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宇—设计说明书封皮.doc

CLJD01-018@基于超声波技术的汽车油耗检测仪器设计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CLJD01-018@基于超声波技术的汽车油耗检测仪器设计.zip
CLJD01-018@基于超声波技术的汽车油耗检测仪器设计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484542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23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5-11-05 上传人:QQ28****1120 IP属地:辽宁
30
积分
关 键 词:
机械毕业设计全套
资源描述:
CLJD01-018@基于超声波技术的汽车油耗检测仪器设计,机械毕业设计全套
内容简介:
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评分表 学生姓名 迟宇 院系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 院 专业、班级 车辆工程 B07-11 指导教师姓名 付百学 职称 教授 从事 专业 车辆工程 是否外聘 是 否 题目名称 基于超声波技术的汽车油耗检测仪器的设计 序号 评 价 项 目 满分 得分 1 选题与专业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综合训练情况;题目难易度 10 2 题目工作量;题目与工程实践、社会实际、科研与实验室建设等的结合程度 10 3 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设计涉及学科范围,内容深广度及问题难 易度);应用文献资料能力 15 4 设计(实验)能力;计算能力(数据运算与处理能力);外文应用能力 20 5 计算机应用能力;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或综合分析能力、技术经济分析能力) 10 6 插图(图纸)质量;设计说明书撰写水平;设计的实用性与科学性;创新性 20 7 设计规范化程度(设计栏目齐全合理、 SI 制的使用等) 5 8 科学素养、学习态度、纪律表现;毕业论文进度 10 得 分 X= 评 语:(参照上述评价项目给出评语,注意反映该论文的特点) 工作态 度: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 研究能力或设计能力:强 较强 一般 较弱 很弱 工作量: 大 较大 适中 较少 很少 说明书规范性: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 图纸规范性: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 成果质量(设计方案、设计方法、正确性)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 其他: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nts 毕业论文评阅人评分表 学生 姓名 迟宇 专业 班级 车辆工程B07-11 指导教 师姓名 付百学 职称 教授 题目 基于超声波技术的汽车油耗检测仪器的设计 评阅组或预答辩组成员姓名 出席 人数 序号 评 价 项 目 满分 得分 1 选题与专业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综合训练情况;题目难易度 15 2 题目工作量;选题的理论意义或实际价值 10 3 查阅文献资料能 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20 4 研究方案的设计能力;研究方法和手段的运用能力;外文应用能力 25 5 文题相符程度;写作水平 15 6 写作规范性;篇幅;成果的理论或实际价值;创新性 15 得 分 Y= 评 语: (参照上述评价项目给出评语,注意反映该论文的特点) 回答问题: 正确 基本正确 基本不正确 不能回答所提问题 研究能力或设计能力:强 较强 一般 较弱 很弱 工作量: 大 较大 适中 较少 很少 规范性: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 成果质量(研究方案、研究方法、正确性):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 其他: 评阅人或预答辩组长 签字 : 年 月 日 注:毕业设计(论文)评阅可以采用 2 名评阅教师评阅或集体评阅或预答辩等形式。 nts 毕业设计答辩评分表 学生 姓名 迟宇 专业 班级 车辆工 程 B07-11 指导 教师 付百学 职 称 教授 题目 基于超声波技术的汽车油耗检测仪器的设计 答辩 时间 月 日 时 答辩组 成员姓名 出席 人数 序号 评 审 指 标 满 分 得 分 1 选题与专业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综合训练情况,题目难易度、工作量、与实际的结合程度 10 2 设计(实验)能力、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10 3 应用文献资料、计算机、外文的能力 10 4 设计说明书撰写水平、图纸质量,设计的规范化程度(设计栏目齐全合理、 SI制的使用 等)、实用性、科学性和创新性 15 5 毕业设计答辩准备情况 5 6 毕业设计自述情况 20 7 毕业设计答辩回答问题情况 30 总 分 Z= 