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Y02-158@易拉罐盖冲压模翻边凹模加工工艺设计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484277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020.45K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5-11-05
上传人:QQ28****1120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孙**(实名认证)
辽宁
IP属地:辽宁
20
积分
- 关 键 词:
-
机械毕业设计全套
- 资源描述:
-
GY02-158@易拉罐盖冲压模翻边凹模加工工艺设计,机械毕业设计全套
- 内容简介:
-
毕业设计(论文) 标 题: *加工工艺设计 学生姓名: * 系 部: * 专 业: * 班 级: * 指导教师: 欧阳波仪 张新跃 nts 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表 学生姓名 * 学号 * 所在系部 * 所学专业 * 所在班级 *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加工工艺设计 指导教师审查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评阅教师评阅意见 评阅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nts答辩记录 毕业设计(论文)标题 *加工工艺设计 答辩日期 年 月 日 答辩地点 用简洁语言记录答辩过程,答辩委员会提出的问题和学生回答情况: 答辩委员会记录人(签字): 答辩委员会评语与成绩 答辩委员会对毕业设计(论文)的学术评(论文选题意义,所用资料和数据的可靠性,写作的规范化与逻辑性,实用性与创新性;主要不足之处,答辩情况及成绩): 答辩委员会主席( 签字): 年 月 日 本毕业设计(论文)成绩 nts目 录 (三号黑体字) 按照这个格式进行说明书撰写,最后能自动生成目录。所以,不要手动写。 任务书装订在目录前面,不得打印,只能装订下发的复印件。 nts摘 要 摘要是全文写完之后,用一段文字描述在这个设计中做了些什么、解决了一些什么问题、有什么样的意义和作用。不是一开始就写摘要。 关键词: nts1 引言 引言主要是写如下内容: 1.1 任务描述 简单描述本设计要做什么,将零件图插入。 顺便还可以说说 课题来源 1.2 设计目的、意义 做这个工艺设计的目的是什么。(注意不要写成毕业设计目的,也就是不要写综合前面所学知识,进行一个大练兵等等之类的废话) 1.3 国内外发展现状 同类零件国内外加工方法和手段的现状是怎么样? nts2 加工工艺分析 2.1 零件功能分析 功能分析也叫用途分析,也就是分析这个零件加工出来之后用在哪里,起什么作用。 2.2 计算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 通过计算来确定该产品为单件生产?小批量生产?中批量生产? 大批量生产? 注意任务中没有给定生产量,请自己确定。 结论: 该产品年产量为 *件,查表可知该产品为 什么批量 生产 。 2.3 材料性能分析 是什么材料 ,硬度要求如何 ? 材料的 力学 性能参数 怎么样 ? 材料的 加工性能如何? 结论:该材料是否适合 机械加工,是否需要特殊加工手段。 2.4 制件工艺性 分析 结构工艺性是怎么样的 ? 主要描述该零件主体形状是圆的?方的?异形的? 其中有些什么样的特征?有孔吗?有倒角吗?有槽吗? 尺寸大小及精度要求怎么样 ? 技术要求 怎么样? 结论:这个 制件的各个特征将主要采用什么样的加工手 段?结合材料性能是否能加工?有哪些值得特别注意的? nts3 零件坯料设计 3.1 毛坯材料及要求 用什么材料? 毛坯材料性能有什么样的要求? 结论: 选用 *材料,该材料有什么样的要求。 3.2 毛坯尺寸设计 从可行性和经济性的角度设计毛坯的尺寸,当然这时候就要初步考虑怎么加工了,因为要留加工余量和装夹余量。 结论: 该零件加工采用图 3.1 所示的毛坯,下方插入毛坯草图。 3.3 毛坯下料设计 所用的毛坯用什么手段获得?铸造?锻造?挤压?还是别的成型手段? 要进行分析比较 结论: 该零件毛坯通过什么样的手段获得。 nts3 拟订工艺 方案 3.1 表面加工方案的选择 零件各内外表面用什么样的加工方法获得? 建议通过列表来表达。 