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广东省2008).pdf_第1页
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广东省2008).pdf_第2页
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广东省2008).pdf_第3页
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广东省2008).pdf_第4页
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广东省2008).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0082008 年年 7 7 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统计学原理统计学原理 试卷试卷 课程代码 0974 本试卷共 10 页 满分 100 分 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一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1515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1 1 分 共分 共 1515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 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 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 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早期的统计活动可以表述为 A A 一种具有特定目的 程序和一定组织形式的总体计数活动 B 国家以强制力保证实施 服务于征兵和课税目的的技术活动 C 一种零散的 无组织的 非经营性的计数活动 D 主要涉及食物 财富的计数活动 2 统计的基本职能是 B A 参与决策 B 收集 整理和提供信息 C 发布统计资料 D 统计咨询 3 统计资料的基本特征是 A A 数量性 总体性 客观性 B 准确性 及时性 全面性 C 大量性 同质性 差异性 D 科学性 具体性 社会性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对我国政府统计的调查方式做的概括中指出 调查方式的主体是 A A 统计报表 B 重点调查 C 经常性抽样调查 D 周期性普查 5 次数分布可以形成一些典型的类型 并用曲线表示 其中 靠近极端值次数少而靠近中间值次 数多的分布曲线是 B A 弧形分布曲线 B 钟型分布曲线 C U 型分布曲线 D J 型分布曲线 6 反映客观事物实际总量的统计指标是 A A 绝对指标 B 相对指标 C 平均指标 D 数量指标 7 不受极端值影响的一般水平代表值是 A A 众数 B 算术平均数 C 加权算术平均数 D 标准差 8 进行抽样调查时 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受到一些可控因素的影响 下列属于可控因素的是 D A 样本数目 B 样本可能数目 C 总体单位数 D 样本容量 9 抽样推断中如果出现系统性偏差 它的表现是 C A x X B x X C x X D x X 10 相关关系描述的是事物之间的 B 2 A 因果关系 B 非确定性数量对应关系 C 互为因果关系 D 时间和次数 11 如果相关系数为 0 78 这种相关关系属 A A 正向显著线性相关 B 正向高度线性相关 C 负向显著线性相关 D 负向高度线性相关 12 时间数列的两个基本要素是 A A 时间标度及其观测值 B 主词和宾词 C 变量和次数 D 时间和次数 13 使用移动平均法对线性趋势进行分析 能起到的作用主要是 A A 平滑作用 B 移动作用 C 平均作用 D 加总作用 14 指数的计算起源于统计 D A 生产能力的变动 B 消费水平的变动 C 销售量的变动 D 物价水平的变动 15 如果采用公式 0 1 P P 计算总指数 就不能如实反映现象的变动情况 其原因是 D A 这种方法不正确 B 它受计量单位变换的影响 C 没有考虑价格变化的影响 D 没有考虑销售量的影响 二 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7 7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2 2 分 共分 共 1414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 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 多选或未选均无分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 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6 凯特勒所总结和融和的统计学三个源头是 BCE A 政治经济学 B 政治算术 C 国势学 D 古希腊数学 E 概率论 17 统计是对事物数量特征进行分析的方法体系 统计的基本方法有 ACE A 大量观察法 B 全面观察法 C 综合分析法 D 因素分析法 E 归纳推断法 18 绝对指标的计量单位主要有 ACD A 实物单位 B 自然单位 C 价值单位 D 劳动单位 E 无名数单位 19 描述总体或样本的参数或统计量主要包括的数量特征值有 ABD A 平均数 B 成数 C 样本容量 D 标准差 E 样本可能数目 20 工人工资 y 元 依劳动生产率 x 千元 的回归方程为 y 10 70 x 这意味着 如果劳动生产 率 DE A 等于 1000 元 则工人工资为 70 元 B 每增加 1000 元 则工人工资增长 80 元 C 不变 则工人工资为 80 元 D 增加 1000 元 则工人工资平均提高 70 元 E 减少 500 元 则工人工资平均减少 35 元 21 构成时间数列的主要成分包括 ACDE A 长期趋势 B 序时平均数 C 季节变动 D 不规则变动 E 周期波动 22 平均数指数包括的形式有 AB A 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 B 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 C 综合指数 D 数量指标指数 E 质量指 标指数 3 三 判断改错题 本大题共判断改错题 本大题共 5 5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2 2 分 共分 共 1010 分 判断下列每小题的正误 正确的在题分 判断下列每小题的正误 正确的在题 后括号内打 错误的打 后括号内打 错误的打 并改正划线部分 并改正划线部分 23 统计资料描述的是大量的 密集性事物的综合特征 这说明统计资料具有客观性 24 在抽样调查之前无法获知抽样误差 25 计算相关系数和进行回归分析时 必须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 26 对于时点指标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 可直接对各期指标数值求算术平均 27 广义指数也叫总指数 四四 简答题 本大题共简答题 本大题共 5 5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5 