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6140车床拨叉[831002]钻φ60H12孔夹具设计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485062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722.40K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5-11-04
上传人:qq77****057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李**(实名认证)
江苏
IP属地:江苏
19
积分
- 关 键 词:
-
CA6140车床拨叉[831002]钻φ60H12孔夹具设计
- 资源描述:
-
CA6140车床拨叉[831002]钻φ60H12孔夹具设计,CA6140车床拨叉[831002]钻φ60H12孔夹具设计
- 内容简介:
-
广东海洋大学 2005届本科生课程设计 1 目 录 序言 2 CA6140车床的型号 831002拨叉工艺规程设计 一 .拨叉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2 1.拨叉的用途 3 2.拨叉的技术要求 3 3.审查拨叉的工艺性 4 4.确定拨叉的生产类型 4 二 . 确定毛坯 ,绘制毛坯简图 4 1.选择毛坯 4 2.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和机械 加工余量 5 三 .拟定拨叉工艺路线 5 1. 基面的选择 5 2.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 6 3.加工阶段的划分 6 4.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6 5.确定拨叉的生产类型 6 6.工艺路线的确定 7 四机械加工余量 、 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8 五 . 拨叉 60孔切削用量、时间定额的计算 9 1.切削用量计算 10 2.时间定额的计算 10 六 机床夹具设计 12 1.设计应考虑的问题 12 2.定位方案设计 13 3. 工件误差分析计算 13 4. 导向元件设计 14 5.夹紧装置设计 14 6夹紧力与切削力的计算 16 7.夹具体的设计 16 参考文献 18 nts广东海洋大学 2005届本科生课程设计 2 序 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 课 、 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 .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的各种课程的一次深入而综合的总复习 ,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 .因此 ,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 ,能够综合地系统化地 掌握所学过的知识并加以应用 ,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 同时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 、 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便于以后更好地投入工作,为未来做好打算 。 一 .拨叉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1.