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瓯海区三溪中学高考语文复习《论语》课件 .ppt_第1页
浙江省瓯海区三溪中学高考语文复习《论语》课件 .ppt_第2页
浙江省瓯海区三溪中学高考语文复习《论语》课件 .ppt_第3页
浙江省瓯海区三溪中学高考语文复习《论语》课件 .ppt_第4页
浙江省瓯海区三溪中学高考语文复习《论语》课件 .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语 选读的高考复习 关于 论语 阅读 1 取材范围课本外还是课本内 如果是课内取材 是15课 还是10课 还是5课 高考样卷 三 阅读 论语 中的一段文字 然后回答问题 4分 桀溺 日 滔滔者 天下皆是也 而谁以易之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 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夫子怃然日 鸟兽不可与同群 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天下有道 丘不与易也 24 桀溺和孔子的言论表达了他们对现实截然不同的观点态度 1 你认为楚狂接舆会赞成谁的观点 颜回会赞成谁的观点 1分 楚狂接舆会赞成桀溺的观点 颜回会赞成孔子的观点 第四课知其不可而为之 2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 凤兮凤兮 何德之衰 往者不可谏 来者犹可追 已而已而 今之从政者殆而 孔子下 欲与之言 趋而辟之 不得与之言 3长沮 桀溺耦而耕 孔子过之 使子路问津焉 长沮曰 夫执舆者为谁 子路曰 为孔丘 曰 是鲁孔丘与 曰 是也 曰 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 桀溺曰 子为谁 曰 为仲由 曰 是鲁孔丘之徒与 对曰 然 曰 滔滔者 天下皆是也 而谁以易之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 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耰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 夫子怃然曰 鸟兽不可与同群 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天下有道 丘不与易也 2 你赞成谁的观点 为什么 3分 2 3分 赞成孔子的观点 孔子的言论反映了儒家改革社会的良好愿望和积极入世的思想 儒家不倡导消极避世 正因为社会动乱 天下无道 才更需要有志之士为改革社会现状而努力 这是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 假如乱世之中 人人明哲保身 那么乱就得不到抑制 其乱更甚 知其不可而为之实则体现了一种承担 奉献和牺牲的精神 人生中总会遇到各种看似 不可为 的难题 倘若都以退避的的姿态对待 问题永远存在 为之 才有希望 赞成桀溺的观点 乱世之中 不能靠一己之力来改变社会 这是必须正视的现实 这一点上不能自欺欺人 洁身自好 修身养性 保存实力 以待治世 这在乱世中不失为一种以退为进的方法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精神虽然可嘉 但事实上是时间和精力的无谓浪费 只要观点明确 言之有据 且理由至少两点 即可给满分 各地期末样卷 论语 题动态 大多数地市在必学内容范围中取材 如衢州卷 第一课为政以德 课内 必学内容 会考范围 宁波卷 第四课知其不可而为之 课内 必学内容 会考范围 温州卷 第六课君子之风 课内 必学内容 非会考范围 台州卷 第八课周而不比 课内 必学内容 会考范围 有个别在必学范围外取材 如湖州卷 第三课待贾而沽 课内 非必学内容 还有兼及必学和非必学内容 如 诸暨卷 子曰 述而不作 信而好古 窃比于我老彭 7 1 第十一课诲人不倦子曰 我非生而知之者 好古 敏以求之者也 7 20 第十课学以致其道子曰 予欲无言 子贡曰 子如不言 则小子何述焉 子曰 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 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 17 19 第十一课诲人不倦孔子的治学态度 教学思想等受其政治倾向的影响较为明显 1 上述文字中哪一句话最能体现孔子的治学态度 1分 2 依据上述对话 你认为孔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治学态度和教学思想 3分 答案要点 1 述而不作 信而好古 2 因为孔子的政治倾向比较保守 主张复古 推崇周礼 而 述而不作 信而好古 的治学态度 予欲无言 顺乎天理 恪守礼乐等教学思想 与他的基本政治倾向是相和相应的 还有的兼及诸子学说 但重点落在 论语 上 或曰 以德报怨 何如 子曰 何以报德 以直报怨 以德报德 老子说 善者 吾善之 不善者 吾亦善之 德善 道家主张 以德报怨 而孔子不同意这种做法 主张 以直报怨 这是否有违儒家的忠恕之道 试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要点 老子的话即 善良的人 我以善意对待他 不善良的人我也以善意对待他 结果就会使他也变得善良 以德报怨 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了人们向 善 的心理 2分 但是 以德报怨 混淆了是非的判断标准 如是小怨 当然可以德报怨 比如朋友之间有些小的误会 不妨宽容一点 超然一点 以直报怨 即以自身的公正 正直来保持人生的率真和尊严 以正直的心和磊落的行为来对待别人的怨 这表现了儒家的原则性与宽容心 2分 能力要求 理解文句的意义 理解孔子及其门徒的观点和为人特点 从答题的难度说 样卷难度更高 复习对策 了解 论语 必学课文内容对孔子学说和其为人有自己的认识 并能有条理地阐发自己的观点自己的认识和阐发 应渗透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 三阅读复习备考的一些设想 论语 阅读 主观题答题训练探究题具有开放性 但具体题目开放的程度有不同 探究题具有综合性 需要各方面的素养 但根本性的是语文素养 做题时要打开思路 全面考虑 探究题具有拓展性 但拓展要以文本为根据地 探究题答题具有论证性 要说清自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