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完善功能 提升业态架构“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区”城乡商业新格局都江堰市商务局 随着都江堰市灾后重建工作取得重大进展,都江堰市经济环境也随之出现变化。“紧密围绕率先构建现代新型城乡形态、建设成都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区工作目标,加快构建我市城乡商业发展新格局”成为当前商务部门的首要任务。一、构建城乡商业新格局总体思路商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一个城市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的窗口,也是促进生产、引导消费的重要推动力。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经济市场化程度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商贸流通业已由国民经济的从属产业转为先导产业,成为经济社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灾后重建工作深入推进,我市城乡商业面临发展滞后等问题,明显不适应我市率先构建新型城乡形态要求,成为制约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拉动城乡消费快速增长和优质服务游客的重要因素。主要体现在:一是商业资源配置不适应加速推进灾后城市重建的要求。二是居民生活服务能力不适应消费快速增长的要求。三是行业分割不适应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四是农产品流通体系不适应农村经济加快发展的要求。五是现代流通技术和新型商业业态发展不适应现代流通业发展节奏。六是流通社会化服务能力不适应加快商贸流通业建设的要求。如何变压力为机遇,通过慎重思考、认真探索,我们提出未来的都江堰市商业发展目标是:架构“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区”商贸服务平台,形成宜游、宜憩、宜居和宜业的“四宜”生态商贸服务环境,打造富有国际旅游城市特色的商业服务能力,建成川西地区商贸物流强市和现代流通业建设示范性城市。在近期具体工作中,我们从建设城市商业中心、特色商业街、标准化菜市场、专业市场、社区服务新模式、农村商贸综合服务中心等方面入手,着力建成宜居、宜游、宜业、宜憩,城乡统筹,商旅文结合的城乡商业体系。以充分起到服务生活、服务生产、服务旅游和服务城市转型的主导作用。二、以商业中心建设为着力点构建城市新商圈借助灾后重建契机,按照全新城市定位,结合城市总体规划,我局会同中商规划院认真调研,提出了“一核一轴三心” 的城市商业中心空间格局。“一核”即古城区旅游商业中心。古城区旅游商业中心主要满足国内外游客消费需求,兼顾都江堰市居民休闲消费,以古城区恢复重建为基础,建成集购物、休闲、娱乐与旅游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休闲商业聚集区。新城区城市商业中心西起建设路,沿都江堰大道向东发展,形成“一轴三心”格局。“一轴”即都江堰大道。“三心”包括城中商业聚集发展区、中山路商业聚集发展区、幸福商业聚集发展区。以上三个区域的重点路段和区块包括都江堰大道、迎宾大道、江安路、天乙街、建设路、新马路、中山路、幸福大道和柏条河区域。重点发展的业态有:大型购物中心、大型百货店、大型超市、专业店,并合理配套文化娱乐、餐饮、酒店、金融、旅游服务、图书报刊、邮政、通讯等网点。目前区域内的好又多超市、成都百货大楼、城市购物、嘉诚购物中心、家美福超市、红旗连锁、互惠超市等商业项目已恢复营业。另外,我们将重点加大百伦广场、都江明珠、中国水街、岷江国际、都之都商业广场等在建商业项目的推进力度,力争项目在今明两年内投入运营,进一步繁荣市场,增强活力。同时,积极引进大润发超市、奥特莱斯、肯德基等在谈项目,以优势项目构架城市商业全新格局,搭建产业全新高度。二、以特色商业街建设为着力点打造城市新名片特色商业街作为城市生活的亮点,记录着城市的繁荣,标志着地区的特色,也传承着历史文化。它更像是一张城市“名片”,成为城市的标志与象征。如同香榭丽舍大街浓缩了巴黎的繁华和浪漫,坎特大街散发出维也纳音乐之都的魅力,都江堰市特色街区也展示了一个历史文化名城的风土人情,展现着这座城市的迷人风采。对于都江堰市特色商业街,建设要求是:综合长度不低于200米,商业网点聚集度大于50%;提供同类商品或服务的专业店、专卖店数量不少于25处;停车位面积为商业街营业面积的30%;商品和服务特色鲜明,品牌企业和名牌产品聚集度较高;配置相应互补的商业业态网点并设置一定数量自动柜员机、公用电话和无人售货机等便利服务设施。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大力打造和建设3种类型的特色商业街:1、古城区特色商业街。古城区特色商业街合计7条,涵盖休闲饮食、历史文化、精品服饰、旅游商品等服务内容。包括:杨柳河街步行商业街、都江堰市夜啤酒长廊、川西古驿商业街、天府第一街、文庙儒文化商业街、宝瓶口商业街、幸福路综合商业步行街。在古城区特色商业街打造中,我们应充分借鉴丽江市古城区经验。丽江古城区以都江堰市约二分之一的游客人次,取得了都江堰市近1.5倍的旅游收入,足见旅游商业的发达程度。为了进一步集聚人气、吸引眼球,也可以古城区特色商业街为载体,举办有地方特色的节会活动。