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献教育_爱心铸年华.doc_第1页
青春献教育_爱心铸年华.doc_第2页
青春献教育_爱心铸年华.doc_第3页
青春献教育_爱心铸年华.doc_第4页
青春献教育_爱心铸年华.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春献教育 爱心铸年华推荐永顺一中向海明霞老师评选先进德育工作者事迹材料2007年9月10日傍晚,永顺一中高三年级244班教室里的气氛空前活跃,同学们的脸上带着喜悦,手掌已拍得通红。他们正以独特的方式在为自己的班主任庆祝节日,学生们给老师送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奖状。上面写着:“老师,因您工作认真负责,班级管理工作出色,被全班学生评为优秀班主任,特发此状,以资鼓励。高244班全体学生。”这份奖状上面还有一个大大的红色“心”型图案特别引人注目,那是全班83名同学按的手印组成的。此时,一位站在讲台一角的年轻男教师手足无措,口中反复说:“谢谢同学们的祝福,对于你们的评价,我受之有愧”。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老师,您受之无愧”!他,就是我校的教育教学能手、优秀班主任向海明霞老师。真的,向海老师的育人事迹,是一首感动心灵的歌。一、立志教育,扎根山区 2000年,24岁的优秀大学毕业生向海老师面临着两个人生抉择:从政还是从教?进军城市还是扎根山区?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他毅然选择了做一名人民教师,决定回到家乡永顺并申请分配到农村中学任教。他常说“做了牛就莫误春。当老师不能误人子弟!”。十年来,向海老师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在湘西教育这块沃土上勤耕不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他对教师职业最朴素的理解。如今,他已成为一位教育教学骨干,政策允许人才流动,一些需求人才的单位或他的同学多次聘请、邀请任职任教,他都婉言谢绝了,因为他早已把根、把心留在了湘西山区,他要践行自己的诺言:为湘西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与热血!二、 寓德育于教学之中,赢得学生爱戴教书育人,以人为本。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授业,更重要的是“传道”,因此,应把德育寓于课堂教学之中。在人们想象中,政治课似乎是枯燥、乏味的,可是在向海老师的课堂上,同学们没法歇着,更不想睡觉,激烈的辩论、会心的笑语随时贯穿着课堂。大家说,向海老师上课语言生动幽默,常常引经据典,肚子里藏着许多故事、案例,让我们在情境中、解决矛盾冲突中就学会了,很有启发和教育意义。听他上课简直是一种美的享受!如在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一结论时,他用诗一般的语言回顾历史,用朗诵的韵味描绘现实,用演讲的激情表达结论:从鸦片战争的烽火到甲午海战的硝烟,从公车上书的壮举到戊戌六君子的暴尸街头,从谭嗣同的“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哀怨到孙中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长叹,从太平天国的风起云涌到义和团运动的潮起潮落,从南昌起义的枪声到渡江战役的号角,从第一面五星红旗的冉冉升起到东方雄狮的仰天长啸,从一次次丧权辱国条约的签订到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这一切无不向世人昭示着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学生先是静静地听,慢慢地进入境界,默默地感悟和回味,脸上的表情越来越激动,紧接着情不自禁地热烈鼓掌并大声叫好!其实,为了让学生热爱学习,学得轻松,学到知识,他认真钻研教材,虚心向同行请教,精心备课,不知付出了多少时间和精力!他说,与其在牌桌上、饭局中消磨时间,倒不如读几页业务书来沉淀自己的学识功底。于是,他自费订阅了中学生时事政治报、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政治课教学等刊物,当别人在喝茶、聊天、打牌或玩游戏的时候,他却捧读书本,如饥似渴。多年来他随身都携带着一个小本子,走到哪,看到哪,记到哪,本子里记满了来自各种期刊杂志、媒体以及身边真实的事例。现在这样的小本子已经有满满的一抽屉了,难怪他上课上得那么生动、精彩! 三、爱的执着:用心当好班主任有人说,在中小学,做什么都可以,就是莫当班主任。确实,班主任工作繁杂琐碎,让人操不尽的心,但向海老师却能从苦中品尝到最大的快乐,他认为跟学生在一起是一种福份。他常说,“我是个非常幸福快乐的班主任,因为我栽种的是幸福树,收获的是幸福果。”用心走进学生,从点名开始。记得那是2006年,因工作需要,学校安排他中途接任高二244班的班主任。该班基本情况:文科普通班,班额大,共83人,特长生全校最多,共有22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学习基础差、习惯更差,是全校纪律、学风最差的班级,工作可谓千头万绪。那是他第一次当班主任,且又是中途接的,压力可想而知。但他并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他当时就在心里一直琢磨怎样让学生服自己。