答辩过程记录、评语: 自述思路与表达能力: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 回答问题: 正确 基本正确 基本不正确 不能回答所提问题 研究能力或设计能力:强 较强 一般 较弱 很弱 工作量: 大 较大 适中 较少 很少 说明书规范性: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 图纸规范性: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 成果质量(设计方案、设计方法、正确性)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 其他: 答辩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nts 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表 学生姓名 迟宇 性别 男 院系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专业 车辆 工程 班级 B07-11 设计(论文)题目 基于超声波技术的汽车油耗检测仪器的设计 平时成绩评分( 开题、中检、出勤 ) 指导教师姓名 职称 指导教师 评分( X) 评阅教师姓名 职称 评阅教师 评分( Y) 答辩组组长 职称 答辩组 评分( Z) 毕业设计(论文)成绩 百分制 五级分制 答辩委员会评语: 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字(盖章): 院系公章: 年 月 日 注: 1、平时成绩(开题、 中检、出勤)评分按十分制填写,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答辩组评分按百分制填写,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百分制 =W+0.2X+0.2Y+0.5Z 2、评语中应当包括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质量、能力水平、设计(论文)水平、设计(论文)撰写质量、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实施或写作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及学生答辩情况等内容的评价。 nts 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推荐表 题 目 基于超声波技术的汽车油耗检测仪器的设计 类别 学生姓名 迟宇 院(系)、专业、 班级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车辆工程 B07-11 班 指导教师 付 百学 职 称 教授 设计成果明细: 答辩委员会评语: 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字(盖章): 院、系公章: 年 月 日 备 注: 注:“类别”栏填写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其它 nts I 摘 要 近年来,汽车工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由于全球高新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人们对环境保护与节约能源的更加关注,各种油耗检测仪器就应运而生,但是其中大部分为解体式油耗检测技术下的燃油消耗检测仪器,主要为容积法和质量法。由于此种检测设备的结构复杂,特别是在我国颁布的第一个关于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制值的标准,使得汽车油耗检测的需求更加迫切,不解体油耗分析系统的开发研究是交通部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此项目包括从方案确定、硬件设计、信号处理到软件编程等很多内容,本论文的目的就是设计一套不解体燃油消耗检测仪器 -基于超 声波技术的汽车油耗检测仪器。 基于超声波技术下的燃油消耗检测仪器是一种利用超声波流量计技术测量燃油流量并通过计算电路得到燃油消耗情况的一种新型的燃油消耗检测仪器。 超声波流量计具有不扰乱流场、无可动部件、无压力损失、测量精度高、性能稳定可靠、测量范围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液体和气体的计量。 关键词: 超声波换能器、流量、模块、环鸣法、 FPGA、串行通讯 nts II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Automobile industry has been developing by leaps and bounds, due to the global high-tech is changing and people to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nergy saving more attention, all kinds of fuel consumption testing instrument is made, but mostly disintegrated type of fuel detection technology fuel consumption testing instrument, mainly for volumetric method and quality standard. Because