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专用)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应试高分策略 第二部分专题一课件.ppt_第1页
(广西专用)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应试高分策略 第二部分专题一课件.ppt_第2页
(广西专用)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应试高分策略 第二部分专题一课件.ppt_第3页
(广西专用)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应试高分策略 第二部分专题一课件.ppt_第4页
(广西专用)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应试高分策略 第二部分专题一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部分 应试高分策略 专题一图表 曲线及材料信息类突破方略 方法指导 生物图解图示也是一种语言 它反映了生物的结构 生理及生命现象的发生 它浓缩了大量的生物知识信息 图解题的一般解题方法是 1 审题意 图解题要学会剖析方法 从局部到整体 把大块分成小块 看清图解中每一个过程 图像题要能识别各部分名称 寻找突破口 2 找答案 理清知识点 该图解涉及哪几个知识点 两个或两个以上知识点的图解要思考这些知识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相同与不同等 3 定答案 针对问题规范答题 要准确 严密 完整 结构图 下图是两种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 请据图判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将图一 图二所示细胞同时置于质量分数为0 3g ml 1的蔗糖溶液中都可以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b 图一所示细胞合成的抗体以主动运输方式进入内环境 需要该图中 提供能量c 以18o标记的ho分别研究图二所示细胞的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过程 发现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产物中最先出现的放射性物质分别是co2和o2d 用含18o标记的丙氨酸的培养液体外培养图一所示细胞 该细胞内合成抗体的过程中 脱水缩合产生了ho 则其中的18o来自于丙氨酸的羧基或r基 分析 1 审题意 由两细胞的结构图可分析出 图一为具分泌功能的浆细胞 图二为具叶绿体和液泡的植物细胞 2 找答案 图一 图二应与所学的知识相联系 如图一为动物细胞不存在质壁分离现象 分泌抗体 属于胞吐现象 合成抗体时 对脱水缩合产生的ho 其中的18o只能来自丙氨酸中的 cooh 3 定答案 c 答案 c 变式训练 概念图 1 2012 潍坊市高三模拟 下列各项分别表示一组概念的从属关系 其中不正确的是 解析 选c 各概念之间的关联通过概念图的形式来体现 物质跨膜运输包括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 被动运输又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 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内环境 细胞外液 内环境 又包括组织液 血浆和淋巴 突触是由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的 反射弧由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 效应器由运动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组成 过程图 2 2012 安徽名校高三模拟 如图为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模型 a b c分别表示流入各营养级生物的能量 d e f分别表示各营养级生物用于生长 发育 繁殖的能量 g h i分别表示草 兔子 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 j k l分别表示流入分解者的能量 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a 图中a d b e c fb k中能量包括兔子尸体及狼粪便中的能量c 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分解者所处的营养级d 第一营养级至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e d解析 选b 图中a d b e c f 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狼所处的营养级 第一营养级至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b a 系谱图 3 2012 厦门市高三质量检查 如图为某家庭的遗传系谱图 已知该家庭中有甲 乙两种遗传病 其中一种为红绿色盲症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存在代代遗传的特点b 乙病为红绿色盲症 在人群中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c 4为甲病携带者的概率是2 3 为乙病携带者的概率是1 2d 若 4和 5再生一个孩子 为正常女孩的概率是3 8解析 选d 由系谱图中 4和 5正常 生下 6患甲病女孩可知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则乙病是红绿色盲症 