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品质好习好人生.doc_第1页
好品质好习好人生.doc_第2页
好品质好习好人生.doc_第3页
好品质好习好人生.doc_第4页
好品质好习好人生.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好品质 好习惯 好人生内容摘要:意志品质和行为习惯都是人生之基,都需要从小教育和培养。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使他们从小就懂得如何生活、如何做人处世的基本道理,具有健康的道德情感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基础。学生的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成,应当作为一项长期的循序渐进的常规工作来抓。它需要不断地给予督促与引导。关键词:小学生 品质 习惯 养成 教育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可以说,意志品质和行为习惯都是人生之基,都需要从小教育和培养。人并非生来就具有某些好的习惯或不好的习惯,而是在后天慢慢养成的。小学段阶是儿童形成各种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习惯养成不仅影响小学阶段的学习成绩,而且影响以后乃至将来的一生,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是小学教育的重中之重。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习惯,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下面是我在工作实践中的一些体会和做法。 一、明确要求,提高认识 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出具体的要求和明确的目标非常重要。要让学生明白哪些是良好的行为习惯,哪些行为习惯不能养成,为什么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要让学生有一个正确的辨别能力,并通过与优秀同学相互交流学习经验,从而和自己进行对比,自己在哪些方面不如别人,以及自己不如他人的原因,让学生形成共识,从而取长补短,改正自己不良的行为习惯。具体做法可以根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本班的实际提出具体的要求,和学生们一起制定了班规班约,经常组织学生逐条学习,让学生明确班级建设的目标要求。我会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或不同情况,及时地向学生提出各方面的具体要求,使学生明确并认真落实。二、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小学阶段的学生受生理和心理特点的限制,他们对一些道德观念,行为习惯不能完全理解。但他们的模仿性和可塑性都很强,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他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教师的示范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教师的行为习惯直接影响着学生,教师的道德观念是学生的楷模。因此,教师必须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首先做到。平时教师要身体力行,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自觉拾起一片废纸,扶正课桌椅、见到学生问早问好等,学生受到这种行为的影响也都会模仿学习。长期以往,学生就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不光动嘴去说服教育学生,更多的时候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学生。 我校一直以来有一个这样的规定,三年级开始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清洁区,每天学生来到学校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扫清洁区的卫生,因此要比上一二年时到校要早二三十分钟,学生在三年级开始的一个月是最难早到校。有一年班上有一位男生,他读二年级时每天都是班上最后一个到校的,每天他爸爸上班时会在上课铃响的前一分钟准时把他送到校门口,现在三年级了他还是这样,我跟他说了几次,讲到班级的荣誉,会被别的同学笑话,被老师批评,他稍微来早了一些,可是每天其他学生在参加升旗或早读时他总是在打扫清洁区,我见说他没用也不说了,干脆每天跟他一起扫。一天我索性拿了把扫帚站在校门口等着他一起扫,那天他爸爸、我还有他三个人一起在早读时扫完了他的清洁区,从那以后,他每天都来得很早把清洁区打扫干净了,还帮其他同学,特别是如果有同学请假没来,他总是主动地把那个同学的清洁区打扫得干干净净。行动是无声的语言,不需任何鼓动性的语言,事实证明,教师不必声嘶力竭地去训斥学生。只要在教育工作中要努力做到:正人先正己,时时事事做学生的榜样,注意自身修养,处处用自己的模范行为来影响教育学生,就可以塑造学生,成为学生的表率。这样对小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影响将更加深远。 三、根据学龄特点实施分层教育 1、低年级学生,通过各种竞赛,通过得小金星,初步养成。 低年级的学生,最缺乏自觉性,很多事情能不能做,都没有意识。作业时常不做或忘记带回家;废纸到处乱扔,自己的课桌下面就像垃圾堆;教室里追逐打闹,当班主任的最头痛,不管怎么说都没用,上课讲了,下课就又在教室了跑了。但他们也有自身的特点,就是有好胜心理,也爱挑别人的毛病。我们正好可以利用这些让他们形成自律。 我们可用“比比谁最棒”的方法。