this test equipment of structure is complex, especially in the first China promulgated on passenger cars fuel consumption of standard, make cars limit consumption detection more urgent demand, not the disintegration of fuel consumption analysis system development research ministry of science research project is significant. The project including from plan, hardware design, signal processing to software programming and many other topics,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design a set of non-dismatiement testing instruments fuel consumption based on ultrasonic technology - the fuel consumption testing instruments. Based on the fuel consumption under ultrasonic technology testing instrument is a use of ultrasonic flowmeter measurement fuel flow and technology through calculation of fuel consumption circuit get a new type of fuel consumption testing instruments. Ultrasonic flowmeter is not disturbed flow field, no moving parts, without pressure loss, high accuracy, stable and reliable performance, wide measuring range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widely used in liquid and gas measurement Keywords: Ultrasonic Transducer, Flow, Module, Ring Sound Method, The FPGA, Serial expertnts 目 录 摘要 . I Abstract . II 第 1 章 绪论 . 1 1.1 燃油经济性的概念和意义 . 1 1.2 汽车油耗检测的发展概况 . 2 1.3 国内外汽车油耗仪检测研究现状 . 2 1.4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3 1.5 本设计主要研究内容 . 6 第 2 章 超声波式燃油消耗检测仪的原理及方案的确定 . 8 2.1 汽车油耗仪器的测量方法与分类 . 8 2.1.1 直接测量法 . 8 2.1.2 间接测量法 . 10 2.2 超声波流量计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 . 10 2.2.1 超声波测量技术发展概况 . 10 2.2.2 超声波 流量计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 2.3 管道流量测量的理论基础 . 13 2.3.1 流量的基本概念 . 13 2.3.2 管道内流体理论 . 14 2.3.3 流速补偿系数对流速公式的修正 . 17 2.4 超声波流量测量的原理 . 18 2.4.1 时差法 . 18 2.4.2 多普勒法 . 20 2.4.3 相关法 . 20 2.5 超声波测量方案的确定 . 21 2.6 本章小结 . 22 第 3 章 超声波油耗检测仪器硬件电路的设计 . 23 3.1 系统硬件电路的总体设计 . 23 3.1.1 系统硬件的结构设计 . 23 3.1.2 系统工作原理及流程 . 24 nts 3.2 系统硬件电路的模块设计 . 25 3.2.1 微控制器模块 . 25 3.2.2 看门狗电路的初设计 . 26 3.2.3 超声波发射模块 . 27 3.2.4 超声波接收及后续处理模块 . 28 3.2.4 发射 /接收切换电路 . 34 3.2.5 实时时钟、看门狗及数据存储模块 . 34 3.2.6 液晶显示模块 . 36 3.2.7 键盘模块 . 37 3.2.8 微型打印机的选择 . 40 3.2.9 通讯接口的选择 . 41 3.2.10 电源模块 . 42 3.2.11 超声波换能器的选择 . 43 3.3 本章小结 . 44 第 4 章 智能型汽车油耗仪机械部分设计 . 45 4.1 壳体材料的选择 . 45 4.2 外型尺寸的确定 . 45 4.3 控制面板的设计 . 46 4.4 数据线接口的设计 . 47 4.5 油耗仪器内部结构设计 . 48 4.6 超声波换能器装夹结构设计 . 49 4.7 本章小结 . 50 第 5 章 FPGA 的数字系统设计 . 51 5.1 FPGA的芯片选择 . 51 5.2 FPGA内部 模块设计 . 51 5.2.1 高速计数器模块 . 52 5.2.2 时钟信号模块 . 54 5.2.3 逻辑控制模块 . 54 5.3 FPGA的接口电路设计 . 54 5.4 本章小结 . 55 第 6 章 软件系统的设计 . 56 nts 6.1 系统软件整体结构及功能 . 56 6.2 主要功能模块的设计 . 57 6.2.1 系统主程序模块 . 57 6.2.2 中断服务程序模块 . 