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命题人话命题特点 形象 又称艺术形象 是指诗人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所塑造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人 物和自然景象 高考对古代诗歌形象的考查涉及人物形象 事物形象 景物形象 意境四个方面 状元与你共享技巧 1 人物形象要关注诗人经历 时代背景 要记得分析人物言行和所处的环境 2 景物 事物等意象要学会抓物与态的 契合点 即事物的内在品质 品格 3 意境分析要学会立足原诗 再适度联想 想象 类型一人物形象人物形象 在古代诗歌中多为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 这类诗歌多用第一人称的写法 也有的是诗人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 这类诗歌多用第三人称的写法 典例剖析 例1 2017 全国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完成后面题目 世纪金榜导学号01450067送子由使契丹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 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 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 湖山应梦武林春 单于若问君家世 莫道中朝第一人 注 清禁 皇宫 苏辙时任翰林学士 常出入宫禁 武林 杭州的别称 苏轼时知杭州 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 门地 人物 文学皆当世第一 后来入吐蕃会盟 酋长问他 闻唐有第一人李揆 公是否 李揆怕被扣留 骗他说 彼李揆 安肯来邪 提纲挈领理清文脉 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 请加以分析 6分 思维导图 1 读题目 作者 注释可知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 诗人身在杭州 而苏辙远在京城 本就相隔遥远 苏辙再出使北方的契丹 会相隔更远 但是天各一方已是常事 此次也不会因远别而悲伤落泪 2 知人论世 根据以前对苏轼的了解 可知苏轼的性格是乐观 旷达 豪迈的 3 细读全诗 首联下句化用了王勃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之句 兄弟二人宦游四海 天各一方已是常事 此次也不会因远别而悲伤落泪 也不会作儿女之态 这就表现了苏轼乐观 旷达 洒脱的性格特点 4 结合诗歌主旨分析 此诗告诫弟弟 出使契丹 应以国家利益为重 须小心谨慎 绝不可追求盛名 联系到这一点 可知苏氏兄弟情谊深重 苏轼达观 以国家利益为重 请你组织答案 答案 首联表现了苏轼乐观 旷达 洒脱的性格特点 化用了王勃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之句 兄弟二人宦游四海 天各一方已是常事 此次为国家出使契丹 也不会因远别而作儿女之态 悲伤落泪 备选例题 例 2018 江西重点中学协作体联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完成 1 2 题 秋雨夜眠 白居易凉冷三秋夜 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 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甁 火 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 霜叶满阶红 注 这首诗大约是832年 大和六年 秋白居易任河南尹时所作 这时诗人已六十多岁 体衰多病 官务清闲 亲密的诗友元稹也已经谢世 瓶 烤火用的烘瓶 提纲挈领理清文脉 1 下面对诗歌的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 诗歌首句诗人用气候环境给予人的 凉冷 感觉来形容深秋之夜 未见风雨 就已觉寒意袭人 这就给整首诗先抹上了深秋的基调 B 颔联的 卧迟 体现了老年人的特性 瞌睡少 宁可闲坐养神而不喜早睡 免得夜间睡不着 颈联老翁三秋之夜就要烤火说明他怕冷 体衰 C 尾联与首句遥相呼应 风雨过后 深秋的气候更加寒冷 一个 寒 字交代了老翁 未起 的原因 只是反映出了老年人年纪大怕冷的特性 D 诗歌对人物的描写极具层次 从老翁在秋雨之夜就寝写到老翁睡醒 又写到醒后起床赏景的情况 写得生动逼真 亲切感人 富有生活气息 E 诗中虽然没有正面写仕途 