凭着年轻人的记忆力和对工作的一股热情,在报名的当天晚上他不看花名册就把全班83个学生的姓名准确无误地叫了出来,一个接一个,让学生着实大吃了一惊!从学生惊讶的表情中可以感受到他们对他的敬佩。乘此机会,向海老师即兴讲话:我和大家一样,并没有超常的记忆力,但是却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大家的名字全部记下来!那是为什么?因为“用心”!与此同时,他在黑板上大大地写下了这两个字,然后继续说道,请大家记住:用心!有不少同学老是说自己学习基础差,上课听不懂,作业不会做不要给我讲这些“美丽”的借口!我想问的是:你用功了没有?用心了没有?!其实,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用心了,就没有什么做不好的!因此,希望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每个同学要多做有心人,要用心学习,用心读书,勤学好问,持之以恒,相信自己一定会学有所成,金榜题名!他的话音刚落,教室里马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初当班主任,他的用心就得到了效应。因此,他坚持常去教室、寝室,常与学生促膝谈心,常与家长联系,反馈信息,这样不仅了解了学生的思想动态、性格特长和家庭情况,且班级管理工作也因此“有的放矢”,各项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班级量化管理月月名列前茅,期期被评为“优秀班集体”。古人云:“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他深知,对学生的教育,要靠言教,更要靠身体力行。因此,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他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实际行动去影响、感染他们:要求学生早上打预备铃赶到,他经常六点半就来到教室;要求学生不留长发,自己的头发从未盖过耳朵;要求学生保持清洁卫生,自己常捡地上的纸屑;要求学生节俭,自己从不浪费;要求学生认真学习,自己对工作一丝不苟;教育学生诚信做人,自己一诺千金;鼓励学生追求上进,自己积极进取!所有的这些为学生作出了表率,潜移默化,为良好学风、班风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高244班学生丁娟在“最想对班主任老师说的心里话” 这样写道:“您不仅教给我们知识,还教会我们做人。身教重于言教,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您是我们的好榜样。”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也许,很多家长与老师已习惯了付出,不希望得到回报与感恩,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记得有位哲学家说过:世界上最大的悲剧或不幸,就是一个人大言不惭地说没有人给我任何东西。爱应该让孩子知道,才能激发起他们的爱心,引起他们发自内心更深刻的感恩情怀。一个知道别人的恩爱并知道感恩的人,才能收获更多的人生幸福。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因此,向海老师经常在报刊杂志、网络中或身边找一些感恩事例,利用班团活动召开主题班会,或播放视频,或印发美文,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要让学生学会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同学、感恩社会。通过这些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无论以前的还是现在的任课教师都反映他班上的学生最有礼貌,家长也说孩子变了,变得比以前懂事了,会体贴人了。2008年,向海老师的父亲被确诊肺癌,为尽到自己的一份孝心,他晚上回到乡下照顾父亲,第二天早上赶回学校上课,如此几乎每天在县城乡下往返80多公里,持续了一年零九个月的时间。尽管向海老师特别忙,特别累,但他却没有耽误学生一节课,直到他父亲去世时才请了三天假。他的孝心、敬业精神深深感动着学生,有很多学生给他发短信:“向海老师,这段日子里,您明显苍老了许多,请您多保重身体!您放心吧,我们会做好的!”;“我们一直很敬佩您,您尽心尽孝,永远是我们眼中最坚强、最好的老师!面对您的悲痛,我们帮不了什么,请您节哀顺变。我们唯有好好学习,为您争光!”。今年上半年,我国西南五省发生了特大旱灾,由后进生向堋尘、张和钰两名同学自发倡议,组织发动了几十名同学走上永顺县城街头,募捐善款1409.7元,捐献给了灾区人民。看到自己的学生健康成长,知恩感恩,成人成才,一种莫大的幸福充满了他的心房。是呵,作为一名老师,还有什么比这让人感到欣慰、幸福呢?!“教师要关爱学生,不要遗忘任何一个学生。要经常与班里的每一个学生接触,触动他们的心灵,让每一个学生都觉得自己很重要,使学生对自己所在的集体有眷恋感、归属感、责任感。”向海老师对此感同身受。有一次突然天下大雨,同学们在来校的路上被雨淋个透,他马上让他们回家换衣服。天气冷了,他会提醒学生小心着凉。诸如此类的点点滴滴都一一珍藏在同学们的记忆里,温暖着他们。他爱全体学生,但特别关爱这两类学生:贫困生和后进生。向海老师年少求学时,家境贫寒,几次面临辍学,因得到了不少好心人的关爱和帮助才得以完成学业,助学之恩,关爱之情,桩桩件件,他将没齿难忘。也就是从那时起,他许下心愿:自己也要像他们一样做个有爱心的人,一定要把爱的接力棒传递下去。