57 6.2.3 计算模块的程序设计 . 61 6.2.4 数据存储模 块 . 62 6.2.5 显示模块 . 63 6.2.6 按键的去抖功能的程序流程图设计 . 64 6.3 本章小结 . 65 第 7 章 试验研究及 误差分析 . 66 7.1 试验的目的和意义 . 66 7.2 零流量下的相关实验 . 66 7.2.1 换能器收发信号波形实验 . 66 7.2.2 过零检测 . 67 7.2.3 零速检测 . 67 7.3 实时流量实验 . 68 7.3.1 实验方法 . 68 7.4 误差分析 . 71 7.4.1 管道直径 D 的影响 . 72 7.4.2 固有延迟 的影响 . 72 7.4.3 测量时差 t 的影响 . 72 7.4.4 参数0t的影 响 . 72 7.4.5 流量修正系数 K 的影响 . 73 7.5 温度和压力的修正 . 75 7.6 本章小结 . 76 结论 . 77 参考文献 . 78 致谢 . 81 nts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1 第 1 章 绪 论 1.1 燃油经济性的概念和意义 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汽车燃料仍将以石油产品为主。例如 :西欧工业发达国家交通运输消耗石油产品的 34%-45%; 美国交通运输部门消耗国内石油产品的52%。 2002年,我国原油产量为 1.6亿吨,进口石油则超过 7200万吨,耗费 200多亿美元。汽车燃油消耗量分别占我国汽油和柴油产量的 87%和 21%。据统计 2010 年我国石油进口高达 1.6亿吨。 此外,由于汽车运输的油耗占汽车运输成本的 20%以上。节约燃料就意味着汽车运输成本的降低,经济效益的提高。显而易见,研究汽车燃料经济性对汽车节能的意义重大。例如 :同 1970 年相比, 1993 年美国汽车平均油耗下降了 33%。为此世界各国都把降低汽车能耗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并成为汽车制造和交通运输领域的重要课题。 在保证动力性的条件下,汽车以尽量小的燃油消耗量经济行驶的能力,称为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 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从汽车的设计和生产上来讲,改进发动机结构 (如发动机的稀燃技术 )是一个趋势,从而改善燃油的燃烧状况,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来减少汽车的尾气对环境的污染。并且,汽车燃油经济性与汽车的底盘和发动机的结构和技术状况密切联系,所以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可以作为汽车技术性能的综合考查指标。 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即改进燃油的利用率,既可节约石油资源,又可降低我国对石油进口的依赖度 ;既降低运输成本,又可提高运输效益 ;并且可减少环境排放尾气污染量,从而改善环境质量。世界各国对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 性都有自己的方法。在 2002年年底,美国布什政府出台提高轻型车燃油经济标准的相关法规,它们的第一步是从 2002年的 20.7MPG(miles per gallon,英里 /加仑 )提高到 2007 年的 22.2 MPG,即等同于百公里油耗从 11.36L/100km减少至 10.60 L/100km。根据美国交通安全部的统计数据,此举意味着到 2007 年,美国的汽油消耗量可以减少 25 亿加仑( 1 加仑=0.003785411784立方米)相当于 9 463 529 460 升 。在 1999年 3月,日本在“能源合理消费法”中已经第二 次颁布关于改善机动车性能的公告,在此公告中,分别规定了总质量小于 2.5 t 的载货汽车和乘用车的油耗限定值,要求和 1995 年相比, 2010年汽油车油耗限定值至少要降低 20%。德国要求在汽车制造厂生产的汽车的平均燃油消耗量 1980 年的为 9.25L/100km,1990 年的为 7.96L/100km, 2005 年比 1990 年降低1/4。 nts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2 综上可见,较好的燃油经济性可以减少汽车的油耗,从而降低汽车的使用费用 ;进而降低国家总的石油消耗量,缓解国家能源危机。良好的燃油经济性还可以降低汽车 CO、 CO2、 HC化合物及颗粒物的 排放,有利于生活环境的改善。 1.2 汽车油耗检测的发展概况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以前,世界各国还没有强制执行汽车油耗法规或标准。 1973年中东石油危机后,世界石油价格飞涨。此时,人们认识到石油资源的逐渐枯竭,也威胁到人类长远的正常生活。许多工业发达国家同时也是石油主要进口国,他们进口的石油有相当大的部分消耗在汽车上,从能源的安全性考虑,如果不控制汽车的油耗,他们的经济发展可能会受控于石油出口国。于是 1975年美国政府首先颁布了能源保护法和能源政策,并制订了控制汽车燃油消耗量的法规,成为世界上第一部强制执行的汽 车油耗法规。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开始关注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范围的气候变暖。二氧化碳( 2CO )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因素,各种温室气体中 2CO 约分担了 50%的责任,工业发达国家汽车排放的 2CO 约占该国 2CO 总排放量的 30%-40%。