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然后就可以布置任务和要求。但刚开始,要求不能过高,从浅入深,逐步提高。同时要让学生之间进行相互督促,既可以帮助别人改正,也可以提醒自己。这种方法也可评价学生的课下表现。然后利用班会课,总结学生一周来的表现情况,指出缺点,对表现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同时分发小金星。老师不要吝啬自己的赞语,也不要吝啬小金星,只要有肯定之处,都可以得到,这样更能提高他们的参与积极性。 2、中年级学生,利用天天行为规范,形成自律。 中段年级小学生渐渐的有了自我意识,开始会主动思考,判断是非对错。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在他们的大脑里开始会比较,但出发点大多考虑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指责。他们所想到的还比较片面,有时还不够成熟,自律能力还不够强。 此时应当加强他们的行为规范。根据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需要,利用班会课通过学生提议,老师完善,共同制订“天天行为规范”, 每个学生都有一张,要求每个同学每天看一遍,每天督促自己按要求努力做到,给自己建一个好习惯手册,自己每天做了什么还可以把它记下来。经过几个月的实践后,每位学生都能自觉的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看到水龙头没拧紧,他们便会主动上前拧紧;看到地面上有纸屑,他们能主动拾起来;看到小同学摔倒了,他们会主动上前将他扶起。由此看出:习惯成自然,好的习惯能使学生受用一生,也能使老师教育管理更加轻松。 3、高年级学生,利用荣誉,增强自身使命感。 高年级小学生,已基本上由他律转为自律。此时,老师会发现他们越来越难管,也越来越难沟通。他们似乎已经习惯于学校的条条框框,习惯于老师的唠叨不休。对于行为习惯,他们很少违反,但也不会主动,看到不好的现象也常常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对于高段学生,一味说教不行,采用比赛也无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可采用多种方法结合。学校的竞赛,要积极争先,拿出榜样作用。同时班级里开展“班级荣誉,我的责任”活动,以加强每个学生的班级荣誉感。 有了责任,才有动力,才会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养成自我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教学中,学生行为习惯的好坏,对于教育任务的完成,对于学生的发展都有重大的影响。因此,对于每位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们不能只重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忽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四、关心爱护,正确对待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孔子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这充分说明人在自然状态下,不假思索,不费心思,更不用意志去控制而形成的某种行为,就是一种习惯。所谓习惯也可以理解成人的一种自动化的行为,而坏习惯也是一种自动化行为。哪个孩子也不想故意与老师作对,他们之所以经常性的犯错是因为他们已有的习惯在作崇。教师在对待那些“问题”孩子时,一定要多一些理智的思考,减少一些情绪化的语言和手段。少一些批评,多一些提醒和鼓励,才能有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也有利于我们老师自己的心理健康。我校原来有一位叫乐权的学生,爸爸在他读一年级时因病去世,妈妈也改嫁了,他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别说学习习惯,就是行为习惯也很糟,他缺乏别的孩子应有的爱和关注。于是他经常趁同学不在时拿别人抽屉里的牛奶喝,中午吃饭时抢同学碗里的好菜,打同学是天天都有的事。如果老师一批评,他就不上学,有几次老师和爷爷到处找他。这样的一个学生,同学怕他,老师也怕他,为此班主任老师承担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他在学校名气特别大。但他特别爱劳动,学校大扫除时他特别用心,别人不愿干的,干不了的,他总是抢着干。有一次,我们学校负责清洁卫生的老师大热天一个人拖着长长的水管给校园里的树和花坛里浇水,累得满头大汗,他主动帮忙,那位老师告诉他,天太热,又长时间不下雨,每星期要给树和花浇水一次。他记在心里,每个星期一他都会很早到校,主动给校园里的树和花坛里浇水,一直坚持到放假。第二学期开学后,利用这个契机,班主任在班上表扬他,校长在晨会上当着全校师生的面表扬他,他发现同学和老师们在另眼看待他了,班主任还经常与他谈心,了解他生活中的困难,鼓励同学们帮助他。他慢慢地变了,学会了帮助小同学,为班上修理桌椅,能主动为集体做好事,对老师也有礼貌了,连以前不写的作业也按时完成了,他的变化,所有同学和老师都给与了肯定,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可见,在学生习惯养成过程中,正确面对学生存在的不良习惯和行为,用关心和爱护再加以有效的引导,也能让令人头痛的学生变成令人喜爱的学生。 五、创设良好的班集体,强化行为习惯 小学生集体荣誉感强,好胜心强。教师要善于用集体力量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学校的卫生评比,领巾佩带,纪律评比等等,都是班级之间的竞争,是以班集体为单位的参与活动。