拨叉的用途 该拨叉应用在 CA6140 型车床变速箱传 动轴上的换档机构中 .该拨叉头以 25mm孔套在变速叉轴上 ,并用螺钉经螺纹孔 M22mm与变速叉轴联结 ,拨叉脚则夹在两齿轮之间 .当需要变速时 ,操纵变速手柄 ,变速操纵机构就通过拨叉壁部的操纵槽带动拨叉与变速叉轴一起在变速箱中滑移 ,拨叉脚拨动三联滑移变速齿轮在花键轴上滑动以改变档位 ,从而改变车床主轴的旋转速度 . 该拨叉是在停车时用于换档的 ,承受的弯曲应力和冲击载荷较小 ,因此零件应具有的强度和韧性均不高 .该零件的主要工作表面为拨叉脚两端面、叉轴也 021.0025(H7)、锁销螺纹孔 M221.5mm、 拨叉长槽 ,在设计工艺规程时应予以保证 . nts广东海洋大学 2005届本科生课程设计 3 2.拨叉的技术要求 按表 1-1 形式将拨叉的全部技术要求列于表 1 中 , 表 1 拨叉零件技术要求 加工表面 尺寸偏差 (mm) 公差及精度等级 表面粗糙度 Ra(m) 形位公差 (mm) 长槽侧面 11.0016 IT11 3.2 长槽底面 15.008 IT12 6.3 拨叉脚两端面 055.0055.012 IT11 3.2 拨叉脚内表面 3.0060 IT12 3.2 M221.5mm 螺纹孔到大槽外侧 0 3.0.44 IT12 25mm孔 021.0025 IT7 1.6 M221.5mm 孔 拨叉头左端面 80 拨叉头右端面 80 该拨叉形状特殊 ,结构简单 ,属于典型的叉杆类零件 .为了实现换档变速的功能 ,其叉轴孔与变速叉轴有较高的配合要求 ,因此加工精度要求较高 .为保证拨叉换档时叉脚受力均匀 ,要求叉脚两端面对叉轴孔021.0025 mm的垂直度要求为 0.1mm.为保证拨叉在叉轴上有准 确的位置 ,改换档位准确 ,拨叉用螺钉定位 . 综上所述 ,该拨叉件的各项技术要求制订得较合理 . 3.审查拨叉的工艺性 分析零件图可知 ,拨叉脚两端面要求切削加工 ,并在轴向方向上高于相邻表面 ,这样既减少了加工面积 ,又提高换档时叉脚端面的接触刚度 . 25mm 孔和 M22mm 螺纹孔的端面均为平面 ,可以防止加工过nts广东海洋大学 2005届本科生课程设计 4 程中钻头钻偏 ,以保证孔的加工精度 .长槽两侧面精度要求较高 ,而上表面及下表面精度要求不高 ,加工比较容易 .该零件主要工作表面虽然加工精度相对较高 ,但也可以在正常的生产条件下 ,采用较经济的方法保质保量地加工 出来 ;除主要工作表面外 ,其余的加工精度均较低 .综上所述知 ,该零件不需要高精度机床加工 ,通过铣削钻床的粗加工就可以达到加工要求 .由此可见 ,该零件的工艺性较好 . 4.确定拨叉的生产类型 依据设计要求可知 ,该零件的生产类型为大量生产 .拨叉的重量为 1.45kg,查表 1-3可知 ,该拨叉属于轻型零件 . 二 .确定毛坯 ,绘制毛坯简图 1.选择毛坯 由于该拨叉在工作过程中承受的冲击载荷较小 ,受力小 ,故选择材料为 HT200.因为该拨叉的生产类型为大量生产 ,为提高生产效率和铸造件的表面质量与机械性能 ,采用砂型铸造金属 模机器造型 . 2.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和机械加工余量 由表 2-1表 2-5知 ,要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及机械加工余量 ,应先确定以下各项因素 : (1).公差等级 由拨叉的铸造方法和材料 ,并查表 2-1 得 毛坯 公差等级为 CT10级 . (2).公差带位置 公差带应相对于基本尺寸对称分布 ,即一半在基本尺寸之上 ,一nts广东海洋大学 2005届本科生课程设计 5 半在基本尺寸之下 . (3).要求的机械加工余量 根据工件的铸造方法和铸件的材料 ,查表 2-5 得其精度等级为 F 级 . 根据上述条件 ,可查表 2-3,表 2-4确定铸件的尺寸公差和机械加工余量 . 