2、“五河十岸”特色商业街。“六水穿城”是都江堰市最为靓丽的风景,依托丰富的河道资源,我们将着重打造“五河十岸”特色商业街。“五河”指蒲阳河、柏条河、走马河、江安河和沙黑总河。“十岸”指上述五条景观河两侧合计十岸。结合城市文化、形象和景观特征,赋予每条河道不同的主题,着力形成具有独特意义的滨河公共空间。主要商业街有6条,即中国水街、岷江国际街区、华夏广场都市休闲带、都江堰水文化城市休闲广场、蒲阳河时尚走廊、蒲阳河电子产品商业街。3、重点区域特色商业街。在中山路区域、聚源镇、玉堂镇等其他区域,我们重点规划主要商业街合计9条,包括:聚源商业中心综合商业街、成灌高铁天府大道站商业街、玉堂美食一条街、宝瓶商业广场、都江堰市数字化生活体验中心、荷花池精品服饰商业街、中山路服装服饰商业街、莲花南路休闲茶饮商业街、上海风情街区。将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进一步加强前期策划规划,加强商业公共景观建设,加强购物环境营造,加强业态调整。三、以标准化菜市场建设为着力点城市新社区512大地震,使全市农贸市场遭受重创。都江堰城区现有农贸市场14处,多处在老城区,其中还有的是占道经营,脏、乱、差现象突出。灾后重建改变了原有城区居民的居住格局,与之配套的标准化菜市场建设工作急待推进。按照相关标准,社区菜市场服务半径在500米,最低不小于300米,原则上不超过1000米,服务人口在1.5万人左右。未来的新城区社区菜市场面积大于2000平方米,旧城区社区菜市场面积大于1500平方米。按照规划,都江堰市共布局31个菜市场,除改造提升、引导原有城区菜市场外,新建标准化菜市场达19个,对两个原有的占道菜市场进行取缔。新建标准化菜市场将借鉴上海南宁等地区的经验,全面达到成都市中心城区水平。通过加大政府投入,专业化公司经营管理等手段,全面提升菜市场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的整体形象,美化城市环境。以后市民们逛菜市场犹如逛超市、逛公园。在位置摆布上,主要围绕二环路周边形成的壹街区、高桥社区、天府社区、建新社区、安顺社区、中山社区等新型社区新建标准化菜市场。与市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商业网点布局调整,在为市民提供更加便利优质服务的同时,整合资源,有力助推新老城区功能定位的早日实现。四、以专业市场建设为着力点提升产业新高度都江堰市未来的专业市场建设以服务生活、服务生产为目标,将行业发展规律与都江堰市城市发展相结合。专业市场原则上设置在外向交通便利,适于大宗货物进出的商业用地范围内。应尽量将有形的、初级形态的商品批发市场迁至城郊,不在中心城区范围内兴建。目前着力打造的专业市场有汽车商业城、再生资源及报废汽车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家居建材市场等。1、汽车市场。都江堰市现有的汽车销售店面和售后服务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目前我市汽车交易只有5家专业店;各类汽车修理厂185家,尚无一家品牌汽车4S店;二手车交易店20余家;汽车美容装饰店60余家。主要零散分布于一环路与二环路之间,无法形成产业聚集效应。汽车市场各商家各自为政、处于低水平竞争态势。巨大的需求为我市规划建设汽车商业城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规划中的都江堰汽车商城占地200-300亩,规划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选址在交通便利的地段。将是以集整车销售、零部件销售、服务、信息提供四位一体的(4S)大市场为主体,汽车娱乐与文化产业为一体的大型汽车园。预期将产生巨大的品牌示范效应和产业聚集效应。2、家居建材市场。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基础设施、房屋等的新建、修复及装修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包括水泥、钢铁、装饰建材等在内的各类建材需求将大幅度提高。而随着城际快铁等交通体系的完善,都江堰市与成都市区将实现无缝连接,可以预见,房地产市场也将迅猛发展,建材需求随之不断放大。由于都江堰市是通往汶川、茂县等重灾区的必经之路,都江堰市势必成为灾后重建所需物资的最佳集散地。但是,目前我市市区内的建材市场网点存在规模小、档次低、品牌杂、专业化水平不高等问题,不但不能满足灾后重建的庞大需求,还难以促进我市建材产业做大做强,更难以拉动相关产业链的延伸和发展。大型建材、家居市场的投入建设,将有效地助推全市灾后重建的进程。通过请教中商规划院专家、广泛建材销售商意见,按照城乡商业网点规划,未来的都江堰市将在城区东北、西南两个方向建成两个规模上百亩的建材装饰市场,博美装饰城、富森美家居等品牌企业也将相继入驻都江堰市。通过相关产业的集聚发展,将会对我市税收、就业起到巨大的拉动作用。3、再生资源及报废汽车市场。随着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不断深入,“循环经济”和“环境保护”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低碳经济”等新名词也出现在我们的视听,建设全新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已迫在眉睫。