集体荣誉来源于每个同学,要靠大家共同维护,因此就形成了坏事有人管,好事有人评,事事有人管、人人都为集体荣誉争光,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 不随手丢垃圾,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校园内轻声慢步的行走,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上学衣帽整齐,佩戴好红领巾,学习用品摆放,坐立姿姿端正,书写规范,集会思想专注,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放学出校门有序等。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都建立在种种良好的行为习惯之上的。 六、在学习中渗透 俄罗斯著名的教育思想家乌申兹基说过:人的好习惯就像是在银行里存了一大笔钱,你可以随时提取它的利息,享用一生。一个人的坏习惯就好像欠了别人一笔高利贷,老在还款,老还不清,最后逼得人走入歧途。这个比喻非常好。加强德育,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应该求真务实,从培养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开始,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习惯就是素质,习惯影响人格。好的行为习惯,是孩子一生最大的财富。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尤为重要。1、在教学中让学生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联系实际,指导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有机的渗透读书习惯、写字习惯、听的习惯、复习习惯、独立作业的习惯、遵守纪律、尊老爱幼的习惯、热爱劳动、热爱劳动的习惯等等,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化,形成习惯。2、让孩子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好习惯。班上孩子每天都有一两个不是忘记带书本,就是忘记戴红领巾。我问他们为什么?有的说:“我妈没把我的书装进我的书包里。”有的说:“我奶奶帮我洗红领巾忘记帮我放进书包了。”记得我的孩子刚上一年级时,我总是帮他整理书包,我想让他自己整理,他总是不理睬。有一天我让他自己整理,他写完作业就忘记了,作业做完后他就去睡觉了,我又担心他第二天上学没有书,于是趁他睡觉的时候帮他整理书包,没想到他躺在床上透过门缝看见了。第二天放学回来,我一本正经地说:“今天你自己整理书包,我不帮你了,你不要忘记,明天上课没书会被老师批评的。”他一把抱住我说:“妈妈,我忘了没关系,昨天我没有整理书包,我看见你帮我整理了,你不会忘记的,不会舍得我被老师批评的。”我一听傻了,帮他反而是害了他养成了依赖心理,我决定不再帮他了。有一次他又忘了,在床上都快睡着了,我硬是狠着心让他起来自己整理,他爸爸还说我天这么冷,孩子又小,你帮帮忙不行吗?有一天他真的忘记了整理书包,忘带书了,上课时老师让他在教室后面站了一节课,回家他特委屈告诉我,我说:“啊,只站了一节课,妈妈也是老师,这种事我知道老师肯定教了不止一次,如果是妈妈,我会让你站一上午。”他一听知道自己真的错了,以后每天都会自己整理书包。让孩子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好习惯,会让孩子形成很强的责任意识和较好的行为习惯。 3、今日事今日毕。有的孩子喜欢拖拖拉拉,本来一会工夫可以完成的事情,非得要等。有的孩子双休日只顾玩,把作业压到星期日晚上才去做,开了夜车还做不好,结果会越来越不喜欢学习。 七、形成制度,互相督促 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在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反复现象,这时除了靠自身努力还要靠同学,教师和家长的监督与指导。 1、班干部监督我充分利用班干部的作用,因为他们时刻处在班级中,更能了解情况。同时,也要对班干部进行约束,让他们以身作则。首先自我督促,再让他们督促其他同学。如果发现学生有什么差错,及时向教师反映,及时想办法解决出现的问题。2、教师监督 首先,教师在督促过程中要注意以身作则。因为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长期生活在一起, 由于教师比学生更有生活经验,学生自然地视教师为学习的楷模,他的一言一行都有着直接的或间接的教育意义。教师要给学生作示范,严以律己、从我做起、为人师表、言行一致,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成为小学生最直观、最重要、最活生生的典范。其次,对于学生的日常行为,教师要坚持天天讲、检查、提醒、讲道理。事实证明,在严格的训练中,大部分学生慢慢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平时,在排队、集会中,发现做得不够好的学生,及时指出,帮助他纠正。久而久之,使学生化外来的强制性为内在的自觉行为习惯。 3、家长监督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除了要靠学生、教师之外,更需要家长的配合,在培养儿童良好习惯上,家庭教育的作用大于学校教育的作用,需要家长细心教育。因为家长也是学生的教师,对学生的行为习惯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平时,我会利用家访,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并针对学生的问题,征求家长意见,共同努力,纠正学生的行为。 八、坚持不懈,循序渐进 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不能想起来要求一下,想不起来又听之任之,需要有坚强的教育意志,立下规矩后就应该要求学生坚持这样做,经过日复一日的训练形成习惯。学生毕竟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