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6.23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课件 岳麓版必修1.ppt_第1页
高中历史 6.23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课件 岳麓版必修1.ppt_第2页
高中历史 6.23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课件 岳麓版必修1.ppt_第3页
高中历史 6.23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课件 岳麓版必修1.ppt_第4页
高中历史 6.23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课件 岳麓版必修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材料一1984年7月31日 邓小平同志会见英国外交大臣杰弗晨 豪时指出 一个国家 两种制度 的构想不是今天形成的 而是几年以前 主要是在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的 材料二1982年9月24日 邓小平同志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指出 我们对香港问题 主要有三个问题 一个是主权问题 再一个问题 是一九九七年后中国采取什么方式来管理香港 继续保持香港的繁荣 第三个问题 是中国和英国两国政府要妥善商谈如何使香港从现在到一九九七年的十五年中不出现大的波动 材料三1984年2月24日 邓小平同志会见美国乔治大学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代表团时指出 统一后 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 大陆搞社会主义 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 一个中国 两种制度 香港问题也是这样 1 如何理解材料一中 一国两制 构想是在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的 提示 1981年叶剑英阐述和平统一祖国的 九条方针 其中的原则成为 一国两制 构想的基本内容 80年代后 邓小平全面阐述了 一国两制 的含义 1982年宪法使 一国两制 有了宪法保证 1984年 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使 一国两制 正式成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2 材料二表明了邓小平怎样的立场 邓小平坚持这一立场的根本保障是什么 提示 立场 主权问题不容讨论 中国坚决收回香港 保障 国家的独立 国力的增强 国际地位的提高 3 结合材料三归纳 一国两制 的前提 发展方向及最终目的 提示 前提 一国即 中华人民共和国 发展方向 两种制度长期不变 长期共存 目的 实现祖国统一 材料一1958年8月23日傍晚 金门岛上正在举行宴会 忽然 海峡对岸数百门大炮万弹齐发 一时间岛上一片火海 到1961年12月改为只打宣传弹 直至1979年元旦 徐向前发表声明 停止炮击 两岸炮战正式结束 材料二1987年11月2日 台湾当局正式放宽了台湾民众赴大陆探亲的政策 当年少小离家的游子在饱尝了几十年离愁别绪之后 终于踏上了故乡的土地 在文化吸引力不断增强的同时 来自祖国大陆的经济吸引力也越来越强 截至2002年上半年 台湾同胞来大陆的人数达2600万人次 两岸间接经济贸易额累计2400亿美元 材料三2008年3月22日台湾与总统大选合并 举行了入联 返联公投 因参与公投的人数均未达到法定成案门槛 遭到否决 关心台湾与两岸前途的人都认同 此番公投未过关的意义重大 2010年1月 中方强烈反对美国对台军售 1 依据材料一归纳台海两岸关系的变化趋势 这一变化说明了什么 提示 台海两岸由战争对抗至结束战争状态 说明大陆对台政策的重大改变 由主张武力解放逐渐转为以和平方式统一祖国 2 结合所学知识归纳80年代两岸关系进展的主要表现 并分析其原因 提示 台海两岸民间往来 贸易发展 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原因 一国两制 构想的提出 两岸人民血脉相连 两岸共同利益的需要和努力等 3 据材料三指出影响两岸关系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 提示 内 台独 势力 外 美国等国际反华势力 1 一国两制 构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 一国两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首次成功运用于解决澳门问题b 是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而确定的方针c 20世纪50年代得到了系统阐述d 20世纪60年代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基本国策 解析 选b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一国两制 构想首次成功运用于解决香港问题 在80年代 邓小平对其进行了系统阐述 1984年 一国两制 方针在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上通过 故a c d不正确 2 2010 杭州学业水平检测 邓小平在 一个国家 两种制度 中指出 一个国家 两种制度 的构想是我们根据中国自己的情况提出来的 而现在已经成为国际上注意的问题了 对此理解最正确的是 a 国际社会想干扰中国收回香港b 国际社会一致认可 一国两制 c 一国两制 方案在联合国得以通过d 一国两制 对解决国际争端有借鉴作用 解析 选d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 世界上一系列争端都面临着用和平方式来解决还是用非和平方式来解决的问题 一国两制 方案成功付诸实施 以和平方式解决祖国统一问题 为国际上许多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借鉴 3 在2009年10月1日的国庆讲话中胡锦涛主席强调 我们将坚定不移的坚持 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 的方针 保持香港 