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二历史教师用书2.2阿布辛拜勒神庙的新生人教版选修6.doc_第1页
2012高二历史教师用书2.2阿布辛拜勒神庙的新生人教版选修6.doc_第2页
2012高二历史教师用书2.2阿布辛拜勒神庙的新生人教版选修6.doc_第3页
2012高二历史教师用书2.2阿布辛拜勒神庙的新生人教版选修6.doc_第4页
2012高二历史教师用书2.2阿布辛拜勒神庙的新生人教版选修6.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阿布辛拜勒神庙的新生 一、教学目标 目标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努比亚遗址的神庙群努比亚古埃及神庙大多建于公元前13世纪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统治时期。通过对努比亚遗址神庙群兴起的认识,理解人类文明的演变性。1例举努比亚遗址神庙群的兴起等知识,说明其在埃及文明中的历史地位,探讨努比亚遗址的宗教建筑艺术特点。2例举分析努比亚遗址神庙群的典型代表及艺术价值,说明其在世界文化遗产中的重要地位。3列举阿布辛拜勒神庙的搬迁史实,说明人类文化遗产拯救活动中国际合作的重要作用。问题探究法阅读法图表法1由阿布辛拜勒等神庙的非凡艺术价值,树立关注世界文化遗产命运的责任感和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使命感。2由阿布辛拜勒等神庙的艺术文化价值,培养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真挚感情。3由阿布辛拜勒神庙的大规模拯救活动,培养学生的国际援助精神。阿布辛拜勒神庙等杰出建筑阿布辛拜勒神庙,是努比亚遗址中最雄伟的代表性建筑;大神庙的建筑特征;阿布辛拜勒小神庙的建筑艺术特征;菲莱神庙的建筑艺术特征。通过对阿布辛拜勒神庙等杰出文化遗产代表的认识,理解古代埃及人民的智慧和历史,认识阿布辛拜勒等神庙遗产在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价值。问题探究法情景体验法阿布辛拜勒神庙的搬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呼吁国际社会援助抢救努比亚遗址;阿布辛拜勒神庙的搬迁及意义。由阿布辛拜勒神庙搬迁的史实,理解人类保护文化遗产的迫切性与可行性。问题探究法阅读法图表法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教学重点 努比亚遗址神庙群的杰出代表 教学难点 阿布辛拜勒神庙的艺术特点;阿布辛拜勒神庙搬迁中人类体现的精神意识及意义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内容主要从两个方面向学生介绍古埃及神庙历史遗址的:努比亚遗址神庙群是古代埃及神庙艺术的集中体现,努比亚遗址神庙群大多建于公元前13世纪埃及国王拉美西斯二世统治时期,集中体现了古埃及宗教建筑艺术的特点,与金字塔一样,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阿布辛拜勒神庙和菲莱神庙是努比亚遗址中最典型的代表性建筑,其雕像形象逼真,气势宏伟,浮雕因精美而闻名于世。阿布辛拜勒神庙的搬迁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使阿布辛拜勒神庙文化转移到安全地带,按旧貌重建,避免被人为毁坏的命运,国际力量积极参与,一次国际性救援活动大规模展开了,成功地拯救了几十处古迹,这次保护自己文化遗产的活动,展示了人类对自身历史的尊重和保护文化遗产意识的提高。 本课涉及的历史文化遗产知识,趣味性强,对学生有很强的学习吸引力,一些具体知识内容的难度不是太大,因此,教学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对于教学中涉及的情感价值观培养问题,可能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应注意把教学活动依托在一定的情感材料上,逐步形成真切的态度,达到提高学生保护文化遗产意识的教学目标,切忌不能空泛而谈,也不宜用历史结论充当情感感受。