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六古代诗词鉴赏专题七文言文阅读 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 目录 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 专题六古代诗词鉴赏 专题六古代诗词鉴赏 专题六 考情分析 考情分析 2010年 2012年古代诗词鉴赏考点一览表 纵观高考试题 对古代诗词鉴赏的考查呈现出如下趋势 1 命题题型 题量 分值稳定 诗词鉴赏是必考内容 2013年高考诗词鉴赏命题题型 题量 分值不会改变 名家的非著名诗作与非名家的一流作品将成为考查的热点内容 2 江西卷对宋朝的诗词似乎情有独钟 连续三年都考了宋代的作品 唐宋诗词仍将是2013年高考考查的重点 唐宋诗词作为古典文学发展的高峰 仍然是一枝独秀 近三年的高考试题中唐宋诗词占了绝大部分 只考了一次乐府诗 另外 从全国其他地区来看也是这样 2011年17套试题中宋诗7首 宋词2首 唐诗3首 清诗2首 明诗2首 汉诗1首 专题六 考情分析 2012年17套试题18首诗词中 唐代6首 诗5词1 宋代7首 诗4词3 金朝2首 诗1词1 元诗2首 明诗1首 这两年共考查唐宋诗词25首 这种趋势在2013年高考诗词鉴赏题中会继续 尤其是宋代诗词 所占比例很大 但仍然会辅以其他时代的诗歌 3 在诗词作家作品的选择上 呈现出既不避 热 也不避 冷 冷 中有 热 的态势 自然 热 和 冷 是相对而言的 热 是指学生所熟知的著名诗人或作品 如2011 2012年辽宁卷的黄庭坚 张耒 而 冷 则大多指历朝历代 各领风骚 的 一时之英 如2011 2012年课程标准卷的周朴 晏几道 专题六 考情分析 从近三年的命题趋势来看 名家名篇数量有所下降 名家不太出名的佳作和一般诗人的名篇上升 对于2013年的考生来说 既要注意名家名篇 又要关注其他时代的名作 4 从近几年江西卷的诗词鉴赏来看 侧重对意象 形象 作品的基本内容与作者思想感情的考查 在诗歌表达技巧的考查上 侧重于常用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的考查 5 对于诗歌鉴赏题的备考 一定要重视读懂诗歌 读懂 诗 也就是把诗歌当文言文来对待 读懂是第一步 读不懂 鉴赏也就无从谈起 这是必须明确的一点 江西卷对此特别重视 特别是新课标高考之后 重视读懂内容 淡化各种技巧 的命题思路表现得比较彻底 专题六 考情分析 专题六 真题体验 一 形象 语言1 2012 安徽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 完成问题 8分 最爱东山晴后雪 宋 杨万里只知逐胜忽忘寒 小立春风夕照间 最爱东山晴后雪 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 本诗为 雪后晚晴 四山皆青 惟东山全白 赋 最爱东山晴后雪 二绝句 中的一首 真题体验 专题六 真题体验 1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 4分 答 答案 诗人只顾追寻胜景而不觉春寒 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 对东山雪景充满喜爱之情 从这些动作与心理的描写中 可以看到一个心境悠闲 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忘我的诗人形象 解析 本题考查赏析诗词中的人物形象特点 能力层级为d 鉴赏评价 要在对全诗理解 赏析的基础上 归纳出人物的形象 尤其要准确地赏析出人物的特点 如从 只知逐胜忽忘寒 小立春风夕照间 可看出 心境悠闲 从 只爱东山晴后雪 软红光里涌银山 可看出 陶醉自然 等 专题六 真题体验 2 请赏析 软红光里涌银山 中 软 涌 二字的妙处 4分 答 答案 软 字以触觉写视觉 生动地写出了夕阳余晖可感可触 柔和温暖的独特美感 涌 字运用比拟的手法 形象地描绘出在夕阳红光映照之下 白雪覆盖的东山如银涛涌出的奇丽景象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词的语言 能力层级为e 软 字应从感觉方面入手 再赏析它的表达内容 涌 字是动词 可从修辞上赏析它的描写内容 专题六 真题体验 诗词赏析 杨万里 1127 1206 字廷秀 号诚斋 吉水 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人 南宋诗人 绍兴二十四年 1154年 中进士 历任国子博士 太常博士 太常丞兼吏部右侍郎 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公事 广东提点刑狱 吏部员外郎等 与陆游 范成大 尤袤并称 南宋四家 中兴四大诗人 专题六 真题体验 本诗描写了东山雪后阳光朗照的美丽景象 诗题直接言明 最爱 表达情感取向 诗人写到因为只顾着追逐寻觅胜景而忘记了寒冷 在春风中站立 夕阳中放眼赏看美景 最喜爱东山天晴之后的雪景 春日的傍晚 夕阳微弱柔软的红光普照在东山之上 皑皑白雪闪耀着点点光芒 那仿佛是座座银山在向 我 涌来 杨万里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 且以此见长 本诗语言浅俗 但用字讲究 尤其是第四句 软红光里涌银山 一个 软 字 赋予夕阳光芒以形象的触觉 写出了夕阳的无限美好 而一个 涌 字 更是化静为动 赋予画面以动态之感 增添情趣 专题六 真题体验 二 表达技巧2 2012 广东卷 阅读下面的诗歌 然后回答问题 7分 余杭四月 元 白珽四月余杭道 一晴生意繁 朱樱 青豆酒 绿草白鹅村 水满船头滑 风轻袖影翻 几家蚕事动 寂寂昼门关 注 朱樱 樱桃的一种 昼门关 从蚕孵出到结茧期间 养蚕人家为防外人冲犯而终日紧闭门户 专题六 真题体验 1 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 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3分 答 答案 颔联运用了映衬 衬托 对比 烘托 渲染 列锦的表现手法 映衬类 朱 青 绿 白 颜色明丽喜人 相为映衬 烘托出一种清新的四月乡间独特的风貌 传达出诗人愉悦而闲适之情 或列锦类 颔联采用意象叠加的方式巧妙地将乡间独特物象樱桃 豆 草 鹅排列在一起 勾勒出一幅生动的乡村春意盎然的图景 烘托静谧的气氛 表达了诗人的闲适而悠游的情怀 专题六 真题体验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 考生要熟练掌握诗歌鉴赏中的各种表达技巧 