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币折算方法 一 现行汇率法现行汇率法又称期末汇率法或单一汇率法 现行汇率法 是以编报日的现行汇率折算所有的资产负债 收入和费用项目 只有公司的实收资本或股本项目 仍按收到资本或发行股份时日的历史汇率折算 但是 如果收入和费用的发生是大量的 为简化起见 通常也可以按照编报当期的加权平均汇率折算 因报表折算产生的折算损益 应在资产负债表的股东权益中以单独项目予以列示 而不把其计入当期损益 它是一种最简便的外币报表折算方法 但是 在按历史成本计量的会计模式下 以现行汇率来折算历史成本金额 在理论上没有依据的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 适合 母公司与子公司相互独立 二 流动与非流动项目法流动资产包括现金 银行存款 应收账款 其他应收款 存款 预付账款 还有应收票据 应收股利等等 流动负债包括短期借款 交易性金融负债 应付票据 应付账款 预收账款 应付职工薪酬 应交税费 应付利息 应付股利 其他应付款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其它流动负债组成 非流动资产有 长期股权投资 固定资产 在建工程 工程物资 固定资产清理 无形资产 开发支出 长期待摊费用以及其他非流动资产 非流动负债 长期借款 应付债券和其他非流动负债等流动与非流动项目法是将资产负债表的项目按照其流动性质 划分为流动项目与非流动项目两大类 然后对各项目分别采用不同的汇率进行折算 对于流动项目类的资产与负债项目 按照资产负债表日的期末现行汇率折算 对于非流动项目类的资产和负债项目 按照原来入帐的历史汇率折算 对于损益表中各项目 除固定资产折旧和摊销费用等按照相关资产入帐时的历史汇率折算外 其他收入和费用各项目均按照当期的平均汇率进行折算 采用这一方法 由于对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项目按照现行汇率折算 有利于对子公司营运资产的分析 但这一方法 人为规定流动性项目按照现行汇率折算 非流动性项目按照历史汇率折算 在折算汇率选用标准方面缺乏足够的理论依据 如 对存货这一流动性资产项目采用现行汇率而非历史汇率进行折算 也不符合会计核算的历史成本原则 这种方法长期应收款 长期应付款 应付账款 长期借款等采用历史汇率 没有收到汇率的影响 显然不符合实际情况 评论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会计程序委员会在20世纪30年代末曾推荐使用流动性与非流动性项目法 采用这一折算方法时 应将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和负债项目划分为流动性项目与非流动性项目两大类 按各个项目的流动性与非流动性分别选用不同的汇率进行折算 流动性资产和负债项目的外币金额按编表日的现行汇率折算 非流动性资产和负债项目则按其原入账的历史汇率折算 所有者权益中的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等项目按照交易或事项发生日的历史汇率折算 如果将外币报表折算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则未分配利润项目根据资产负债表的平衡关系倒挤确定 如果将外币报表折算差额作为所有者权益下的单独项目递延处理 则未分配利润项目根据利润和利润分配表的年末未分配利润项目折算后的金额填列 对利润和利润分配表各项目 除折旧费用和摊销费用按照相关资产入账时的历史汇率折算外 其他收入和费用各项目均按会计期内的平均汇率折算 人们对流动性与非流动性项目法的看法基本一致 认为这一方法有着明显的缺陷 即它对流动性项目采用现行汇率折算 对非流动性项目采用历史汇率折算 这样处理缺乏足够的理论支持 它对存货与现金 应收账款一样采用现行汇率折算 意味着存货与现金 应收账款一样承受汇率风险 这样未能反映出存货的实际情况 它对长期应收款 长期应付款 长期借款 应付债券等项目采用历史汇率折算 没有反映这些项目承受的汇率风险 此外 这一方法与外币交易会计处理方法未能协调一致 从世界范围来看 这种方法是一种逐步被淘汰的方法 目前只有少数国家采用 三 货币与非货币性项目法货币与非货币项目法是将资产负债表的项目按照其性质 划分为货币性项目与非货币性项目两大类 然后对各项目分别采用不同的汇率进行折算 对于资产负债表上的货币性项目 按照资产负债表日的期末现行汇率折算 对于非货币性项目和所有者权益项目 按照原入帐时的历史汇率折算 对于损益表中的折旧费用及摊销费用 按照原入帐时的历史汇率折算 对于销售成本项目 按照历史汇率折算 至于其他收入和费用各项目均按照当期的平均汇率进行折算 采用这一方法 以货币性与非货币性作为资产 负债项目选择折算汇率的依据 其理由是 外币应收 应付款项等货币性资产与负债代表在以后期间要收回或付出的一笔固定的外币债公或债务 这些外币债权债务的价值 随着市场汇率的变动而增减变化 因而将其按照现行汇率折算是合理的 但这一方法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它同样没有超越对资产和负债项目进行某种分类组合的框框 没有涉及到外币会计报表的折算实质 即未涉及到外币会计计量的问题 评论 货币性与非货币项目法是美国学者赫普华斯于1956年在改进流动性与非流动性项目法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采用这一方法应将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 负债项目划分为货币性项目与非货币性项目 分别采用不同汇率折算 货币性项目采用现行汇率折算 非货币性项目则采用交易或事项发生日的历史汇率折算 未分配利润项目则按照资产负债表的平衡关系倒挤确定 对于利润和利润分配表以及折旧费用和摊销费用各项目按照相关资产入账时的历史汇率折算 对于销货成本项目则在对期初存货 期末存货 当期购货分别进行折算的基础上 按照 期初存货 当期购货 期末存货 当期销货 的等式来计算确定 其中 期初存货和期末存货按照各自的历史汇率折算 当期购货按照当期平均汇率折算 对于其他收入 费用项目则按照会计期间内的平均汇率折算 从原则上说 也应是按照交易或事项发生日的汇率折算 对于提取盈余公积 