5 分 共分 共 2525 分 分 28 什么是统计学 它的研究对象有什么特点 答 统计学是对统计工作及其成果的理论概括和总结 是对总体现象 和群体现象 数量特征进 行描述和分析推论的科学 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点 总体性 数量性 客观性 数据的随机性 范围的广泛性 29 怎样看待统计误差 答 第一 误差降低了统计数据的质量 第二 误差是难以避免的 第三 人们对准确性的要求是相对的 第四 追求过高的准确性往往得不偿失 30 什么是权数 它有什么作用 答 权数是变量值重要程度的一个标度 权数的基本作用是用以表现它所对应的变量值在总体一般水平中所占的份额 31 抽样推断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并做出解释 答 抽样推断的理论基础的是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 大数定律的一般意义是 在随即试验过程中 每次试验的结果不同 但大量重复试验后 所 和粗线的平均值总是接近某一确定的值 中心极限定理是指样本平均数分布的性质和总体分布的性质之间关系的系列定理 它论证了 第一 如果总体很大而且服从正态分布 样本平均数的分布也同样服从正态分布 第二 如果总 体很大 但不服从正态分布 只要样本容量足够大 样本平均数的分布趋近于正态分布 第三 样本平均数的平均数 等于总体平均数 32 利用移动平均法分析趋势变动时 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 利用移动平均法分析趋势变动时 应注意以下问题 1 移动平均后的趋势值应放在各移动项的中间位置 2 移动平均的目的在于消除时间数列中的短期波动 因此移动间隔的长度要适中 五五 计算题 本大题共计算题 本大题共 5 5 小题 第小题 第 3333 3434 小题各小题各 6 6 分 第分 第 3535 3737 小题各小题各 8 8 分 共分 共 3636 分 分 4 33 某地有 100 家商店 其销售额资料如下 销售额 商店数 100 150 150 200 200 250 250 300 300 350 350 400 24 16 30 18 10 2 确定中位数 计算算术平均数 标准差 离散系数 解 销售额 商店数 向下累计次数 100 150 24 24 150 200 16 40 200 250 30 70 250 300 18 88 300 350 10 98 350 400 2 100 21750 30 4050 200 中位数 算术平均数 215 100 21500 标准差 82 67 100 460000 销售额 商店数 f 组中值 x fx 100 150 24 125 3000 90 8100 194400 150 200 16 175 2800 40 1600 25600 200 250 30 225 6750 10 100 3000 250 300 18 275 4950 60 3600 64800 300 350 10 325 3250 110 12100 121000 350 400 2 375 750 160 25600 51200 合计 100 21500 460000 xx 2 xx 2 xxf 5 离散系数 54 31 215 82 67 34 某厂生产钢珠 随机抽取 36 个 测得其直径的平均值为 31 06mm 标准差为 0 25mm 试以 95 t 1 96 的概率估计钢珠平均直径的置信区间 解 由于总体标准差未知 这种情况下 对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只能使用 t 分布 s 0 25 x 31 06 n 36 n 1 35 ns x 服从 t 35 分布 的置信区间为 22 n s tx n s tx 推出 的置信区间为 30 9783 31 1415 35 10 名男大学生的身高和体重资料如下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身高 165 180 166 175 172 181 169 179 175 168 体重体重 53 79 54 73 69 77 65 70 75 78 计算相关系数 并配合一元线性回归方程 解 身高 x 体重 y x 2 y 2 xy 165 53 27225 2809 8745 180 79 32400 6241 14220 166 54 27556 2916 8964 175 73 30625 5329 12775 172 69 29584 4761 11868 181 77 32761 5929 13937 169 65 28561 4225 10985 179 70 32041 4900 12530 175 75 30625 5625 13125 168 78 28224 6084 13104 合计 1730 693 299602 48819 120253 222222 10 120253 1730 693 0 73 y y 10 299602 173010 48819693 nxyxy nxxn 相关系数 222 10 120253 1730 693 b1 67 10 299602 1730 nxyxy nxx 6 693 1 67 1730 219 61 10 a 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是 y 219 61 1 67x 36 某地区 2000 年到 2004 年各季度某种销售量资料如下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9 11 8 10 12 13 14 16 12 15 16 17 21 20 16 6 10 6 8 10 用按季平均法测定该商品销售量的季节比率 解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全年合计 2000 9 13 16 6 44 2001 11 14 17 10 52 2002 8 16 21 6 51 2003 10 12 20 8 50 2004 12 15 16 10 53 五年合计 50 70 90 40 250 四季平均 10 14 18 8 12 5 季节指数 80 00 112 00 144 00 64 00 100 00 37 三种产品的销售量及价格变动资料如下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销售量 价格 2003 年 2004 年 2003 年 2004 年 甲 吨 80 83 100 150 乙 件 750 800 90 110 丙 套 50 65 120 100 运用指数体系 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分析价格和销售量的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 解 产品名称 销售量 价格 销售额 基期 q0 报告期 q1 基期 p0 报告期 p1 p0q0 p1q1 p0q1 甲 80 83 100 150 8000 12450 8300 7 乙 750 800 90 110 67500 88000 72000 丙 50 65 120 100 6000 6500 7800 合计 880 948 81500 106950 88100 销售额指数 1 1 00 106950 131 23 81500 pq p q k p q 指数 相对数 表明 报告期销售额比基期增加 31 23 相对数分析 1 10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