答题时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并结合原诗分析答出此手法的表达效果及有效传递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可采用 手法 分析 效果 的答题模式 专题六 真题体验 2 一晴生意繁 是什么意思 体现在诗中哪些地方 请简要分析 4分 答 答案 四月乍晴 万物复苏 争奇斗艳 一派生机 乡村进入农忙时节 有樱桃绿草白鹅悦目 有青豆配酒爽口 船行水上 轻快疾驰 有春风拂袖 诗人所见农户白天闭门 原是为了保养小蚕 由自然景物到社会场景 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 生意 生机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和诗歌结构特征 注意分析诗歌内容的同时 通过分析结构寻找答案 首联点题并总领全诗 是对全诗的凝练的概括 专题六 真题体验 诗词赏析 白珽 1328年 字廷玉 钱塘人 宋亡后 客授藏书之家 后受邀拜太平路儒学正 兰溪州判官等职 结庐西湖之金沙滩 榜之曰湛渊 因以自号 晚归老栖霞 又号栖霞山人 享年八十一 所居多竹 著有 湛渊集 余杭道 即今日的杭州市 余杭之名相传为 夏禹东去舍舟航登陆 而得 航 杭 谐音 故为 余杭 四月余杭道 一晴生意繁 四月里的杭州 天空晴朗 万物复苏 一派勃勃生机 生意 即生机的意思 专题六 真题体验 朱樱青豆酒 绿草白鹅村 绿树上挂着红樱桃 红艳欲滴 青豆配着琥珀色的美酒 爽口宜人 村头田外 满眼的绿草铺成垫子一般 白鹅就在上面嬉戏 简直就是画 水满船头滑 风轻袖影翻 春涨水满 船行水上 轻快如飞 微风轻拂 薄薄的衫袖翩翩起舞 在水中映出美丽的影子 面对如此怡人的美景 人的心情也飞起来了吧 几家蚕事动 寂寂昼门关 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养蚕 为防外人冲犯 门户闭得紧紧的 整首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春日乡村风俗图 风景如画 不见人影 却处处可见人的活动 正是如此 全诗才弥漫着一种生机 静谧 祥和的气氛 令人神往 专题六 真题体验 三 思想内容 观点态度3 2012 辽宁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完成问题 11分 初见嵩山张耒 注 年来鞍马困尘埃 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 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 张耒 北宋诗人 苏门四学士之一 因受苏轼牵连 累遭贬谪 专题六 真题体验 1 作者初见嵩山是什么样的心情 这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请结合全诗简析 5分 答 答案 初见嵩山 作者的心情惊喜而又亲切 这种心情是铺垫出来的 作者奔走风尘 全靠青山开阔情怀 所以嵩山未露面就给读者一种期待感 接着作者运用迂回之笔 一道雨幕被拉开 最后嵩山从云层中耸现 惊喜和亲切之感扑面而来 答出惊喜和亲切的 给2分 答出以铺垫来表现的 给1分 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每答出一点给1分 意思答对即可 专题六 真题体验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和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诗 诗一开头就直接表明自己久困风尘中 幸有青山释怀 自然对五岳之一的嵩山有期盼之情 最后在日暮雨后看到了清瘦嵩山 以拟人化的手法表达了对嵩山的亲切之感 专题六 真题体验 2 数峰清瘦出云来 一句妙在何处 清瘦 有何精神内涵 6分 答 专题六 真题体验 答案 高峻山峰在一片积云之中突现 基于这种观感 作者运用了拟人手法 以 清瘦 形容山峰 突出山峰的高峻挺拔 造语新奇 一个 出 字 作者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 赋予山峰动感 使山峰与云层形成了尖耸与广阔 跃动与静态相结合的画面 清瘦 表现了作者清高独立 人格坚守的精神气质 答出拟人手法并加以分析 给2分 答出以动写静并加以分析 给2分 答出 清瘦 的精神内涵 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见解 只要言之成理 也可酌情给分 专题六 真题体验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和思想内容的能力 数峰清瘦出云来 使用了拟人手法 用 清瘦 形容嵩山 仿佛一位清高孤傲之人从云端呈现出来 出 字 把静态的山动态化了 而且让人们感受到山势高峻 在这首诗中作者其实也在自喻 以 清瘦 的嵩山来自喻 嵩山的 清瘦 就是自己的 清瘦 不是形体上的 而是精神上的清高孤绝 高洁脱俗 专题六 真题体验 诗词赏析 这是一首写嵩山的诗 写法很别致 诗人所见的对象 嵩山直到末句才出现 数峰清瘦出云来 是此诗最精彩的一句 但如把这一句提前 让嵩山一开始就露面 诗的意味就会变得索然 诗的前两句不是写嵩山 而是从作者仕途失意写起 年来鞍马困尘埃 赖有青山豁我怀 作者奔走风尘 在困顿和疲惫中 全赖青山使他的情怀有时能得到短暂的开豁 这样 青山便在未露面之前先给了人一种亲切感 引起人们想见一见的愿望 第三句 日暮北风吹雨去 为读者拉开一道帷幕 直到第四句 五岳之一的嵩山才从云层中耸现出来 专题六 真题体验 由于有前面的重重笔墨给它做了渲染准备 嵩山的出现便特别引人注目 能够把人的兴味调动和集中起来 并且又因有上面的一番交代 末句点出嵩山 又不至于意随句尽 见其面貌即止 而是要引人想象雨后嵩山的特有韵味和诗人得见嵩山后的一番情怀 本诗写的对象是嵩山 但在很大程度上又是在表现诗人自己 人们在精神上以什么作为慰藉 往往能见出志趣和品格 困顿于仕途 赖以慰藉情怀的是嵩山 诗人的情志也表现出来了 此诗用 清瘦 形容嵩山 不光是造语比较新奇 而且在诗人审美意识活动中也反映了他的精神气质与追求 专题六 真题体验 中国士大夫中一些高人雅士 正是常常留给后世以清瘦 清俊的印象 如王维给孟浩然画像 颀而长 峭而瘦 衣白袍 就是典型的清瘦 因此 数峰清瘦出云来 虽是写嵩山 却又是人与景物融而为一 体现了诗人感情的外化 这首诗 将嵩山的面貌 以及诗人的精神风貌 同时展现给了读者 专题六 阅卷现场 2012 江西卷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 完成后面的题目 8分 