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推动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继续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这一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而奋斗 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a 一国两制 的前提是 一国 b 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是华夏儿女的共同心愿c 一国两制 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d 一国两制 会改变我国的社会性质 解析 选d 本题从国庆讲话材料切入 主要考查获取与解读信息 调动与运用知识的能力 由讲话内容及教材知识 可判断a b c都是对 一国两制 的正确认识 实行 一国两制 不会改变我国的社会性质 故选d 4 下图是香港警察正在更换带有紫荆花图案的新警徽 这一事件最早可能发生在 a 中英 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发布之日b 中英双方同意通过外交途径就香港问题进行磋商c 香港回归之日d 庆祝特别行政区成立十周年之际 解析 选c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能力 紫荆花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重要标识 香港警察更换新警徽 其开始使用必定是在香港回归之日 a b两项时间过早 d项太晚 5 2010 如皋学业水平检测 我国能够顺利收回香港 关键在于 a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国力明显增强b 英国政府彻底放弃了殖民主义政策c 香港获得了高度的自治权d 实行了中 英 香港三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解析 选a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 综合国力的提升是一个国家对外交往的根本保障 c d两项只是香港问题能够解决的具体条件 b项说法错误 6 你可知macao 不是我真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 母亲 这是1999年中国流行的一首歌曲 它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邓小平提出 一国两制 b 香港回归祖国c 海峡两岸的经济交流不断加强d 澳门回归祖国 解析 选d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 题干所提供的歌词 macao 指 澳门 1999年12月20日 中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7 2010 南京学业水平检测 雨霁天晴 万紫千红增特色 凤鸣莺啭 三通两制促和平 此对联最早可能出现于20世纪 a 50年代末60年代初b 60年代末70年代初c 70年代末80年代初d 80年代末90年代初 解析 选c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判断能力 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为 三通两制 三通两制 等词语的出现是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 8 2010 惠州学业水平检测 2009年是蒋经国诞辰100周年 作为前台湾地区最高领导人的蒋经国曾在回答美国人士提问时说 大陆是中国领土 凡伤害中国同胞者 皆为中华民族敌人 材料主要表明蒋经国 a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b 希望完成国家统一c 希望两岸人民共同维护民族利益d 希望两岸同胞团结反对外敌入侵 解析 选a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 获取有效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本题时要抓住 大陆是中国领土 等关键词语 蒋经国主张 一个中国 9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粤海销烟扬我威 但悲港岛易英徽 国耻家仇今尽雪 只缘华夏已腾飞 凌青材料二香港回归前夕 一般市民对中国对香港政策还是有一点担心 几年过去了 中国领导人认真执行了 不干预 政策 赢得了香港民心 即使是英美政府 亦对中国的表现表示满意 他们只能挑剔一下香港的选举制度尚未算十分民主 本来香港市民对解放军进驻香港特别行政区是怀有戒心的 但驻港解放军严格的纪律改变了香港人的印象 1 材料一中记载了哪些历史事件 2 材料二中香港市民担心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不干预 政策指的是什么 3 由两则材料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 第 1 题由材料一中 销烟 可知为虎门销烟 但悲港岛易英徽 可知为割占香港岛 今尽雪 指香港回归 第 2 题结合现实情况分析原因 第 3 题 启示可从事件的前后强烈对比来分析 答案 1 虎门销烟 南京条约 割占香港岛给英国 香港回归祖国 2 主要原因 香港市民关心自己的经济利益和生活方式是否受到影响 政策 一国两制 3 香港的回归取决于中国综合国力的强大和实事求是的方针政策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央政府是有能力 有诚信的政府 人民军队是威武之师 文明之师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8小题 每小题4分 共32分 1 1978年11月邓小平说 在解决台湾问题时 我们会尊重台湾的现实 比如 台湾的某些制度可以不动 那边的生活方式可以不动 但是要统一 这表明他解决台湾的构想是 a 一国两制 b 一边一国c 解放台湾d 武力解决 解析 选a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在祖国统一问题上 中国政府坚持的基本原则是和平统一 为实现和平统一 邓小平等中国领导人针对台湾问题提出了 