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分配网》PPT课件.ppt_第1页
《用户分配网》PPT课件.ppt_第2页
《用户分配网》PPT课件.ppt_第3页
《用户分配网》PPT课件.ppt_第4页
《用户分配网》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线电视 4 5用户分配网 4 5 1用户分配网的基本结构 有源 4 5 2无源分配网 1 无源分配网的组成方式根据分配器 分支器的性能特点 这两种无源部件可以组合成多种多样的信号分配方式 用的无源分配网主要有以下四种组成方式 2 无源分配网的计算无源分配网的计算问题实际上只涉及到电平的计算 电平的计算公式如下 SA SB Ld lAB式中 A B是分配网中的旬任意两点 A点位于B点之后 它可以是任一系统输出口 也可以是无源网中其他任何点 B点可以是系统分配点或桥放 支放的输出端 也可以是位于A点之前的其他任何参考点 SA SB分别代表A B两点的电平 Ld表示B A路径上所有分配器分配损耗 分支器的插入损耗或分支损耗之和 表示分配网所用缆的衰减常数 单位长度的损 lAB表示A B两点之间的电缆总长度 实际应用中 用户电平的计算方法有顺算法 倒推法 列表法和图示法等多种方法 它们各有特点 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择一种或两种结合运用 比较常见的是顺算法和倒推法 顺算法 即从前往后计算 根据分配点或支放输出电平的大小 用递减法顺次求出用户端电平 当然 如果在计算过程中 发现用户电平过高或过低 也要反过来修改调整分配放大器的输出电平 这种方法比较繁琐 而且不能一次成功 一般多用于比较复杂的分配网 倒推法 即从后往前计算 首先确定用户端电平 然后逐点往前推雞算出各个部的电平 最后算出分配点或支放所应具备的输出电平 此法适合于较为简单的系统 无源分配网的电平计算原理上比较简单 但计算量较大 4 5 3用户分配网的设计1 选择有源分配网络的结构应根据用户分布的特点从两种典型方式中灵活选取 2 分配线路的设计考虑 遵循最短路径设计原则和均等 均衡设计原则 避开直射波 干扰波严重及易受损害的场所 并尽量减少与其他管线的交叉跨越 应到预定现场仔细勘察 以判断施工难易程度 分支放大器尽量设于服务区中心 各条支线尽量采用星形分配方式 合理搭配分配方案 必要时可考虑辅以衰减器 根据线路的长短来合理选择电缆粗细 综合考虑性能和价格因素 无源部件的短距串接数应尽量不大于8个 3 用户电平的选择电视接收机正常接收电平的范围是57 83dB V 国家标准要求有线电视网提供的用户电平范围是60 80dB V 考虑到邻频传输系统的特殊性和分配效率的要求 将用户电平的设计范围定在66 6dB V是比较合理的 按3dB预留老化余量后 用户电平应设计在69 6dB V范围内 4 无源分配网络的设计原则 不同的用户群离前端的距离以及信号经过放大器的数目等都是不同的 设计时应分别进行计算 为做到均衡分配 一般都从楼房中间输入信号 经过分配器均匀送出 对离较远处 则采用较粗的电缆 使各串分支器输入电平的差别尽可能小 为了带动更多的用户 设计时应选择分配损失尽可能小的分配器 尽量减少分支线的电缆长度 计算用户电平时应把最高频道和最低频道分开计算 使它们都符合设计要求 一串分支器的数目不能超过4个 为了保证用户端相互隔离大于30dB的要求 邻频系统中每一串分支器最后两个分支器的分支损失之和不能小于20dB 5 无源分配网络的设计计算例 在邻频传输750MHz系统中有一幢四层楼房 共4个单元 单元至分配放大器的距离分别是30m和10m 每个单元每层有3户 每单元分配器至两个用户分支器的距离为10m 至另一户分支器的距离为5m 设层高为3m 假设放大器输出电平100 104 请计算各点用户电平 并计算1000MHz反向损耗 5电缆损耗 100m50MHz5 2dB750MHz15 8dB1000MHz24 2dB 7电缆损耗 100m50MHz3dB750MHz9 5dB1000MHz14 4dB分配器408分配损失7 5dB306分配损失5 8dB分支器120插入损失1dB分支损失20dB分支器118插入损失1dB分支损失18dB分支器116插入损失1dB分支损失16dB分支器114插入损失1dB分支损失14dB分支器112插入损失1 