即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 其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对于甲病 4是杂合体 对于乙病 4是携带者的概率是1 2 4的基因型为1 2aaxbxb 1 2aaxbxb 5的基因型为aaxby 二者生下正常女孩的概率是1 2 3 4 3 8 实验图 4 某研究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酵母菌的细胞生理活动时 收集了酵母菌生长增殖的资料 参考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了相关实验 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色 他们探究的问题不可能是 a 酵母菌在什么条件下进行出芽生殖b 酵母菌进行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是多少c 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co2吗d 怎样鉴定酵母菌在无氧呼吸中产生乙醇解析 选d 分析对照实验的关键是找出实验的自变量 进而确定因变量 甲装置和乙装置的差异是氧气的有无 即酵母菌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出芽生殖 在无氧环境条件下进行孢子生殖 方法指导 坐标曲线图借助数学的方法来分析生物学现象 解释生命活动规律的各种变化过程 一般解题思路为 1 识标 识别坐标图中纵 横坐标的含义 找出纵 横坐标的关系 再结合教材 联系相关的生物学知识 从而正确把握坐标曲线 2 明点 找出关键的点 起点 转折点和终点 及其表示的生物学意义 有时还可以添加辅助线 找出重要的点 3 描线 揭示各段曲线的变化趋势及其含义 一般横坐标是自变量 纵坐标是因变量 坐标上的曲线实际上是 横坐标 对 纵坐标 的影响结果 描述曲线可以是 横坐标的变化对纵坐标如何影响 或反过来 纵坐标随横坐标的变化而如何变化 4 作答 由曲线联系相应的知识点 合理作答 多曲线类 2012 高考重庆卷 长叶刺葵是棕榈科热带植物 为了解其引种到重庆某地后的生理状况 某研究小组在水分充足 晴朗无风的夏日 观测得到了该植物光合速率等生理指标日变化趋势图 据图分析 1 光合作用消耗atp最快的时刻是 根吸水能力最强的时刻是 2 直接引起蒸腾速率变化的生理指标是 推测导致12 00时光合速率出现低谷的环境因素主要是 填 光照 或 co2 3 在14 00时若适当提高co2浓度 短时间内叶绿体中 h 含量的变化是 分析 1 首先分析横坐标和纵坐标的含义 横坐标 表示一天中的各时刻点 纵坐标 表示长叶刺葵的光合速率 蒸腾速率及气孔导度的相对值 2 分析各曲线的变化趋势 如光合速率曲线 从8 00 10 00光合速率逐渐增强 在10 00时 出现拐点开始下降 在12 00光合速率出现低谷 原因可能是光照因素引起 此时气孔导度大 co2供应相对充足 3 联系学过的知识点作答 如 光合作用消耗atp最快的时刻 要联系光合速率最大时的点 根吸水能力最强的时刻要联系蒸腾速率最大时刻的点 体现蒸腾速率变化的生理指标应是气孔的大小 应从气孔导度曲线反映出来 答案 1 10 0012 00 2 气孔导度光照 3 降低 变式训练 单曲线类 5 下列有关s型曲线k值的变化与事实相符合的叙述是 a x轴为外界蔗糖液浓度 y轴为叶肉细胞渗透失水量 在c点时 去除细胞壁 k值将不改变b x轴为光照强度 y轴为绿色植物实际光合作用量 在b点提高co2的浓度 k值将不改变c x轴为氧气分压 y轴为水稻根细胞对硅的吸收速率 在c点时中耕松土 k值将降低d x轴为时间 y轴为某种群个体数 在b点改变环境条件 k值不改变 解析 选a 曲线没有标明纵坐标 横坐标所表示的变量 解答时只能根据各个选项给定的条件逐项分析 如果x代表光照强度 则达到饱和点后通过提高co2浓度或适当提高温度 均可以提高光合作用速率 所以b错 c项中 达到c点后中耕松土对k值无影响 所以c错 d项中 在b点改变环境条件k值可能提高或降低 所以d错 直方图类 6 2012 浙南 浙北高三联考 下列叙述与如图所示内容不相符合的是 a 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所含的能量比b 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极体与卵细胞的数目比c 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植物自交所产生后代的性状分离比d 酵母菌消耗等摩尔的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产生的co2的比值 解析 选a 图中所示第二个柱形图占第一个柱形图面积的1 3 而在食物链中能量的传递效率约为10 20 不符合3 1的比例 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可形成3个极体与1个卵细胞 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植物自交所产生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 1 酵母菌消耗等摩尔的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产生的co2的比例为3 1 方法指导 表格数据题 通过内容的变化 揭示生命现象与某些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或反映某项生理指标随某些因素的变化而发生的规律性变化 解答表格题的一般步骤为 一审 首先 要明白行标题 列标题和数据标题的含义 其次 分析各行各列的数据变化 二研 首先 阅读题干 表格 初步定格所要考的知识 并对行与行 列与列进行比较分析 有无单一变量的对照关系或因果关系等 从而得出结论 其次 分析各行各列的数据变化 找出最大值 最小值和特殊数据 同时要分析数据变动的原因 三定 结合概念和原理答题 把表格转变成文字 表达要准确 尽量用教材上的生物学术语表述 书写要工整 条理要清楚 