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质疑,让科学课堂充满活力.doc_第1页
学会质疑,让科学课堂充满活力.doc_第2页
学会质疑,让科学课堂充满活力.doc_第3页
学会质疑,让科学课堂充满活力.doc_第4页
学会质疑,让科学课堂充满活力.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会质疑,让科学课堂充满活力 论文提要:本文从小学科学教学的角度,分析造成学生质疑能力薄弱的原因,并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研究对策。提出如何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摆在广大科学教师面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创设宽松环境,培养质疑兴趣,并做好引导、调控工作,以促使学生形成敢于质疑、乐于质疑、善于质疑的学习习惯。这是现阶段小学科学教师的首要任务。主题词:小学科学教学 问卷调查 敢于质疑 善于质疑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从中可以看出,学生的质疑能力的强弱已经不是单单的思维习惯的好坏,而是上升到了衡量学生“科学素养”高低的高度。探究作为科学学习的核心和主要学习方式,已被公认能有效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只有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才能使学生在亲身经历的探究活动中,逐步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一、目前学生质疑能力的现状质疑能力不强是我国的小学生普遍存在的现状,几十年来的教育模式造成的我们学生不善于质疑,他们只是虔诚而认真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现成的知识,而不善于思索和怀疑。有这样一则故事很具有代表性。据说在一次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各个年龄段的金牌都被中国的学生包揽了,赛后组委会安排参赛学生和出题的教授进行交流,在这次交流过程中,国外的学生纷纷发言,和出题的教授交流出这题有什么意图?这题为什么不可以这样解?,唯独中国的学生当了一回忠实听众。不是他们不想问,是他们不知道该问什么好,因为这个问题老师没教过。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中国的学生正是缺少这一点,这也许是中国至今没有人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原因之一。我区小学生的质疑能力可能就是全国的一个缩影,在四年前,课程改革的初期,我对我们学校3-6年级总共887名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让人大吃一惊。具体情况如下表: 敢于在课后向老师提出问题的敢于当堂向老师提出自己的疑问面对老师出现的错误敢于当面指出来的学生人数(人)2978739所占百分比33.5%9.8%4.4%总共参加人数(人)887敢于在课后向老师质疑的有297人,约占被调查总数的33.5%;而敢于在课堂上向老师质疑的有87人,约占9.8%;对于老师讲课中出现的错误敢于当面指出来的只有39人,约占4.4%;将近一半以上的学生选择当听众。年级越高不敢提问的学生比例也越高,调查的结果引人深思,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的学生,不愿质疑,不敢质疑呢?二、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分析1、社会、学校的不重视。现在小学科学这门学科无论在学校领导还是学生家长心目中的地位很低。许多学校在安排课务时,先排语、数,然后是专业性比较强的英语、音乐,接着是体育,最后才轮到科学、美术等等。感觉科学课就是搭头课,科学教师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校领导总认为只要是个老师都可以上科学课;大多数的学生家长也认为科学课是可有可无的“副课”,对学生说,你只要把语、数、英语学好就可以了,别的都不用管。造成了很多学生只对科学老师的“故事”感兴趣,对于学科本身却一点都不在乎。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女生(据说还是班级里的“优生”),在上学期的期末考试结束后与我有这样一番对话:“老师我考了几分啦?”“好像70分不到吧!”“70分啊!这么好!老师我有70分啊?太好了!”当着我的面,就这样说了,要知道那次考试全年级70分以下的屈指可数。从这个事例,学生的可以充分看出学生对待科学课的学习态度。2、科学教师队伍普遍科学素养不高,致使教师不敢放手让学生质疑。目前我们北仑区的小学科学的专职教师严重不足,以我们学校为例,这一学年我们学校有22个班级有科学课,担任教学的老师多达9人,但除了我这个专职教师担任六年级4个班级的教学任务以外,其他18个班级的科学课都是由语数老师兼任的。尽管有的老师自身非常努力,教学也十分认真,但是自身科学素养不高的硬伤,严重束缚科学的教学,使各位老师不愿让学生质疑,也不敢让学生质疑,生怕万一学生的问题回答不上来,丢了面子。前不久在我在区内一所学校借班上了公开课了,我在课堂上一个不经意的提问,在课后引起了听课老师热烈地讨论,同时这个问题引发了我对我区小学科学教学现状的一些思考。我上课的内容是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六课健康需要新鲜空气,当学生通过计算得出人一昼夜大概需要吸入14400升空气,我就问学生:“你吸进的空气和呼出的一样吗?”