表 2 拨叉铸件毛坯尺寸公差及机构加工余量 项目 (mm) 机械加工余量 (mm) 尺寸公差 (mm) 脚内圆宽度 60 2 2.8 长槽宽度 16 2 2.2 脚端面宽度 12 1.5 2.2 中心距 126.11 0.5 3.6 孔径 25 2 2.4 端面 44 2 2.8 长槽底面至上表面 8 2 2 顶面 36 2 2.6 三 .拟定拨叉工艺路线 1.定位基面的选择 定位基准有粗基准和精基准之分 ,通常先确定精准 ,然后再确定粗基准 . ( 1) 精基准的选择 根据拨叉零件的技术要求同装配要求,选择拨叉右端面同轴孔 25 作为精基准。零件 上很多表面都可以采用它们作为基准进行加工,即遵循“基准统一”原则,轴孔 25的轴线是设计基准,选用其作为精基准加工拨叉的左右端面,螺纹孔 M22 1.5nts广东海洋大学 2005届本科生课程设计 6 同槽,实现了设计基准跟工艺基准的重合,保证了被加工表面的垂直度要求,另外,由于拨叉的刚性较差,受力容易产生变型,夹紧力应该垂直于主要定位面,选用拨叉 25 孔端面做精基准,夹紧可作用在端面上,夹紧可靠,不容易引起零件变型。 ( 2) 粗基准的选择 对于零件而言,尽可能选择不 加工表面为粗基准。而作为粗基准的表面应平整,没有飞边,毛刺或其他表面残缺。对有若干个不加工表面的工件,则应以与加工表面要求相对位置精度较高的不加工表面作粗基准。根据这个基准选择原则,现选取 25 021.00孔的不加工外轮廓表面作为粗基准,利用一组共两块 V形块支承这两个 42孔 作主要定位面,限制 5个自由度,再以一个销钉限制最后 1个自由度,达到完全定位 ,然后进行铣削。 2.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 根据拨叉零件图上各加工表面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确定加工件各表面的加工方法 ,如表所示 . 表 3 拨叉零件各表面加工方案 加工表面 尺寸精度等级 表面粗糙度Ra(m) 加工方案 备注 25mm孔 IT7 1.6 扩 -粗铰 -精 铰 表 1-7 长槽内侧面 IT9 3.2 粗铣 -精 铣 表 1-8 长槽底面 IT12 6.3 粗铣 表 1-8 长槽上表面 IT12 6.3 粗铣 表 1-8 螺纹孔端面 IT12 6.3 粗铣 表 1-8 螺纹孔 IT7 3.2 扩孔 -丝锥攻螺纹 表 1-7表 1-10 拨叉脚两端面 IT11 3.2 粗铣 -半精铣 表 1-8 60mm孔 IT12 3.2 粗镗 -半精镗 表 1-7 拨叉脚底面 IT12 6.3 粗铣 表 1-8 3.加工阶段的划分 该拨叉加工质量比较高 ,可将加工阶段划分成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阶段 . 在粗加工阶段 ,首先将精基准 25mm 孔准备好 ,使后续工序可以nts广东海洋大学 2005届本科生课程设计 7 采用精基准定位加工 ,保证其它表面加工的精度要求 ;然后粗铣长槽上表面 、长槽底面、长槽内侧面、拨叉脚内表面 ,切拨叉脚底面及加工螺纹孔 ;在精加工阶段 ,进行长槽内侧面的精铣 . 4.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该零件选用 工序分散原则安排拨叉的加工工序 .采用分散原则安排生产 ,可以使所用机床和工艺准备简单 ,并易于调整 . 5.工序顺序的安排 ( 1) 机械加工工序 1).遵循 先基准 ,后其它 原则 ,首先加工精基准拨叉头叉轴孔 021.0025mm. 2).遵循 先粗后精 原则 ,先安排粗加工工序 ,后安排精加工工序 . 3).遵循 先主后次 原则 ,先加工主要表面叉轴孔 021.0025mm 和长槽及拨叉脚两端 面 ,后加工次要 表面螺纹孔端面及螺纹孔、拨叉孔内表面及底面 . 4).遵循 先面后孔 原则 ,先加工螺纹孔上表面再加工螺纹孔 . ( 2) 辅助工序 精加工完成后 ,安排去毛刺、 清洗等 终检工序 . 综上所述 ,该该拨叉工序的安排顺序为 :基准加工主要表面的粗加工及长槽内侧面的精加工主要表面半精加工和次要表面加工 . 