表 3-1 表面加工方案 序号 加工部位 简图 加工手段 1 型腔 将型腔图表达出来 粗加工:普铣 半精加工:电火花成型 精加工:坐标磨 2 3 3.2 制订工艺路线 3.2.1 工艺路线方案拟定 制定两种以上加工工艺路线方案 建议通过列表 ( 1) 方案一 表 3-2 工艺路线方案一 工序号 加工工序 工序 1 粗铣基准面 A 与底部 Ra=12.5m的凹槽面 工序 2 粗铣 22 的槽 工序 3 粗铣基准面 B ( 2) 方案 二 表 3-3 工艺路线方案二 工序号 加工工序 工序 1 粗铣基准面 A 与底部 Ra=12.5m的凹槽面 工序 2 粗铣 22 的槽 nts工序 3 粗铣基准面 B 3.2.2 工艺路线方案 比较分析 上述 两 个方案 各自的优缺点在哪里,你选择哪一种。 结论: 将最优的工艺路线方案 填写 工艺过程卡 表 3-4 工艺过程卡 (单位)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产品型号 * 零件图号 * 产品名称 * 零件名称 * 材料 * 毛坯种类 * 毛坯尺寸 * 备注 工序 号 工序 名称 工序内容 车间 工段 设备 工艺装备 工时 10 铣 1)粗、精铣四周 Ra3.2,尺寸达图纸要求 100 80 2)粗铣顶面 Ra6.3,厚度达 48 3)粗、精铣底面 Ra1.6,厚度达 45 机加工车间 铣 X52K 200 虎钳 20 数控镗 铣 1)粗、精铣顶面 Ra1.6,厚 度 达 图 纸 要 求42 0.031 2)粗、精 铣 凸台 50Ra1.6达 图纸要求 3)孔加工达图纸要求 数控加工车间 加工中心 XH714 200 虎钳 30 40 50 编制 审核 批准 共 *页 第 *页 nts3.3 粗、精加工基准的选择 分析选择工艺过程卡中各个工序的粗、精加工基准。 结论: 粗、精加工基准是什么? 3.3 加工阶段装备选择 建议列表计算,可参考下表。 表 3-5 装备选择 工序 工序 内容 设备名称及型号 夹具名称及型号 刀具名称及型号 工具名称及 型号 量具名称及型号 备注 3.4 加工阶段的工序尺寸设计 建议列表计算,可参考下表。 表 3-6 工序尺寸计算 工序名称 余量 工序经济精度 工序尺寸 最小极限尺寸 表面粗糙度 珩磨 0.08 )(6 019.00H 65.5 65.5 )(6 019.00H 0.4 精镗 0.4 )(8 046.00H 65.4 65.4 )(8 046.00H 0.8 半精镗 1 )(11 19.00H 65 65 )(11 19.00H 1.6 二次粗镗 2 )(12 30.00H 64 64 )(12 30.00H 6.3 一次粗镗 2 )(12 30.00H 62 62 )(12 30.00H 12.5 扩孔 5 60 59 )1( 3.5 加工阶段的切削参数设计 建议列表计算,可参考下表。 表 3-7 切削参数 工序 余量 设备 刀具 主轴转速 n 切削速度 V 切削深度 ap 进给量 f 工时 nts 3.6 加工工序卡片 设计 结论: 根据上述设计,填写工序卡片 3 拟订工艺方案 3.1 表面加工方案的选择 零件各内外表面用什么样的加工方法获得? 建议通过列表来表达。 表 3-1 表面加工方案 序号 加工部位 简图 加工手段 1 型腔 将型腔图表达出来 粗加工:普铣 半精加工:电火花成型 精加工:坐标磨 2 3 3.2 制订工艺路线 3.2.1 工艺路线方案拟定 制定两种以上加工工艺路线方案 建议通过列表 ( 1) 方案一 表 3-2 工艺路线方案一 工序号 加工工序 工序 1 粗铣基准面 A 与底部 Ra=12.5m的凹槽面 工序 2 粗铣 22 的槽 工序 3 粗铣基准面 B nts ( 2) 方案 二 表 3-3 工艺路线方案二 工序号 加工工序 工序 1 粗铣基准面 A 与底部 Ra=12.5m的凹槽面 工序 2 粗铣 22 的槽 工序 3 粗铣基准面 B 3.2.2 工艺路线方案 比较分析 上述 两 个方案 各自的优缺点在哪里,你选择哪一种。 结论: 将最优的工艺路线方案填写 工艺过程卡 表 3-4 工艺过程卡 (单位)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产品型号 * 零件图号 * 产品名称 * 零件名称 * 材料 * 毛坯种类 * 毛坯尺寸 * 备注 工序 号 工序 名称 工序内容 车间 工段 设备 工艺装备 工 时 10 铣 1)粗、精铣四周 Ra3.2,尺寸达图纸要求 100 80 2)粗铣顶面 Ra6.3,厚度达 48 3)粗、精铣底面 Ra1.6,厚度达 45 机加工车间 铣 X52K 200 虎钳 20 数控镗 铣 1)粗、精铣顶面 Ra1.6,厚 度 达 图 纸 要 求42 0.031 2)粗、精 铣 凸台 50Ra1.6达 图纸要求 3)孔加工达图纸要求 数控加工车间 加工中心 XH714 200 虎钳 30 40 nts50 编制 审核 批准 共 *页 第 *页 3.3 粗、精加工基准的选择 分析选择工艺过程卡中各个工序的粗、精加工基准。 结论: 粗、精加工基准是什么? 3.3 加工阶段装备选择 建议列表计算,可参考下表。 