境遇 但景与人关合 尤其 霜叶满阶红 一句表现了大自然的冷酷 从树木想到人 从自然想到社会 令诗人深有感触 思维导图 本题部分选项考查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 选项A 信息在诗歌的首句 凉冷夜既是写实 也是作者心境的再现 正确 选项B 颔联 卧迟 的理解结合注释 可以推断选项表述正确 三秋夜便用烘瓶取暖 可见老翁体衰畏冷 正确 选项C 信息在诗歌的尾联与首句 分析结构 语言 人物性格特点 可推断选项分析错误 只是反映出了老年人年纪大怕冷的特性 错 寒 也写出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失望 反映了诗人暮年政治上心灰意懒和生活上孤寂闲散的状况 选项D 信息在全诗 分析诗歌描写人物的方法技巧 可推断选项分析错误 又写到醒后起床赏景的情况 错 霜叶满阶红 并非老翁晨起后所见 诗歌只是借此反衬老翁对这种美景漫不经心 突出了老翁政治上心灰意懒和生活上孤寂淡泊的状况 选项E 信息在全诗 正确 答案 CD 2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老翁形象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6分 思维导图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 请你组织答案 答案 安闲清静的老翁形象 颔联 卧迟 写老翁年老瞌睡少 不喜早睡 窗外秋雨淅沥 屋内老翁却安然 睡美 正说明他心无所虑 具有闲适的情怀 年老体衰的老翁形象 颈联燃料经夜化为灰烬 夜已过去 老翁却 香添暖被笼 打算继续睡 体现 老翁的体衰闲散 孤寂淡泊的老翁形象 尾联老翁 晓晴 时仍未起 漫不经心地看满阶红霜叶 突出了老翁的闲散无事 孤寂淡泊 技法归纳 两要 三抓 鉴赏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1 要区分形象 要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 区分诗中人物形象是抒情主人公 还是诗人之外的形象 2 要知人论世 1 回顾平时对作者生平经历 代表作 所处时代特征 政治主张的了解 可以初步断定人物的形象特征 如 例1 根据以前对苏轼的了解 可知苏轼的性格是乐观 旷达 豪迈的 2 结合注释 可以明确诗歌具体的创作背景 3 抓描写 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时 往往综合运用各种描写手法 如语言 动作 肖像 特别是细节描写 还有正面 侧面描写 抓住作者对人物的描写 可以概括出人物的特点 把握人物特征 4 抓环境 诗中的意象 意境营造的某种氛围 对人物形象具有衬托作用 分析人物所处环境 包括时间 地点 周围景物等 可以概括人物形象的情感 理想 追求 品质 例如赏析陶渊明的诗歌 就可以根据诗中的 南山 菊 农夫 西畴 等意象 概括出诗人朴实 淡泊 喜欢归隐的形象特点 5 抓典故 用典是古代诗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 通过吟咏古籍中的故事或文句 借他人来比自己 所以抓住这一点 也能把握人物形象 如辛弃疾的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结尾一句 凭谁问 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就是用典 词人以廉颇自况 表示自己渴望为国家效力 雄心不减当年 答题步骤 第一步 找 找到与诗人描绘的形象有关的诗句 第二步 析 要在答案的开头或结尾点出诗人所塑造的形象特点 即用一句话 盖帽 然后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刻画形象运用的手法及营造的氛围特点 第三步 联 结合诗歌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描绘这一形象 第四步 明 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 概括出形象的社会意义或蕴含的作者情感 答题模式 总括 具体分析 情感 即学即练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完成后面题目 11分 遣悲怀 元稹谢公 最小偏怜女 自嫁黔娄 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 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 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 与君营奠复营斋 注 元稹的原配夫人韦氏病逝后 