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风险管理决策.doc_第1页
第九章 风险管理决策.doc_第2页
第九章 风险管理决策.doc_第3页
第九章 风险管理决策.doc_第4页
第九章 风险管理决策.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 风险管理决策所谓决策,就是从若干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方案。风险管理决策的特点:(1)定期评估、适时调整决策。(2)科学与艺术相结合。(3)风险管理决策的绩效在短期内不明显。风险处理方案的选择是我们研究的重点,主要介绍四种方法。一、损失期望值分析法损失期望值分析法是通过对风险处理方案损失期望值的分析,进行风险管理决策的方法。在众多的风险处理方案中,损失期望值最小者为最佳。(一)损失矩阵(Loss Matrix)损失矩阵是用以反映特定风险在多种处理方案下的损失额和费用额的一种表式。建立损失矩阵是描述众多风险处理方案及其复杂成本内容,进而据以决策的有效途径。例1:设某企业有一建筑物面临火灾风险。该建筑物价值1000万元,其中可保价值750万元(已扣除土地及地基价格250万元),假定如果火灾发生,必导致建筑物全损,同时引起间接损失280万元。针对这一情况,风险管理者拟定了三个风险处理方案:(1)风险自留;(2)风险自留并风险控制通过安装损失预防设备(价值100万元,预计可使用10年,若遇火灾则设备全损)来实现,采用控制手段后可保损失下降1/3,间接损失下降一半;(3)购买保险,保险费6万元。试就此建立损失矩阵。解:先看第一方案。如果火灾发生,则有可保损失750万元,不可保的间接损失280万元,合计1030万元;如果火灾不发生,则无任何损失。再看第二方案。如果火灾发生,则有可保损失500万元,预防设备损失100万元,不可保间接损失140万元,合计740万元;如果火灾不发生,则仅支出预防设备折旧费10万元。最后看第三方案。如果火灾发生,则有不可保间接损失280万元,保险费支出6万元,合计286万元;如果火灾不发生,则仅支出保险费6万元。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建立损失矩阵如表9-1:表9-1 单位:万元方案火灾发生情形的损失与费用火灾不发生情形的费用(1)风险自留可保损失750不可保损失280合计:10300(2)风险自留与风险控制结合可保损失500不可保损失140预防设备损失100合计:740预防设备折旧10合计:10(3)购买保险保险费6不可保损失280合计:286保险费6合计:6(二)决策原则在建立了损失矩阵之后,我们还需要确立决策原则,据以选择风险处理方案。这种原则按照损失概率能否确定分为两类:第一类:损失概率无法确定的情形下,有两种原则:一是最大最小化(Minmax)原则,二是最小最小化(Minmin)原则。最大最小化原则又称大中取小原则,即风险管理决策者以风险的最大潜在损失最小者为最佳方案。所谓最大潜在损失是指风险事故发生所致的最坏损失后果。风险管理者运用这种原则,是为预防可能的最坏损失。“悲观主义者”对于例1,如果按照最大最小化原则,那么方案三即购买保险便是最佳方案,因为三种方案的最大潜在损失分别为1030万元、740万元和286万元。最小最小化原则又称小中取小原则,即风险管理决策者以风险的最小潜在损失最小者为最佳方案。所谓最小潜在损失就是最有利情形下的损失和费用,通常为风险事故不发生的情况。“乐观主义者”。在例1中,三种方案的最小潜在损失分别为0、10万元、6万元,最小者为0,即选用风险自留这一方案。用这两种原则选择风险处理方案是有明显缺陷的。或者过于乐观,或者过于悲观。第二类:损失概率能够确定的情形下,风险管理者可将风险损失与损失概率结合起来,进行选优,具体也有两种原则:(1)最可能发生的损失最小者为最优。在这种原则下,如果知道风险损失的可能性大于不发生损失的可能性,风险管理者会选择投保,否则就选择自留。然而,绝大多数情形下,可保损失发生的概率不会超过1/2,故按照这种原则的话,人们往往会选择自留。但是,有的损失虽然发生可能性很小,可是一旦发生,其后果却是灾难性的。因而,这一原则许多人是不用的。(2)损失期望值最小者为最优。这是最为常用的决策原则,也是本节讨论的重点。在这一原则下,风险管理者谋求损失期望值最小。例2:在例1中,假定火灾发生的概率为5%,但如安装损失预防设备则此概率降至3%,试按损失期望值原则进行决策分析。解:根据例1的损失矩阵,我们可以算出各方案的损失期望值:(1)风险自留:E1=10305%+095%=51.5(万元)(2)风险自留与风险控制结合:E2=7403%+1097%=31.9(万元)(3)购买保险:E3=2865%+695%=20(万元)这里E3E20),X、Y是两个备选方案,如根据效用理论X优于Y,即EU(X)EU(Y)从而aEX+baEY+b于是有EXEY,这表明根据期望值原则也有X优于Y 。2、方法与步骤效用理论用于一般的决策问题时,常常以收益效用最大者为最优。