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专题四 3《廉颇蔺相如列传》课件 苏教版必修3.ppt_第1页
高中语文 专题四 3《廉颇蔺相如列传》课件 苏教版必修3.ppt_第2页
高中语文 专题四 3《廉颇蔺相如列传》课件 苏教版必修3.ppt_第3页
高中语文 专题四 3《廉颇蔺相如列传》课件 苏教版必修3.ppt_第4页
高中语文 专题四 3《廉颇蔺相如列传》课件 苏教版必修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廉颇蔺相如列传 司马迁 学习目标 梳理文言文的词义 句义和文义 正确理解文意内容 着眼人物鉴赏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培养自己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的高尚品质 一 导入新课 战国 前403 前221 是一个兼并剧烈的历史时期 本文所叙史实发生在前283年到前279年之间 正值战国中期之末 在此之前 秦早已占领了巴蜀 并夺取魏在河西的全部土地 又多次大败楚军 初步形成了统一全国的趋势 此期间秦以主力攻楚 前280年秦取楚上庸 今湖北房县 均县等地 及汉水北岸 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 今湖北江陵 逼楚迁都于陈 今河南淮阳 尽管如此 秦仍未停止对赵的进攻 所以如何对付秦的挑战已成为赵国安危之所系的大问题 廉颇和蔺相如就是在这个历史舞台上起关键作用的人物 司马迁有着自己正直的思想品格和特殊经历 公正地评价历史和客观地给人物作传 尤其是对逆境中发愤 在厄运中不屈不挠 在险境中视死如归的仁人志士有着深刻的理解 他的 史记 才会出现那么多有血有肉 栩栩如生 呼之欲出的磨难英雄形象 比如荆轲 毛遂 晁错 而蔺相如则是这些人物中的突出典型 蔺相如在虎狼成群 险象横生的环境中 置生死于不顾 以国家利益至上 凭自己的勇气和智慧 赢得了国家的尊严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 史记 中著名篇章 廉颇蔺相如列传 中国战国后期赵国名将 生卒年不详 周赧王三十二年 公元前283 廉颇率军攻齐获胜 赵惠文王封其为上卿 曾居功骄傲 对出身低微 资历甚浅的蔺相如位居己上不服 后知蔺相如顾全大局 确有相才 遂负荆请罪 结成生死之交 协力抗秦 传为美谈 廉颇为将刚勇 用兵持重 多次率军击败齐 魏等国 五十五年 秦 赵长平之战 廉颇为赵军主将 被战失利后 鉴于秦军势盛 但远离国土 廉颇 人物简介 不能久战 即固垒坚守 阻止了秦军的进攻 后赵孝成王中秦离间计 奉赵括为主将 改变廉颇战法 终致赵军惨败 赵孝成王十五年 公元前251 廉颇率军击败攻赵的燕军 受封信平君 摄行相国职 赵悼襄王时 廉颇不得志 出奔魏都大梁 今河南开封 后赵国屡遭秦军攻击 拟再任廉颇为将抗秦 廉颇亦急欲归国效力 因权臣作梗 未能遂愿 后居楚 忧虑而亡 蔺相如 战国赵之良臣 赵惠文王时 秦向赵强索 和氏璧 宦官缪贤推荐手下门客蔺相如出使 他奉命带璧入秦 当廷力争 完璧归赵 出色地完成了出使秦国的使命 九年后 秦又派使臣去赵国 约会赵王在渑池与秦王相见 他又随赵王同行 在筵席上 没有使赵王受屈辱 大长了赵国的志气 大灭秦国的威风 遂任为上卿 老将廉颇不服其位出其右 相如为避免相争以误 国事 每次出门 避让廉颇 后廉颇知其是以国事为重 很受感动 十分惭愧 后两人结成了生死之交 和衷体国 使秦国长时期内不敢出兵攻打赵国 二 作者与题旨 司马迁 约前145 约前90 西汉著名文学家 史学家 思想家 宇子长 夏阳 现在陕西省韩城南 人 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 掌管起草文书 兼管国家典籍 天文 历法的官职 他生于龙门 十岁开始诵古文 二十岁外出考察 足迹遍南北 初任郎中 元封三年 前108年 继父职 任太史令 得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和文献 太初元年 前104年 他主持制定的 太初历 最终完成 于是正式开始写作 史记 在 史记 草创未就之时 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 