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严格控制血糖是降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风险的关键, 空腹血糖控制在4461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4480毫摩尔升,也就是平时常说的治必达标。采取饮食、运动、药物治疗、血糖自我监测和糖尿病健康教育等“五驾马车”综合治疗。2、控制血压到正常水平:糖尿病患者多伴发高血压,双重性地加重了肾脏负担,糖尿病肾病患者更应该注重血压的控制。降低血糖,减轻肾小球内压是保护肾小球膜的主要方式,由于血糖的不稳定性引起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分泌,增加了肾脏的负荷;另一方面,从球管平衡理论来说也加重肾脏负荷,所以,对于伴有高血压者一定要降压至140/90以下。3、减少钠盐摄入:2型糖尿病患者大多伴有超重、肥胖,食量大,咸味重,摄盐较多。钠主要是通过肾脏泌泄,肾小球和肾小管对钠离子的泌出和排泄均是通过上皮细胞以钠钾、钠的信使传导机制交换的,第二信使的活跃带动机体内各种细胞代谢调节机制,增加机体负荷,促进了细胞衰老调亡速度。摄入钠盐量高会促使肾脏血管发生病理性改变,加重肾脏的负担,影响肾脏功能。专家发现:高盐摄量可加速肾脏病人肾功能的减退。因此,肾脏病患者一定要控制钠盐的摄入量。4、早期干预性治疗:糖尿病患者早期干预治疗效果明显,维生素E和维生素C,传统中药六味地黄丸等对没有出现糖尿病肾病和已经出现糖尿病肾病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干预治疗,都有良好的效果,血压不在理想水平的要配合降压药,一方面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另一方面减少已有蛋白尿患者尿蛋白的滤出,起到保护肾脏的作用。当然,在治疗糖尿病过程在还要注意尽量减少降糖药对肾脏的损害作用,及早应用胰岛素也可以保护肾脏。5、定期监测血糖:血糖水平随人对环境季节的变化而改变,也随应用药物的敏感性而波动,定期监测血糖,定期监测尿蛋白和血压水平均是有必要的,如果不去监测,不知不觉,等到高血糖而导致肾脏出现问题而去解决,有点为时过晚,有的病人在治疗初期重视,随时间的推移,重视性下降,自认为服药控制正常,这样耽误了良好的治疗时机。而还有病人只化验空腹血糖而不去监测餐后血糖,忽视了占人一天生活24小时2/3的时间都处在餐后高血糖状态的监测。也漏诊了部分以餐后高血糖为主要表现的早期糖尿病病人,一经发现患就有糖尿病时已经是肾脏病变的病人了。6、糖尿病要合理饮食:高蛋白饮食可增加肾小球的血流量和压力,加重高血糖所引起的肾血流改变,没有尿蛋白的病人要求蛋白的量为一天每公斤体重0.8克,对有尿蛋白出现的病人要求一天每公斤体重0.60.8克饮食对临床期糖尿病肾病可使其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速度减慢,应以优质动物蛋白为主,在胰岛素保证下,可适当增加碳水化合物的入量以保证有足够的热量,避免蛋白质和脂肪分解增加增加肾脏排泄负担。另外,减少各种高热量油榨食品和粗蛋白的摄入,有利于肾脏的保护。7、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糖尿病患者要避免使用对肾脏有害的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及中药制剂。3 )糖尿病眼病糖尿病病人在患病 10 年后大约有 40% 50% 的人会发生视网膜病变,患糖尿病 15 年发病几率上升为 70% 80% 。发生视网膜病变 15 年后有 10% 的人会发展成严重的视力损伤,而 2% 的患者将完全失明。患糖尿病5年后,99%的糖尿病患者都有不同轻重程度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白内障。一.定期作眼科检查 所有糖尿病患者自确诊之日起,每年都应该做眼科检查。