建议教师要精讲一些历史概念,如:阿布辛拜勒神庙、菲莱神庙、阿布辛拜勒神庙的搬迁,并组织学生讨论难点、分析重点,逐步深入探究“为什么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这一问题,为提高学生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打下知识基础。 本课引言是一段文字构成的,讲述了两个问题:一是古代埃及神庙是埃及典型、宝贵的文化遗产,它们与金字塔一样都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二是阿布辛拜勒神庙的成功搬迁,创造了奇迹般的历史,也说明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使命。建议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引言内容。问题一、假如你生活在20世纪30年代,你计划去埃及游览古埃及神庙的历史遗址,你选择的典型地区是哪儿?你游览归来后,你能用生动的语言向同学们介绍一下古埃及神庙的艺术价值吗?问题二、今天,如果你再去阿布辛拜勒神庙的历史旧址,你还能看到阿布辛拜勒神庙的旧貌吗?为什么?以上事件有何历史标志性意义?通过提问使学生对本课内容有初步了解,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导入本课学习。 第一目“努比亚遗址的神庙群” 本目内容叙述了古埃及神庙文明的兴起状况、古埃及神庙群的杰出代表和典型神庙的艺术特点等问题。 (1)古埃及神庙建筑群的兴起。 教材先叙述了神庙文明产生的背景:大约从公元前22世纪到公元前16世纪,埃及经历了两次较长时间的分裂和混乱,且一度遭到外族的入侵,后来又以南方的底比斯为中心重新统一。此时期,古埃及王国规模宏大的神庙建筑逐渐取代了金字塔,神庙建筑群同金字塔一样,成为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 随后,教材指出神庙建筑的总特征:古埃及神庙,主要以阿布辛拜勒至菲莱的努比亚遗址保存最为完好。努比亚遗址的神庙宗教建筑,大多建于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统治时期,集中体现了数千年前古埃及宗教建筑艺术的特点。 (2)神庙建筑群的杰出代表阿布辛拜勒大神庙、阿布辛拜勒小神庙和菲莱岛上的菲莱神庙。 教材分析了阿布辛拜勒神庙真正称得上是伟大的世界奇迹,是努比亚遗址中最雄伟的代表性建筑。阿布辛拜勒神庙位于尼罗河上游的西岸,包括一大一小两座神庙,全部由人工在崖壁上雕凿而成。阿布辛拜勒大庙坐西朝东,临峭壁而俯瞰尼罗河。 教材叙述外部特征说:神庙正门入口不大,左右各有两尊拉美西斯二世的巨型石像。四尊雕像高20米,造型一致,都是头戴王冠,并膝而坐,平视远方,神态威严。这些雕像形象逼真,气势雄伟,是古埃及艺术中绚丽的珍品之一。 教材描述内部特征说:神庙内部与一般神殿相似,有三个相互连接的大厅,其进深达60米。入口的大厅通道两旁,有八尊神像挺立护卫,两侧有大小不一的小室。神殿最里面供奉着太阳神等四座神像,拉美斯二世位列其中。整个殿堂的顶壁,遍刻精美浮雕和神奇的文字,生动地反映了拉美斯二世统治时期的生活情景和社会风俗。 教材惊叹神庙的精湛之处:神庙建造最精妙之处是每年的春分和秋分,随着太阳的升起,阳光就会从神庙正面的入口射进神庙内部,照亮最里面供奉的四座神像,前后持续大约20分钟,然后消失。这道阳光被称之为“天堂的火焰”,据说从此之后每年在法老的生日和忌日这两天,阳光都会这般投射到神庙最深处拉美西斯二世的身上。 建议教师在知识学习时,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调动学生的潜能和积极性,把课堂教学变得直观、生动、互动并轻松有趣,如: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展示“阿布辛拜勒大神庙的外观”,引导学生读图并思考,教师提问:你从阿布辛拜勒大神庙的外部,了解该神庙有哪些艺术特点?