但在风险管理决策中,主要是进行风险损失的比较,损失越小越好,往往很少从风险收益方面考虑。因此习惯上定最小损失的效用值为0,定最大损失的效用值为1,并以损失效用值最小的备选方案为最优。以效用理论进行风险管理决策时,其主要步骤有:(1)确定效用函数(曲线)或效用值表。(2)计算各备选方案中有关损失额的效用值。比较常用的是插值方法。设损失额为L,其效用值为U(L),效用函数值表中与L相邻的两个损失额为L1和L2(L1LNPV2,所以该公司应当选购有安全装置的设置。此与投资回收期法结论一致。3、内部报酬率法内部报酬率法(Internal Rate of Return Method)是根据内部报酬率的大小来决策的一种方法。决策中,应当选择内部报酬率较高的那种方案。内部报酬率(IRR)是净现值为0(即NPV=0)时的贴现率(资金成本),按此贴现率计算的现金流出现值与现金流入现值相等。内部报酬率是投资报酬率的盈亏临界点,因而是企业进行决策时掌握的一个最低报酬率。根据定义,内部报酬率满足它可以用下列步骤测算:第一步,取得使上述方程左端取正数的最大IRR数值和使得上述方程左端取负数的最小IRR数值,这两个数值相差1%。第二步,用插值法或线图法得到内部报酬率。例3:资料同例1。请按内部报酬率法进行决策。解:先算有安全装置情形下的内部报酬率。因为CFk=33 250元(K=1,2,10),I0=105 000所以查年金现值表知,取IRR=30%时,上式左端取负数,而取IRR=29%时,上式左端取正数,故IRR1必在29%与30%之间,即29%IRR10,则购买保险对企业有利;如果V0,则购买保险对企业无益。例4:某企业新近添置一套新机器,价值30万元。如果不买保险,则应该建立30万元基金以备不测;如果购买保险,则年费率为2%。假设当时银行利率为4%,投资于其他途径的有价证券报酬率为10%,试就该企业是否应该购买保险进行决策。解:已知F=30万元,r=10%,i=4%又算得保险费P=30万元2%=0.6万元,于是V=F(r-i)p/2(1+r)=30(10%-4%)-0.3(1+10%)=1.8-0.33=1.47(万元)由于V0,该企业应当为此新机器投保。(三)保本分析(Break-even Analysis)保本分析是管理会计中研究量、本、利关系的一种分析方法。风险管理者可以运用这种方法来评估某一具体风险处理措施对于保本点销售量的影响,进而决定此种风险处理措施是否应该实施。保本点(Break-even Point)又称损益两平点、盈亏临界点,是指企业的产品销售收入扣减变动成本后所余刚好可以补偿固定成本、使它处于不盈不亏状态时的销售量,其计算公式如下:引入保本点这个概念后,量、本、利三者之间的某些规律可陈述如下:在保本点不变的条件下,销售量越大,能实现的利润越多,或亏损越少;销售量越小,能实现的利润越少,或亏损越多。在销售量不变的条件下,保本点越低,能实现的利润越多,或亏损越少;保本点越高,能实现的利润越少,或亏损越多。在销售收入既定的条件下,保本点的高低决定于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总额的多少。单位变动成本或固定成本总额越小则保本点越低;反之,则保本点越高。例5:某公司计划购买一种损失预防设备,成本20万元,估计可用20年,利息和维护费每年2万元,为决定是否安装此种设备,现已获得有关资料如下:当期(年)销售收入200万元,利润20万元,固定成本80万元,变动成本率是50%,试就此进行分析。解:(1)如不安装此种预防设备,则保本点(BEP)为(万元)如安装此种预防设备,则固定成本增加3万元(其中折旧费1万元,利息及维护费2万元),于是,保本点变成(万元)这说明,如果销售收入和变动成本率都不变,则安装预防设备会使保本点提高,此时安装预防设备会降低利润。(2)如果安装此种预防设备能使变动成本率下降,例如由50%降至46%,则保本点相应变为(万元)此时,安装预防设备可增加利润。(3)如果我们希望安装预防设备后保本点不变,则变动成本率应降为VC,VC由下式决定:(即BEP1)VC=48.125%(4)如果企业不安装预防设备,也不采取其他风险处理方法,而只是自留风险,那么意外损失可能产生,这时变动成本率要上升,假定由原来的50%上升为55%,此种情形下保本点必提高:(万元)这时应当选择安装预防设备。由此可见,保本分析法对于风险管理决策也很有用,不过此法未考虑时间因素,这是缺点。四、统计分析法统计分析法是指风险管理人员借助数量统计方法,通过对风险处理方案的评估,进行风险管理决策。其具体步骤是:(1)收集损失资料,进行风险衡量;(2)评估各风险处理方案;(3)选择最合理的风险处理方案。例:某公司每年的火灾总损失概率分布如表9-11。表9-11损失金额(万元) 概率损失金额(万元) 概率0 0.140 25 0.075 0.5 0.081 50 0.016 1 0.220 100 0.010 2.5 0.250 250 0.008 5 0.110 500 0.001 10 0.089 合计 1.000 对于公司存在的火灾风险,风险管理者提出以下三种方案,请予评析。方案一:控制法,公司计划每年投资2万元,进行损失预防,火灾风险将因此减少。