其中包括视力、眼底镜检查、测眼压、视网膜照像、荧光血管造影等。二 严格控制血糖 不论患何型糖尿病,也不论病程多长,只要严加控制,视网膜病变便会有所好转。尤其是早期糖尿病,如能严格控制血糖,绝大多数病人的视力可不受损害。具体地说,应使自己的血糖持续稳定在空腹血糖小于6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8mmol/L、糖化血红蛋白小于7。但目前糖尿病患者血糖能达到满意控制的还不足20。三 随时监测血压 糖尿病如合并高血压,则更容易导致双目失明。因此,在治疗糖尿病的同时也必须积极治疗高血压。四预防白内障的出现 白内障是指双眼同时或先后发生晶状体混浊。糖尿病性白内障发生早、进展快,是影响患者视力的重要因素。预防白内障的有效办法是:预防脱水:当体液不足时(如严重腹泻、呕吐、高温出汗等),体内一些异常化学物质易损害晶状体,导致白内障,此时可及时补充一些白开水和含盐饮料。外出戴深色眼镜:一般地说,晶状体受太阳光紫外线照射时间愈长,患白内障的可能性愈大。戴深色眼镜,可减少紫外线对晶状体的损害。适当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C能减弱光线对晶状体的损害,每次口服维生素C0.4克,每天3次。此外,还可加服阿司匹林,每次1.3g,每天1次,饭后服用,可使患白内障的危险性降低一半。五及时激光或手术治疗 尽早发现影响视力的视网膜病变,如视盘或其周围出现新生血管等,可及时采取激光凝固治疗。此外,如白内障严重而降低了视力,可行白内障摘除术。如有不能吸收的严重玻璃体出血,以及视网膜出现病理改变时,可行玻璃体灌注切除术。对于40岁以下的年轻患者,如疾病早期出现视神经乳头水肿及视网膜新生血管,而且病变广泛,双眼对称,激光治疗又无效时,可采用垂体切除术。六尽早使用防治视网膜病变的药物 在影响视力的病变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最为常见,而且随糖尿病病程延长呈进行性发展。有25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诊断时已发现有早期视网膜病变,8年后,视网膜病变约占所有病人的50,20年后,约80的患者都能查出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因此,尽早使用防治视网膜病变的药物可减少失明的危险。 4 )糖尿病足据统计:全球 1.5 亿糖尿病患者中约有 15% 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足部溃疡。其中 15% 20% 的糖尿病足会因此截肢,所有低位截肢的患者中 40% 70% 与糖尿病有关。糖尿病足主要表现为下肢麻木、凉痛、间歇性跛行、发黑、起疱、溃烂和坏死。它是糖尿病人的致死、致残的重要并发症,其发病率随病程延长和年龄增加,呈现逐渐增加趋势,已成为社会和家庭经济的沉重负担.为减少DF的发生,糖尿病患者对足部防护应遵循“六宜六不宜”原则。1、足部宜暖不宜寒入冬后,糖尿病患者足部应注意保暖,可采用多种恰当的取暖方法,以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保持良好的血液及营养供应,加速酸性代谢产物的排泄。但在取暖时应防烫伤。2、足部宜高不宜低经常抬高足部可以减轻足部压力,促使局部静脉回流,防止代谢产物的蓄积。3、足部宜动不宜静动则血运增加,静则血运缓慢。足部经常按摩或适当活动,可以促进其血液循环,改善神经功能。但不可过量活动,以免增加足部负荷。4、足部负重宜轻不宜重足部承受负荷量不宜过大,如身体过度肥胖、过度劳动、行走及站立过久等,均可加重足部负荷,致使静脉回流不良,酸性代谢产物产生过多且蓄积为害。5、穿鞋袜宜合适不宜过松过紧由于重力作用,下肢静脉回流较之躯干上肢阻力大,若鞋袜过松可致局部静脉瓣负荷量增加,影响静脉回流量及速度;但鞋袜过紧则压迫血管,致使血流阻力加大,对动静脉血流均不利,既不利于血供也不利于代谢产物的排泄。6、足部宜净不宜污特别在冬季宜每日用温水洗腿足,勤清洗更换鞋袜,保持足部清洁;及时清理鞋袜内异物,防止足部硬伤发生;注意清洁足部着力点角化组织,以免有碍血运而致过度角化使皮肤形成囊泡、感染促发溃疡。