表 3-5 装备选择 工序 工序 内容 设备名称及型号 夹具名称及型号 刀具名称及型号 工具名称及型号 量具名称及型号 备注 3.4 加工阶段的工序尺寸设计 建议列表计算,可参考下表。 表 3-6 工序尺寸计算 工序名称 余量 工序 经济精度 工序尺寸 最小极限尺寸 表面粗糙度 珩磨 0.08 )(6 019.00H 65.5 65.5 )(6 019.00H 0.4 精镗 0.4 )(8 046.00H 65.4 65.4 )(8 046.00H 0.8 半 精镗 1 )(11 19.00H 65 65 )(11 19.00H 1.6 二次粗镗 2 )(12 30.00H 64 64 )(12 30.00H 6.3 一次粗镗 2 )(12 30.00H 62 62 )(12 30.00H 12.5 nts扩孔 5 60 59 )1( 3.5 加工阶段的切削参数设计 建议列表计算,可参考下表。 表 3-7 切削参数 工序 余量 设备 刀具 主轴转速 n 切削速度 V 切削深度 ap 进给量 f 工时 表 3-8 加工工序卡 (单位) 加工工序卡片 产品型号 * 零件图号 * 产品名称 * 零件名称 * 工序图 车 间 工序号 工序名称 * * * 毛坯种类 毛坯外形尺寸 每毛坯可制件数 * * * 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 设备编号 * * * 夹具编号 夹 具名称 切削液 * * * 工位器具编号 工位器具名称 工序工时 * * * 工步号 工步内容 工步设备 主轴转速 (r/min) 切削速度(mm/min) 进给量( mm/r) 背吃刀量( mm) 进给次数 机动 辅助 1 2 3 4 5 6 7 8 设计 审核 批 准 日期 日期 日期 nts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字 日期 nts4 数控加工程序设计 4.1 数控加工工序设计 对于数控加工工序,设计并填写数控加工工序卡。 结论: 数控加工工序卡 (单 位) 数 控 加 工 工 序 卡 片 产品名称 零件名称 材料 零件图号 * * * * 工艺附图 工序号 程序编号 20 711/712/713/71 夹具名称 夹具编号 200 机用平口虎钳 使用设备 车 间 XH714 数控 加工 中心 工步号 工步内容 刀具号 刀具规格 mm 主轴转速 r/min 进给量 mm/min 背吃刀量 mm 量具 备注 10 扩 2 30H7 至2 26 T07 26 钻头 150 50 11 粗镗 2 30H7 至2 29.7 T08 29.7 镗刀 1100 120 编制 审核 批 准 共 *页 第 *页 4.2 程序设计 进行程序设计 结论: 数控加工程序清单 nts5 结 论 nts致 谢 nts参考文献 1作者名:著作名 M,出版地点:出版社名称,出版年(月),第 页 第 页。 2作者名:文章名 J,学术期刊名, 年第 期,第 页 第 页。 3作者名:文章名 N,报纸名, 年第 期,第 版。 nts附 图 附一: 零件 图 附二: 毛坯 图 nts易拉罐盖冲压模翻边凹模加工工艺设计1 引言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现代制造业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营管理模式乃至社会的组织结构和文化。生产的发展和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对生产效率和制造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也就对机械加工工艺等提出了要求。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制造技术与制造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一个具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技术基础的机械工业体系基本形成。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制造业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方的技术 ,有计 业的技术改造,引 业 技 的 , 制造技术、产品质量和 经济效 发生了 变化, 国民经济的发展 出了 的 。 管我国制造业的 技术 有了 度提高,与工业发国相,在currency1“。 二十一fifl,我国发展经济的 产业是制造业,是在我国加fi组织 ,fi的制造中就发国”到了,我国有 的 和 的,我国工业要发展,就 要有相的技术和设来支 。工艺设计是在机械制造技术工艺 机具设计 ,在生产 的基础 , 用 相 对 加工工艺规 的设计和机具的设计, 加工要求制定出 的工艺 和 理的具方 ,以 的加工质量。