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3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4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整合 一 二 一 列强侵华1 19世纪中期 1 以商品输出为主要目的 19世纪 工业革命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获得了迅速的发展 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获取工业原料和商品销售市场 疯狂对外侵略 2 以英国为主要侵华角色 19世纪中期 英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它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 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 逐渐打开中国的大门 把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3 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鸦片战争后 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一 二 2 19世纪末20世纪初 1 以资本输出为主要目的 19世纪后期 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并迅速发展 在它的推动下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争夺资本输出的场所 展开了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 2 侵华的角色 规模发生了重大变化 在19世纪后半期 日本逐渐成为侵华的主要角色 它通过甲午中日战争获得了大量权益 就侵略战争的规模来看 无论是甲午中日战争 还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都远远超出了19世纪中期的两次鸦片战争 3 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加剧 马关条约 的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辛丑条约 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一 二 3 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20世纪30年代 为摆脱经济危机 日本发动了新一轮的侵华战争 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的七七事变 日本从局部侵华到全面侵华 不断扩大侵略战争的规模 在侵华战争期间 日本犯下了滔天罪行 一 二 二 中国人民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历程1 旧民主主义革命 1 农民阶级领导的斗争 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 兴起原因 运动的目标 太平天国运动是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 其目标是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义和团运动是民族矛盾激化的产物 其目标是 扶清灭洋 运动的成就 太平天国运动的成就在于沉重地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 义和团运动的成就在于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 斗争的结局及原因 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都以失败而告终 两次运动失败的主观原因都在于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 客观原因都在于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两次斗争的失败都表明由于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 农民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成功 一 二 2 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斗争 辛亥革命 条件 客观条件在于清政府出卖民族利益 成为中华民族的敌人 主观条件在于资产阶级革命力量的不断壮大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不断传播和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形成 经过 革命的发展历经了四步 武昌起义标志着辛亥革命的爆发 各地的纷纷独立标志着革命的发展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标志着革命高潮的到来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标志着革命的失败 成就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失败原因及历史结论 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辛亥革命的失败说明民族资产阶级无法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成功 一 二 2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崛起 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领导政党 国民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2 国共十年对峙 国民革命失败后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和理论上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这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3 抗日战争 全面抗战爆发后 国共两党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领导中华民族经过八年抗战 取得了近代百年来反对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彻底胜利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4 解放战争 抗战胜利后 国民党坚持一党独裁和内战 中国共产党领导军民经过三年多的解放战争 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学业水平测试 普通高考试题 话题归纳 1 2015山东学业水平测试 下面所列是1840 1901年中国历史上的三项重大历史事件 以此为线索归纳出的历史主题应该是 a 中华民族的奋起b 西方列强的入侵c 晚清政府的改革d 近代的民主革命解析 题目中提供的三条线索均是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和迫使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因此 