下狱受腐刑 出狱后任中书令 掌管皇家机要文件 发愤著书 在公元前91年前后完成 史记 史记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 全书130篇 包括本纪12篇 世家30篇 列传70篇 书8篇 年表10篇 共526500字 本纪记帝王 世家述诸侯 列传叙人臣 书记礼 乐 音律 历法 天文 封禅 水利 财用 刘向等人都认为此书 善序事理 辩而不华 质而不俚 鲁迅更评为 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 离骚 有很高的文字学价值 史记 开创了我国史书的新体例 本纪 世家 列传 书 表 本纪 给帝王作传的类别 世家 给诸侯作传的类别 列传 给名人作传的类别 书 典章 书籍 表 大事年表 题旨战国末期 当时秦 楚 齐 赵 韩 魏 燕等七国中 以秦力量最为强大 它要统一中国 采取远交近攻 各个击破的战略 积极对外扩张 它南边的楚国和西北的赵国 实力比秦稍弱 在蔺相如完璧归赵和渑池会时 秦的主要力量正对付楚国 所以它对赵国虽也虎视耽耽 但还抽不出主要力量来进攻 这就是蔺相如进行外交斗争取得胜利的客观有利条件 当然 蔺相如的主观努力 利用有利的形势 机智勇敢地进行斗争也是非常重要的 廉颇蔺相如列传 是 史记 中通过描写人物来表现历史事件的典型作品 全文不仅成功塑造了廉颇和蔺相如两个历史人物的形象 还有对赵奢 赵括 李牧等人的描写 课文节选了原传的第一部分 这部分集中记载了蔺相如的事迹 对廉颇也做了简要的叙述 课文的叙述模式可以归纳为 三二二 即以三个小故事来描写两个人物 之间贯穿两种矛盾 作者选取了 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 廉蔺交欢 三个典型事件 充分肯定了蔺相如大智大勇 威武不屈 不畏强暴的形象及其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 的崇高精神 同时也凸现了廉颇忠于国家 勇于改过的优秀品质 而故事情节的推进及人物形象的塑造都是在矛盾的发展变化中进行的 这种矛盾包括秦赵之间的冲突这个主要矛盾和廉蔺二人之间的内部矛盾 课文可分为四部分 1 1 2段 简介 的身份和地位 廉颇者 赵之良将也 蔺相如者 缪贤舍人 廉颇与蔺相如 三 整体感知 2 3 13段 完璧归赵 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 设九宾于廷 臣乃敢上璧 使其从者衣褐 怀其璧 从径道亡 归璧于赵 3 14 16段 渑池之会 杀二万人 请奏瑟 请击缶 缶 相如请以颈血溅大王 4 17 21段 将相交欢 相如功大 拜为上卿 相如引车蔽匿 负荆请罪 1 蔺相如 大智大勇 不畏强暴 胸怀坦荡 热爱祖国 苏轼评其 大勇若怯 大智若愚 2 廉颇 目光长远 有勇有谋 以国为重 勇于改过 四 总结廉颇与蔺相如主要性格特点 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 将相交欢 本文通过对比体现人物性格 缪贤 蔺 秦王 群臣 蔺 廉 蔺 有智谋 大智大勇 国家为重 介绍 斗争 冲突 一 梳理字词 积累文言知识 1 通假字 可与不不 通 否 臣愿奉璧西入秦奉 通 捧 用手托 拜书送于庭庭 通 廷 接受朝拜和处理政务的地方 如有司案图案 通 按 察看 秦自缪公以来 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 通 穆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义之孰 通 熟 仔细 2 一词多义 负 秦贪 负其强 依仗 凭借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辜负 对不起 相如度秦王虽斋 决负约不偿城 违背 均之二策 宁许以负秦曲 使 承担 谦颇闻之 肉袒负荆 背着 使 秦昭王闻之 使人遗赵王书 派 其人勇士 有智谋 宜可使 出使 乃使其从者衣褐 让 大王乃遣一介之使 使臣 引 引赵使者蔺相如 引见 延请 左右欲引相如去 拉 相如引车避匿 牵 拉 引申为掉转 徒 秦城恐不可得 徒见欺 白白的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只 只不过 幸 