学生可从“阿布辛拜勒大神庙的外观图”,观察出:神庙雕凿于崖壁上;神庙正门入口不大,左右各有两尊巨型石像,石雕像造型一致,神态威严,气势雄伟等内容。 教材对阿布辛拜勒小神庙,由外观到内部依次叙述:距阿布辛拜勒神庙不远,是拉美西斯二世为其后妮菲泰丽修建的庙宇,即小阿布辛拜勒庙,也是在悬崖上雕凿成的,只是规模稍小。神庙正面入口处雕有六尊石像,其中四尊是拉美西斯二世,两尊是王后。每尊都高达10米。神庙内有多座精心雕刻出的王后妮菲泰丽的塑像,与多数古埃及雕像庄重、稳定的风格不同,这里的王后雕像神态自若,美丽动人。墙壁和天顶上饰有色彩鲜明的浮雕图案,尽管经历了三千多年,色彩依然如故。 学习阿布辛拜勒小神庙时,教师也可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展示“阿布辛拜勒小神庙的外观”,引导学生读图并思考:阿布辛拜勒小神庙的外观艺术内容有哪些?学生可说出:神庙在崖壁上雕凿,正面入口处雕有六尊石像,石像高大等知识内容。教师还可以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展示神庙其他图片,并根据图片的直观内容,提出与图片内容联系密切的问题,以此加深学生对神庙艺术特征的认知,但注意不能把知识拓展过多。 对菲莱神庙,教材择其精要说:坐落在菲莱岛上的菲莱神庙,建于公元前4世纪到3世纪之间,是努比亚地区另一座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址,神庙是唯一一座融合法老时代的建筑风格和希腊罗马建筑艺术于一体的杰作,庙内雕刻着众多女神的浮雕像,精美无比。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本目的【历史纵横】内容,加深学生对神庙建造背景的感性认识,然后提问:你能用“阿布辛拜勒神庙的艺术内容”,说明拉美西斯二世统治时期的“既顶礼神明,也炫耀自己的功绩与威严”吗?学生可以利用阿布辛拜勒神庙艺术上“对太阳神和拉美西斯二世本人的推崇”等内容来回答问题。 本目教学,教师还可以课前要求学生在课外动手收集神庙的图片、文字资料,分类编辑,在回到课堂上分组展示;或者,经过精心准备,全班同学分成三组,每组出几名同学扮演阿布辛拜勒大神庙、阿布辛拜勒小神庙和莱菲神庙的游览导游家,让导游领着同学们由外到内畅览神庙艺术美景。这样自设情景,身临其境地感悟历史,印象一定会更加深刻,也有趣得多,一定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第二目“阿布辛拜勒神庙的搬迁” 本目内容叙述了阿布辛拜勒神庙搬迁的社会背景、阿布辛拜勒神庙搬迁的简单内容和阿布辛拜勒神庙搬迁的意义等问题。 (1)阿布辛拜勒神庙搬迁的社会背景。 早在1901年时,埃及第一次修建阿斯旺水坝时,努比亚文明遗址几乎淹没于茫茫水海之中,1959年阿斯旺水坝的重建,使得努比亚神庙遗址不可避免地将落到了被湖水淹没的命运,1960年以后,努比亚文明遗址更是面临着随时消失在水海的危险。幸运的是人类意识到了努比亚文明遗址的价值,世界保护组织动员了一切可动员的力量去拯救努比亚遗址,他们在1959年召开了第一次会议,并起草了一份国际间合作保护计划,会议后他们查勘和寻访了所有位于阿斯旺和苏丹之问的遗址,并发表了关于勘察、考古和发掘遗址的建议。在国际社会不懈的努力下,许多的努比亚遗址保护措施得以实施,并在1960年3月8日,世界保护组织发表了一份国际倡议书,呼吁全世界为了挽救努比亚文明遗址,向他们提供包括资金、技术等条件在内的各方面的支持,以抢救努比亚遗址。 建议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本目【历史纵横】之一内容,加深学生对“阿布辛拜勒神庙搬迁的背景”的感性认识,然后设计问题提问:阿布辛拜勒神庙的搬迁,为什么能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心?教师引导学生用阿布辛拜勒神庙的艺术文明价值来说明问题。 (2)阿布辛拜勒神庙的搬迁。 