火灾总损失的概率分布改变为表9-12所示。表9-12损失金额(万元) 概率损失金额(万元) 概率0 0.170 25 0.070 0.5 0.095 50 0.015 1 0.220 100 0.009 2.5 0.230 250 0.006 5 0.100 500 0.000 10 0.085 合计 1.000方案二:全部投保,每年需支付保险费12万元。方案三:购买自负额为5万元的保险,每年需支付保险费9万元。解:先分析风险处理措施采取之前的状况。年总损失平均值为总损失标准差和变异系数通过表9-13计算。表9-13XP0-8.572.250.14010.1150.5-864.000.0815.1841-7.550.250.22012.3752.5-636.000.2509.0005-3.512.250.1101.3475101.52.250.0890.200252516.527.2250.07520.418755041.51722.250.01627.55610091.58372.250.01083.7225250241.558322.250.008466.578500491.524572.250.001241.57225合计878.06925 得到:标准差(万元)(878.06952应为878.06925)7变异系数接着对三种方案进行评析。(一)对于方案一1、计算采用预防措施后的年总损失平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00.170+0.50.095+10.220+2.50.230+50.100+100.085+250.070+500.015+1000.009+2500.006+5000.000=7.093(万元)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由表9-14。表9-14XP0-7.09350.310.1708.5530.5-6.59343.4680.0954.1291-6.09337.1250.2208.1672.5-4.59321.0960.2304.8525-2.0934.3810.1000.438102.9078.4510.0850.7182517.907320.6610.07022.4465042.9071841.0110.01527.61510092.9078631.7110.00977.685250242.90759003.8110.006354.023500492.907242957.3110.0000合计508.626得到:标准差(万元)2、将采用预防措施前后的损失资料进行比较,列出表9-15。3、讨论。采用损失预防措施后,有以下变化:(1)不发生损失的概率由14%提高到17%,而发生250万元以上损失的概率由原来的0.1%降至0。(2)损失10万元及以下的概率略有上升,由89%升至90%,相应地损失10万元以上的概率由11%降至10%。(3)年总损失平均值由8.5万元降至7.093万元,公司因此可节省1.407万元,但此仍不能补足损失预防所投资的2万元。表9-15损失金额(万元)预防措施前预防措施后概率累积概率概率累积概率00.1400.1400.1700.1700.50.0810.2210.0950.26510.2200.4410.2200.4852.50.2500.6910.2300.71550.1100.8010.1000.815100.0890.8900.0850.900250.0750.9650.0700.970500.0160.9810.0150.9851000.0100.9910.0090.9942500.0080.9990.0061.0005000.0011.0000.0001.000(4)损失标准差由29.63万元降为22.553万元,差异系数由3.49降至3.18,表明风险控制是有成效的。当然,这里需要2万元的投入。如果考虑将此2万元列入预期损失,则差异系数会更低。因此,采用控制技术确能降低风险。投入2万元,可以换得年总损失平均值下降1.407万元及损失概率与损失不确定性的降低。然而,此方案是否为最佳,还有待于比较各方案,以及火灾所致间接损失、公司的社会责任与社会形象方面的考虑。(二)对于方案二将财产全部投保火险,需要保费12万元,但预期总损失为8.5万元。如果仅考虑这一点,方案二应予否决,因为保险费12万元大于预期总损失8.5万元,似乎不合算。然而最终是否选择方案二,这要考虑决策者关于风险的态度,甚至保险公司的服务。(三)对于方案三1、购买自负额为5万元的保险后,超过5万元的损失,其超过部分皆由保险人负担,于是投保与否公司的损失分布可比较如表9-16。表9-16损失金额(万元)不 投 保投 保概率累积概率概率累积概率00.1400.1400.1400.1400.50.0810.2210.0810.22110.2200.4410.2200.4412.50.2500.6910.2500.69150.1100.8010.309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