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社 戏教学设计苏教版.doc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社 戏教学设计苏教版.doc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社 戏教学设计苏教版.doc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社 戏教学设计苏教版.doc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社 戏教学设计苏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十、社 戏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阅读小说的能力,了解情节的详略处理和景物描写对表达主题思想的作用。 2、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的深刻含义,体会作者表现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的心情,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家乡的文化习俗。教学重点: 1、美好的童年往事;劳动人民的纯朴可爱 2、语言的生动性 3、课文的思路和重要段落的作用;叙事的详略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理清文章思路;弄清第一部分在全文中的作用教学过程:一、解题:社戏,旧时某些地区的农村中春秋两季迎神赛会所演的戏,用以酬神祈福,一般均在庙台或在野外设台演出。社,旧时祭祀土地神之所在。在绍兴,社是一种区域名称,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学生回答有关鲁迅的常识检查生字词归省 行辈 惮 撺掇 凫水 蕴藻 家眷 撮 向午 棹 二、请学生浏览全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结构。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思考: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根据线索划分课文结构。 盼看社戏 去看社戏 怀念社戏三、指名朗读第一部分,其他同学思考下列问题。 1、第一部分中有一个词既写出了平桥村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又写出了“我”对平桥村的情感,请同学们把这个词找出来。(乐土) 2、平桥村为什么是“我”的乐土? 优待 免念书 钓虾、放牛 看社戏 3、这一部分与写看社戏有什么关系?四、教师小结;第一部分在文章中的作用。五、布置作业.课件社戏新建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4).ppt 1、背诵“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2 、选做学习与评价。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精讲“赵庄看社戏”这一部分,体会其中的感受。教学过程:一、 复习1、课文结构2、背诵“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3、第一部分在文章中的作用二、精读第二部分。1、 默读课文,思考:第二部分主要写了哪几件事?波折转机 月夜行船 看社戏 月夜归航2、 作者在“看戏”这部分没有平铺直叙,而是写得起伏有致。比如第一层就写了看戏前的两次波折、三次转机。请同学们从书上找出来,并思考这样写的好处。.课件社戏新建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5).ppt两次波折:叫不到船 不准和别人同去(心理、动作写沮丧) 三次转机:八叔的航船回来了 少年们愿意和“我”一同去 “写包票”保证不出事 (带来转机的是谁?) 3、学生齐读第一层,体会理解。4、一切问题解决之后,小伙伴们自然要急急忙忙赶往赵庄看戏。作者抓住哪些内容进行详细的描写以突出小伙伴看戏途中的心情?朗读第二层,思考。 我的心情: 见闻感受:视觉 嗅觉 触觉 听觉 “扑”远远的“”“跑” “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陶 醉: 5、第三层中当小伙伴们看到戏后却是怎样的一种心态?默读后讨论明确:戏不好看,小伙伴们很失望。 6、教师范读第四层,提问:这一层主要写了哪两件事? 行船 (比喻、喝彩:心情欢快、驾船水平高) 偷罗汉豆充满童心野趣 (双喜:聪明、机灵、能干阿发:淳朴、无私、憨厚) 7、我们想想 :A迅哥儿等热衷于看戏的真实原因是什么?看戏前后发生的事充满童心野趣B迅哥儿为何始终怀念那次看社戏?与农家小朋友的诚挚友谊和农家的自由生活戏好豆好的原因人好 8、请学生归纳一下小伙伴们的性格。 双喜:聪明、机灵、能干、善解人意,富有同情心、考虑问题周到、充满自信、有组织才能和号召力六一公公:宽厚、淳朴、热情、好客阿发:淳朴、无私、憨厚 9、结合全文,谈谈对课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三、布置作业,见作业。十一、端午日教学目标:1、 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热情;2、 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 3、学习虚实相生的场面描写方法。