为了挽救努比亚文明遗址的呼吁发出后,先后得到了51个国家的响应。1960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议下,德、法、意、埃、瑞典等34个国家派出考古专家实地调查和勘测,决定将这个遗址整体搬迁,易地保存。 阿布辛拜勒神庙的搬迁与保护运动中,拯救阿布辛拜勒神庙的具体方案是瑞典的专家提出的。根据这个方案,埃及的工程技术人员,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采用特殊的工艺,把大庙小庙切割成块,分别编号。然后用起重机吊装,搬运到新址,再按原样重新复原。正面的缝隙,全部用石头颜色一样的灰浆补齐。由于切割时注意了接缝尽可能的薄,所以重新装配后的神庙外观几乎未留下任何切割的痕迹。只是在神庙内部,故意留下接缝,以便游客可以联想起神庙的搬迁。尤为令人钦佩的是,迁移后的大庙,成功地保持了原有的方位,每年仍有两天早晨,太阳的光线可以从外面照射到最里面的太阳神等四座雕像上。 各国专家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成功地拯救了努比亚遗址的四十多处古迹。其中的22座神庙宇,经过测定方位和计算,拆散后化整为零,转移到安全地带,然后按旧貌重建,避免了被人为毁坏的命运。为纪念这次搬迁,在神庙新址的地下,特意埋藏了一本古兰经、两张埃及报纸和一些埃及硬币,以及搬迁的文件等。1980年,埃及动工兴建了努比亚博物馆,以纪念这次国际救援活动,努比亚博物馆按照古努比亚文明设计而成,具有浓厚的传统的努比亚民族风格,该博物馆占地6 000平方公里,在这座博物馆里镌刻着人类活动的历史,也折射出从公元前到公元后六世纪努比亚文明社会期间人类活动的足迹和环境。努比亚博物馆建成以后,用来记录努比亚文明遗址保护运动过程中的所有考古、挖掘等工作成果。 对本知识点的学习,建议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本目【历史纵横】之二内容,加深学生对“阿布辛拜勒神庙搬迁过程的辛勤劳作”的感性认识,然后设计问题提问:阿布辛拜勒神庙的搬迁中,你觉得取得了哪些成功?留下了怎样的遗憾?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3)阿布辛拜勒神庙搬迁的意义。 对于阿布辛拜勒神庙搬迁问题,教材指出:阿布辛拜勒神庙的搬迁,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文物抢救活动,也是人类成功保护自己文化遗产的壮举。努比亚遗址的国际救援运动,显示了人类对自身历史遗产的尊重,保护文化遗产意识的提高。 本目内容既是本课的学习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内容所在。建议教师要采取提问对话的方式,提出具有层次性的问题,可以设计以下几个问题:问题一、阿布辛拜勒神庙为什么要搬迁?为了搬迁社会各方面力量做了哪些准备?问题二、你能向同学们介绍阿布辛拜勒神庙的搬迁过程吗?这次阿布辛拜勒神庙的搬迁给你留下了哪些情感感受?然后组织学生讨论难点,师生对话,解决教学重点知识,学生阅读课文知识,配合解决问题,逐步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说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 本目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阅读【学思之窗】所提供的材料,思考【学思之窗】提供的问题,师生充分讨论后解决,以此提高师生保护文化遗产意识的学习目的。 建议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拉美西斯二世雕像吊装图和阿布辛拜勒神庙搬迁施工图,以此两幅图片设立情景问题。可设计以下问题:假如你是阿布辛拜勒神庙搬迁施工现场的一名指挥者,你说一说搬迁施工现场需要哪些技术人员?你说一说阿布辛拜勒神庙搬迁施工的简单程序是什么?你能描述一下当时参与搬迁活动的内心感受吗?这些问题的处理,可以师生对话或学生相互对话的方式来解决。