一个国家 两种制度 的伟大构想 2 2010 福建四校模拟 1979年 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 告台湾同胞书 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下面两图的转变 可以说明 解决台湾问题的国内国际时机已经成熟 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方式发生了变化 中国政府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 中国承诺放弃使用武力a b c d 解析 选c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两幅图表明中国政府由武力统一台湾到和平统一的转变 说明中国政府坚持祖国统一的原则性和采取策略的灵活性 在材料中反映不出来 在和平统一的同时 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故 错误 3 2010 嘉兴高一检测 忆往昔 求和割地华夏声咽忍顾黎民血 看今朝 喜迎回归举国同庆再造中国魂 下列各项中 最符合这副对联主题的是 a 开国大典b 文革 结束c 香港回归d 改革开放 解析 选c 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回归 指祖国统一大业中的香港 澳门回归 故选c项 4 2010 济南模拟 下面两幅图片分别代表了我国两大行使自治权力的区域 它们最大的不同是 a 前者是少数民族人民当家做主 后者是外国人当家做主b 前者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后者享有完全的自治权c 前者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后者实行资本主义制度d 前者有利于各民族的繁荣 后者有利于祖国的统一 解析 选c 本题考查学生区分能力 香港特别行政区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方区域 不是外国人当家做主 香港的自治权是高度自治 不是完全自治 两者都有利于祖国统一 不是本质区别 故a b d错误 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一国两制 促进了澳门的繁荣稳定b 澳门回归促进了大陆与澳门的经济往来c 澳门回归是民族区域自治的成功实践d 澳门回归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范例 解析 选c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澳门回归 是 一国两制 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 促进了大陆与澳门的经济往来 促进了澳门的繁荣稳定 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范例 a b d三项都正确 澳门回归不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践的范畴 故选c项 6 2009年6月27日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澳门特别行政区对横琴岛澳门大学新校区与横琴岛其他区域实行隔离式管理 这意味着横琴岛的一部分将成为实行 一国两制 的新区域 这表明 a 一国两制 的实践日益丰富b 一国两制 保证了澳门的繁荣稳定c 一国两制 适合中国的任何地区d 一国两制 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唯一途径 解析 选a 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 从材料中 授权 新区域 等信息可知 澳门的管辖范围进一步扩大 一国两制 构想进一步得到丰富 发展 故选a项 c项不符合现实 b 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史现 排除 7 2010年1月13日 首届亚布力两岸经贸论坛在哈尔滨开幕 两岸企业代表深入交流 并签订多项合作协议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它为两岸交流提供了新的渠道 一国两制 得到两岸民众的大力拥护 海峡两岸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合作共赢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a b c d 解析 选c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由材料中的 经贸论坛 深入交流 合作协议 等关键词可以判断 均正确 一国两制 在材料中未涉及到 故 不符合题意 8 2010 济宁模拟 2009年8月8日 受台风 莫拉克 的影响 台湾和大陆东南沿海地区不同程度受灾 台湾灾情尤为严重 不久 寄托着大陆各界深厚关爱的物资通过海 空航线源源不断地直接运抵台湾 这次海空直航 将海峡两岸人民的心紧紧连在一起 进一步缓和和发展了两岸关系 增进了台湾人民对 一国两制 的认同 再次证明两岸人民血浓于水a b c d 解析 选d 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援助台湾 运送救灾物资是人道主义援助 是两岸人民亲情 友情的体现 有利于增进两岸关系和谐发展 但与 一国两制 无关 排除 二 非选择题 18分 9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同是中国人 以及由此产生的相互信赖极大地促进了随后台湾与中国大陆经济关系的迅速扩大 正如台湾的一位谈判代表所说 台湾人和大陆人有 血浓于水的亲情 并为彼此的成就而感到自豪 美 萨缪尔 亨廷顿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材料二2008年12月17日报道美国政府15日对台海两岸正式启动空运直航 海运直航以及直接通邮表示欢迎 另外 美国在台协会 新闻组长暨发言人何志也在昨天就两岸实现 大三通 表示 美国欢迎两岸 大三通 的建立 因为这对于区域和平有帮助 何志说 美国认为两岸互动的增温 包括台海两岸 大三通 的实施 对于区域的和平稳定与繁荣有相当程度的帮助 东方日报 材料三2010年3月14日 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