6.确定工艺路线 在综合上述工序顺序安排原则的基准上 ,列出拨叉的工艺路线如nts广东海洋大学 2005届本科生课程设计 8 表 4 所示 . 表 4 拨叉工艺路线及设备、工装的选用 工序号 工序名称 机床设备 刀具 量具 1 扩 -粗铰 -精铰 25孔 Z525型钻床 扩孔钻、 铰刀 游标卡尺 、塞规 2 粗铣、半精铣 60 孔上下端面 X5032 卧式铣床 端铣刀 游标卡尺 3 镗、半精镗 60 孔 卧 式 镗床 高速钢镗刀 游标卡尺 、塞规 4 铣螺纹孔端面 卧式铣床 端铣刀 游标卡尺 5 钻 20 孔 立式钻床 钻刀 游标卡尺 、塞规 6 攻 M22x1.5 螺纹 立式钻床 丝锥 游标卡尺 7 铣槽端面 卧式铣床 端铣刀 游标卡尺 8 铣 16H11 的槽 万能铣床 三面刃铣刀 游标卡尺 9 两件铣断 万能铣床 锯片铣刀 游标卡尺 10 检查 游标卡尺 ,塞规 四机械加工余 量 、 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工序一 拨叉叉轴孔加工余量和公差的确定 由表 2 28 可查得 ,扩孔余量 Z 扩孔 =2mm,粗铰余量 Z 粗铰 =0.14mm,精铰余量 Z精铰 =0.06mm,查表 1 20可依次确定各工序的加工精度等级为扩孔 :IT12;精铰 :IT10;精铰 IT7.根据上述结果 ,再查标准公差数值表 2 40 可确定工步的公差值为扩孔 :0.2mm 粗铰 :0.084mm,精铰0.021mm. 综上所述 ,该工序各工步的工序尺寸及公差分别为扩孔 : 021.008.24 mm,粗铰 084.0.094.24 mm,精铰 021.0025mm. 工序二 60 孔上下端面加工余量和公差的确定 该工序的加工过程是双边加工,参考表 2 4,取该端面的加工余量为 2mm,铣削加工余量为:粗铣 1.3mm,精铣 0.7mm。 查表 1-20 知,粗铣工序的经济加工精度可达 IT11, 其公差值为nts广东海洋大学 2005届本科生课程设计 9 0.11mm。 工序三 拨叉 脚 60孔加工余量和公差的确定 因为 60孔的精度等级为 H12,且粗糙度要求为 3.2,查表 1-7得,粗镗,半精镗就能满足要求,所以确定其加工方案为粗镗 半精镗。由表 2 29可查得 ,粗镗余量 Z 粗镗 =1.5mm,半精镗余量 Z 半精镗 =0.5mm,查表 1 20 可依次确定各工序的加工精度等级为粗镗 :IT11;半精镗 :IT10.根据上述结果 ,再查标准公差数值表 2 40可确定工步的公差值粗镗 :0.220mm 半精镗 :0.140mm. 高速钢镗刀,卧式车床 T68 综上所述 ,该工序各工步的工序尺寸及公差分别为粗镗220.0.05.59 mm,精铰 140.0060 mm 工序八 粗铣、精铣 16H11 槽侧面和底面的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的确定。 由表 2-36 可知,精铣余量 Z精铣=1mm;公差 值为 +0.3。精加工 15 3.00它们的相互关系如下图: 加工方向 16H11 15 3.001 nts广东海洋大学 2005届本科生课程设计 10 五 .拨叉叉轴孔切削用量、时间定额的计算 工序四 以 25孔为精基准,粗镗,半精镗 60孔,保证孔的精度达到 IT12。 1切削用量的计算 (1)粗镗孔工步 1) 背吃刀量 取 p=0.75mm(背吃刀量为加工余量的一半 ) 2) 进给量的确定 由表 5-29 可取工序的每转进给量f=0.3-1.0 mm/r。这里选择 f=0.8mm/r 3) 切削速度的计 算 工 件的材料为 HT200,刀具为高速钢镗刀,由表 5-29,切削速度可取为 v=20-35 m/min,由公由公式 (51)得d vn 1000,可求得该工序钻头的转速m in/3.1875.59 m in/351000 rmmmn ,由此可选择卧式镗床 T68。