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关于“努比亚遗址的神庙群”一目 在“努比亚遗址的神庙群”一目的教学中,为了使学生直观的感受世界文化遗产,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做一个收集工作,收集关于古埃及神庙的图片和文字资料,然后在课堂上作一个简单的汇报,看哪位同学收集的最多。这样既可以使学生通过自己的调查来验证古埃及神庙遗产的真实艺术特征,增强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情感,又可以锻炼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教学中,本目还可以设计以下问题:问题一、努比亚遗址的神庙群是如何产生的?努比亚遗址的神庙群在古埃及文明中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问题二、努比亚遗址神庙群的杰出代表建筑有哪些?这些杰出的建筑各自具有怎样的艺术内容?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加以指导,帮助学生归纳和理解,认识古埃及神庙文化在世界古代文明产生和发展中的地位。 关于“阿布辛拜勒神庙的搬迁”一目 课前同样可以布置学生做一个调查收集工作,收集与“阿布辛拜勒神庙搬迁”有关的材料。通过调查来认识阿布辛拜勒神庙搬迁的成功,是国际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时锻炼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小型的课堂讨论,主题是“人类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有哪些途径?”,通过讨论使学生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得以提高。 指导学生阅读本目【历史纵横】,了解阿布辛拜勒神庙搬迁的迫切性,在此基础上导入学习本目全部内容和【学思之窗】。 本目内容学习时,教师还可以设计以下问题:问题一、阿布辛拜勒神庙搬迁的社会原因是什么?阿布辛拜勒神庙的命运为什么能引起国际社会的关心?问题二、阿布辛拜勒神庙搬迁过程中,搬迁人员是如何精心设计、努力工作的?阿布辛拜勒神庙搬迁成功给后人留下了怎样的启迪?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分组讨论,逐一解决上述问题,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加以指导,帮助学生归纳和理解,从而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 2教学案例 案例一讲述“阿布辛拜勒神庙”时,可设计挑选若干名同学分别充当“阿布辛拜勒大神庙”、“阿布辛拜勒小神庙”和“菲莱神庙”的导游。 阿布辛拜勒大神庙导游介绍说:让我们先看一看阿布辛拜勒大神庙的外观吧!神庙由人工在崖壁上雕凿而成,坐西朝东,临峭壁而俯瞰尼罗河,神庙正门入口不大,左右各有两尊拉美西斯二世的巨型石像,巨型石像造型一致,头戴王冠,并膝而坐,平视远方,神态威严。大家随我进入神庙!神庙内部有三个相互连接的大厅组成,入口的大厅通道两旁,有八尊神像挺立护卫,两侧有大小不一的小室。神殿最里面供奉着太阳神等四尊神像,拉美斯二世也在其中。大家看神庙殿堂的顶壁!顶壁遍刻精美浮雕和神奇的文字。神庙建造最精妙之处是每年的春分和秋分,随着太阳的升起,阳光就会从神庙正面的入口射进神庙内部,照亮最里面供奉的四尊神像,前后持续大约20分钟,然后消失。 阿布辛拜勒小神庙导游介绍说:让我们先从外部,仰视阿布辛拜勒小神庙吧!小神庙也是由人工雕凿在崖壁上,此神庙是拉美斯二世为妻子修建的。规模稍小,故称阿布辛拜勒小神庙。神庙正面入口处雕有六尊石像,其中四尊是拉美西斯二世,两尊是王后。同学们,随我走进神庙!饱览庙内景观吧!大家看这些精心雕刻出的塑像,都是王后的,与其他雕像庄重、稳定的风格不同,这里的王后雕像神态自若,美丽动人。大家在神庙墙壁和天顶上发现了什么?