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 1 3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运算 平面向量的夹角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定义 即 你能类比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有关概念 计算方法和运算律推导出空间向量的数量积的有关概念 计算方法和运算律 概念 1 两个向量的夹角的定义 2 两个向量的数量积 注意 两个向量的数量积是数量 而不是向量 零向量与任意向量的数量积等于零 3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性质 注意 性质2 是证明两向量垂直的依据 性质3 是求向量的长度 模 的依据 对于非零向量 有 4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满足的运算律 注意 思考 1 下列命题成立吗 若 则 若 则 应用 由于空间向量的数量积与向量的模和夹角有关 所以立体几何中的距离 夹角的求解都可以借助向量的数量积运算来解决 1 空间中的两条直线 特别是异面直线 的夹角 可以通过求出这两条直线所对应的两个向量的夹角而获得 对于两条直线的判断更为方便 2 空间中的距离 即两点所对应的向量的模 因此空间中的两点间的距离或线段的长度 可以通过求向量的模得到 典型例题 例1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 如果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的射影垂直 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垂直 分析 用向量来证明两直线垂直 只需证明两直线的方向向量的数量积为零即可 证明 如图 已知 求证 在直线l上取向量 只要证 为 逆命题成立吗 分析 同样可用向量 证明思路几乎一样 只不过其中的加法运算用减法运算来分析 变式 设A B C D是空间不共面的四点 且满足则 BCD是 A 钝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锐角三角形D 不确定 C 分析 要证明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垂直 由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可知 就是要证明这条直线与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 例2 试用向量方法证明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已知直线m n是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 如果 m n 求证 m n 取已知平面内的任一条直线g 拿相关直线的方向向量来分析 看条件可以转化为向量的什么条件 要证的目标可以转化为向量的什么目标 怎样建立向量的条件与向量的目标的联系 共面向量定理 例2 已知直线m n是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 如果 m n 求证 例3如图 已知线段在平面内 线段 线段 线段 如果 求 之间的距离 解 由 可知 由知 课堂练习 1 如图 在正三棱柱ABC A1B1C1中 若AB BB1 则AB1与C1B所成角的大小为 A B C D 2 已知在平行六面体中 求对角线的长 B 小结 通过学习 我们可以利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川省巴中市普通高中2023级“零诊”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 2025届北京市东城区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经典试题含解析
- 多囊卵巢综合症的护理
- 湖北省武汉青山区七校联考2026届九上化学期中调研试题含解析
- 电力变送器培训
- 2026届湖北省宜昌市当阳市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浙江杭州余杭区2026届英语九上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山东省烟台龙口市九上化学期中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贵州省黔东南州麻江县2026届化学九上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第二部分 第十一章 第55课时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重难课时)2026年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
-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基层版+2024年)解读
- 分子诊断技术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深度研究
- 《智能AI分析深度解读报告》课件
- 行测5000题电子版2025
- 《规训与惩罚》课件
- 【MOOC】声乐作品赏析与演唱-扬州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2024年版机电产品国际招标标准招标文件
- 糖尿病高血压健康教育
- 铜府字202322号铜鼓县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专项规划(公布稿)
- 企业员工心理健康与欺凌防范政策
- 平面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