在设计易拉罐机械加工工艺 要 的定 的 量 量 , 理 机加工设以 相的加工 具, 量, 速度、 率, 等用来提高加工 度, 加工质量。在 生产中, 的生产 、形 、尺寸和技术要求等条 不同,针对某一 ,往往不是单独在一种机 用某一种加工方就能完成的,而是 要经一定的工艺 。,我们不仅要 具体要求,适的加工方,还要 理 安排加工顺序,一 一 把 加工出来,直到 最 加工成 。本毕业设计的内容是易拉罐工艺规 制定,详细讨论易拉罐毛坯到成品的机械加工工艺 ,分析结易拉罐 的结构点、 要加工 ,并制定相的机械加工工艺规 。2 工艺规 设计对 机器中的某一 , 以采用多种不同的工艺 完成。在定条 下,在一种相对而言最 理的工艺规 ,将这工艺规 用工艺文 形式加以规定,得到的工艺文 统称工艺规 。工艺规 是生产、生产组织、计 调度的 要 ,是指 工人操作的 要技术文 ,也是工厂和车间 设计或技术改造的重要原始 料。工艺规 的制订须严格按照规定的 序和格式 ,并随技术 和 业发展,定期修改完善。(1) 机械加工工艺规 生产(包括技术)。在产品投生产以前, 要 量的生产和技术工作,例如,技术 键的分析与研究; 、量具的设计、制造或采购;设改装与新设的购置或定 等。这些工作都必须 机械加工工艺规 来展开。(2) 机械加工工艺规 是生产计 、调度、工人的操作、质量检 等的 。(3) 新建或扩建车间(或工),原始 也是机械加工工艺规 。 机械加工工艺规 定机的种和数量,定机的布置和 配置,定生产 积的 小和工人的数量等.定毛坯的制造形式铸造“能 涉 的 要是铸 的质量问题,铸 结构设计 ,必须充分考虑适 金的铸造“能。缩孔,缩松,裂纹,冷隔,浇不足、气孔等多种铸造缺陷,造成铸 高的废品率。材料 铝 金。考虑到 材料的 “能 材料成本和加工成本, 工作的 ,采用铸造。 轮廓尺寸不 ,再者,考虑到铸造方生产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适 批量生产,故 以采用铸造成 ,这提高生产率、 加工 度 考虑,也是该的。 了除压铸 的残 ,在压铸完成 的将铸 低温加热 中 金产生强化,以除 人工 效。基 的 基 是工艺规 设计中的重要工作 一。基 的正与 理, 以 加工质量得到 ,生产效率得以提高, ,加工工艺规 中会问题 出,更有 者,还会造成 批 废, 生产 正 。基的 分 基是指定 某些点, , 置 的 些点、 、 ,或者 是用来定生产对 要 间的 系 的 些点、 、 。按作用的不同,基 分 设计基和工艺基两 。设计基是指 设计 用来定 点, , 置 系 采用的基。工艺基是指在加工或装配 中 用的基。工艺基 用 的不同, 分 工序基,定 基, 量基和装配基 种。(1) 工序基 在工序 ,用来定本工序 加工 加工 的尺寸,形 , 置的基, 工序 的基。nts 1 引言 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现代制造业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营管理模式乃至社会的组织结构和文化。生产的发展和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对生产效率和制造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也就对机械加工工艺等提出了要求。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制造技术与制造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一个具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技术基础的机械工业体系基本形成。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制造业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方面的技术资源,有计划地推进企业的技术改造,引导企业走依靠科技进步的道路,使制造技术、产品质量和水平及经济效益发生了 显著变化,为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尽管我国制造业的综合技术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但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阶段性差距。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发展经济的主导产业仍然是制造业,特别是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世界的制造中心就从发达国家迁移到了亚洲,我国有廉价的劳动力和广大的消费市场,因此,我国工业要想发展,就需要有相应的技术和设备来支持。 