对了!是饰有色彩鲜明的浮雕图案,这些浮雕图案尽管经历了数千年,却依然色彩如故。 菲莱神庙导游介绍说:菲莱神庙也是努比亚地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址代表,它坐落在被誉为“尼罗河明珠”的菲莱岛上,建于公元前4世纪到3世纪之间,是唯一一座融合法老时代的建筑风格和希腊罗马建筑艺术于一体的杰作。请走进神庙吧!大家现在看到的众多浮雕像,是雕刻女神的,这些浮雕女神像,精美无比,令世人惊叹! 对于“阿布辛拜勒神庙”学习时,还可以利用知识结构表,掌握阿布辛拜勒神庙艺术知识。 案例二学习“阿布辛拜勒神庙搬迁”一目。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情景,组织学生进行一场讨论,主题为“国际社会共同保护人类文化遗产是我们最需要的?”。 观点一:国际社会共同保护人类文化遗产,在保护人类文化遗产技术上,可得到最先进的科学技术。 观点二:国际社会共同保护人类文化遗产,在保护人类文化遗产资金上,可弥补经费不足,度过困境。 观点三:国际社会共同保护人类文化遗产,在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社会效应上,可产生最广泛的社会影响。 观点四:国际社会共同保护人类文化遗产,在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社会环境上,可最大程度遏制破坏文化遗产的活动。 案例三学习“阿布辛拜勒神庙搬迁”一目。教师可以设计成功搬迁意义的讨论,拓展对阿布辛拜勒神庙成功搬迁意义的评价。 例如,(评价之一):阿布辛拜勒神庙的保护使我们追溯到了人类社会几千年前的文明历史,努比亚文明遗址的保护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际间的友好合作和团结互助;如果没有世界若干国家的友好协作,没有大批专家和技术人员不懈的探索、发掘和细致的工作,这些遗迹就不会保存下来。努比亚文明遗址面临着危险时,人类意识到了努比亚文明遗址的价值,世界保护组织动员了一切可动员的力量去拯救努比亚遗址。阿布辛拜勒神庙建筑遗址的成功搬迁,这应归功于国际性的救援活动。 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之一 你能说出其中两处历史文物或遗址成功搬迁的事例吗? 解题关键:历史文化遗址的搬迁 思路引领:从我国三峡水电站修建中的文化遗址搬迁找事例。 答案提示:三峡工程建设十分重视文物保护工作,为了尽可能地抢救和保护库区历史文化遗存,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原则,把白鹤梁题刻、张飞庙和石宝寨以其特有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化遗产列为专项保护项目,落实了巫山、云阳、奉节、忠县等地的文物搬迁选址及地点的地形测绘和地质勘察工作。涪陵白鹤梁题刻是记载唐代以来长江水文资料的国家级文物保护遗产,为重现白鹤出水的景观,有关专家制定了水下博物馆、岸上博物馆以及水中陈列馆复制等保护方案;云阳张飞庙是最受百姓景仰的建筑,其异地搬迁到磐石镇已取得实效。 【学思之窗】之二 请查找资料,举例说明类似的成功范例。 解题关键:人类文化遗产成功搬迁的事例 思路引领:从当今世界的文明遗址拯救或搬迁中找事例。 答案提示: 例一:(比萨斜塔的拯救工程) 鉴于比萨斜塔不断地倾斜,科学家估计若不对比萨斜塔进行相应的纠偏,它会在不久的某一天轰然倒塌。过去曾有人预测,比萨斜塔将于2003-2004年间倒塌。意大利政府于1990年开始实施比萨斜塔的拯救工程,2001年工程结束。整个工程耗时十二年。纠偏后的塔顶中心点偏离垂直中心线的距离比拯救前减少438厘米,已基本恢复到18世纪末的水平,足以确保它在三百年内不会发生倒塌的危险。工程除了使用大量钢铁固定塔身外,还在塔北侧地基下抽出部分渣土,以使斜塔自然北移。工程有意不彻底纠偏,从而保留了斜塔斜而不倒的特色。 例二:(拯救巴米扬大佛) 自巴米扬大佛惨遭毁坏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阿富汗政府一直在努力修复巴米扬大佛。