使用胰岛素泵的注意事项: 胰岛素泵是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一种高科技精密医疗仪器。它是由微电脑芯片、超微马达和装有常规胰岛素的储液器组成,大小如同传呼机,里面有一个微电机和一只胰岛素储存器,储存器一端与外接输液管相连,另一端是活塞,活塞的推动杆与微电机相连,微电机受胰岛素泵中的电脑芯片控制。机外输液管的特殊针头长期扎在人体皮下,胰岛素按照设定的程序慢慢向皮下注入短效胰岛素或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胰岛素泵可以模拟正常人的胰岛细胞按不同速度向体内持续释放胰岛素。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向人体输注,即基础输注和餐前输注。基础输注是根据血糖监测由专业人士设定的24小时持续小剂量释放胰岛素,通过这种持续小剂量的输注可以使患者空腹血糖平稳,尤其可以保持夜间和清晨空腹血糖的稳定,可以有效地控制黎明现象;进餐前,根据饮食调整泵,设定餐前量,控制餐后血糖,使全天血糖接近正常水平。 1 胰岛素泵使用的胰岛素是短效胰岛素或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不能使用中、长效鱼精蛋白锌胰岛素或超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短效胰岛素是六聚体,在体内分解成单体才能发挥作用,需要一定时间,而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是双聚体,分解成单体速度快,使用胰岛素泵最好用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在体内发挥作用快,更接近生理状态。 2 胰岛素泵将胰岛素或胰岛素类似物都是注入皮下组织,胰岛素的吸收速度和吸收曲线与用注射器皮下注射胰岛素类似,餐前追加的胰岛素将餐后血糖降低到理想水平后,皮下剩余的胰岛素作用还很强,依然可以引起低血糖,因此加餐仍是非常必要的。 3 溶液中的胰岛素是六聚体,分解成单体比较慢,溶液中的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是双聚体,分解成单体快,所以在设置24小时基础胰岛素注入分布剂量和餐前追加胰岛素剂量时,注入短效胰岛素的时间比注入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的时间要提前0.51小时。 4 胰岛素泵使用胰岛素的浓度是100单位/毫升,与人胰岛素笔芯的浓度相同,普通瓶装胰岛素的浓度是40单位/毫升,不能用于胰岛素泵。5 按要求定期更换针头和连接管,以防感染和堵塞。 6 可根据进餐时间按追加胰岛素键,可根据进食量随时调整胰岛素追加剂量。 7 如果处在应激状态,可随时调整基础胰岛素注入量,待应激状态逐渐好转,要随时调整基础胰岛素注入量,以免低血糖。 8 要经常请内分泌医生或售后服务点的专业医生检查胰岛素泵的使用情况和调节胰岛素剂量。 使用血糖仪过程中经常碰到的问题: 1、怎样采集血样?(1)彻底清洗和干燥双手。(2)温暖并按摩手指以增加血液循环。(3)将手臂短暂下垂,让血液流至指尖。(4)用拇指顶紧要采血的指间关节,再用采血笔在指尖一侧刺破皮肤。(5)刺皮后勿加力挤压,以免组织液混入血样,造成检测结果偏差。 2、多久检测一次血糖?血糖监测间隔时间视糖尿病类型和病情而定,以将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内为原则。您应该按医生的建议检测血糖。通常:(1)全天血糖谱包括:三餐前后、睡前、夜间共8个时点,对病情不稳定者、妊娠糖尿病病友、使用胰岛素者适用,每24天测1次全天血糖谱。(2)初发病及调整药物者:每周测4次,每次选8个点中的不同时间点。(3)病情稳定者:每月测47次,每次选不同的时间点。(4)手术前后、感冒、旅游等血糖不稳定时:每天至少测4次,每次选不同的时间点。 3、采血针是否可以反复使用?严格来说不可反复使用。