由于汽车的燃油消耗量与 2CO 的排放量有直接关系。于是,油耗法规的意义不单是能源问题,还关系到环境问题。 显而易见,研究汽车燃料经济性对汽车节能、环境保护的意义重大。为此,世界各国都把降低汽车能耗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并成为汽车制造和交通运输领域的重要课题。我国汽车行业从八十年代初就开始了制定汽车油耗标准的工作,制定了测各类车辆燃油消耗量的统一试验方法标准,并颁布了各类车辆的行业性燃油耗量限值标准,如 : (1) GB/T 12545-1990汽车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 ; (2) JB 3809-1984载货汽车燃料消耗量限值 ; (3) JB 3806-1984重型载货汽车燃料消耗量限值 ; (4) GB/T 12545.1-2001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 ; 由于这些都是行业性或推荐性的标准,加上油耗检测起来相对麻烦,所以国内多数检测站没有油耗检测项目或者是有而不用,所以把油耗检测真正纳入检测项目中来也是我国有待解决的问题。 1.3 国内外汽车油耗仪检测研究现状 燃油消耗量是评价汽油机经济性的 重要指标,是汽车发动机的重要测量参数之一。nts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3 因此,燃油消耗量的测量是汽车性能试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测量精度直接影响汽车实际性能指标、各项技术参数确定和主要附件的选配及调整等。目前,发动机台架试验多属于稳态工况,仍沿用传统的质量法或体积法测量发动机燃油消耗量。随着汽车技术飞速发展,对其测试的手段也应同步发展。 目前的油耗仪多为体积式的,日本小野公司的 FP-214型活塞式流量传感器,最低采样时间为 0.1s,最小油量分辨率为 lmL,传感器量程为 0. 3 120L/h。涡轮流量仪具有瞬时测量和累计功能,得到广泛应用, 可测量 0.05 1200L/min 的液体流量,在标定条件下,精度可达 0.5%,响应时间 2-10ms。中小功率汽油机燃油流量小,一般在 10-3000mL/min,超出涡流流量计下限,为此国内研制出不同大小的涡轮以满足汽油机小流量测量的需要。以上两种流量仪均用于汽车道路试验,只能测量体积流量。美国 Pierburg仪器公司的流量计为涡轮流量仪的改进型,流量范围可从 1 L/h起,响应时间为 200ms精度可达士 0.1%。奥地利的 AVL公司研制的台架试验中发动机燃油耗的精确测量仪,在油量 25C 时精度较高,台架试验测量范围为 0 150kg/h,尽管该油耗仪可进行动态测试,但由于仍是静态燃油测量秤的改进,动态响应时间大于200ms。 国内有关燃油消耗测量设备的报道较少,只有一些专利。而应用软件与底盘测功机结合进行油耗测量的系统更加少,目前底盘测功机上应用的软件都是一些串口调试软件,通过与油耗仪结合,接受油耗仪的数字信号,通过计算机分析处理,得出油耗结果。现在, 国内油耗测试市场还是主要沿用传统的油耗仪测试方法和台架试验方法。 1.4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由于燃油紧缺对汽车油耗这一参数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油耗仪作为其检测设备也应具有相应的精度。现有的油耗仪在出厂前通常只通过精密天平或者量筒对其进行标定。长期以来,油耗仪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缺乏检验装置进行全面有效检定,导致油耗仪失准,这是现有油耗仪质量失控的主要原因。 1、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石油资源的需求激增,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据公安部交管局发布的数据 (按上牌数来计算,这是最权威的数据了 )显示,我国机动车保有 量已达 1.99 亿辆,其中汽车 8500 多万辆,中国目前就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 7500万辆左右的日本,仅次于拥有约 2.5 亿辆的美国,成为全球汽车保有量第二大国。而且我国还以每年新增机动车 2000多万辆的数量在增加。 2002年中国有将近 2050万辆车,当时中国每天大约消耗 540万桶石油。而现在我们到底每天需要的石油消耗。根据国际能源组织的评估:仅中国自己就需要世界石油需求增长的 40%,中国的能源nts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4 消费占全球的 10%,美国能源消费是中国的两倍,因此中国石油的消费将增长 7.6%,每天达 920万桶。到 2015年中国预计将每 天消费石油达到 1160万桶。 由汽车消耗的燃料占我国燃料消耗总量的 40%左右。据预测到 2020 年车用燃油消耗为 3.05亿吨,换算成原油将超过 5亿吨,车用燃油成为我国新增石油消耗的主体。以中国的石油储备量和 2008 年中国石油静态消费量计算,我国的石油储备再过 10 年将全部耗尽。如果想将之延长到 20年,则 50%以上的车辆必须停止行驶。目前,包括欧盟、美国、日本、韩国等在内的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已经根据各自国情实施了不同形式的汽车燃料消耗量标示制度,作为控制汽车二氧化碳排放和油耗的支柱措施之一。 