工艺设计是在学习机械制造技术工艺学及机床夹具设计后,在生产实习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所学相关知识对零件进行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和机床夹具的设计,根据零件加工要求制定出可行的 工艺路线和合理的夹具方案,以确保零件的加工质量。 在设计 易拉罐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时要 通过查表法准确的确定各表面的总余量及余量公差, 合理选择 机床加工设备以及相应的 加工刀具,进给量,切削速度、功率,扭矩 等用来 提高加工精度,保证 其 加工质量。 在实际生产中,由于零件的生产类型、形状、尺寸和技术要求等条件不同,针对某一零件,往往不是单独在一种机床上用某一种加工方法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经过一定的工艺过程。因此,我们不仅要根据零件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还要合理地安排加工顺序,一步一步地把零件加工出来,直到零件最后加 工成型。 本毕业设计的内容是易拉罐工艺规程 制定 ,详细讨论易拉罐从毛坯到成品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分析总结易拉罐零件的结构特点、主要加工表面,并制定相nts 应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2 工艺规程设计 对于机器中的某一零件,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工艺过程完成。在特定条件下,总存在一种相对而言最为合理的工艺规程,将这工艺规程用工艺文件形式加以规定,由此得到的工艺文件统称工艺规程。 工艺规程是生产准备、生产组织、计划调度的主要依据,是指导工人操作的主要技术文件,也是工厂和车间进行设计或技术改造的重要原始资料。工艺规程的制订须严 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格式进行,并随技术进步和企业发展,定期修改完善。 (1) 根据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进行生产准备(包括技术准备)。在产品投入生产以前,需要做大量的生产准备和技术准备工作,例如,技术关键的分析与研究;刀、夹、量具的设计、制造或采购;设备改装与新设备的购置或定做等。这些工作都必须根据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来展开。 (2)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生产计划、调度、工人的操作、质量检查等的依据。 (3) 新建或扩建车间(或工段),其原始依据也是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根据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确定机床的种类和数量,确定机床的布 置和动力配置,确定生产面积的大小和工人的数量等 .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铸造性能所涉及的主要是铸件的质量问题,铸件结构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适应合金的铸造性能。缩孔,缩松,裂纹,冷隔,浇不足、气孔等多种铸造缺陷,造成铸件很高的废品率。 零件材料为铝合金。考虑到零件材料的综合性能及材料成本和加工成本 ,保证零件工作的可靠 ,采用铸造。零件轮廓尺寸不大,再者,考虑到铸造方法生产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适合批量生产,故可以采用铸造成型,这从提高生产率、保证加工精度上考虑,也是应该的。为了消除压铸后的残余应力,在压铸完成后的 将铸件低温加热过程中使合金产生强化,以消除应力即人工时效。 基面的选择 基准面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面选择的正确与合理,可nts 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效率得以提高,否则,加工工艺规程中会问题百出,更有甚者,还会造成零件大批报废,使生产无法正常进行。 