巴米扬国际修复小组决定采取修补的方法来恢复巴米扬大佛的全貌。这方法要求专家把所有被炸成碎片的巴米扬大佛的石块全部摊放在地面上,并一一给它们编上号码,再像搭积木似的互相拼凑起来,之后再用天然的材料填补遗缺的地方。修复后的巴米扬大佛仍将保持原来的那种神韵与风格。 例三:(拯救泰姬陵) 由于环境污染和人为破坏,泰姬陵失去了昔日的光彩。曾经洁白的躯体已经出现片片黄斑,大理石台阶遭到严重磨损并出现裂痕,精美的雕刻和宝石镶嵌也遭损坏。为修复泰姬陵,建筑师想尽办法。他们从古代印度妇女养颜美容的秘诀中受到启发,将稻谷、牛奶、酸橙和黏性泥土混合在一起,作为维护泰姬陵的特殊材料,并取得了很好效果。泰姬陵恢复其洁白容颜指日可待。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阿布辛拜勒神庙搬迁的过程对人类保护自身文化遗产有何启示? 解题关键:阿布辛拜勒神庙成功搬迁的意义。 思路引领:从阿布辛拜勒神庙成功搬迁的意义和影响两方面归纳。 答案提示:当今社会人类挽救珍贵的文化遗产问题日益迫切;人类保护自身文化遗产需要国际社会提供包括资金、技术等条件在内的各方面的援助;阿布辛拜勒神庙的搬迁,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文物抢救活动,也是人类成功保护自己文化遗产的壮举;阿布辛拜勒神庙搬迁的国际救援运动,显示了人类对自身历史遗产的尊重,保护文化遗产意识的提高;只有增强人类保护自身文化遗产的意识,才能使人类古迹承载的历史文明,得以延续和传承。 二、学习延伸 探究活动 收集照片和文字材料,办一期介绍拯救努比亚遗址的情况的壁报。 解题关键:拯救努比亚遗址的情况 思路引领:调查的途径有:查阅报刊资料、学术专著图书资料、登访网站,还可访问当事人等。资料表现形式:图片、文字、图表等等。 答案提示:(略)第二单元资料与注释 1原始资料 人民修建金字塔时的情形 “国王齐奥普斯(即胡夫)当政的时候,人民却大倒其霉了,他强迫所有的埃及人为他做工,指定一些人给他从阿拉伯山中的采石场把石头拉到尼罗河岸另一些人的任务是接过这些石头,并把它们拉到称为利比亚山的山那里去。他们分成十万人的大群来工作。每一个大群要工作三个月。在十年中间,人民都是苦于修筑可以使石头运过去的道路金字塔本身的建造用了二十年,是用磨光的石块,极其精确地砌筑成功的”。 希罗多德历史卷第124页转引世界上古史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950页 古埃及采石场和人形石棺 埃及考古学家和建筑工人,不久前在埃及首都开罗西南部的阿尔马迪区,发现了大约3500年前的古代墓地,并出土了刻有象形文字的人形石棺等文物。 这些石棺是开罗建筑工人在阿尔马迪区的库契卡村施工中偶然发现,并经考古学家鉴定确认的。这里是埃及著名的古代采石场,世界闻名的埃及大小金字塔和神殿,就是用这里的石头建造的。 发掘的石棺共15个,都雕成人形,它们都是用石灰岩加工制成的,石棺的外侧和内侧刻有象形文字,文字涂有鲜明的色彩,从这些象形文字中可以辨认出前15世纪图特摩斯三世法老的名字。 三千五百年前的人形石棺光明日报1982年2月24日第4版“国外考古栏” 古埃及人民对胡夫等法老的憎恨 埃及曾有106年是在水深火热之中,人民想起这两个国王(即胡夫和哈佛拉)时,恨到这样的程度,以致他们很不愿意提起他们的名字,而是用牧人皮里提斯的名字来称呼这些金字塔,因为这个牧人当时曾在这个地方放牧他的畜群。 希罗多德历史卷第128页转引世界上古史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0页 建筑金字塔的埃及人民的反抗斗争 虽然这两个国王(即胡夫和哈佛拉)建筑金字塔作为他们的坟墓,但是他们谁也没有埋在里面。由于人民在建筑金字塔时受尽千辛万苦,由于这些国王做了许多残忍凶暴的事,人们满怀怒火地起来反抗那些使自己受苦的人,并且公开地要撕碎他们的尸体,狠狠地把他们抛出坟墓之外。 狄奥多拉历史集成转引世界上古史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0页 狮身人面像 建于公元前2650年的吉萨第二座金字塔,人们称它为哈佛拉金字塔。