江城子秦观西城杨柳弄春柔 动离忧 泪难收 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碧野朱桥当日事 人不见 水空流 韶华 不为少年留 恨悠悠 几时休 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 便做 春江都是泪 流不尽 许多愁 注 韶华 青春年华 又指美好的春光 便做 纵使 阅卷现场 专题六 阅卷现场 1 概括 杨柳 飞絮 意象的内涵 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 4分 2 词中 便做春江都是泪 流不尽 许多愁 一句是从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 虞美人 化用而来 请比较两者的异同 4分 专题六 阅卷现场 专题六 阅卷现场 专题六 技法点拨 一轮反思1 常识少 因为部分考生知识积累薄弱和教师强调不够 以致其未能掌握诗词的基础知识 如律诗与绝句的区别 律诗四联所指诗句 律诗中间两联对仗 律诗的前两联一般写景 后两联一般抒情 绝句的前两句一般写景 后两句一般抒情 诗词的描写手法与描写角度 表现手法 修辞手法等 技法点拨 专题六 技法点拨 2 读不懂 因为部分考生知识积累的薄弱和文化背景的缺失 以致其以今意理解古代诗词 或是理解错误 不少考生不懂得在诗词鉴赏时必须抓住诗词的具体内容去分析 没有意识到诗词考查的本质是正确理解诗意词意 回答问题要在解读诗词的基础上准确答出要点 3 审不清 部分考生对于某些易混淆的题目没有审清 以致答题思路错误 如 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与 怎样描写的景象 前一问是 形象类试题 后一问是 技巧类试题 思考的方向 答题内容自然也就不一样 专题六 技法点拨 4 答不全 有的考生思路不清晰 考虑不全面 答题一定要按照本类题型的解答思路和题干要求去答 答案要有条理性 用规范的鉴赏术语 要有强烈的抓分意识 5 表达差 卷面涂改随意 不会分解问题 答案缺乏条理性和层次性 不注意规范 表达方式错误 句子不通 说空话 贴套话 答案空泛 不会结合具体诗句进行解说 有少数考生以诗论诗等 专题六 技法点拨 二轮点睛1 学会 泡 开诗词要确切把握诗词中的形象 感情 以及其间的纽带 情境 首先要读懂诗词 或者说 把握住这几个梯次层进的要点 才能读懂诗词 才算读懂诗词 怎么读懂诗词 用谢冕先生的话说 要 泡 古代诗词高度凝练 意象错落 情感丰富 像茶叶一样 不泡是无法品的 要关注诗词的题目 诗序 注释 作者和标点 确切把握诗词中的重要形象 整合诗词意象 遇到不甚明了的意象 要根据相关意象推断 同时调动联想和想象 在思维里还原诗词的情境 把含蓄跳跃的诗句 泡 开 变成一篇散文 专题六 技法点拨 例如2012年课程标准卷的古代诗词阅读题目 给出的一首宋词 思远人晏几道红叶黄花秋意晚 千里念行客 飞云过尽 归鸿无信 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 就砚旋研墨 渐写到别来 此情深处 红笺为无色 此词就 寄书 二字发挥 写以泪研墨 泪滴红笺 情愈悲而泪愈多 竟至笺上的红色褪尽 用夸张的手法表情达意 写出感情发展的历程 是此词艺术上的突出特点 泡 开此词 即逐字逐句地理解诗词的内容 专题六 技法点拨 红叶菊花晚秋意绪 闺中人不禁思念行客远隔千里 看遍天际云来云去 也不见鸿雁飞归带来游子信息 满怀思念 想要寄上书信 又怎么知道寄送到何处 眼泪兀自流淌不尽 面对着窗子 一滴滴涌弹飘洒 就着砚台 将溅落的泪水 当即研磨成离愁的墨汁 便蘸着泪水研磨的墨汁 细细书写分别以来的思绪 这离情写到深处 泪水把信笺的粉红色都浸湿淡去 2 赏诗鉴词 四抓 赏诗鉴词是我们对诗词的内容 形象 思想和情感进行感受 理解和评判的过程 我们可以从标题 注解 意象和关键词句四个方面入手 感受轻松鉴诗赏词的乐趣 专题六 技法点拨 1 抓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有的标题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内容 有的标题提示了作品的类别 有的标题奠定了作者的感情基调等 抓住标题就像把握住了鉴赏前行的方向 例如2010年江西卷的古代诗歌题目 给出的一首宋诗 送人归京师 陈与义 门外子规啼未休 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 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 京师 指北宋都城汴梁 陈与义 南宋初年爱国诗人 河南洛阳人 专题六 技法点拨 标题 送友人归京师 就表明这是一首送别诗 送别诗多是描写被迫背井离乡 思乡 思亲情结郁积不解 便感发而为的诗 以此寄托乡思或羁旅行役之情 表达诗人的离情别绪 依依难舍之情 送别诗往往写得格调悠扬 音韵婉美 含义隽永 情感往往是思乡怀人念国 2 抓注解 我们所鉴赏的诗词大都或多或少地带有注释 为什么命题者要给注释说明 其目的有两个 一是交代写作背景 降低鉴赏难度 二是暗示答题思路 降低考查标准 充分地利用注释对我们鉴赏诗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专题六 技法点拨 如例诗 送人归京师 诗中有两个注解 是对 京师 的解释 帮助考生理解写作的背景 是介绍作者陈与义 读懂作者就是要知人论世 有助于把握诗作的风格 因为诗歌是诗人主观情感的载体 是诗人所处的时代 诗人的人生际遇和命运沉浮的直接反映 通过这个注释我们可知 陈与义的这首诗是爱国怀乡之作 3 抓意象 意象 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简单地说 意象就是寓 意 之 象 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 无论花草景物通常按照心情分成两大类 一类是暖色调体现的积极向上 一类是冷色调体现的凄凉悲怆 专题六 技法点拨 根据我们传统的审美习惯 古典诗词的常见意象常用梅 兰 荷 菊 冰雪 松 竹等表示高洁 常用 托物言志 来表达心志的忠贞 品格的高尚 长天 高山 雄关 大江 沧海 大漠等意象常联系着豪情壮志 用古道 落日 寒风 冷雨 子规 梧桐等 抒发凄凉悲怆的思绪和孤独惆怅的感情 鉴赏时就要留心诗词中出现的意象 调动积累 揣摩意象的含义 从而理解作品的内容 如例诗 送人归京师 诗中借 子规 与 落日 意象表达思念故土 有家难归的悲伤之情 子规又名杜宇 杜鹃 就是布谷鸟 如果生活在乡村 在春夏时分 能听到杜鹃彻夜啼鸣 如歌如吟 如泣如诉 引人遐想 专题六 技法点拨 杜鹃的啼鸣 总有悲凉凄厉之感 落日 则是国运衰微的象征 可见 