元稹写了不少悼亡诗 此为其中的一首 谢公 指东晋宰相谢安 他最宠爱他的侄女谢道韫 黔娄 战国时齐国的一位贫士 1 对这首唐诗的赏析 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 一 二句引用典故 以东晋宰相谢安最宠爱的侄女谢道韫借指韦氏 以战国时齐国的贫士黔娄自喻 其中含有对方屈身下嫁的意思 B 百事乖 任何事都不顺遂 这是对韦氏婚后七年间艰苦生活的简要概括 用以总结首联内容 C 中间两联用笔干净 既写出了婚后 百事乖 的艰难处境 又能传神地描绘出贤妻的形象 D 尾联中的 复 字 写出这类悼念活动的频繁 最后两句 出语虽然慷慨 内心深处却是极其凄苦的 E 这首诗追忆妻子生前的艰苦处境和夫妻情爱 并抒写自己的抱憾之情 解析 选BD 本题部分选项考查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 B项 总结首联内容 有误 应为 用以领起中间四句 D项 出语虽然慷慨 错误 应为 出语虽然平和 2 颔联和颈联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妻子形象 请结合诗句分析 6分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 读标题 作者 注释可知 这首诗是元稹在原配夫人韦氏病逝后 写的一首悼亡诗 原配夫人病逝 元稹自然悲伤 就想念其在世时的情景 此诗的人物形象是诗人之外的他人形象 细读全诗 找到诗人描绘人物形象的有关诗句 分析颔联和颈联可知 颔联写妻子为自己翻箱寻衣 卖钗沽酒 表现妻子对丈夫的关心体贴 颈联写妻子甘于以野菜充饥 以槐树落叶为柴 表现妻子安于贫苦的美好品德 结合作者对人物的描写 体味关键词句 概括出人物的特点 综合这两联的描写 可知诗人的妻子关心体贴丈夫 安于贫苦 答案 诗人笔下的妻子是一位能关心体贴丈夫 安于贫苦的贤淑的女性 颔联借写妻子为自己翻箱寻衣 卖钗沽酒 表现妻子对丈夫的关心体贴 颈联借写妻子甘于以野菜充饥 以槐树落叶为柴 表现其安于贫苦的美好品德 类型二事物形象有些诗歌将事物人格化 把诗人要表现的思想感情用象征性的形象曲折地表达出来 这种象征性的形象就是事物形象 大自然的万物 大至山川河流 小至花鸟虫鱼 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的对象 都可以寄托诗人的情感 如咏物诗中常见的松 竹 梅等 典例剖析 例2 2018 西安模拟 阅读下面诗歌 完成后面题目 木棉花歌 注 清 陈恭尹粤江二月三月来 千树万树朱花开 有如尧时十日出沧海 更似魏宫万炬环高台 覆之如铃仰如爵 赤瓣熊熊星有角 浓须大面好英雄 壮气高冠何落落 后出棠榴枉有名 同时桃杏惭轻薄 祝融炎帝司南土 此花毋乃群芳主 巢鸟须生丹凤雏 落花拟化珊瑚树 岁岁年年五岭间 北人无路望朱颜 愿为飞絮衣天下 不道边风朔雪寒 注 木棉 亦称 攀枝花 英雄花 是产于南方的落叶大乔木 高达三十至四十米 早春生叶开花 形大 红色 在清朝初年 民族矛盾非常尖锐 陈恭尹作为明代遗民 其父陈邦彦因抗清殉难 因而他对南明王朝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提纲挈领理清文脉 木棉花也称 英雄花 请结合诗歌内容解说木棉花为什么被称为 英雄花 6分 思维导图 第一步 读懂诗歌 这首诗饱含着诗人对木棉花的赞赏 诗人巧妙地把木棉花特有的光艳夺目的红色与南明王朝的 朱 联系起来 以木棉花暗喻南明王朝 对木棉花的赞誉实际上是对南明王朝的尊崇 第二步 回忆象征意义 注意色调 色彩 形状 辨析意象特征 先找出诗歌中直接描写形象的诗句 如第一 二两句和第七 八两句 细细揣摩这几句 可以发现 木棉树高大 花色红艳 花形硕大 第三步 分析其形象特点 与 英雄 联系 找出二者的共性 从诗歌来看 不但要从外在的形态角度分析 还要从内在的精神角度分析 由 浓须大面好英雄 壮气高冠何落落 等诗句 可挖掘出木棉花的内在气质 大气沉稳 超凡脱俗 由注释可知 陈恭尹作为明代遗民 其父陈邦彦因抗清殉难 他对南 明王朝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因此 陈恭尹借赞扬木棉花 实际上是赞扬与其父同样的抗清殉难英雄 愿为飞絮衣天下 实际则是借木棉花赞扬抗清殉难英雄的博大情怀 请你组织答案 答案 外在形态 木棉树高大 花色红艳 花形硕大 具有挺拔伟岸的形象 3分 内在气质 木棉大气沉稳 具有超凡脱俗的气质 富有 愿为飞絮衣天下 的博大情怀 3分 意思对即可 技法归纳 鉴赏古代诗歌事物形象 三注意 1 注意熟记特定形象的象征意义对诗歌中出现的草木花果 鸟兽虫鱼以及月露风云等物象 要注意固定的意义 注意沉淀于其中的特定含义和文化内涵 鉴赏一般物象还要结合作者的处境 了解作者的身世 分析作者赋予事物形象的临时意义 2 注意色调 色彩 形状 辨析意象特征 1 关注时令 色彩 形状 古典诗词中 不同季节的景物往往带有诗人不同的感情色彩 早春的事物是欣欣向荣的 流露出的多半是喜悦 