基准的概念及其分类 基准是指确定零件上某些点,线,面位置时所依据的那些点、线、面,或者说是用来确定生产对象上几何要素间的几何关系所依据的那些点、线、面。 按其作用的不同,基准可分为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两大类。 设计基准是指零件设计图上用来确定其他点, 线,面位置关系所采用的基准。 工艺基准是指在加工或装配过程中所使用的基准。工艺基准根据其使用场合的不同,又可分为工序基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和装配基准四种。 (1) 工序基准 在工序图上,用来确定本工序所加工表面加工后的尺寸,形状,位置的基准,及工序图上的基准。 (2) 定位基准 在加工时用作定位点基准。它是工件上与夹具定位元件直接接触的点,线,面。 (3) 测量基准 在测量零件已加工表面的尺寸和位置时所采用的基准 (4) 装配基准 装配时用来确定零件或部件在产品中的相对位置所采用的基准。 基准问题 的分析 分析基准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 基准是制订工艺的依据,必须是客观存在的。当作为基准的是轮廓要素,如平面,圆柱面等时,容易直接接触到,也比较直观。但是有些作为基准的是中心要素,如圆心,球心,对称轴线等时,则无法触及,然而它们却也是客观存在的。 (2) 当作为基准的要素无法触及时,通常由某些具体的表面来体现,这些表面称为基面。如轴的定位则可以外圆柱面为定位基面,这类定位基准的选择则转化为恰当地选择定位基面的问题。 (3) 作为基准,可以是没有面积的点,线以及面积极小的面。但是工件上代表这种基准的 基面总是有一定接触面。 (4) 不仅表示尺寸关系的基准问题如上所述,表示位置精度的基准关系也是如此。 nts 定位基准的选择 选择定位基准时应符合两点要求: (1) 各加工表面应有足够的加工余量,非加工表面的尺寸,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2) 定位基准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和分布面积,以保证能承受打打切削力,保证定位稳定可靠。 定位基准可分为粗基准和精基准。若选择未经加工的表面作为定位基准,这种基准被称为粗基准。若选择已加工的表面作为定位基准,则这种定位基准称为精基准。粗基准考虑的重点是如何保证各加工表面有足够的余量, 而精基准考虑的重点是如何减少误差。在选择定位基准时,通常是保证加工精度要求出发的,因而分析定位基准选择的顺序应从精基准到粗基准。 (1) 精基准的选择。选择精基准的目的是使装夹方便正确可靠,以保证加工精度。主要应该考虑基准重合和统一基准的问题。当设计基准与工序基准不重合时,应该进行尺寸换算,这在以后还要专门计算,此处不再重复。按照有关的精基准选择原则(基准重合原则;基准统一原则;可靠方便原则),为了加工精基准面才选择了粗基准面。 (2) 粗基准的选择。对于刚性差、批量较大、要求精度较高的箱体,一般要粗、精加 工分开进行,即在主要平面和各支承孔的粗加工之后再进行主要平面和各支承孔的精加工。这样,可以消除由粗加工所造成的内应力、切削力、切削热、夹紧力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并且有利于合理地选用设备等。而箱体零件一般都选择重要孔(如主轴孔)为粗基准,但随着生产类型不同,实现以主轴孔为粗基准的共建装夹方式是不同的。大批生产 时,毛坯精度较高,可直接以主轴孔在夹具上定位,采用专用夹具装夹。 制订工艺路线 拟订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路线是制订工艺规程的一项重要工作,拟订工艺路线时主要解决的问题有:选定各加工表面的加工方法;划分加工 阶段;合理安排各工序的先后顺序;确定工序的集中和分散程度。 制订工艺路线时需要考虑的主题要问题有:怎样选择定位基准,怎样选择加工方法,怎样安排加工顺序以及热处理、检验等工序。而制订工艺路线的出发点,nts 应当是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证。在生产纲领以确定为大批生产的条件下,可考虑采用加工中心配以专用工夹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除此以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 工序内容设计 由于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故采用相关机床配以专用夹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 生产率,除此之外,还应降低生产成本。 