在鉴赏诗词时 抓住了意象的理解与分析 也基本把握住了感情与主旨 4 抓表情词句 古人写诗词 尤其注重炼字炼句 力求一字传神 一句传神 有时如能捕捉到诗词中那些最能显现诗人感情的表情词句 便找到了鉴赏该诗词的钥匙 这些含有表情的诗句词句往往最能体现作品的内蕴及表达技巧 如例诗 送人归京师 诗里面有一个 愁 字 也是理解全诗的一个重要提示 开头两句写景 触景生情 三四句写出即便故园没有战火 但已国土沦丧 南北分裂 所以送友人归京时 心中难免生出一段忧国之愁 情感毕现 专题六 技法点拨 诗中有寄托 感慨 讽喻之意 有伤离感乱之情 同时对于现实表现了强烈的不满 可见 赏诗鉴词先从标题 注解 意象和表情词句这些要素入手 再结合诗人的写法和技巧的分析 更能体验学习的快乐 3 常用鉴赏诗词术语 1 评价主旨类 咏物言志 怀古伤今 怀古咏史 即事感怀 边塞征战 羁旅生活 深化主旨 意味深长 言近旨远 言简意丰 意在言外 耐人寻味 发人深思 含蓄蕴藉 富有哲理 画龙点睛 专题六 技法点拨 2 意境类 恬淡闲适 华美壮丽 清新自然 安谧娴静 雄伟壮阔 明快高旷 深化意境 意境深远 意境优美 3 思想感情类 常用来评价诗歌思想感情的术语 有表示思想感情性质的 喜悦 惊喜 愉快 欢乐 挚爱 执著 愤怒 愤慨 激愤 悲愤 愤懑 恬淡 抑郁 郁闷 迷惘 惆怅 孤独 寂寞 哀伤 哀痛 凄苦 同情 怜悯 怜惜 惋惜 歌颂 赞赏 赞许 等 有表示思想感情涉及内容及对象的 热爱祖国 热爱人民 忧国忧民 感叹时世 同情民生疾苦 眷恋故国 思乡怀亲 热爱自然 追求真善美 怀才不遇 壮志难酬 报国无门 抚今追昔 昔盛今衰 物是人非 专题六 技法点拨 怀才悼亡 建功立业 统一山河 求贤若渴 厌弃官场 蔑视权贵 漠视功名利禄 追求自由 向往归隐 超凡脱俗 羁旅愁思 恋情闺怨 等 4 情感载体类 杨柳 惜别 圆月 思念 落叶 失意 春风 得意 大海 开阔 流水 叹惜 古迹 怀旧 梅花 傲骨 5 抒情方式类 直抒胸臆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情景相生 情因景生 以景衬情 融情入景 缘境生情 状物移情 感情细腻 感情真挚 托物言志 6 语言风格类 平淡 清新 绚丽 质朴 明快 含蓄 简洁 洗练 专题六 技法点拨 7 使用典故类 怀古伤今 借古讽今 借古言志 8 诗词风格类 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 豪放 雄奇 沉郁 直率 婉约 含蓄 清新 风趣 陶渊明的朴素自然 杜甫的沉郁顿挫 白居易的通俗易懂 李白的豪迈飘逸 王昌龄的雄健高昂 杜牧的清健俊爽 李商隐的朦胧隐晦 王维的诗画一体 温庭筠的绮丽香艳 高适的悲壮苍凉 李清照的缠绵悱恻 陆游的悲壮爱国 孟 郊寒 贾 岛瘦 韩孟诗派 的奇崛险怪 9 文章结构类 自出机杼 别具一格 不落窠臼 不落俗套 颇具匠心 新颖奇特 浑然天成 层层铺垫 巧埋伏笔 前呼后应 层次分明 曲折有致 专题六 技法点拨 10 表达技巧类 卒章显志 托物言志 象征衬托 烘托渲染 起兴寄托 状物移情 以小见大 点面结合 对比描写 虚实相生 以动写静 想象联想 粗笔勾勒 浓墨重彩 诗情画意 专题六 技法点拨 答题建模1 形象 1 人物形象 答题模式诗词中塑造了 人物的特点 形象 自身还是塑造的形象 步骤1 通过对 的描写 联系诗词语句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 步骤2 抒写了 之情 概括形象的意义 步骤3 专题六 技法点拨 答题示例 2012 江苏卷 阅读下面这首词 然后回答问题 梦江南温庭筠千万恨 恨极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 水风空落眼前花 摇曳碧云斜 词中三 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 请简要分析 专题六 技法点拨 依据答题模式 形成答案 词中三 四两句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而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象 主人公满腹哀怨 对月怀远 月却不解 临水看花 花自飘零 无人怜惜 表现了思念心上人的怅恨之情 2 景物形象 答题模式诗词描写了 景物 图景的特点 景物 图景 步骤1 通过对 的描写 结合原诗词具体分析景物的特点 步骤2 表达 抒发 了作者的 思想感情 步骤3 专题六 技法点拨 答题示例阅读下面一首唐诗 完成后面的题目 山居即事王维寂寞掩柴扉 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 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 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 处处采菱归 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专题六 技法点拨 依据答题模式 形成答案 后四句描写了一幅优美的田园风光图 步骤1 这幅田园图写出了夕阳西下 炊烟升起 嫩竹荷花清新可爱 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 步骤2 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 步骤3 3 事物形象 答题模式诗词描写了 物象的特点 物象 步骤1 通过对 的描写 结合原诗词具体分析物象 步骤2 表达了作者的 思想感情 志向 步骤3 专题六 技法点拨 答题示例阅读下面一首唐诗 完成后面的题目 蝉虞世南垂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简析诗中蝉的形象 依据答题模式 形成答案 这首诗成功刻画了生性高洁 啜饮清露 居高自声远的蝉的形象 步骤1 作者以蝉自喻 步骤2 表达了作者坚守自己的个性和操守 不与世俗合流的思想感情 步骤3 专题六 技法点拨 2 语言 1 炼字 词 答题模式这个字意思是 或运用了什么手法 具体形象 生动传神地刻画了 形象 或景色 步骤1 烘托了 意境 步骤2 表达了 情感 步骤3 专题六 技法点拨 答题示例 2012 湖北卷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邹明府游灵武 注 贾岛曾宰西畿县 三年马不肥 债多凭剑与 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 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 客馆未开扉 注 明府 