学生异口同声说:“不一样!”“有什么不一样?”“吸进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答案出乎我意料的整齐。“你是怎么知道的?”我反问。这时我预料学生可能的回答有:书上、电视上、网上看来的或者爸爸妈妈说的。没想到学生的回答异常一致:“我们老师告诉我们的!”“哪位老师?”“科学老师啊!”“你们就没有怀疑过这句话的准确性吗?”“老师说的肯定是对的!”面对这样的回答,包括我和所有的听课老师都吃了一惊,。大家都把目光聚集到在旁边听课的他们班的科学老师身上。面对这样的尴尬情景,我灵机一动,我对学生说:“老师说的就一定对吗?有时候是老师为了考考你们,才故意说错的,可惜我们同学没有发现老师讲话的破绽,今天这节课,就是你们科学老师委托我特地来和大家研究这个问题的。”接着我就和学生开始讨论怎么研究这个问题。一个课堂上的“突发”事件就这样顺利的过去了,也为那位老师解了围。在探究实验的最后,我反问学生:“现在你认为我们吸进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这句话科学吗?”“通过今天用实验的方法验证了老师告诉我们的知识也不一定正确的,你得到了什么启发?”学生纷纷发言,有的说:“以后不管是谁说的话,都要好好考虑一下,是不是正确。”有的说:“看来老师的话也不可靠。”也有的表示:“如果可以的话,要用实验的方法验证一下。”听着学生的话,听课的老师都欣慰地笑了下课以后,我一直在思考这样几个问题,第一、我们小学科学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即科学素养),但是现在我们许多担任科学课教学的老师(包括我自己在内)很多问题连自己都没有搞清楚,就去教学生,这不是误人子弟吗?当然我并没有指责那位科学老师的意思,课后交流的时候才知道,原来这位女老师一直以来是教语文的,这学年才开始兼任科学教学,对这门学科不熟悉,平时对科学也不是很感兴趣。个人认为她能说出“我们吸进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已经很不错了。3、学生已经习惯了“老师说,自己听”的学习模式。虽然课程改革在我区实施已经有六个年头,小学科学课也已经开设五年了,但长期以来,师传生受的一言堂教学模式和由班主任或语数老师担任科学课的现状,使学生早已习惯于老师在上面讲,自己在下面听,这种被动地接受知识的方式,如果时间还有多就做语、数作业这种教学模式。他们不愿质疑,不敢质疑,不会质疑,也没有时间质疑。不愿质疑是因为他们怕被别人认为这样做是为了“出风头”(特别是高年级学生)或者他们习惯了当观众、听众,不愿意当演员。不敢质疑,第一是因为他们怕自己的想法如果错误,会遭到同学的笑话;第二是因为他们面对的是威严的语数老师,缺乏老师的鼓励,不敢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不会质疑,就是因为前面几种情况的日积月累使他们不知道该怎么质疑,不知道该如何提问。三、提升学生质疑能力的应对策略。学生不敢质疑、不会质疑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要想改变这种现状,我以为:首先,从源头入手,要提高教师队伍自身素质。作为小学科学专职教师,我经常阅览科普类的图书,观看科技类的影片,在家里我最喜欢看的电视节目是央视10套的探索发现栏目。经常给自己充电,在每节课前,我都会在网上查阅资料把课本中的知识点自己先吃透,这样结合实际,给学生上课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以我认为提高科学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是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关键所在。所幸这个问题上级有关部门已经开始关注了,区去年教育局发文规定从上学期开始,区内所有小学的科学课百分之七十以上班级必须由专职科学教师担任教学,而且这个比例明年将递增到百分之八十。同时区教研室也正在积极筹划,准备和区教师培训中心联合举办一次为期10天的由全区小学科学教师参加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培训班。第一期将在今年4月23日开班。相信经过这次比较系统的专业培训,我们科学教师的基本素养会上一个新的台阶。第二,作为科学教师要树立开放、民主的教学观念作为科学课程学习主体的小学生,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科学世界时,会产生无比激情和盎然的兴趣。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意愿,为他们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我认为不管是专职老师教师还是兼课教师,既然担任了科学课教学,就要摈弃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树立师生平等、学生主体、教学相长的教学新理念。不但要“释疑”作为天职,更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对学生的个性化问题多表扬多鼓励,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从而消除学生对批评指责的顾虑,获得质疑问难、畅叙己见的安全感,从而大胆质疑,乐于质疑。第三、循序渐进,引导启发,创设良好的质疑环境。还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提出问题,勇于发表意见。