同时也可把信息变成表格 即表格设计题 如过程表格设计 实验表格设计 数据表格 2012 北京东城区高三检测 为研究细胞分裂素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研究人员将长有约10片叶的杨树苗分别培养在不同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溶液中 结果如表 注 气孔阻力越大 气孔开度越大 请分析并回答 1 叶绿素分布在叶绿体的 上 与对照组相比 细胞分裂素对叶绿素总量及叶绿素a b的影响是 由此推测细胞分裂素对 促进更大 从而促进了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 为暗反应阶段提供了更多的 2 细胞分裂素主要是通过改变气孔阻力来影响植物 从而影响了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 3 与丙组相比 丁组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对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是 分析 1 首先分析列与行的含义 列 甲 乙 丙 丁组为不同细胞分裂素施用量 甲为对照组 乙 丙 丁施用量依次增大 叶绿素总量 叶绿素a b 气孔阻力 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 行 施用某一量值的细胞分裂素时 对应叶绿素总量 叶绿素a b 气孔阻力 净光合速率的相对值 2 其次分析数据间的联系 如随细胞分裂素施用量的增加 叶绿素的总量依次增大且叶绿素a b依次减小 可推知 细胞分裂素可促进叶绿素b的合成再如 气孔阻力大时 净光合速率也大 气孔阻力小时 净光合速率也小 可推知 气孔阻力大小 通过影响co2的吸收来影响净光合速率 3 组织作答 答案 1 类囊体薄膜使叶绿素总量增加 叶绿素a b降低叶绿素b的合成作用 h 和atp 2 对二氧化碳的吸收 3 促进作用减弱 变式训练 比较表格 7 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下表有关科学家研究成果所用的研究方法不恰当的是 解析 选b 每一选项都比较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据所学内容直接选出都正确的一项 萨顿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 摩尔根利用假说 演绎法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过程表格 8 2012 高考重庆卷 乙醇可部分替代石油燃料 利用纤维素酶 酵母菌等可将纤维素转化成乙醇 耐高温纤维素酶可以加速催化纤维素的水解 从而有利于酵母菌发酵产生乙醇 某研究小组将产纤维素酶的菌株 通过诱变和高温筛选获得新菌株 为探究新菌株所产纤维素酶能否耐受80 高温 进行了以下实验 结果与结论 1 若 则表明该纤维素酶能耐受80 高温 2 若 则表明该纤维素酶不能耐受80 高温 解析 本题用表格展示了探究新菌株所产纤维素酶能否耐受80 高温的实验步骤 利用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 得到葡萄糖 再通过酵母菌发酵产生乙醇 本实验中第一步已列出变量 一组有纤维素酶 一组无纤维素酶 添加缓冲液 其他条件相同 由于本题是验证纤维素酶能否耐受80 高温 故第二步应是 80 水浴保温 第三步是添加反应物纤维素液 验证还原糖的试剂是斐林试剂或班氏糖定性试剂 故第五步是加入两种试剂之一 斐林试剂遇到还原糖在水浴加热时产生砖红色沉淀 若没遇到还原糖 则呈现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产生的氢氧化铜的颜色 蓝色 答案 80 水浴保温适量纤维素液斐林试剂或班氏糖定性试剂 1 试管1内呈蓝色 试管2内有砖红色沉淀产生 2 试管1和2内均呈蓝色 材料信息题主要表现在情境新 知识活 能力要求高 能有效地考查学生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和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般解题方法为 1 阅读题干 发现信息 认真通读题干 联系生物学基本原理 领会题干给出的新信息 理解题干创设新情景中的新知识 2 提炼信息 发现规律 结合提出的问题 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 剔除干扰信息 从中找出规律 3 运用规律 联想迁移 充分发挥联想 将发现的规律和已有旧知识牵线搭桥 迁移到要解决的问题中来 4 类比推理 解答问题 运用比较 归纳 推理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端粒是真核细胞内染色体末端的dna重复片断 功能是完成染色体末端的复制 防止染色体融合 重组和降解 它们在细胞分裂时不能被完全复制 因而随分裂次数的增加而缩短 除非有端粒酶的存在 端粒酶主要成分是rna和蛋白质 其含有引物特异识别位点 能以自身rna为模板 合成端粒dna并加到染色体末端 使端粒延长 从而延长细胞的寿命甚至使其永生化 研究表明 如果细胞中不存在端粒酶的活性 染色体将随每次分裂而变得越来越短 而且由于细胞的后代因必需基因的丢失 最终死亡 1 染色体末端发生错误融合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 结果使染色体上基因的 发生改变 2 端粒酶中 蛋白质成分的功能类似于 酶 3 如果正常体细胞中不存在端粒酶的活性 你认为新复制出的dna与亲代dna完全相同吗 体外培养正常成纤维细胞 细胞中的端粒长度与细胞增殖能力呈 正相关 负相关 关系 4 从上述材料分析可知 正常体细胞不断走向衰老的原因是 5 科学家发现精子中的端粒长度与受试者的年龄无关 这是因为精子细胞中 具有正常活性 使 保持一定的长度 分析 1 阅读题干 寻找信息 如 端粒 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