对县令的尊称 灵武 即灵州 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专题六 技法点拨 贾岛注重用字推敲 请对第三联中的 藏 透 二字作简要赏析 依据答题模式 形成答案 藏 字 运用拟人手法 描绘人行之迹很快便为大雪覆盖的边塞雪景 写景生动 颇有画意 步骤1 一个 藏 字 已包含大雪纷飞 道路莫辨 行人稀少等多重意蕴 步骤2 透 字 极为传神地展现了林间朔风砭人肌骨的穿透力 同时还隐含风急 天寒 衣单等内容 步骤1 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 步骤2 表现了对至清至廉的邹明府的形象的赞美 步骤3 专题六 技法点拨 2 叠字题 答题模式这个词的意思是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景 物 步骤1 使诗词富有音韵 韵律感 增强表达效果 步骤2 专题六 技法点拨 答题示例阅读下面一首明诗 完成后面的题目 黄氏延绿轩高启葱葱溪树暗 靡靡江芜 湿 雨过晓开帘 一时放春入 注 芜 丛生的草 专题六 技法点拨 葱葱 靡靡 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 依据答题模式 形成答案 葱葱 是树木苍翠茂盛 充满生机 靡靡 形容草密 葱葱 靡靡 写出春雨后水边草木茂盛之貌 步骤1 富有韵律感 增强了表达效果 步骤2 3 诗眼型 答题模式这首诗的 诗眼 是 如果试题已经点明 这个步骤可以省略 步骤1 分析诗句在结构上 在突出诗词主题或在表达作者情感上所起的作用 步骤2 表达了 情感 步骤3 专题六 技法点拨 答题示例阅读下面一首唐诗 完成后面的题目 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 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 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 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 安禅 制毒龙 注 安禅 佛家语 指闭目静坐 不生杂念 毒龙 指世俗欲念 专题六 技法点拨 古人评诗时常用 诗眼 的说法 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 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个字 为什么 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依据答题模式 形成答案 诗眼分别是 咽 冷 步骤1 咽 冷 两字绘声绘色 精练传神地刻画了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 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 发出低吟 仿佛呜咽之声 照在青松上的日色 由于山林幽暗 似乎显得阴冷 步骤2 表达了诗人的向佛之情 步骤3 专题六 技法点拨 4 语言风格 答题模式此诗 词 语言特点是 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 清新自然 朴实无华 华美绚丽 明白晓畅 多用口语 委婉含蓄 雄浑豪放 笔调婉约 简练生动 步骤1 用诗词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步骤2 表现了 之情 步骤3 专题六 技法点拨 答题示例阅读下面一首唐诗 完成后面的题目 江村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 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 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 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 微躯此外更何求 试赏析本诗的语言特色 专题六 技法点拨 依据答题模式 形成答案 此诗语言特色是清新 自然 质朴 步骤1 清江 梁上燕 水中鸥构成了一派恬静幽雅的自然田园景象 老妻画纸为棋局 的痴情憨态 望而可爱 稚子敲针作钓钩 的天真无邪 弥足可爱 不作雕饰 自然成趣 生活意味十足 步骤2 表现了诗人的欣喜 愉悦和满足 步骤3 3 表达技巧 1 答题模式诗词 诗句 用了 技巧 写了什么景物 图景 步骤1 突出了 特点 结合原诗具体分析 步骤2 表达 抒发 了作者的 思想感情 步骤3 专题六 技法点拨 2 答题示例阅读下面一首唐诗 完成后面的题目 端居 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 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 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 端居 闲居 素秋 秋天的代称 这首诗的三 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 请简要分析 专题六 技法点拨 依据答题模式 形成答案 在艺术手法上 第三 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 步骤1 诗人借助对 青苔 红树 以及 雨 景 月 色的描写 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 步骤2 营造出了冷寂 凄清的氛围 表达了悲愁 孤寂和思亲的情感 步骤3 从其他角度 如互文手法 回答 言之成理也可 4 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1 答题模式本诗 词 写了 步骤1 抒发了 步骤2 表现了 步骤3 专题六 技法点拨 2 答题示例阅读下面一首宋词 完成后面的题目 南柯子王炎山冥云阴重 天寒雨意浓 数枝幽艳湿啼红 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 沟塍处处通 人间辛苦是三农 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注 三农 指春耕 夏种 秋收 试分析下片的内容 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专题六 技法点拨 依据答题模式 形成答案 描写了农民不避风雨 