可取转速 n=960r/min, 由此转速代入公式 (5 1),可求得该工序的实际镗 削速度1000 .5.59m in/9601000 mmrdnv =179.4m/min ( 2)半精镗工步 1) 背吃刀量 取 p=0.25mm 2) 进给量的确定 由表 5-29 可取工序的每转进给量f=0.2-0.8mm/r.这里选择 0.6 mm/r 3) 切削速度的计算 由表 5-29,切削速度可取为v=25-40m/min,由公由公式 (5 1)得d vn 1000,可求得该工序钻头的转速 m in/3.2 1 260 m in/401 0 0 0 rmmmn ,由此可选择卧式镗床nts广东海洋大学 2005届本科生课程设计 11 T68。可取转速 n=960r/min, 由此转速代入公式 (5 1),可 求得该工序的实际镗 削速度m in/8.1801000 .60m in/9601000 mmmrdnv . 2.时间定额的计算 (1)基本时间 tm的计算 1)镗拨叉 60 孔 根据表 5-39中的镗孔基本时间计算公式 ifn lllt j 211 可求出该工序的基本要求,式中 L=12mm,1l = )32(ta n a1 rr kkl,一般当 rk =90度时, 1l =23,这里取 1l =2, 2l =35, 这里取 2l =4,3l=单件小批生产时的试切附加长度。 i 为进给次数,在本题中为一次。 fn =f X n=960r/min X 0.8mm/r=, 将上述的结果代入公式 ifn lllt j 211 ,则该工序的基本时间是768 43121 jt=0.025min=1.5s 2)半精镗镗拨叉 60 孔 根据题意,半精镗与粗镗的分别是进给量 f 不同, f=0.6mm/r,因此 fn =f X n=960r/min X 0.6mm/r=576, 将上述的结果代入公式ifn lllt j 212 ,则该工序的基本时间是 576 43122 jt =0.033min=2s. 所以总基本时间 1t =1jt+2jt=3.5s (2)辅助时间 tf 的计算 辅助时间 tf 与基本时间的关系为 tf =( 0.15-0.2)jt,这里nts广东海洋大学 2005届本科生课程设计 12 取 tf =0.2jt,则各工序的辅助时间分别为: 粗镗的辅助时间: tf =0.2jt=1.5X0.2=0.3s 半精镗的辅助时间: tf =0.2jt=2X0.2=0.4s 所以总辅助时间 tf=tf1+tf2=0.3+0.4=0.7s (3)其他时间计算 除了作业时间以外,每道工序的单件时间还包括布置工作地时间、休息与生理需要和准备与结束时间,但是拨叉为大批量生产,准备和结束的时间甚微,可以忽略不算,布置工作地时间tb是作业时间的 2%-7%,这里取 5%,休息与生理需要时间 tx 是作业时间的 2%-4%,这里取 3%,则可知道: 粗镗的辅助时间 : 5% (tj+tf)= 5% (3.5+0.7)=0.21s 半精 镗的辅助时间 : 3% (tj+tf)= 3% (3.5+0.7)=0.126s 综合上述知 ,单件时间定额: tdj=tj+tf+tb+tx+tz= 3.5+0.7+0.21+0.126=4.536s 六机床夹具设计 在机床上加工工件时 ,为了使工件在该工序所加工的表面能达到规定的尺寸和位置公差要求 ,在开动机床进行加工之前 ,必须使工件占有一正确的位置 ,并保证在加工过程中能够保持定位位置不变 .为此 ,必须对工件进行定位和夹紧 . 1.夹具设计应考虑的问题 本夹具是用来镗 60 孔,加工本 道工序时,应注意该工艺孔nts广东海洋大学 2005届本科生课程设计 13 应与 25 孔由一定的同轴度要求,为保证形位公差,需要在加工时用应用 25 孔为精基准;该零件的尺寸精度也有一定的要求,应保证该夹具与零件之间由良好的接触关系。在设计夹具时,主要应考虑如何定位才能加工出合格的零件,如何才能减低劳动强度和提高劳动生产率。 2.定位方案设计 按照加工要求 ,工件上应该被限制的自由度均要被限制 .