暮春则是感伤 惋惜和留恋 秋冬则是凄清 肃杀和悲凉 同时 把握作品的基调底色 捕捉形象的典型特征 找到景与情的结合点 有助于体味诗歌独特而深邃的意境 例如 例2 木棉花歌 中描绘的木棉花 就二月三月花开 浓须大面 壮气高冠 2 关注冷暖色调 古诗中所写物象有冷暖之分 要注意修饰事物形象的副词 形容词 暖色调物象例如红花 暖阳等 流露出的作者情感往往是喜悦和欢快 冷色调物象例如黑云 枯草等 流露出的作者情感往往是忧郁和愁绪 例如 例2 木棉花歌 中描绘的木棉花 形状大 是鲜艳的红色 3 注意结合诗中主旨句挖掘深层含意结合诗人自身经历 写作背景 思想感情剖析所托之情 关注描写用语及评价用语的感情色彩 尤其要分析出其内在的神韵 例如 例2 要挖掘出木棉花具有超凡脱俗的气质 富有 愿为飞絮衣天下 的博大情怀这几点 答题步骤 答题模式 特定物象的象征意义 主观感受 深层含义 即学即练 2 2018 河南八校联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完成后面题目 桃花罗隐 暖触衣襟漠漠香 间梅遮柳不胜芳 数枝艳拂文君酒 半里红欹宋玉墙 尽日无人疑怅望 有时经雨乍凄凉 旧山山下还如此 回首东风一断肠 注 罗隐 唐末五代时期诗人 应进士试 总共考了十多次 最终还是铩羽而归 史称 十上不第 文君酒 一曲凤求凰 千载文君酒 西汉才女卓文君曾在临邛当垆卖酒 宋玉墙 宋玉在其 登徒子好色赋 有 臣东家之子 登墙窥臣三年 之句 这首诗中的桃花有什么特点 作者塑造桃花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试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分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事物形象的能力 1 读懂诗歌 这首诗赞美桃花的味香 态美 色艳 实属独辟蹊径之作 首联中 漠漠 一词引人联想 写出了桃花灼灼其华 袅袅其香的特点 间梅遮柳不胜芳 一句 通过桃花和梅柳的对比 映衬出桃花可以和梅柳的芳姿相媲美 颔联两句用典 意在写桃花给人的惊艳效果 赞其红艳的外表堪比美女 颈联两句写出了桃花尽日无人欣赏 经过春雨之后芳华飘零即逝的冷落凄凉 2 回忆桃花的象征意义 桃花的象征意义是艳丽 3 挖掘深层含意 诗人以桃花自喻 实际是借桃花的艳丽和凄凉境遇 表达自己才华出众却无人欣赏的失落心情 回首东风一断肠 流露出年华逝去 老大无成的痛苦 旧山 二字也透露出淡淡的思乡之情 答案 1 桃花红艳 芬芳 美丽 却无人欣赏 迟疑 怅望 孤独 凄凉 2 作者以桃花自喻 表达了自己才华出众却无人欣赏的失落心情 抒发出年华逝去 老大无成的痛苦以及淡淡的思乡之情 类型三景物形象景物形象指写景诗或杂诗中的一般景物 这些景物承载着作者的主观感情 如 还有其他诗歌中的湖光山色 田园桑林 大漠孤城之类 它们往往不再是纯自然界的景物 而是融合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 常常寄托着诗人对社会生活的感悟 在古诗中 讲究 一切景语皆情语 的天人感应模式 所以我们在鉴赏景物的形象的同时 往往要联系诗人的形象 这两者是一致的 典例剖析 例3 2017 天津卷 阅读下面的宋诗 按要求作答 太湖恬亭宋王安石槛临溪上绿阴围 溪岸高低入翠微 日落断桥人独立 水涵幽树鸟相依 清游始觉心无累 静处谁知世有机 更待夜深同徙倚 注 秋风斜月钓舟归 注 徙倚 徘徊 流连不去 提纲挈领理清文脉 第二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2分 思维导图 1 要在读懂诗句意思的基础上 找出描绘性句子 判断哪是叙述 哪是写景 第二联中 日落断桥人独立 为叙述 水涵幽树鸟相依 为写景 2 找出第二联中的意象 日落 断桥 人 水 幽树 鸟 等 从 幽 人独立 鸟相依 可以推断出 环境宁静 3 联系诗句 分析其中描写或修饰上述意象的词语 运用联想和想象具体描绘画面内容 请你组织答案 答案 人景相融的宁静画面 断桥边夕阳西下 树影倒映水中 鸟雀在枝头相互依偎 诗人独自欣赏美景 技法归纳 四抓住 轻松鉴赏景物形象1 抓住意象 熟读诗歌 标出诗中所描写的意象 然后抓住诗中的主要意象 根据这些意象的共性 进行合理的联想和想象 在心中描绘画面 2 抓住特点 1 欣赏诗歌的画面美 要通过意象的修饰词 抓住诗歌中画面的形 色 动 静的特点 古代许多写景诗多具有 诗中有画 的特点 如赏析 例3 太湖恬亭 要抓住 日落 幽 独立 等词语的特点 品味诗中画面的宁静 2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也应抓住诗中主要景物的突出特点 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 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 3 抓住色调 