而君幸赦臣 幸好 侥幸 而君幸于赵王 宠幸 以 以勇气闻于诸侯 凭 靠 介词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用 拿 介词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来 连词 则请立太子为王 以绝秦望 用以 用来 连词 吾所以为此者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么仇也 因为 介词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因为 由于 介词 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以 方位 助词 7 于 闻于诸侯 在 介词 故燕王欲结于君 和 介词 从径道亡 归璧于赵 到 介词 使不辱于诸侯 被 介词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对 介词 苛政猛于虎也 比 介词 8 之 得璧 传之美人 它 代词 即患秦兵之来 助词 取消句子独立性 均之二策 这 代词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我 代词 3 古今异义 拜为上卿拜 授予官职 欲勿与 即患秦兵之来患 忧虑 担心 请以咸阳为赵王寿寿 向人敬酒或献礼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去 离开 亲戚 近亲及姻亲 请指示王指示 指给 看 于是相如前进缶前进 上前进献 宣言曰 事见相职必辱之宣言 扬言 到处说 布衣之交布衣 平民 4 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 舍相如广成传舍舍 安置住宿 左右欲刃相如刃 用刀杀 乃使从者衣褐衣 穿 名词作状语 而相如庭斥之廷 在朝廷上 故令人持璧归 间至赵矣间 从小路 使动用法 臣请完璧归赵完 使 完整 秦王恐其破璧破 使 破碎 宁许以负秦曲负 使 承担 毕礼而归之归 使 回去 大王必欲急臣急 使 急 逼迫 意动用法 且庸人尚羞之 羞 以 为羞耻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先 以 为先 后 以 为后 5 文言句式 判断句 廉颇者 赵之良将也 和氏璧 天下共传宝也 我为赵将 被动句 而君幸于赵王 秦城恐不可得 徒见欺 倒装句 宾语前置 何以知之 定语后置 求人可使报秦者 介宾短语后置 拜送书于廷 二 理清情节 感知作品内容 本文共12段 可大致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 第1段 分别介绍廉颇和蔺相如的身份和地位 两人地位高低悬殊 影响的大小不同 在他们之间将会产生矛盾就成为必然 这一段为后文廉颇自恃功高而鄙视蔺相如的出身埋下了伏笔 为以后廉蔺之间的矛盾做了铺垫 廉颇者 赵之良将也 蔺相如者 缪贤舍人 第二部分 第2 7段 记叙了蔺相如 完璧归赵 的始末 分三层 第一层 2 3段 写蔺相如奉璧出使 第二层 4至6段 写蔺相如与秦王之间的斗争 斗争过程有三个回合 第一个回合 献璧取璧 第二个回合 归璧于赵 第三个回合 廷斥秦王 第三层 7段 蔺相如功成加官 完璧归赵 第三部分 第8 10段 蔺相如在渑池之会挫败了秦王 蔺相如再次与秦王斗争 挫败秦王的阴谋 分两层 第一层 8 9段 写渑池之会前的计议 第二层 10段 渑池会上的斗争及结果 秦王为赵王击缻 第四部分 第11 12段 廉颇负荆请罪与蔺相如和好 这部分由以蔺相如为主转为廉蔺并重 主要记述廉蔺之间的矛盾从激化到解决的过程 表现廉蔺交欢的事件 第11段 蔺相如因功拜为上卿 第12段三个层次 第一层 廉颇居功自傲 蔺相如退让回避 第二层 蔺相如说明避让廉颇的原因 第三层 廉颇负荆请罪 三 理解内容 分析人物形象 分析后归纳概述 廉颇 赵国的大将军 勇猛善战 战功赫赫 勇武过人闻名于各诸侯国 忠于国家 勇于改过的优秀品质 也有居功自傲 心胸狭窄的弱点 蔺相如 大智大勇 威武不屈 不畏强暴 足智多谋 智勇双全 毫不妥协 在对待与廉颇之间的内部矛盾时 蔺相如隐忍退让 宽宏大度 心胸开阔 表现出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 