鼓励学生不惟师,不惟书,不轻信,不盲从。对于学生的思维和质疑尽量减少过多的限制,给予充足的思考时间,启发他们自主学习、主动探究,自己寻求答案,当他们踊跃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时,教师应及时向他投去赞许的目光,从而增强学生的成功体验,使其感受到质疑探究的乐趣。当学生提出幼稚或古怪甚至是错误的见解时,教师不可断然否定或冷嘲热讽、横加指责,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打消思想顾虑,轻松思考,从容质疑。开始的时候,学生往往会因为涉世未深、社会阅历和知识积累不甚丰厚等原因,造成所提出的问题不得要领,让人难以琢磨,或过于浅白,没有思考价值,甚至虽然经过苦想冥思但仍然提不出切合文本旨意,引人深思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通过示范启发,向学生展示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受到启迪,有模有仿,有法有循。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宏观调控工作,即要依据教学内容,善于拓宽质疑思路,多角度选准最佳切入点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无疑处设疑,在无惑处生惑,主动积极地质疑问难,同时又要做好思维方向的引导和思考范围的控制,以保证质疑问难的高效优质。在我所教的班级里,我和学生都有这样一个约定,如果学生有关于科学的问题不懂或者不清楚,可以把问题写在小纸条上,等我上课时交给我,如果正好与上课内容有关,我们当堂解决,如果于上课内容无关课后个别交流。就这样基本每次上科学课我都能收到学生提问的小纸条,我发现经过和学生将近五年的合作,学生提问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肤浅、幼稚的问题少了,有深度的问题多了,有些问题不再是我一下子就能回答上来的了。不能马上回答,我回去查资料再回答。学生并没有因为我不能立刻解答他的问题而轻看我,相反,学生更愿意和我一起交流、探讨。甚至有时下班回家还有学生打电话来请教问题。在我担任的六年级4个班级里还有许多喜欢给我“挑刺”的学生,每节课中、课后,都会对我提出许多课堂上产生的疑问。六(5)班有一个叫“施瑶”的女学生,每次上科学课,她的手里总有一个小本子,上面记录着她在这节课里产生的疑问,以及我上课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有些是我上课出现的口误,有些是她认为的错误。)她很少会当堂给我指出来,通常都是到课后才和我个别交流。面对这样的学生,不管她所指出的问题是对还是错,我首先给予肯定:“你听得真仔细,老师没有留意到的都给你发现了。”然后就她的一个个问题给予答复,如果确实是我讲错了,我从不“狡辩”,如果是她理解错了,我会耐心给她讲解为什么是她错了,还表扬她有主见,绝大多数的科学家都是因为有不同于常人的想法,才有了一项项伟大的发明创造。这个孩子比较内向,所以有时候还鼓励她:“你可以在上课时就向老师提出你的疑问,没关系尽管提,你能提出疑问,说明你上课听得很认真,老师很欢迎你提出疑问!”慢慢的我发现学生并没有因为我“频频犯错”而笑话我,相反每堂课后,总有几位学生围在我的周围问这问那,不愿离去。每当我抽时间回答学生写在小纸条上的问题时,整个课堂鸦雀无声,每一个学生都在非常认真地听我的回答。可能在孩子们的心目中,我讲的就是最有说服力,最权威的。孩子们尊敬、崇拜的目光,也成了我不断汲取知识、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最大动力。正是因为我和学生这种亦师亦友的和谐关系,才使我的学生愿意质疑,敢于质疑,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质疑能力也在不断地提高。提出来的问题也很有深度,不再那么肤浅了。事实上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过程,需要我们科学教师持之以恒地努力。这学期我又对我所担任的6个班264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题目附在文章末尾)。有84.1%的学生在遇到有关科学知识方面的问题愿意和科学老师一起探讨科学问题;在科学课上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会在课后向老师提出疑问的占51.9%,会马上向老师提出疑问的占24.2%;对于科学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会当面指出来的占38.3%。从调查的数据也可以看出,我们学校的学生较之四年前敢于质疑能力已经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因此我以为就现阶段而言,对于我区的小学科学教学,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实践证明:只要教师积极引导、启发学生质疑,并能持之以恒,学生就能学会质疑问难的方法,才能让我们的学生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让我们的科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使我们的小学科学教学成为名副其实的“科学”课。附:问卷调查试题1、你平时最喜欢看的电视节目是( )类型的.、卡通、动画类 B、电视连续剧 C、科技(探索发现)类 D、其他类2、在学校里你最喜欢上的课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