它位于大金字塔西南面,比大金字塔低约3米哈佛拉塔的特点是,它有着更完整壮观的附属建筑,包括用大石块建成的两座拥有许多殿堂的庙宇上庙和下庙,当年的葬礼和祭礼就在这里举行。下庙的西北边屹立着一座雕有哈佛拉国王头像而配着狮身的大石雕像,这就是闻名于世的狮身人面像,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雕像之一。 相传,公元前2610年,哈佛拉在巡视自己的陵墓哈佛拉金字塔工程时,发现在干谷采石工地有一块巨大的天然岩石。为了使自己的形象永存于世,他别出心裁,下令石匠们将巨石按他的脸庞与雄狮的身躯雕成一座石像,象征帝王的智慧和狮子的威猛集于一身。雕像面向东方,高22米,长57米,脸宽5米,耳朵长2米。头戴“奈姆斯”皇冠,额上刻有“库伯拉”圣蛇浮雕,下颔有帝王的标志,长须下垂。经过几千年的风吹日晒,雕像脸上的色彩早已脱落,圣蛇和长须也不复存在,而且鼻子塌陷,容貌丑陋。传说18世纪末,拿破仑侵入埃及时,曾用大炮轰击狮身人面像,把雕像的脸鼻打坏了。也有传说,中世纪埃及的军事统治者曾以雕像为目标,练习射击,把雕像的脸部破坏了。如今雕像两前爪之间还残存一块“纪梦碑”,记述着一段据说发生在1400年前的维修雕像的有趣的故事。 据史料记载,金字塔的建筑,从形成、发展到衰落,在古代埃及历史上大约延续了1000多年的时间,至公元前1500年左右,便完全停止下来,目前在埃及的广阔土地上,还屹立着79座大小金字塔。 陈忆村金字塔漫步载外国史知识1983年第1期第18页 2课文注释 关于古埃及法老、胡夫 法老(Falao)古埃及国王的称呼,出自古埃及文per-o,在希伯来文中译作“法老”,原意为“大房子”、“宫殿”。约中王国时期在某些颂词中用来称呼国王。在新王国18王朝时正式成为国王称号。至22王朝时为其他新尊称和头衔所代替。古埃及实行典型君主专制制度,法老是古埃及奴隶主统治阶级的总代表,集政权、军权、财权、神权于一身,自称阿蒙神或拉神(均为太阳神)之子,拥有支配臣民和社会财富的无限权力。在古埃及文献中,凡法老名字均被一椭圆所环绕,象征法老受着太阳的辉映和庇护,君权神授。法老头戴红白双色冠,红色象征上埃及,白色象征下埃及,意为上、下埃及之王。(郭小凌) 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历史卷)许嘉璐主编沈阳出版社1990年版第353页 关于金字塔的建造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国王的坟墓,因其形似汉字的“金”字,中国人称之为“金字塔”。金字塔的建造始于第3王朝第一个国王乔赛尔。当时,他让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伊蒙霍特普为他设计一个坟墓,伊蒙霍特普最初设计建造了一个巨大的石造马斯塔巴,地点在萨卡拉。但乔赛尔和伊蒙霍特普自己都不满意,觉得不够庄严雄伟。于是伊蒙霍特普便在它上面加了五个一层比一层小的马斯塔巴,这就成了现在仍可见到的乔赛尔的层级金字塔,它高612米,底边东西长1233米,南北长1074米。在金字塔的底下有走廊和墓室,在金字塔旁建有祭庙,整个建筑群则用围墙围了起来 斯芬克斯 斯芬克斯是一个希腊词语,但它的起源却是古埃及。在希腊人眼里,斯芬克斯是神话中的一个怪物,有女人头、狮身和鸟翼。他的父母是皮同和厄客德娜,皮同有100个头,又力大无穷,厄客德娜是他的妻子,半人半蛇;许多神话中的怪物,如刻耳珀罗斯、许德拉和客迈拉都是这对夫妻所生。斯芬克斯在忒拜附近的山岩上生活,向每一个过路人提出同一个谜语;猜不出谜底的人就会被他杀死。就这样,许多人死在了斯芬克斯脚下,直至有一日俄狄浦斯破了这个谜团,斯芬克斯投海自杀。他注定的命运就是这样:谜语破解之时就是他的死亡之日。(顺便提一句,这是一个十分简单的谜语:“早上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晚上用三条腿,这是什么东西呢?”俄狄浦斯回答说:“这就是人啊!幼年时人在地上爬,成年时人用双脚走路,而到老年时人要拄着拐杖。”)但在古埃及人的心目中,斯芬克斯既非女人,也非怪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