的崇高精神 四 追根溯源 探究重点内容1 廉蔺二人所处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廉颇蔺相如列传 写的是公元前283年 前279年所发生的事件 下距秦统一中国约半个世纪 其时 秦国经过百余年的变法 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相当强大的国家 随着国富兵强 秦国扩张之心也与日俱增 在七雄纷争 战乱频仍的时期 秦国采取远交近攻 各个击破的战略 不断向六国发起进攻 公元前283年 秦军伐魏 燕赵救之 迫使秦军撤退 秦国虽然一直想攻打赵国 但当时正是秦国全力进攻楚国的时候 秦国一时攻不下楚国 而赵国本身又很强大 所以秦国暂时不能以主力对付赵国 秦国不敢轻举妄动大举攻赵 使得蔺相如在同秦王的斗争中客观上有成功的可能 再加上他的努力 他最终为赵国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2 课文详写蔺相如 略写廉颇 但廉颇的性格特点还是比较鲜明的 作者从哪些方面勾勒了廉颇怎样的性格 课文除了 廉蔺交欢 这部分是廉蔺二人并重之外 都是以蔺相如的事迹为主 只是穿插一些对廉颇的描绘 文章开篇的人物介绍就表现了廉颇的勇猛善战 作为赵国的大将军 廉颇战功赫赫 以勇武过人闻名于各诸侯国 在 渑池之会 前 廉颇和蔺相如为了顾全赵国的荣誉 力劝赵王赴渑池之会 以免被其他国家嘲笑 这充分表现出他以国家为重 甚有大将军的风度 在送别赵王之时 他又和赵王商量应变对策 若赵王三 十日不归 就拥立太子为王 以断绝秦王的念头 这表现了廉颇的忠心和深谋远虑 此外 他又部署重兵以防备秦兵的入侵 也表现出了他的周全和细心 秦兵最终不敢有所行动 可见他对敌人的威慑力是很大的 又从侧面表现了他的勇武过人 渑池之会 后 廉颇对于蔺相如在自己之上感到心有不甘 宣称要羞辱相如 这表现了他为人鲁莽 妄自尊大 胸襟狭窄 斤斤计较于名位之争的缺点 但他在听到蔺相如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 的话之后 大为感动 也很是惭愧 立即负荆请罪 又表现出他性格坦率 忠心爱国 勇于改错等性格上的优点 3 课文中主要写了哪几件大事 从中可以看出廉颇 蔺相如各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课文主要选取了 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 和 廉蔺交欢 三个典型事件进行描写 在 完璧归赵 中 表现出蔺相如的有勇有谋 在 渑池之会 中 表现出蔺相如的英勇果敢 不畏强暴 这两个事件主要表现蔺相如的大智大勇 在 廉蔺交欢 中 表现蔺相如的顾全大局 宽厚待人及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 的精神 也表现了廉颇忠于国家 直率坦白 勇于改错的品质 4 联系课文的语境 赏析下列细节描写的语句的作用 提示 本文无论写人记事或对话描写 语言都十分丰富和精当 有高度的概括性和生动的形象性 整篇文章笔酣墨饱 气势十足 本题主要是培养自己鉴赏品味语言的能力 注意细节描写对叙事和塑造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 1 相如因持璧却立 倚柱 怒发上冲冠 赏析 怒发上冲冠 运用夸张手法 十分生动地形容出了蔺相如的愤怒 2 相如持其璧睨柱 欲以击柱 秦王恐其破璧 乃辞谢 固请 召有司案图 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赏析 一个 睨 字就把那种与璧同存亡的坚决神态勾勒出来 也有着不把秦王强权放在眼里的慑人气势 3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赏析 相视而嘻 形容秦王和群臣懊丧而又无可奈何的样子 秦王和群臣在蔺相如的智勇面前理屈词穷 无计可施 不知所措的尴尬情态跃然纸上 4 秦王怒 不许 于是相如前进缶 因跪请秦王 秦王不肯击缶 相如曰 五步之内 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 左右欲刃相如 相如张目叱之 左右皆靡 于是秦王不怿 为一击缶 