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机 动车保有量急剧膨胀所引起的石油危机将在所难免,为此我国加快汽车节能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陆续出台了相关标准: 轻型汽车燃油消耗量试验方法于 2003 年出台,解决了制造商在标示汽车油耗值时的随意性,必须按照统一的试验方法得到的数值来标示。 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 GB19578-2004 于 2005 年 7 月 1 日实施。我国首次按车辆重量分组确定不同汽车应该达到的燃料消耗量,实施后汽车厂商要通过产品文件和网络等途径向消费者公示生产车型的燃料消耗量 ;对于新认证车:第一阶段的执行日期为 2005 年 7 月 1 日,第二阶段的执行 日期为 2008 年 1 月 1 日;对于在生产车:第一阶段的执行日期为 2006 年 7 月 1 日,第二阶段的执行日期为 2009 年 1 月 1 日。从2012年开始实施第 3 阶段,将把车型燃油消耗量作为评价指标,从而取代原先按单车限制的评价方法。第 3 阶段乘用车燃油消耗量限值标准将不再针对单车采用限值的燃油消耗量评价方法,而是从技术可实现的角度上,以整车装备质量为特征参数,为各个不同的质量段分别设定车型燃油消耗量目标值。第 3 阶段乘用车燃油消耗量限值标准的目标是使我国乘用车燃油消耗量平均水平在 2006 年的基础上下降 15%左右,到2015年达 到 7L/100km 的目标。 轻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 GB20997-2007)为我国的轻型商用车设定了两个阶段的燃油消耗量限值:自 2008年 2月 1日起,新认证基本型车及其变型车应符合第二阶段限值要求;自 2009 年 1 月 1 日起,在 2008 年 2 月 1 日前认证车型的在生产车及其变型车应符合第一阶段限值要求;自 2011 年 1月 1日起,适用于本标准的所有车辆应符合第二阶段限值要求。第二阶段目标实现后,我国轻型商用车的平均燃油消耗量可望减少 10% 15%。 低速货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及测量方法( GB21378-2008)于 6 月 1 日起实施。这项标准是我国第一项限制低速货车燃料消耗量的强制性国家标准。低速货车是指最高设计时速不大于每小时 70公里,最大设计总质量不大于 4500千克的货运车。 nts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5 营运客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及测量方法 JT 711 2008规定营运汽油客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在柴油客车燃料消耗量限值的基础上相应增加 15%。新投入的营运客车, 2008年 9月 1日起执行第一阶段限值; 2010年 1月 1日起执行第二阶段限值。 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标示管理规定规定从 2010年 1月 1日起,所有最大设计总质量在 3500kg以下的乘用车 和轻型商用车在销售时都必须粘贴汽车燃料消耗量标识并标注由国家指定检测机构按照统一的国家标准测定的市区、市郊、综合三种工况的燃料消耗量 ;消费者可以根据购车后的预期使用情况参照相应的燃料消耗量选择车辆。 2、油价不断上涨,人们更加关注汽车油耗 ,厂家公布的油耗与实际差距很大 石油在 1998年最低点每桶不足 10美元到 2008年突破 140美元每桶。现在每桶石油价格是 105 美元,而我们中国每天需要 920 万桶石油。我们每天就石油一项每天需要 96600 万美元。虽然我们自己国家开采石油可供应一半市场需求。那我们国家每天也 在石油这一项需要支出外汇 48300 万美元。而 2010 年我国新增 2000 万辆新车。这些车都会增加我们多少石油消耗?换而言之是 2010 年我们需要使用比 2009 年更多的外汇购买石油!我们的机动车保有量,随着这些年的经济发展,飞快的增长。所以经济、节油型汽车就是目前众多汽车厂家研究的对象。而许多汽车厂商也开始推行自己的汽车百公里油耗。 但是汽车厂商宣传的百公里油耗,是在理想状态下测出的最小油耗,以 60km/h等速或 90km/h 等速或 45km/h 等速测取。因此同类型、同价位车型间无法进行油耗对比。一辆排量 2.4L 的车 ,理论油耗为 6.2L/100km,而实际油耗却高达 10L/100km 以上。实测综合油耗与理论油耗相差的竟然如此之大。 因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标示管理规定:针对总质量在3.5t以下的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包括国产和进口车型,在销售时必须粘贴汽车燃料消耗量标识,并标注按照国家统一标准测定的市区、市郊、综合三种工况的油耗量,并于 2010年 1月 1日起施行。汽车燃料消耗量标示数据根据 GB/T 19233-2008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测定。 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标示管理规定 ,标志着 统一标准下的车辆真实油耗即将取代目前车厂所公布的油耗数据。新车将被强制要求在指定检测机构进行燃料消耗量检测 ,以获得统一标准下的车辆真实油耗数据。这在消费者对各种油耗值信任度下降的背景下 ,需要一个更专业、更权威的检测数据来正本清源。 3、汽车油耗关系到环保节能及汽车前沿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我们的机动车保有量,随着这些年的经济发展,飞快的增长。