天天辛勤劳作的生活图景 步骤1 抒发了 人间辛苦是三农 的感叹 步骤2 表现了农民盼望风调雨顺 五谷丰登的心情 步骤3 5 比较鉴赏类 1 答题模式 要通读所给的几首诗 词 曲 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 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 包括注释 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 思想内容 感情 艺术手法 写法 修辞方法等 来寻求诗 词 曲 的差异性 专题六 技法点拨 要注意点面结合 既有总体分析 又有具体分析 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 层次分明 2 答题示例 2012 浙江卷 阅读下面两首诗 完成问题 未展芭蕉 唐 钱珝冷烛无烟绿蜡干 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 会被东风暗拆看 专题六 技法点拨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其一 金 元好问枝间新绿一重重 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 且教桃李闹春风 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 依据答题模式 形成答案 第一首巧妙运用比喻 如将未展芭蕉比作未燃的蜡烛 未拆封的书札 又把它比拟成芳心未展的少女 用 东风暗拆 想象芭蕉终于展开 不仅传神 而且传达出美好的情思 第二首运用衬托 比拟 对比等手法 不仅表现了海棠的天然之美 更赋予海棠一种沉稳独立 自主自爱的品格 专题六 新题精练 一 形象1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 完成后面的题目 8分 过融上人兰若 綦毋潜山头禅室挂僧衣 窗外无人溪鸟飞 黄昏半在下山路 却听钟声连翠微 注 融 诗人所要寻访的和尚的名字 上人 对和尚的尊称 兰若 梵语 阿兰若 的简称 指和尚的住所 新题精练 专题六 新题精练 1 从诗的前两句来看 诗人所拜访的僧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请简要分析 4分 答 答案 诗人所拜访的是一个避世清修 洒脱散逸的高僧形象 2分 禅室建于山头 远离尘世 禅室无人 窗外溪流鸟飞 僧人不知何处而去 静谧幽雅的环境烘托出僧人的情趣高雅 挂僧衣 的细节体现了僧人的悠闲洒脱 2分 解析 本题属于考查人物形象题 需要确定形象的身份 性格特点 并结合诗句分析形象的表现意义 专题六 新题精练 2 末句中的 钟声连翠微 五个字历来为人称道 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请简要赏析 4分 答 答案 以景作结 读来蕴藉含蓄 耐人寻味 从色彩和声音 视觉和听觉 的角度写景 描绘了暮色苍苍中翠色千重的山林美景 而荡漾山林 经久不息的钟声 又给这幽深秀丽的山林增添了静谧的气氛 从 以响衬静 角度作答亦可 2分 讲究炼字 连 字把听觉形象 钟声 与视觉形象 翠微 彼此沟通起来 传达出诗人流连忘返 迷恋山林的独特而又自然的感受 2分 专题六 新题精练 解析 本题属于考查语言特色题 第一要正确理解诗句的内容 第二要找出句子中有特色或者运用某种手法的字词加以分析 钟声 写听觉 写声音 是动静 翠微 写视觉 写颜色 是静景 所以手法是通感和以动衬静 连 字传神巧妙 将这两种感官连接在一起 生动传神 属于用词巧妙 原味翻译 山顶上寺庙内禅房仅见一件僧衣悬挂 轩窗外寂静杳无人烟 唯有溪鸟在翩翩飞舞 下山已到一半 时间已经是傍晚了 此时却幽幽听见山上传来的撞钟声 使我的归心再度留恋在这美好的山色中 专题六 新题精练 2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 完成后面的题目 8分 南歌子贺铸疏雨池塘见 微风襟袖知 阴阴夏木啭黄鹂 何处飞来白鹭立移时 易醉扶头酒 难逢敌手棋 日长偏与睡相宜 睡起芭蕉叶上自题诗 注 扶头酒 醇厚浓烈易醉人之酒 1 这首词的上片描写了哪些意象 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4分 答 专题六 新题精练 答案 疏雨 池塘 微风 夏木 黄鹂 白鹭 答对3个给1分 全对2分 描绘了一幅恬静 幽美 充满生机的夏日风光图 2分 解析 词的上片出现的意象有疏雨 池塘 微风 夏木 黄鹂 白鹭等 景物上疏雨飘洒 微风轻拂 一派清爽宁静的景象 宽阔的水田里白鹭飞翔 繁茂幽深的树丛中黄鹂啼鸣 大自然的一切都是自由宁静 充满生机的 专题六 新题精练 2 这首词的下片描写了哪些事情 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试作简要分析 4分 答 答案 这首词运用了间接抒情的方式 答寄情于事 借事抒情亦可 抒发了词人孤寂无聊难以排遣的思想感情 2分 词人一连写了饮酒 下棋 睡觉 题诗四件生活琐事 但饮酒而 易醉 下棋而敌手 难逢 寂寂长昼 词人以昏睡 相宜 来自我解嘲 睡起题诗则只能 自题 自赏 这些都表现了词人心中的孤寂无聊 2分 专题六 新题精练 解析 词的下片进入对日常生活中饮酒 下棋 睡觉 题诗等的描写 但 易醉扶头酒 难逢敌手棋 日长偏与睡相宜 字里行间蕴涵的仍然是一种百无聊赖的心绪 原味翻译 疏雨飘洒 微风轻拂 一派清爽宁静 池塘感到了雨儿的轻柔缠绵 繁茂幽深的树丛中有黄鹂在啼鸣 什么地方飞来的白鹭哟 怎么刚待了一会儿就走了 喝酒啊 易醉 下棋 对手难逢 仍然是一种百无聊赖的心绪 夏日长长 无所事事 最适合睡觉 睡起之后 只管在芭蕉叶上自题诗词 自取其乐 专题六 新题精练 二 语言3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 完成后面的题目 8分 点绛唇汪藻新月娟娟 夜寒江静山衔斗 起来搔首 梅影横窗瘦 好个霜天 闲却传杯手 君知否 乱鸦啼后 归兴浓于酒 注 汪藻 1079 1154 饶州德兴人 字彦章 徽宗崇宁五年进士 累官著作佐郎 翰林知州等 后被贬职 著有 浮溪集 等 写此词时 他正被迫迁调 官场失意 专题六 新题精练 1 结合词句 赏析词中加点的 瘦 字 4分 答 答案 瘦 字用拟人手法 把梅花人格化 1分 既刻画出梅花疏影横斜的姿态 1分 同时又写出它 也是诗人自己 不谀不阿的坚贞硬挺精神 耿直的傲骨 2分 解析 上片起首两句写景 勾画出一幅新月江山图 一弯秀媚的新月 被群星簇拥 山顶与星斗相连 月光照耀下 江流澄静 听不到波声 这两句是作者中夜起来遥望所见 写的是静的环境 作者夜不成眠 披衣而起 想有所排遣 