赏析 此处写蔺相如与秦王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两种对照让人叫绝 一方面 蔺相如步步紧逼 秦王不得不节节后退 从 怒 不许 到 不肯击缶 最后不得已 不怿 为一击缶 再步步紧逼 层层激进中 秦王从气势汹汹到无可奈何再到狼狈不堪的过程和情状得以鲜明的表现 另一方面 左右欲刃相如 相如张目叱之 左右皆靡 蔺相如的英勇和威武不屈与秦王侍从的迟疑软弱 退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相如一 张目叱之 扫尽了秦王及其左右的威风 5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 有些文言词语可以临时改变意义或用法 联系上下文 指出下列各句中彩色的词语的意义或用法 掌握词类活用的情况 并培养积累文言词语的意识和习惯 1 城不入 臣请完璧归赵完 使动用法 使 完好无缺 2 大王必欲急臣 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急 使动用法 用 逼迫 使 急 3 遂许斋五日 舍相如广成传舍舍 名词活用为动词 安置住宿 4 乃使其从者衣褐 怀其璧衣 名词活用为动词 穿 5 卒廷见相如廷 名词作状语 在朝廷上 6 且庸人尚羞之 况于将相乎羞 意动用法 以 为羞 7 吾所以为此者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先 后 意动用法 以 为先 以 为后 相如功大 拜为上卿 相如引车蔽匿 蔺相如墓 廉颇墓 廉颇庙 正如作者在原传的结尾所写的那样 相如一奋其气 威信敌国 退而让颇 名重太山 其处智勇 可谓兼之矣 廉颇虽然有心胸狭窄的缺点 但当他听到蔺相如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 的言论之后 能马上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他的负荆请罪也表现了他的爱国思想 因此作者对廉颇的忠于国家和勇于改过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廉蔺交欢 将相更加团结 廉蔺二人的精神都得以升华 内容归纳 完璧归赵 和 渑池之会 体现了蔺相如在对敌斗争中的足智多谋 英勇不屈 毫不妥协 在对待与廉颇之间的内部矛盾时 蔺相如又是另外一种态度 表现出隐忍退让 宽宏大度 心胸开阔和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 的一面 在廉颇居功自傲 并扬言 我见相如 必辱之 的时候 相如采取的是退让回避的态度 或称病不朝 或隐车避匿 表现了他明大义 识大体 顾大局和不计私怨 以国家前途为重的品质 四 课文总结 写作技巧 1 通过典型事件刻画人物性格 本文在材料的取舍剪裁上是很下功夫的 作者司马迁善于抓住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征 作为材料取舍的标准 他只选取了三个典型事件进行集中叙述 就成功塑造了人物形象 作者又非常重视详略主次的安排 集中写蔺相如的 智 与 勇 其间穿插对廉颇的描述 对能表现人物性格的事件 不惜花费笔墨详细描写 对其他一些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 则惜墨如金 一笔带过 蔺相如的 智 表现在四个方面 审时度势之智 知人论事之智 随机应变之智 争取主动之智 蔺相如的 勇 也表现在四个方面 勇挑重担之用 不畏强暴之勇 不怕牺牲之勇 隐忍退让之勇 2 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 而这三个故事 虽然各自首尾完整 独立成章 但故事与故事之间又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 都是紧紧围绕两种矛盾展开的 秦赵之间的矛盾使蔺相如表现了他的大智大勇和出不辱国 也使自己的地位提高 位在廉颇之右 这样 秦赵两国矛盾发展的结果 又构成了廉蔺矛盾的前因 秦赵矛盾暂时缓和 廉蔺二人之间的内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