这些增长潜在着消nts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6 耗我们的外汇和我们的环境与身体健康。 据统计,每千辆汽车每天排出一氧化碳约 3000kg,碳氢化合物 200 400kg,氮氧化合物 50 150kg;美国洛杉矶 市汽车等流动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已占大气污染物总量的 90%。汽车尾气可谓大气污染的“元凶”。 我们每年购买石油使用的美元千亿上下!我们近 2 亿辆机动车,如果全部开动,那么一天就会排出一项一氧化碳就是 60万吨。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多么大的影响?!石油每年消耗我们数千亿美元、机动车每天给我们呼吸的空气中添加一氧化碳 60万吨。所以我中国面临着国内的油田产量已经严重满足不了国家与人民群众的需求、必须每年外购千亿美元的石油、使用石油带来的严重的空气污染、等等!这些严重的问题 ,他迫切的要求我们对汽车燃油消耗进行精确控制,达到 节能减排的目的。 2004 年的产业政策,首次鲜明地提出国家引导和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汽车产业及相关产业要注重发展和应用新技术,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明确提出 2010 年前,乘用车新车平均油耗比 2003 年降低 15%以上。要依据有关节能方面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建立汽车油耗公示制度。 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制定的乘用车类汽车的节能目标也与我国的石油资源状况吻合 即通过先进节能技术的应用,使燃料消耗量年均下降 4%,到 2020 年共计下降 50%,也即 2020年时乘用车的平均燃料消耗量达到 5L/100km,实现 与国际水平的接轨。 因此研究汽车油耗检测方法,采用不同的油耗检测方法适应不同的检测要求,具有重要意义。 1.5 本设计主要研究内容 我国对燃油消耗量的测量研究已取得一些成果。但是要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就要以燃油消耗量的准确测量为前提。基于超声波技术的燃油消耗检测仪器可以有效提高这种测量的精度。 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 1)介绍基于超声波技术的汽车油耗检测技术理论;分析汽车油耗不同检测方法的特点;设计本次油耗仪器的结构; ( 2)确定基于超声波技术的汽车油耗检测的控制原理;设计建立汽车油耗检测的数学模型; ( 3)设计汽车油耗检测仪器的总体结构和选择硬件设备,并进行系统控制电路设计; ( 4)根据仪器功能要求和油耗检测数学模型等进行软件系统流程设计,编写控制nts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7 程序流程图; ( 5)超声波检测仪器的外形设计; ( 6)超声波换能器的夹紧机构的设计。 nts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8 第 2 章 超声波式燃油消耗检测仪的原理及方案的确定 2.1 汽车油耗仪器的测量方法与分类 汽车油耗检测方法包括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两类。 2.1.1 直接测量法 直接测量法通过计量一定时间或里程内汽车所消耗的燃油体积或质量,得到汽车的燃油消耗量。包括容积法、质量法(失重法)等。 该方法需要将油耗仪串入发动机的燃油供给系统 ,存在着安全问题 (汽油挥发造成污染和易燃 );油耗仪串入到油路中会影响到发动机燃油的供给和燃油消耗量的测试精度;同时 ,油耗仪的安装连接十分不便;安装和测量过程时间较长。 ( 1)容积法、质量法油耗检测原理 如图 2.1 所示,系统采用流量传感器检测燃油流量信号,并将信号送给单片机处理,单片机根据存储器中存储的数据和相应的控制程序得到不同要求和条件下的油耗量,通过显示器或打印机进行数据输出,通过键盘实现人机交互功能,还可通过通讯接口实现数据传输,扩展系统功能。 通常体积流量检 测采用涡轮流量传感器、超声波流量计等,质量流量检测采用压差传感器(质量传感器)。 图 2.1 油耗检测原理 发动机进、回油管道上各安装一只涡轮流量传感器 ,用来得到进、回油管道的流量信号,并送入单片机。单片机对进、回油管道流量信号进行处理 ,并做温度修正 ,得到进、回油管道标态体积流量 ,然后对进、回油管道的流量进行差值计算 ,累加得到实际燃油消耗量。 ( 2)油耗测量计量方法 nts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9 容积法测量。在测量范围内 ,传感器输出的脉冲频率与体积流量成正比 ,该比值即体积仪表系数 K,计算公式 : QfK 3600 或 VNK ( 2.1) 式中 : f 为流量信号频率 ,Hz; Q 为体积 流量 ,l/h; N 为脉冲数; V 为体积总量 ,L。 将仪表系数 K 预先置入单片机中 ,单片机即可由获得的流量脉冲频率 f 与仪表系数 K之比求得管道燃油流量 Q。 质量法(失重法)测量,如图 2.2所示。 图 2-2 质量法(失重法)测量原理 图中: 1-密封贮油罐 2-质量传感器 3-信号处理 4-电路电磁阀 5-供油管 6-出油管 7-旁 通管 密封贮油罐固定于质量传感器之上 ,质量传感器输出与油罐内的燃油质量成正比的电信号: ()cfU k W k W W ( 2.2) 式中 CW 为油罐自重; fW 为罐内燃油质量; W 为贮油罐总质量。 