采血针一经使用,其针尖不再锋利,针尖会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而越来越钝。采血时,会因为针尖变钝而增加疼痛感。更应注意的是,使用过的采血针上容易有细菌繁殖,可能会直接危害健康。因此,血糖检测完毕后,应立即将使用过的试纸及采血针妥当地弃置。 4、存放血糖仪应该注意些什么?通常仪器的保存温度应在-40+70之间,以免损坏。相对湿度应在85%以下。避免将仪器存放在电磁场(如移动电话、微波炉等)附近。 5、试纸应该如何保存,才能处于最佳状态?(1)、试纸应干燥、避光和密封保存。(2)、试纸筒盖内的干燥剂能使试纸保持干燥。每次取出试纸后都应立即盖紧筒盖,以免试纸在不知不觉中受潮,也可避免干燥剂因暴露在空气中而失效。(3)、旧试纸筒应丢弃,不要用旧试纸筒装盛其他东西(尤其是酒精),以免筒盖混淆,造成试纸受潮。(4)、保证未用的试纸始终储存在原装筒内。切勿将试纸分装在其他容器(包括旧筒)内。勿将已用过的试纸混装在现用的试纸筒内。注意试纸失效期,并确保在有效期内用完。(5)、试纸通常需要保存在阴凉干燥处,但如需放入冰箱,取出后应先等待试纸筒回复至室温,再开盖取试纸进行检测。 6、血糖控制在什么范围属于正常?若检测结果保持在2、8mmol/L以上、空腹血糖低于6、1mmol/L、而餐后2小时血糖在7、8mmol/L以下,表明您的血糖控制良好。在日常生活中您还应注意避免低血糖(2、8mmol/L的发生。 7、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有什么差别?血糖是从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分解而来的血液中的单糖,通常仅指葡萄糖。血糖测试的结果反映的是即刻的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测试通常可反映患者近812周的血糖控制情况。 8.在测指血的时候,需要消毒么?应该怎样消毒?测试前手指的皮肤准备推荐用温水和皂液清洗手指,或用酒精棉签消毒,两种方法都可以。美国糖尿病协会推荐用肥皂、流水洗手作为指血测血糖前的皮肤准备。但不论哪一种方法都必须记住:手指一定要在干燥状态下取血,也就是说温水和皂液清洗后要凉干手指,酒精消毒后要等酒精完全挥发后再用采血笔刺破手指,保证测量的准确。需要强调的是,不宜采用含碘消毒剂(如碘伏、碘酒)消毒皮肤。采用葡萄糖氧化酶原理的血糖监测系统(包括电极法与光化学法原理的血糖仪),碘酒、碘伏中的碘可以与血糖试纸中的酶发生反应,产生误差。这是因为:电极法原理的血糖仪是当全血滴到试纸条的反应区,样品中的血糖与化学底物(酶)发生反应,产生一个电流,通过检测电流的强度来计算血糖的含量。碘与酶也可发生反应,从而干扰电流的数值,使血糖产生偏差。光化学法原理的血糖仪通过检测反应过程中试条的颜色变化来反应血糖值,碘可通过上述化学反应及本身的色泽干扰颜色的变化,从而影响血糖值的准确性。9.血糖仪的测试过程中应注意什么问题?尽量在室温下;避免将仪器置于电磁场(如移动电话、微波炉等)附近;采血量不能过多或过少(特别是光化学法的血糖仪)。10.采血时应注意什么?取血点如果选在手指正中是很痛的。一般建议取血点在手指偏侧面,这里的神经分布较手指正中少,痛感较轻。但也不要太接近指甲边缘,这样不易消毒,不好挤血。取血点可在十个手指轮换选取,多数人选取除大拇指外的其余八指。取血前可用温水洗手,垂手臂,可使手指血管充盈,容易采血。采血笔刺破手指后,应从指跟向指端(采血点)方向轻用力挤血,不要用大力挤血,否则挤出的血浆,组织液占了较大比例,影响准确性。如果挤不出血或血量较少怎么办?可能与下列原因有关:末梢(手指)循环差,可采取温水洗手、垂手臂等。采血的深度不够,采血笔有不同的刻度,要了解自己采血时适合哪个刻度然后再“下手”。挤血的技巧没掌握。除了上述的“轻用力”外,挤血的用力处应在取血点至少0.5cm以上,挤血时可以看到出血点处的皮肤充血。如果距离出血点太近的地方用力挤血,血管都被“压扁”了,怎么能挤出血来呢?11.患者应该如何保养和清洁血糖仪?血糖仪要放置在干燥清洁处,正常室温下存放即可,避免摔打、沾水,勿让小孩、宠物触及、玩耍。