分配现金股利等利润分配项目按照发生日的汇率折算 对于年末未分配利润项目则按照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项目折算后的金额填列 由于货币性项目或者是现在收到或支付的金额固定的现金 或者是将来收到或支付的金额固定的现金 因此它会直接受到汇率变动的影响 而且这种折算方法与外币交易会计处理方法是协调一致的 所以说 这种方法的理论依据是比较充分且逻辑性较强的 但是 如果设置于国外的子公司或分支机构独立性很强 很少使用母公司货币进行收付 那么按照货币性与非货币性项目法 将由于汇率变动导致的折算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会降低利润和利润分配表反映利润的真实性 因此 这一方法的应用是有条件的 即它只适用于国外子公司或分支机构与国内母公司依赖性强 业务往来频繁 从而对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影响较大的情况 即通常所说的母公司经营活动在国外的延伸这样一种情况 四 时态法时态法也称为时间度量法 是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研究人员列奥纳德 洛伦森于1972年在其研究报告中针对货币性与非货币性项目法的不足而提出来的 并于1975年为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第8号财务会计准则所采用 它对货币性项目以及以现行成本计价的资产采用现行汇率 其他资产和负债项目按取得时的历史汇率折算 折算差额直接记入当期合并损益中 这种方法适合母公司与子公司依赖强的企业 由于外币折算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不利于利润表 从而影响股价 在时态法下 外币会计报表的现金 应收项目和应付项目采用现行汇率折算 对于按历史成本反映的非货币性资产 采用历史汇率折算 对于按现行成本反映的非货币性资产 采用现行汇率折算 所有者权益中除未分配利润以外的其他项目均采用历史汇率折算 未分配利润项目则为轧算的平衡数额 对收入 费用项目 采用交易发生时的实际汇率或当期加权平均汇率 业务频繁时 折算 对于折旧费用和摊销费用 按照取得有关资产时的历史汇率折算 对于销货成本 则要在对期初存货 当期购货 期末存货等项目按不同的适用汇率分别折算后的基础上计算确定 评论 按照时态法主张者的逻辑 对现金 应收账款 应付账款 应付债券等货币性项目 以现行汇率折算 是因为这些项目的计量属性不是历史成本而是现行价格 但是 有谁会相信这种论断呢 有谁会认为赊购存货 固定资产时 存货 固定资产是以历史成本计价 而应付账款却不是以历史成本计价 有谁会认为投资者以银行存款对企业投资时 实收资本项目是按历史成本计价 而银行存款项目是按现行价格计价 又有谁会认为以固定资产对企业投资时固定资产按历史成本计价 而以银行存款对企业投资时银行存款又变成了以现行价格计价 再者 对存货按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价只是一种存货减值的方法 并非是对存货改成了按照市价计价 在实际操作中 对存货减值通常所用的方法是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 按这种方法对期末存货进行计价 实际上并未改变存货的历史成本计量属性 假设所有资产都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提减值准备 比如我国的 八项资产减值准备 依上述逻辑 难道所有资产项目都按照现行汇率折算吗 负债项目又按照什么汇率折算呢 另外 如果按照时态法的逻辑 外币报表折算只应改变其计量单位 而不应改变其计量属性 那么 所有外币财务报表项目都应按照交易或事项发生日的历史汇率折算 而不是某些资产或负债项目按照现行汇率折算 然而在时态法下的所有者权益项目却按照历史汇率折算 这是很难自圆其说的 由此可见 被认为有较强理论依据的时态法 其理论依据其实并不很充分 评论 按照现行汇率法 外币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资产 负债项目均按照资产负债表日的现行汇率折算 所有者权益中的未分配利润项目按照利润和利润分配表的年末未分配利润项目折算后的金额填列 其他项目如实收资本 股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等按照交易或事项发生日的历史汇率折算 因折算汇率不同而形成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作为一个单独项目列示于所有者权益中 并作递延处理 利润和利润分配表各项目按照交易或事项发生日的汇率折算 根据这一方法的原则 为了简化核算 收入 费用类项目可以采用会计期间的平均汇率 简单平均汇率或加权平均汇率 折算 这种折算方法同样不能实现与外币交易会计处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中地球自转课件动态
- 资金管理与使用审批流程
- 高三家长会教学课件
- 离婚抚养费及子女教育、医疗、生活费用协议
- 公共停车场与物业管理公司合作协议模板
- 离婚赡养费支付协议书范本集锦
- 骶椎CT断层解剖图解课件
- 如何正确应对各种心理困扰
- 航海船舶安全管理制度
- 工程实践管理规程
- 洁净室区甲醛熏蒸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 4.1 整式(第1课时 单项式) 课件 七年级数学上册 (人教版2024)
- 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2023)解读
- 常熟理工学院图书馆考试完整题库
- 招聘诚信承诺书
- (高清版)JTG D81-2017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
- 装配式混凝土检查井施工及验收规程
- 2024小红书无货源精细化铺货实战课程
- 任正非的创业故事
- 学生实习家长知情同意书(完美版)
- 涉警网络负面舆情应对与处置策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