工艺路线方案: 工序 1: 粗铣上表面 23.88 工序 2: 钻 4.35 四个销孔 工序 3: 钻螺纹底孔 及 攻螺纹 工序 4:粗铣 槽 26.98 19.74 19.26 13.24 10.9 工序 5: 铣 R0.8 工序 6: 清洗 工序 7: 终检 nts 工序 1: 粗铣上表面 23.88 进给量的确定:根据 机械加工手册 ,按机床功率 5-10KW,工件 -夹具系统钢厚为中等条件,该工序的每齿进给量 fz取 0.08mm/z 铣削速度计算:根据 切削手册 ,按镶齿铣刀 d/z=80/10的条件( d=80mm, z=10)选取。切削速度 v取 44.9m/min,有公式 n=1000v/ d.可求得该工序铣刀转速为 d vn 1000=mm80 min/m9441000 ,=178.65r/min。 参照 切削手册 所列 X51立式铣床的主轴转 速,取转速 n=160r/min,再将此公式代入上述公式重新计算,可求出该工序的实际切削速度 v为 m in/2.401000 80m in/1601000 mmmrdnv 该工序切削用量为: 主轴转速 n=160r/min, 切削速度 v=42.2m/min 背吃刀量 aP=1.5 每齿进给量 zf =0.08mm/z 基本时间 tm的计算 根据 机械加工手册 中铣刀铣平面基本时间 tj计算公式可求出该工序的基本时间 tj=f mz 21 lll 当主偏角 kr= 90 时 切入行程 1l = mm31ad-d5.0 2e2 切出行程 2l = mm31 式中 mm88.23l mm1l2 mm1215580805.031add5.0l 222e21 m i n/128m i n/160/102/08.0nzfff zxnmz mmrrzmm nts 则该工序的基本时间 tj为 tj = fmz21 lll = s6.20m in34.0128 11288.23 辅助时间 tf的计算 辅助时间 tf与基本时间 tj的关系为 tf= tj2.015.0,则工序的辅助时间分别如下: tf 05.36.2015.0 所以工序 1的总时间 tdjs05.2305.36.20 工序 2: 钻 4.35 四个销孔 ( a) 钻孔 5 确定进给量 f:根据切削手册,选 m114d0 时, rmm /47.039.0f ,进给量应乘系数 0.75, rmm /35.029.075.047.039.0f 根据 Z535机床说明书,现取 f =0.25mm/r, 切削速度:根据切削手册查得切削速度 min/18 mv ,所以 m in/22925 1810001000n s rdw v 根据机床说明书,取 min/195 rnw ,故实际切削 速度为: m in/3.151000 195251000 2020 mndv 切削工时,根据 切削手册 22 钻孔的基本时间 tj计算公式可求出钻孔的基本时间 tjfft n 21nj lllL 式中切入行程 11 (1 2 )2Ddl c t gmm 切出行程 412 lmm nts 式中 mml 5 , mml 12 , 02.6154214212D 1 c t gc t gl K rmm 基本时间 tj为 fft n 21nj lllL s6.31 95 102.65 辅助时间 tf为 tf = s5.015.06.3 总时间 s15.45.06.3t ( b) 扩孔为 mm5.4 孔 采用刀具: mm5.4 专用孔钻 进给量: 7.02.19.0f )( m m /r84.063.0 查机床说明书取 f=0.72mm/r 机床主轴转速:取 n=68r/min,则其切削速度 min/26.8 mv 切削工时: mml 5.4 mml 31 mml 33 snft 8.1272.068 5.10335.41 辅助时间 tf: tf = s93.115.08.12 总时间: s7.1493.18.12 ( c) 铰刀工步 背吃刀量的确定:取 ap=0.04mm 进给量的确定:根据 切削手册 ,选取该工步的每转进给量 f=0.3mm/r 切削速度的计算:根据 切削手册 ,切削速度 v=4m/min,由公式 n=1000v/ d,求得该工序铰刀转速 m in/6.791614.3 41000n r根据 切削手册 所列 Z525立式钻床的主轴转速 n=97r/min,将此转速代入公式nts 重新计算,可求得该工序的实际切削速度 min/8.4 mv 。 基本时间 tj: fft n 21nj lllL s34.21973.0 3335.4 辅助时间 tf: tf = s2.334.2115.0 工序 2所有时间 sttj 54.242.334.21ft 工序 3:钻螺纹底孔 及攻 #5/16-18UNC 螺纹 ( a) 钻螺纹底孔 由切削手册得 rmm /1.005.02.0f min/20 mv m in/57.10616 2010001000n s rd v 选 Z525立式钻床 按机床取 min/1360n20 r再代入公式得 min/62.25 mv 倒角 采取 min/1360nw r,手动进给。 ( b) 攻螺纹 #5/16-18UNC 根据 切削手册 查的,取 v=0.1m/s, min/238ns r按机床选取 min/195nw r,则 v=4.9m/min 攻螺纹工时 tm:12l l llfn f n s4.8m in14.01195 2335 辅助时间 tf: s26.115.04.8tf 工序 4:粗铣 槽 26.98 19.74 19.26 13.24 10.9 ( a) 粗铣 槽 26.98 进给量的确定:根据 切削手册 14,按机床功率为 5 10Kw,工件 -夹具系统钢nts 度为中等条件选取该工序,每齿进给量 fz取为 0.08mm/z 铣削速度计算:根据 切削手册 ,按镶齿铣刀, d/z=80/10( d=80mm,z=10)的条件选取,切削速度 v 可取 44.9m/min。由公式d v1000n 可求得该工序铣刀转速为 : m in/65.17880 9.4410001000n rd v 参照 切削手册 所 列 X51立式铣床的主轴转速,取转速 n=160r/min,再将此公式代入上述公式重新计算,可求出该工序的实际切削速度 v为 m in/2.401000 801601000 mdnv 该工序切削用量为:主轴转速 n=160r/min, 切削速度 v=42.2m/min,背吃刀量 ap=2mm,每齿进给量 zf =0.08mm/z 切削工时:根据 切削手册 中铣刀铣平面的基本时间 tj计算公式可求出该工序的基本时间 tj为 tj = f 21mzlll m i n/128m i n/160/10/08.0nzfnff zmz mmrrzzmm tj = s5.14128 1398.26 辅助时间 tf: s35.43.05.14t f 工序的总时间 s7.835.45.14tttfj ( b) 粗铣 槽 19.74 进给量的确定:根据 切削手册 ,按机床功率为 5 10Kw,工件 -夹具系统钢度为中等条件选取该工序,每齿进给量 fz取为 0.08mm/z 铣削速度计算:根据 切削手册 ,按镶齿铣刀, d/z=80/10( d=80mm,z=10)的条件选取,切削速度 v 可取 44.9m/min。由公式d v1000n 可求得该工序铣刀转速为 : m in/65.17880 9.4410001000n rd v nts 参照 切削手册 所列 X51立式铣床的主轴转速,取转速 n=160r/min,再将此公式代入上述公式重新计算,可求出该工序的实际切削速度 v为 m in/2.401000 801601000 mdnv 该工序切削用量为:主轴转速 n=160r/min, 切削速度 v=42.2m/min,背吃刀量 ap=2mm,每齿进给量 zf =0.08mm/z 切削工时:根据 切削手册 中铣刀铣平面的基本时间 tj计算公式可求出该工序的基本时间 tj为 tj = f 21mzlll m i n/128m i n/160/10/08.0nzfnff zmz mmrrzzmm tj = s12.11128 1374.19 辅助时间 tf: s3.33.012.11t f 工序的总时间 s45.143.312.11tttfj ( c) 粗铣 槽 19.26 进给量的确定:根据 切削手册 ,按机床功率为 5 10Kw,工件 -夹具系统钢度为中等条件选取该工序,每齿进给量 fz取为 0.08mm/z 铣削速度计算:根据 切削手册 ,按镶齿铣刀, d/z=80/10( d=80mm,z=10)的条件选取,切削速度 v 可取 44.9m/min。由公式d v1000n 可求得该工序铣刀转速为 : m in/65.17880 9.4410001000n rd v 参照 切削手册 所列 X51立式铣床的主轴转速,取转速 n=160r/min,再将此公式代入上述公式重新计算,可求 出该工序的实际切削速度 v为 m in/2.401000 801601000 mdnv 该工序切削用量为:主轴转速 n=160r/min, 切削速度 v=42.2m/min,背吃刀量 ap=2mm,每齿进给量 zf =0.08mm/z nts 切削工时:根据 切削手册 中铣刀铣平面的基本时间 tj计算公式可求出该工序的基本时间 tj为 tj = f 21mzlll m i n/128m i n/160/10/08.0nzfnff zmz mmrrzzmm tj = s9.101 28 1326.19 辅助时间 tf: s27.33.09.10t f 工序的总时间 s2.1427.39.10tttfj ( d) 粗铣 槽 13.24 进给量 的确定:根据 切削手册 ,按机床功率为 5 10Kw,工件 -夹具系统钢度为中等条件选取该工序,每齿进给量 fz取为 0.08mm/z 铣削速度计算:根据 切削手册 ,按镶齿铣刀, d/z=80/10( d=80mm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