教学重点: 1、了解传统节日体现的价值。 2、精彩的场面描写。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二、解题: 端午节,亦称“端五节”“端阳节”或“蒲节”。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流传于汉族和壮、布依、侗、土家、仡佬等少数民族地区。时在夏历五月初五。于时,人们插艾蒲、吃粽子、饮雄黄酒和在小儿衣襟上系香袋等,以期禳灾疫,去虫毒。南方各省区节前举行龙舟竞渡等娱乐活动。 引入端阳诗与端午两诗,增加学生对端午节习俗的了解。 5二、作者简介: 沈从文,现代著名作家。从20年代开始创作,共著有短篇小说二百余篇,中长篇小说十余部,近三百万字,代表作有中篇小说边城,短篇小说萧萧、丈夫,另有小说、散文选30余部以及长篇小说长河等。三、检查预习 2三、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整体把握。 3 思考:本文介绍了湘西地区端午日的哪些民俗风情?四、教师先略讲有关追赶放下水的鸭子的情景。 5 五、研究重点段落并做深层探究。 1、迅速浏览第一段,划分层次: 4 提问:课文是怎样渲染节日赛龙船气氛的?2、学生齐读有关赛龙舟场面的文字。 讲解:场面描写的知识-场面描写=人物+地点+事情 5讨论:(1)课文写桨手、带头的、鼓手、锣手赛船时用了哪些动作?其外貌如何?请把这些词语圈点出来,体会这些词语对表现赛船的作用。 7(2)如果你身历其境,有什么感受?那你能说出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来参加这项活动吗? 3(3)如果刚才是你们参加比赛,会不会胜利?为什么?2六、其实我国端午节还有很多风俗,你们知道吗? 挂钟馗像 迎鬼船 滚鸡蛋 悬艾 五毒 2 除了端午节这天里我国有各种各样的风俗外,我国还有很多其他重大节日里的风俗,你们知道吗?喜欢吗?为什么? 3 七、布置作业,见作业。十二、本命年的回想教学目标: 1、正确、简洁地概括文中所写的过年习俗,并说出所包含的文化内涵。 2、比较今昔过年习俗的异同,说说自己独特的感受。教学重点和难点: 1、概括文中所写的过年习俗,体会其中的文化内涵。 2、能说出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对过年的独特感受。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整体把握全文。教学过程:一、检查学生字词预习情况。二、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释题引入内容:本命年,我国习惯用十二生肖记人的出生年,每十二年轮回一次。如子年出生的人属鼠,再遇子年,就是这个人的本命年。第一个本命年是几岁?过本命年有什么讲究?为什么?(辟邪、祈福、平安。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是老百姓最朴素情感的表现)2、作者简介 刘绍棠,作家。他的小说清新纯朴,富于乡土气息。 三、阅读课文,整体把握。 作者写本文时,多大年纪?他回忆起什么往事?春节是二十四节之一吗?他为什么要回忆春节? 学生朗读课文,讨论、交流:本文回忆了有关春节的哪几件事? 明确:本文写了十件事,依次是: 炒年货、吃腊八粥、买糖果、挑绒花、杀牲畜备糕点、送灶王爷、换门神、除夕夜、拜新年四、教师提问: 1、送灶王爷和包饺子的习俗包涵了人们的哪些期盼?(平安、交好运) 2、课文中还有哪些习俗分别寄托了人们的哪些期盼?五、学生再次朗读全文,进一步体会过年的感受。六、作业:完成学习与评价上的相关内容。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结合寄托的文化内涵谈自己的感受。教学过程:一、复习。二、继续学习本文,进行拓展训练。 思考:我们现在的年是怎么过的?与过去相比哪些过年习俗已经消失或被发扬光大了?现在过年又出现了哪些新的方式?(学生讨论、交流、发言) 思考:比较今昔过年习俗的异同,谈谈自己的感受。 1、作者刘绍棠对过去的过年有着怎样的感受?试从课文中找到原句,体会作者的感受。 2、比较今昔过年习俗的异同,以学生辩论的形式开展。三、你们知道还有哪些不同的国家、地区、民族,他们是如何度过隆重的节日吗?了解其寓意,丰富自己的知识。四、教师小结 这篇散文回忆了作者京郊运河家乡几十年前的过年习俗。从腊月预热后一天比一天增温、火热、发烧直到年三十的除夕之夜,表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乡土风味,歌颂了热爱生活、纯真可爱的父老乡亲。五、作业1、 自己收集你认为要掌握的文中字词,记住其音形义 2、抄写文中有关二十四节气的四句话。 3、谈谈你对过去几年里过年的认识和感想,从中看到了怎样的变化?诵读欣赏内容简要评析: 1、对联是我国独有的文学形式,不仅种类多、用途广,而且内容与语言丰富多样,具有高度的艺术性。 湖南岳阳楼对联是流传已久的名胜联。上联概写岳阳楼的自然景观,下联暗引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由眼观湖山联想到百姓的忧乐,切景切事,抒发爱国之情。 林则徐书两广总督府衙对联是他赴广州查禁鸦片后在两广总督任上所作,借联述怀自勉。虽仅16个字,却气势磅礴,表现了作者磊落的胸襟与刚正不阿、无私无畏的品格。 徐渭题写的山海关孟姜女庙也属名胜联。作者借山海关居高临下之势在必行,写海阔天空、碧水白云之壮丽景色,用海水每天的涨落与浮云的消长表达人们对传说中的孟姜女不幸遭遇的同情和千里送寒衣的执着精神的崇敬。 集句联“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至今常见的春联,以天、地、人、物都非同寻常,表现了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