测量时 ,传感器输出的电压信号随着油罐中燃油的消耗而降低。对测量过程传感器输出的电压信号求导, k为仪表常数: d U d Wk k Gd t d t ( 2.3) nts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10 2.1.2 间接测量法 间接测量法即不解体测量法,包括碳平衡法、超声波法(测体积流量)、燃油喷射量累积法等。 ( 1)碳平衡法 通过发动机混合气燃烧前、后的碳 (C)质量守恒 ,得到汽车的燃油消耗量。基于物质 守恒定律。该方法只要测得排气 (或稀释排气 ) 中含 C成分 (主要是 CO2、 CO、 HC) 和排气 (或稀释排气 )的流量 ,就可得到排气中总的 C质量;燃烧前的 C质量主要来源于燃料 ,同时考虑参与燃烧的空气 (或用于稀释的空气 )含有的 C。因此 ,只要测量 (稀释 ) 排气的流量和含 C成分的浓度以及空气中的含 C成分浓度 ,就可实现汽车和发动机不解体燃油消耗量的测量 ,解决直接测量法存在的弊端。 ( 2)燃油喷射量累积法 根据电控喷射发动机的特性及原理,汽车耗油量与喷油器的开启时间成正比,直接通过采集喷油器的控制脉冲宽度(即喷油时间), 找出耗油量和控制信号脉宽之间的关系,只需测量控制信号脉宽就可以计算出相应的耗油量及耗油率。 ( 3)超声波法(测体积流量) 当超声波在流动的媒质中传播时,超声波速度与静止媒质的传播速度有所不同,其变化值与媒质流速有关。因此根据超声波速度的变化即可求出媒质流速。 2.2 超声波流量计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 2.2.1 超声波测量技术发展概况 超声波流量测量技术是一种利用超声波信号在流体中传播时所载流体的流速信息来测量流体流量的新的测量技术。这种技术不仅应用在工业的石油、水资源的管理等各方面,而且在医疗、海洋观测、河流及 各种计量测试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20 世纪 30 年代, Rutten 发表的专利提出了用声信号测量流量,带动了各国超声波流量测量的研究,如美国、意大利等相继出现,但都没有大的进展,都局限十对相位差法的研究。 50年代,出现“鸣环”测量法,即通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学生姓名 迟 宇 系部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车辆工程 B07-11 班 指导教师姓名 付百学 职称 教授 从事专业 车辆工程 是否外聘 是 否 题目名称 基于超声波技术的汽车油耗检测仪器设计 一、设计(论文)目的、意义 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石油资源需求激增,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 我国 汽车 保有总量 2010 年达到 7500 万辆。由汽车消耗的燃料占我国燃料消耗总量的 40%左右。由于 油价不断上涨,人们更加关注汽车油耗 ,厂家公布的油耗 与实际差距很大。为此我国陆续出台了 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 、等多项标准,以 加快汽车节能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由此 需要更专业的检测机构,采用科学合理的油耗检测仪器,提供更权威的汽车油耗检测数据。汽车油耗关系到环保节能及汽车前沿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研究汽车油耗检测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研发车辆油耗检测仪,提高油耗检测精度,扩大仪器测量范围,是实现油耗仪产品更新换代的要求,也是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需要。 基于超声波技术的汽车油耗检测仪器 能精确检测汽车油耗,可以对汽车的燃油经济性有一个正确的评价和预测 ,可为研制低油耗车提 供依据;对营运车辆油耗检测评价,可为其维护、维修提供依据;对于维修企业,可用于判定维修质量;还可用于教学、研究单位进行其工作规律研究。 二、设计(论文)内容、技术要求(研究方法) 设计内容: ( 1)介绍基于超声波技术的汽车油耗检测技术理论;分析汽车油耗不同检测方法的特点; ( 2)确定基于超声波技术的汽车油耗检测的控制原理;建立汽车油耗检测的数学模型; ( 3)进行汽车油耗检测仪器的硬件选择与设计、系统控制电路设计; ( 4)根据仪器功能要求和油耗检测数学模型等进行软件系统程序流程图的编写与设计。 技术要求(研 究方法): ( 1)设计仪器应能实现智能化油耗检测; ( 2)测试范围要广(汽油车、柴油车;各种工况); ( 3)测试精度要满足要求。 SY-025-BY-2 nts( 4)进行试验验证。 三、设计(论文)完成后应提交的成果 1设计说明书一份。 2装配图 1 张,电路图 12 张,零件图 2 张。 四、设计(论文) 进度安排 ( 1)调研、资料收集、完成开题报告 第 1 2 周( 2 月 28 日 3 月 13 日) ( 2)方案设计与分析、整理 第 3 4 周( 3 月 14 日 3 月 27 日) ( 3)结构设计、计算与分析 第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CLJD01-018@基于超声波技术的汽车油耗检测仪器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484542.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