根据所加工的拨叉零件的尺寸及工作要求 ,加工拨叉叉轴孔时 ,工件以 25H7 及 60H12孔端面和侧板为定位基准,在长圆柱销,浮动支承块和挡销尚实现完全定位,采用 DQG 型汽缸 通过对称布置的两套铰链机构和压板加紧工作,综上所述知 ,工件的的六个自由度被完全限制 ,工件已实现完全定位 . 3.工件误差分析计算 定位误差由基准不重合误差 jb和定位副制造不准确误差 db两部分组成 ,定位误差的大小是两项误差在工序尺寸方向上的代数和 ,即 dw= jb+ db. 基准不重合误差 jb:由于工序基准与定位基准不重合 ,查标准公差值表得工件 挡销 的标准公差为 0.62mm,即极限偏差为 0.3.由于夹紧力的作用 ,工件 总是靠近挡销 ,所以 jb=0.50.31=0.15mm. 查机械制造技术基准课程设计指导 教程表 85-10 得定位副制造不准确误差 db=0.015mm. nts广东海洋大学 2005届本科生课程设计 14 所以 , dw= jb+ db=0.15+0.015=0.165mm. 4.导向元件设计 钻床夹具的导向元件为 可换 钻套 ,它的作用是确定刀具相对夹具定位元件的位置 ,并在加工中对镗刀 等加工刀具进行引导 ,防止刀具在加工中发生偏斜 . (1)钻套高度 :钻套高度与所钻孔的孔距精度、工件材料、孔加工深度、刀具刚度、工件表面形状等因素有关 .钻套高度 H越大 ,刀具的导向性越好 ,但刀具与钻套的摩擦越大 ,一般取 H=(12.5)d,所以 H=1 59.5 2.5 60mm=59.5 150mm.查机械制造技术基准课程设计指导教程表 9-10可取快换钻套的高度H=45mm. (2)排屑间隙 h 值应适当选取 ,上值太小时 ,切屑难以自由排出 ,使加工表面被损坏 ;h值太大时 ,会降低钻套的导向作用 ,影响加工精度 .加工铸铁时 ,h=(0.3 0.7)d=0.3 59.5 0.760mm=17.85 42mm.查机械制造技术基准课程设计指导教程表9-10可取排屑间隙 h=16mm. (3)确定钻套位置尺寸和公差 钻套位置尺寸以工件相应尺寸的平均尺寸为基本尺寸 ,其公差取为工 件相应尺寸公差的 1/5 1/2,偏差对称标注 .由夹具可知:工序尺寸(钻套中心线与外壁的距离) L=70,而尺寸公差取:0.07( 1/5 1/2) mm,取 +0.035mm,则钻套的位置尺寸为 L=( 70+0.035) mm nts广东海洋大学 2005届本科生课程设计 15 5.夹紧装置设计 在加工过程中 ,工件会受到切削力、离心力等外力的作用 ,为了保证在这些外力作用下 ,工件仍能在夹具中保持定位的正确位置而不致发生位移或产生振动 ,在夹具结 1.构中都必须设置一定的夹装置 ,把工件压紧在定位元件上 . (1)夹紧装置的组成 DQG 型汽缸(动力装置),夹紧元件,铰链杠杆机构( 中间传动机构) (2)对夹紧装置的基本要求 : 1)夹紧时不破坏工件在夹具中占有的正确位置 ; 2) 夹紧力要适当 ,既要保证工件在加工过程中定位的稳定性 ,又要防止因夹紧力大损伤工件表面及产生夹紧变形 ; 3)夹紧机构操作安全、省力、夹紧迅速 ; 4)夹紧机构的复杂程度、工作效率与生产类型相适应 .结构应尽量简单 ,便于制造与维护 ; 5)具有良好的自锁性能 . (3)夹紧力的作用点的设计原则 : 1)应落在支承元件上或几个支承元件所形成的支承平面内 ; 2)应落在工件刚性较好的部位上 ; 3)应尽可能靠近加工面 . (4)夹紧力的方 向 : 1)作用方向应垂直于工件的主要定位基准 ,以保证加工精度 ; nts广东海洋大学 2005届本科生课程设计 16 2)作用方向应有利于减少所需的夹紧力的大小 . 综合上述 ,选择夹紧力的作用点在 60H12 孔的上下端面。 6. 夹紧力与切削力的计算 由于拨 60孔在同一夹具上完成粗镗 -半精镗加工 ,加工过程中不拆工件,且粗镗所需的力大于半精镗的力 ,所以确定夹紧力只需确定粗镗时所需的夹紧力 . 因为考虑到零件的夹紧需要轴向和径向定位,所以选用铰链杠杆夹紧机构,查表 10-1,夹紧力由于工件扩孔时所需的周向切削力远大于轴向力 ,故确定夹紧力时只需要计算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