血糖仪允许工作的温度是1040摄氏度,湿度是20%80%,太冷、太热、过湿均会影响其准确性。测试血糖时,不可避免会受到环境中灰尘、纤维、杂物等的污染,特别是检测时不小心涂抹在其上的血液,都会影响测试结果,因此要定期清洁和保养机器,清除血渍、布屑、灰尘。清洁时,应用软布蘸清水擦拭,不要用清洁剂清洗或将水渗入血糖仪内,更不要将血糖仪浸入水中或用水冲洗,以免损坏。对测试区的清洁一定要注意,擦拭时不要使用酒精等有机溶剂,以免损伤其光学部分。应注意将试纸条保存在干燥阴凉的地方,每次使用时不要触碰试纸条的测试区,并注意其有效期。患者在注射胰岛素时有几点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首先注射前要确定吃饭时间,确保在吃饭前3045分钟注射。准备好酒精棉球、针头、胰岛素笔和胰岛素,注意胰岛素笔和胰岛素一定要是同一厂家的产品,以免不匹配。再次核对胰岛素的剂量。仔细检查胰岛素的外观,中效、长效胰岛素或者预混50/50、70/30胰岛素均为均匀的混悬液,轻轻摇晃后呈牛奶状。如果轻轻摇晃后,瓶底有沉淀物,或者有一层冰霜样的物体黏附在瓶壁上,则药物不能再使用。其次,患者要选择在适合的身体区域注射。常用的胰岛素注射部位包括上臂外侧、腹部、大腿外侧、臀部。每一个注射部位可分为若干个注射区,以2平方厘米为一个注射区。每次注射部位都应轮换,而不应在一个注射区几次注射。腹部是胰岛素注射优先选择的部位,胰岛素吸收率能达到100%。腹部的吸收速度较快且皮下组织较肥厚,可减少注射至肌肉层的风险。再次,每次注射前必须检查是否有足够剂量的胰岛素。注射时左手轻轻捏起注射部位的皮肤,右手持胰岛素笔将针头直接扎入捏起的皮肤内,推注药液。注射完毕后,拇指从剂量旋钮上移开,针头在皮肤下停留10秒钟以上,然后拔出针头,用干棉签按压针眼3分钟以上。注射完毕后,胰岛素笔应套上内针帽,旋下针头,将废弃针头丢弃,戴回笔帽。胰岛素注射笔因操作容易、剂量准确、携带方便,应用越来越普遍,极大方便了糖尿病患者。但是胰岛素笔针头由于价格较高,未纳入医疗保险报销范围,目前普遍存在重复使用问题,令人担忧。胰岛素笔针头重复使用的危害包括:针头折断为了减轻注射时的疼痛,胰岛素笔针头非常细,并且是按照一次性使用标准生产的,重复使用容易导致针头折断在体内,折断的针头会在体内游走,不易取出,威胁患者健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借款合同(补偿贸易)6篇
- 2024年天津市河北区供热燃气有限公司招聘真题
- 2025赤峰环保投资有限公司招聘3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智能制造的工业自动化智能化
- 2025年智能音箱的智能家居控制中心
- 2025年海洋能发电技术设备市场供需与竞争格局报告
- 2025广西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消防救援大队招录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广东深圳市宝安区鹏晖中英文学校急聘生物教师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2024年重庆丰都县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公益岗招聘真题
- 2024年安庆中船柴油机有限公司招聘真题
- 2025年固态变压器(SST)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少年读史记课件
- 任职资格认证汇报
- 承包商全流程安全培训
- 养生店国庆节活动方案
- 古代文学史杜牧课件
- 7.1促进民族团结 课件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 高盛:释放AI时代的潜力+Powering+the+AI+Era
- 西宁市供热管理暂行办法
- 静脉血栓护理课件
- 造口患者叙事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