据我市再生资源行业协会统计,全市目前有公司8家,摆摊设点300多家,其中有三分之一属无证经营。流动收购、收荒人员600人左右,另有不办任何证照的“串串”约200人。由于摊点小而多,移动性强,从业人员鱼龙混杂,市政设施、电线、邮电通讯、电机、变压器、铁路器材、建筑工地器材、市民物件被偷盗等现象时有发生。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如何规范健全迫在眉睫。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即提出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的要求。成都市人民政府也出台了关于加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的意见。按照都江堰市商业网点规划,以建设文明、节约、卫生城市为目标,建立乡镇、社区“再生资源回收站(点)”为基础,建立中转站、再生资源市场(其中包括旧货市场,废旧汽车回收市场)为平台,加工处理中心为终端,构建我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已成为灾后重建市场体系的的一个重要内容。都江堰市再生资源市场将进入绿色、环保、安全、卫生的轨道。 五、以农村商贸体系建设为着力点实现惠农新成效在率先构建城乡新型形态的大形势下,如何让农村居民享受到与城市同质化的商贸服务?首先,按照“1镇1特色”的原则规划乡镇商业网点体系,帮助各乡镇结合自身情况发展优势互补的特色商贸业。对青城山、大观等旅游乡镇进一步强化生态旅游功能;对石羊、天马等乡镇,重点推动农村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对安龙、柳街等乡镇,推动专业市场和相关体验式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其次,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家电下乡、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农村物流配送中心为抓手,构建农村商贸服务体系,最大限度地让农村居民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质化的商业服务。第三,充分考虑农村住房灾后重建需求,一店多用,完善功能,以建设农村商品配送中心为突破口抓好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建设一批集商品销售、信息服务、文化服务、农村中介等功能于一体的商贸综合服务中心。在充分服务群众,满足群众需求的同时,兼顾游客需求,配合我市乡村旅游活动。六、以新型商业业态建设为着力点引领产业高端新形象坚持高端引领的发展理念,积极构建现代商业体系。1、发展以配送连锁为基础的生活消费品服务体系。首先,扩大连锁经营规模。在现有红旗连锁、老邻居连锁超市的基础上,积极引导社会资源通过整合、加盟等形式,扩大连锁经营规模;积极引导我市连锁企业细分市场,形成连锁超市主力店、社区店和便利店有机布局和谐发展。其次,拓展连锁经营领域。重点发展医药、烟草、健身、洗衣、美容、洗浴、农用生产资料等行业拓展连锁经营模式,积极引进连锁经营的折扣店、便利店等新业态。还有,丰富连锁经营内涵。积极支持大型流通企业的品牌建设;进一步推广农村“放心店”连锁经营模式,促进农产品和生活必需品、农用生产资料的集中配送;积极引导企业强化连锁经营的规范管理;培植本地化龙头企业,带动加盟连锁店的发展。2、积极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 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说课稿-2025-2026学年高中物理必修2教科版
- 台球俱乐部合作管理协议制度
-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危急值数值
- 风险评估方法论-洞察及研究
- 建筑方案设计的服务承诺(3篇)
- 校园宿舍消防安全知识(3篇)
- 产业链协同绩效评价-洞察及研究
- 习作:这儿真美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 10.1 技巧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 陕西省蓝田县焦岱中学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四教学设计:4.2化学电源
- 护理十八项核心制度考试题与答案
- 数据标注项目管理制度
- 云南劳动合同续签协议书
- 如何写好作文开头结尾 课件
- 2025安徽农业大学辅导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井工煤矿风险监测预警处置方案之安全监控系统监测预警处置方案
- 回收拆除废旧设备合同协议书
- 入股买船合同协议书
- 2025四川农商联合银行笔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四川农信(农商行)社会招聘800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反洗钱知识竞赛题库反洗钱法知识测试题题库(题目+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