因此,在参加工作后,尽管向海老师家里经济负担较重:上有老,下有小,爱人无工作,经济条件不宽裕,他也时常会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给予贫困生一些帮助。近几年来,资助学生金额共计5000多元。他深知:治心难于治贫。因此,在关注贫困生生活的同时,他更关注他们的精神世界,常常启迪、开导、鼓励他们,克服自卑,奋勇前行。今年的教师节,一位学生在给向海老师发的短信中这样写道:“诤友不可少,良师无需多。您就是我的良师益友,学习上的困惑,有您的指导;生活中的困难,有您的帮助;心理上的自卑,有您的激励。您的谆谆教诲,我会铭刻于心,我一定会用勤奋付出来回报您!师恩难忘,难忘恩师。顺祝节日快乐!”爱是赏识、激励。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科曾经有这样一句话“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李石蕴同学就是向海老师利用赏识教育,成功转化后进生的典型。该同学在高一时抽烟喝酒,打架斗殴,数学、英语基础薄弱,学习缺乏自觉性,上课常讲小话、做小动作,同学们大都不愿坐在他旁边。高二分科时分到了高290班,但向海老师并没有嫌弃他,而是用激励的方式让他发现自己的优点,他总是记得老师的表扬:“李石蕴,你的地理成绩在班上可坐头把交椅,只有聪明的人才能把地理学得这么好!而且,你的口才也不错,像你这样的人一定会有出息的。加油!老师相信你能成功。”只要他一有进步,就及时予以肯定、表扬,通过一年多的坚持,慢慢地熏染,现在的他,成绩由以前的倒数一跃为班上的前十名,并被民主选举为290班的组织委员。李石蕴说:“向海老师身上仿佛有一种吸引力,什么时候都在打动我,催我奋进。” 他的父母更是感激万分:“我生他,养他,但就是教育不了他,多亏了向海老师。有这样的老师,是学生的福气,也是我们家长的福气!”。是呵,向海老师总是以这样的赏识教育,感动、激励着一个又一个、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取得进步,走向成功。四、爱的回报:收获幸福果鲁迅先生说过:“教育植根于爱。”十年来,向海老师早出晚归,以校为家,他把全部的身心投入到了教育教学中。他乐于奉献,爱生如子,把全部的爱倾注给了他的学生。正是有了与学生心连心的情感和无私的爱,学生才会用感恩的心回报他们的感动,他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来表达着对向海老师的感谢和爱戴。几分耕耘,几多汗水。天道酬勤。近年来他取得的工作成绩(奖励)如下:1、2000年12月论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改组在株洲师专学报第4期上发表。2、2002年6月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教学设计在第一届“尊师杯”教改科研论文全国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并被收录到中华教育论文萃选第4卷中。3、2002年6月在石堤片区“十六大知识”竞赛中获第三名。4、2003年9月,担任永顺一中校团委副书记一职,主持团委工作,因成绩突出,2004年5月被授予“全州优秀共青团员”称号。校团委被评为“全州先进基层团组织”。5、2004年12月浅谈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激趣艺术获省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6、2005年9月执教的公开课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在全州高三复习备考研讨会上被评为优秀示范课。7、2005年11月指导青年教师执教公开课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在湖南省高中政治优质课评选活动中获二等奖。8、2005年指导学生参加州政治小论文竞赛,本人被评为优秀指导老师;指导杨艳秋等3名同学参加全国中小学教师辅导评优活动,他们均获一等奖。在2009年秋季举行的校广播体操比赛中被评为优秀辅导教师;同年在永顺县中小学生经典朗诵大赛中指导的祖国颂荣获中学组一等奖,被评为优秀指导老师。9、2005、2008年度考核被评为优秀,两次获县政府嘉奖。10、2006年4月办事情要关于抓住重点说课稿在中华教育科研论文、教案评优活动中被评为二等奖,并被收录到中华教育科研和实践第5卷中。11、2006年5月企业经营者的素质课件在全国科研优秀课件评选活动中获一等奖。12、2006年12月课活在趣在人民教师第12期上发表。13、2007年7月永顺一中2008届高考政治复习方案在全州高考复习研讨会上被评为优秀复习方案。14、2008年5月政治学科质量检测分析报告在全州08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分析报告评选活动中被评为优秀作品。15、2008年6月参加湖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省级通识培训,成绩合格。16、2008年在全校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中,教育是需要用心经营的事业荣获二等奖。17、2008年12月浅谈研究性学习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几点启示在“2008中国教育系统(基础教育)年度论文评选”活动中荣获二等奖。18、2008年12月课题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