搔首 写出他情绪不平静 结句 梅影横窗瘦 静中见动 要月影西斜才看得出梅影横窗 瘦 字刻画出梅花的风姿 专题六 新题精练 2 本来 好个霜天 正是喝酒尽兴的时候 词人为什么说 闲却传杯手 4分 答 答案 在构思上 此句设置悬念 引出设问 在感情上 此句突出了诗人感到仕途艰险 渴望退隐归家 远离官场倾轧的比酒还浓的 归兴 每点2分 解析 下片转向抒情 传杯 是传递酒杯而饮以助酒兴 多在宴会中进行 不是独饮或对饮 此处 闲却传杯手 联系词人身世 可知此时他正被迫迁调 官场失意时 末尾二句 作者 归兴 萌生是由于 乱鸦啼后 并且这种思归的意念比霜天思酒之兴还浓 可见他已非常厌倦宦海生涯 专题六 新题精练 原味翻译 一轮圆月明媚新秀 秋夜寒 江流静 远山衔着北斗 夜不成寐起来徘徊搔首 窗间横斜着梅花疏影 那么清瘦 好一个凉秋月夜的霜天 却无心饮酒 闲置了传杯把盏手 君知否 听到归巢的乌鸦纷乱的啼叫后 使我归家意兴浓郁似酒 专题六 新题精练 三 表达技巧4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 完成后面的题目 8分 题鹤林寺僧舍李涉 终日昏昏醉梦间 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 偷得浮生半日闲 注 李涉 中唐诗人 宪宗时 曾任太子通事舍人 不久 贬为峡州 今湖北宜昌 司仓参军 在峡中蹭蹬十年 遇赦放还 复归洛阳 隐于少室 专题六 新题精练 1 从抑扬的角度简要分析本诗的表达技巧 4分 答 答案 本诗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 2分 首句直抒诗人极度失意消沉 昏醉度日的心境 是抑 末句抒发诗人领悟到了要学会珍惜时光 从容乐观对待人生的道理之后的欣喜之情 是扬 2分 解析 本题第一步要分清抑扬的关系 然后再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哪里体现了这种手法 专题六 新题精练 2 诗的末句 偷得浮生半日闲 有的版本作 又得浮生半日闲 你认为用 偷 字好还是用 又 字好 为什么 4分 答 答案 用 偷 字更好 又得浮生半日闲 只是客观地表达了又一次得到闲适之意 与首句 终日昏昏醉梦间 的心境不符 2分 偷 字则更具主观色彩 更能表现出诗人于 竹院逢僧话 后领悟到了要从容乐观地对待失意人生的积极态度 2分 解析 本题考查炼字 第一要明确观点 你认为哪个字用得好 然后再按照炼字题的答题步骤去组织答案 专题六 新题精练 原味翻译 长时间以来一直处于混沌醉梦之中 无端地耗费着人生这点有限的时光 有一天 忽然发现春天即将过去了 于是便强打精神登上南山去欣赏春色 在游览寺院的时候 无意中与一位高僧闲聊了很久 难得在这纷扰的世事中暂且得到片刻的清闲 专题六 新题精练 四 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5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 完成后面的题目 8分 浪淘沙欧阳修把酒祝东风 且共从容 垂杨紫陌洛城东 总是当时携手处 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 此恨无穷 今年花胜去年红 可惜明年花更好 知与谁同 1 这首词上片叙事 下片抒情 试问上片叙述了什么事 下片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4分 答 专题六 新题精练 答案 上片叙写与友人正在这大好春光中游览 2分 下片抒发了与友人相逢却不能久聚的感伤 怅恨之情 也表现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2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词内容的把握与情感的赏析 体现了江西卷诗歌鉴赏 轻技巧 重内容 的特点 做此题关键在于逐句读懂意思 注意题干的提示 进行概括 上片抓住 东风 垂杨紫陌 游遍芳丛 下片注意 聚散 可惜 知与谁同 等词句 专题六 新题精练 2 有人认为 今年花胜去年红 可惜明年花更好 知与谁同 是篇中的绝妙之笔 试作简要分析 4分 答 答案 这三句话将别情融入赏花之中 将三年的花加以比较 层层推进 以惜花写惜别 而别情之中 亦体现出友人的深情厚谊 2分 今年花胜去年红 明年花更好 写的是鲜艳繁盛的景色 表现的却是感伤的心情 是以乐景写哀情 2分 可见其构思新颖 富有诗意 是篇中的绝妙之笔 专题六 新题精练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赏析能力 关键在于找到答题角度 从题干来看 这个句子是 绝妙之笔 能成为 绝妙之笔 的一定是或构思上 或内容上 或情感上 或艺术手法有独特之处 分析时要根据句子具体分析 从 今年 去年 明年 来看 给人一种悠远的时空感 把三年的花比较 对突出情感有什么作用呢 再从写景与抒情来看 有乐景写哀情的特点 原味翻译 我端起酒杯问候春天 暂且希望你一起赏玩 洛城之东 街道宽阔 垂柳依依 一派春意盎然 一般都是我和你携手相伴 在花丛中欢乐游玩 专题六 新题精练 聚散总是太匆匆 遗憾总是无穷无尽 今年的花儿比去年的还美丽 也许明年的花儿会更艳丽动人 可是 明年谁与我共游呢 五 比较鉴赏6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 完成后面的题目 8分 数日赵师秀数日秋风欺病夫 尽吹黄叶下庭芜 林疏放得遥山出 又被云遮一半无 专题六 新题精练 野望翁卷一天秋色冷晴湾 无数峰峦远近间 闲上山来看野水 忽于水底见青山 1 两首诗都写秋景 流露出的情感有何不同 请简要分析 4分 答 答案 赵诗所抒发的感情 由病体经受秋风 见到黄叶遍地而悲苦 到看见疏林秋山 白云飞来而欣喜 是悲喜交织 由悲而喜 翁诗自始至终都是以闲适的心态在欣赏秋景 抒发赞赏喜悦的感情 每点2分 专题六 新题精练 解析 这是比较作者情感的不同 两诗都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 一切景语皆情语 所写景物的选择与景物的特点都暗示着作者不同的情感 赵诗由 秋风欺病夫 黄叶 可见作者内心的落寞与悲苦 后两句却笔锋一转 豁然开阔 作者的心境变得疏朗 翁诗从 一湾碧水 峰峦错落 闲看野水 等 可看出诗人的闲适与恬淡 专题六 新题精练 2 赵师秀和翁卷都是当时有名的苦吟诗人 两首诗的末尾两句均令人拍案叫绝 请任选其一 结合诗句内容赏析其妙处 4分 答 答案 示例一 赵诗末尾两句 写树林稀疏 远山刚呈现出它的雄姿 却又被飞来的云遮去了一半 一 放 一 出 一 遮 三个动词做动态化的描写 把树 山 云都写得神采飞扬 显现出淡远清幽的意境 