根据画面的色调 把握诗人的情感思想 色调明丽 画面鲜活 诗人的情感就高昂乐观 色调阴暗 画面凄凉 诗人的情感就低沉伤感 如赏析 例3 太湖恬亭 要抓住 绿 翠 等词语 品味诗人的恬静闲适 4 抓住内涵 有些诗歌感情蕴含在画面之中 含蓄不显露 这就需要结合时代背景 在画面之中挖掘其深层的含义 例如苏轼的 念奴娇赤壁怀古 一词 展现的图景画面旷阔 雄伟 壮观 但是蕴含的作者情感却是心酸和无奈 答题步骤 答题模式 概括 描图景 析感情 即学即练 3 2016 全国卷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完成后面题目 金陵望汉江李白汉江回万里 派作九龙盘 横溃豁中国 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 三吴不足观 我君混区宇 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 沧浪罢钓竿 注 派 河的支流 长江在湖北 江西一带 分为很多支流 六帝 代指六朝 三吴 古吴地后分为三 即吴兴 吴郡 会稽 这两句的意思是 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 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 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 任公子是 庄子 中的传说人物 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 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 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6分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 重点是景物描写 解答本题 要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 弄清前四句诗写了什么景 并借助关键词把握其特点 据此回答第一问 然后联系所写景象在结构 思想情感的表达等方面的作用分析用意 第一 二句写汉江迂回流长 支流繁多 第三 四句写汉江横溃中国 气势磅礴的景象 这样写为下文情感的抒发蓄势 更能突出赞颂之情 答案 这四句描写了江水万流横溃 水势浩瀚 气势宏大的景象 作者以此为下文颂扬盛唐天下一家 国运兴盛积蓄气势 有利于突出诗的主旨 类型四意境诗歌的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感情和客观事物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是一种情景交融而又虚实相生的艺术形象 是作者的创作与读者的想象共同创造的结果 它是诗人主观的 意 思想感情 与客观的 境 自然景物 的有机统一 诗人常将一系列相关 意象组合在一起 构成具有特定意义的意境 鉴赏意境要从作者所描绘的风物 景象特点入手 把握贯穿其中的思想感情 即象 境 情 例如马致远的 天净沙 秋思 中那些冷落衰败的意象 构成了萧索悲凉的深秋意境 典例剖析 例4 阅读下面诗歌 完成后面题目 水村闲望 宋 俞紫芝 画桡 两两枕汀沙 隔岸烟芜一望赊 翡翠闲居眠藕叶 鹭鸶别业在芦花 溪云淡淡迷渔屋 野旆翩翩露酒家 可惜一绷真水墨 无人写得寄京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江西中烟工业公司笔试试题及答案
- 川菜考试题及答案
- 取样考试题及答案
- 办公考试题及答案
- 中华传统文化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知到智慧树答案
- 基础护理学习题及答案
- 高血压试题及答案4
- 2025年二手车转让与售后服务保障协议
- 2025年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书范本与案例分析
- 2025年度养老地产项目委托销售代理协议
- 电影院安全生产与安全管理规定制度
- 废气处理合同协议
- 镁铝合金行业前景
- 2025-2030中国余热回收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无人机物流配送服务手册
- 见证取样送检计划方案
- 二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理解每日一练(含答案)
- 2025-2030年中国功率器件市场发展趋势规划研究报告
- 基层管理培训课程
- 宇宙飞船的发射与回收技术分析
- 2024考研 政治 思维导图(马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