b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答案 b 学业水平测试 普通高考试题 话题归纳 2 2015北京学业水平测试 中英 南京条约 附件中规定 英国的侨民 商人同中国人发生冲突 犯了法或成为被告 只能由英国驻中国的管事官 领事去裁判 中国政府不得过问 这说明中国丧失了 a 领土主权b 贸易主权c 司法主权d 关税主权解析 题目提供的材料是有关司法的问题 即英国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 答案 c 学业水平测试 普通高考试题 话题归纳 3 2015山东学业水平测试 下列文献中 属于太平天国运动纲领性文件的是 答案 a 学业水平测试 普通高考试题 话题归纳 4 2015北京学业水平测试 蔡元培在一副挽联中写道 是中国自由神 三民五权 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 他悼念的是 a 林则徐b 康有为c 孙中山d 鲁迅答案 c 学业水平测试 普通高考试题 话题归纳 5 2015北京学业水平测试 作为图片资料 下图可以用来研究的历史事件是 a 金田起义b 戊戌变法c 义和团运动d 五四运动解析 根据图片中的 北京学生示威游行 这一信息 可以判定d项是正确答案 答案 d 学业水平测试 普通高考试题 话题归纳 1 2015课标全国 申报 时评 栏目曾评述说 今之时局 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 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 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 南北相攻 皖直交斗 滇蜀不靖 犹诸侯相侵伐也 这一时局出现在 a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b 义和团运动时期c 辛亥革命时期d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学业水平测试 普通高考试题 话题归纳 解析 本题考查辛亥革命后的北洋军阀统治 申报 创办于1872年 故可直接排除发生于1851 1864年的a项 义和团运动主要兴起于京津地区 故与材料中的 南北相攻 皖直交斗 等不符 故排除b项 辛亥革命时期 宣布独立的各省主要是与清政府对峙 而不是 相侵伐 故c项错误 联系所学知识可知 材料中的 皖直交斗 是指北洋军阀中的皖系军阀和直系军阀混战 由此可以判断该时期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故d项表述正确 答案 d 学业水平测试 普通高考试题 话题归纳 2 2014课标全国 1926年 有报纸评论说 自从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 大出风头以后 许多人都觉得主义是值钱的 于是乎孙传芳标榜三爱 爱国 爱民 爱敌 东三省有人主张三权 民权 国权 人权 听说四川有些军人到处请教人替他们想个主义玩玩 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a 政治宣传促使各界思想趋同b 标榜主义成为军阀自保的主要手段c 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潮流d 各地军阀对三民主义理解存在差异 学业水平测试 普通高考试题 话题归纳 解析 本题考查国民大革命对民主共和思潮的影响 材料中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 孙传芳标榜三爱 东三省有人主张三权 反映出各界思想有明显差异 故a项错误 从材料中无法看出何种势力威胁到军阀统治 需要他们通过标榜主义来自保 故b项错误 材料中的三爱 三权等并不是对三民主义的理解 故d项错误 材料中涉及的三民主义 三爱 三权 均体现了民主理念 军人纷纷提出各种主义来标榜 正反映了民主思想已成为社会重要潮流 故c项为正确答案 答案 c 学业水平测试 普通高考试题 话题归纳 3 2015课标全国 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 镇江 虎门 马尾 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 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 沪杭 豫北 晋北 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 它反映了国民政府 a 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b 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c 全力 围剿 红军的企图d 试图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 学业水平测试 普通高考试题 话题归纳 解析 本题考查国民政府的抗日政策 由材料内容可知 1933 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在中国沿海沿江和长城沿线建立军事防御体系 构建 要塞区的建设 又大规模构筑了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的防御工事 联系所学知识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占领了中国东北 进而进攻华北 并试图从海上侵略中国 由此可判断材料中南京国民政府的所作所为是出于防止日本侵略的战略需要 故正确选项为b项 20世纪30年代初国民党新军阀之间的混战已基本结束 因此根据时间可排除a d两项 当时的红军主要集中在南方或陕北 与题干涉及的两个区域不相符 故排除c项 答案 b 学业水平测试 普通高考试题 话题归纳 4 2014课标全国 1932年11月 中国代表顾维钧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 目前远东和平的恢复与维护 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 物资上的 财政和经济上的具体行动 否则 远东的暴力和动乱 就会达到不经受另一次世界大战的考验和磨难 就不可能制止和控制的程度 他的主要目的在于 a 争取各国对华同情和帮助b 警示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c 批评列强对日的绥靖政策d 敦促列强维护原有世界格局 学业水平测试 普通高考试题 话题归纳 解析 本题考查顾维钧在国际会议发言的目的 从材料中可看出 顾维钧认为 远东和平的恢复与维护 需要 与会各国道义上的 物资上的 财政和经济上的具体行动 否则日本侵华就会演变成一场世界大战 由此可见其主要目的在于争取各国对华的同情和帮助 故a项正确 注意此题问的是主要目的 而b c两项均是次要目的 故可排除 题干未涉及敦促列强维护原有世界格局 故d项也可排除 答案 a 学业水平测试 普通高考试题 话题归纳 5 2015课标全国 1938年 日本侵略者在北平设立 中国联合准备银行 发行 联银券 流通于平 津 鲁 豫等地 同时还发行了大量不具备货币性质的 军用票 流通于市场 日本侵略者上述行径的目的是 a 扰乱国统区金融秩序b 转嫁战争负担c 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d 强化物资管制解析 本题考查日本的全面侵华 北平在当时是沦陷区 而不是国统区 故a项错误 日本侵略者发行 联银券 及 军用票 的目的是攫取中国的资财 转嫁战争负担 因此b项正确 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 强化物资管制与材料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