2dB分支损失12dB分支器324插入损失1dB分支损失24dB分支器322插入损失1dB分支损失22dB分支器320插入损失1 2dB分支损失20dB分支器318插入损失2dB分支损失18dB分支器316插入损失2 2dB分支损失16dB分支器314插入损失2 8dB分支损失14dB分支器312插入损失4dB分支损失12dB 一层最长距离的电平 低端 100 7 5 0 3 3 5 8 0 1 5 2 16 69 28dB V高端 104 7 5 0 3 9 5 5 8 0 1 15 8 16 69 25dB V反向 16 0 1 24 2 5 8 0 3 14 4 7 5 36 24dB二层低端 100 7 5 0 3 3 5 8 0 1 5 2 1 0 03 5 2 16 67 12dB V高端 104 7 5 0 3 9 5 5 8 0 1 15 8 1 0 03 15 8 16 68 17dB V反向 16 0 03 24 2 1 0 1 24 2 5 8 0 3 14 4 7 5 37 96dB三层低端 100 7 5 0 3 3 5 8 0 1 5 2 1 0 03 5 2 1 0 03 5 2 12 69 96dB V高端 104 7 5 0 3 9 5 5 8 0 1 15 8 1 0 03 15 8 1 0 03 15 8 12 70 57dB V反向 12 0 03 24 2 1 0 03 24 2 1 0 1 24 2 5 8 0 3 14 4 7 5 35 68dB四层低端 100 7 5 0 3 3 5 8 0 1 5 2 1 0 03 5 2 1 0 03 5 2 1 2 0 03 5 2 12 68 60dB V高端 104 7 5 0 3 9 5 5 8 0 1 15 8 1 0 03 15 8 1 0 03 15 8 1 2 0 03 15 8 12 68 87dB V反向 12 1 2 0 03 24 2 0 03 24 2 1 0 03 24 2 1 0 1 24 2 5 8 0 3 14 4 7 5 37 6dB 一层最长距离的电平 低端 100 7 5 0 4 3 22 69 3dB V高端 104 7 5 0 4 9 5 22 69 7dB V反向 22 0 4 14 4 7 5 35 3dB二层低端 100 7 5 0 4 3 1 0 03 5 2 20 70 1dB V高端 104 7 5 0 4 9 5 1 0 03 15 8 20 70 2dB V反向 20 0 03 24 2 1 0 4 14 4 7 5 35 0dB三层低端 100 7 5 0 4 3 1 0 03 5 2 1 2 0 03 5 2 18 70 7dB V高端 104 7 5 0 4 9 5 1 0 03 15 8 1 2 0 03 15 8 18 70 6dB V反向 18 1 2 0 03 24 2 0 03 24 2 1 0 4 14 4 7 5 34 9dB四层低端 100 7 5 0 4 3 1 0 03 5 2 1 2 0 03 5 2 2 0 03 5 2 14 72 6dB V高端 104 7 5 0 4 9 5 1 0 03 15 8 1 2 0 03 15 8 2 0 03 15 8 14 72 1dB V反向 14 2 0 03 24 2 1 2 0 03 24 2 0 03 24 2 1 0 4 14 4 7 5 33 6dB 6 指标验算和方案调整设计完成后 应对用户分配网的载噪比指标和非线性失真指标进行验算 看看否能够满足全系统分配的指标要求 一般来说用户分配网的载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验算结果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能满足要求 如出现极个别不符合要求的情况 应进行综合分析 找出原因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 如果非线性指标不满足要求 应先考虑改变放大器的工作状态 即降低输出电平 并对无源分配网络作相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