显得冲淡而清奇 一改前面悲苦的情调 分析 放 字的拟人手法 疏 与 遮 前后对照映衬也可 诗意2分 手法分析2分 专题六 新题精练 示例二 翁诗末尾两句 写诗人登山看水 却在水里看见了青山的影子 从诗人的视角的变化 写出登山看水却又于水中见山的体验 写出山的青翠水的澄澈 表达一种理趣 表现了诗人的闲情逸兴 分析 忽 闲 见 也可 诗意2分 手法分析2分 解析 此题比较抒情手法 两首诗采用的抒情手法都是借景抒情 但具体的表现方式却不同 赵诗侧重用拟人与动作来表现 翁诗侧重用山水之色来衬托思想感情 专题六 新题精练 原味翻译 数日 连日凄冷的秋风欺凌着我这个病老头儿 庭院里 黄叶被风吹落满地 一片衰萎 秋日的树林变得稀疏 把远山的雄姿放入眼底 忽而远山却又被飞来的云遮去了一半 野望 漫无边际的秋色已经让晴日中的水湾染上了寒意 远近高低的山峦重叠 一直伸到天边 我闲来无事 上山远望一弯溪水 溪水清澈见底 忽然间 青山尽在溪水中 专题六 备用习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完成题目 8分 早寒有怀 孟浩然木落雁南度 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 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 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 平海夕漫漫 注 诗人长期隐居于襄阳 这首诗作于诗人游历吴越期间 备用习题 专题六 备用习题 1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请简要分析 3分 答 2 诗歌颈联在构思上很有特点 请指出手法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5分 答 1 答案 该诗表现了作者的思乡盼归之情 1分 作者先借景抒情 以凄清的秋景表现内心的惆怅 再写自己客居楚地 想到亲人不觉落泪 而要归去却水天茫茫 找不到归路 2分 专题六 备用习题 解析 这是一首怀乡思归的抒情诗 以兴开首 借鸿雁南飞引起客居思归之情 中间写望见孤帆远去 想到自己无法偕同的怅惘 最后写欲归不得的郁积 2 答案 诗歌颈联运用了虚实相生 联想想象 的写作手法 1分 第一句写诗人自己在旅途中思念家乡和亲人 不禁落下泪来 而第二句是作者想象自己的亲人在家乡的襄水之滨遥望着天边驶来的帆船 盼望着自己归来 2分 作者用想象的景象将 思念 的内容落实 自己一方与亲人一方彼此呼应 不仅丰富了诗歌内涵 扩大了诗歌境界 而且真切 突出地表达了诗人的思归之情 2分 专题六 备用习题 解析 乡泪客中尽 不仅点明了乡思 而且作者也想象家人也在想望着他的归去 遥望着 天际 的 归帆 所以是虚实结合的手法 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 有时能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 从而突出诗歌的中心 有时能形成渲染烘托的作用 从而突出诗歌的中心 本题属于后者 原味翻译 草木枯黄凋零了 阵阵鸿雁飞向南 北风呼啸刮不停 一江秋水一江寒 家乡是那鹿行山 茅庐就在襄水湾 遥望远方的楚地 楚地茫茫在云端 思乡眼泪已流尽 客旅生活多辛酸 孤帆远方在天际 此情此景不堪看 我想找人问一问 迷路渡口在哪边 暮色苍茫无所见 只见江海水漫漫 专题六 备用习题 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完成后面的问题 8分 浣溪沙 北宋 晏几道唱得红梅 字字香 柳枝桃叶 尽深藏 遏云 声里送离觞 才听便拚 衣袖湿 欲歌先倚黛眉长 曲终敲损燕钗梁 注 梅 指歌曲 落梅花 梅花引 之类 多述离情 柳枝 指乐府 杨柳枝 曲 亦指歌女名 桃叶 晋朝王献之爱妾之名 临江相别时王献之作 桃叶歌 列子 汤问 载 秦青唱歌送薛谭 声振林木 响遏行云 拚 p n 甘愿 不顾惜 专题六 备用习题 1 词的上片用了多种修辞手法 请选择其中两种修辞手法 结合词句简要赏析 4分 答 2 一般的送别诗词 常借离别之景抒离别之情 而同为送别词 此词的写法却很新巧 请就这一点 分别结合上下片的内容作简要赏析 4分 答 专题六 备用习题 2 1 答案 修辞手法有 通感 对比 夸张 双关 通感 红 添色彩 让读者由乐曲之名联想到红梅热烈绽放 鲜丽诗意的画面 香 添味道 以红梅之香写其乐声 生动别致地表现出其歌声甜美动人 听觉与视觉 嗅觉交织起来 使描绘的乐曲更富艺术魅力 1分 对比 其他歌女所唱的 桃叶歌 杨柳枝 与这位歌女所唱的 红梅 进行对比 更显出这位歌女歌声不同凡响 情感真挚 与后面的 遏声云里 相呼应 衔接紧密自然 1分 夸张 描绘歌曲阻遏行云 更加突显出这位歌女歌声高亢动人 离别之情热烈深沉 1分 专题六 备用习题 双关 柳枝 桃叶 既可指曲名 亦可指人名 语意双关 表达离情 歌声更加含蓄有味 同时 也巧妙地进行了对比 使表意变得丰富起来 1分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首先要理解上片的内涵 抓好关键词 唱得 藏 送离殇 等 其次要重视题下注释 理解典故内涵 尤其是注释 本身的阐释语就表明了双关 答题格式 修辞 对象 效果 2 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DB1303-T 369-2024 旅游气象信息发布与传播规范
- 班组安全活动记录每月两次安全活动记录
- 班前安全活动记录表网上下载实例
- 广东省深圳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模拟2数学试卷(含详解)
- 26届高二政治下期半期考试试卷
- 工厂改革活动方案
- 居家学习征文活动方案
- 小学迎国庆班会活动方案
- 少先队六一入队活动方案
- 小班舞蹈课活动方案
- 2025年中考英语作文预测及满分范文11篇
- 新课标(水平三)体育与健康《篮球》大单元教学计划及配套教案(18课时)
- 《生物安全培训》课件-2024鲜版
- 【2020-2021自招】江苏苏州实验中学初升高自主招生数学模拟试卷【4套】【含解析】
- 监理报审表(第六版)-江苏省建设工程监理现场用表
- BIM技术在施工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 圆通快递借壳上市案例分析(课堂PPT)
- 25公斤级平焊法兰及螺栓规格尺寸
- 配电网工程典型设计10kV电缆分册
- 中文版EN-12546
- 云南省建筑消防设施施工安装质量检测收费标准(试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