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G负荷均衡专项.doc_第1页
23G负荷均衡专项.doc_第2页
23G负荷均衡专项.doc_第3页
23G负荷均衡专项.doc_第4页
23G负荷均衡专项.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3G负荷均衡专项负荷控制触发系统间强制切换目录23G负荷均衡专项11前言32试验目的33测试用例43.1负荷控制触发系统间强制切换43.2RRC连接建立过程中系统间负荷均衡53.3RAB指派过程中系统间负荷均衡64测试信令流程与测试判决74.1信令流程74.1.1RRC连接建立过程中的3G-2G的均衡74.1.2RAB指派过程中的3G-2G的均衡74.1.33G-2G的负荷均衡94.2测试方法104.2.1UE RRC连接时重定向到2G网络104.2.2UE RAB指派时重定向到2G网络114.2.3AMR语音从TD到GSM900小区切换(基于负荷的切换)115测试结果135.1测试环境与测试设备135.2测试场景一:码道全拥塞情况下UE做主叫135.2.1测试步骤135.2.2前台测试信令分析145.2.3测试手机实际情况155.2.4测试结果对比分析165.3测试场景二:码道全拥塞UE被叫165.3.1测试步骤165.3.2前台测试信令分析165.3.3测试手机实际情况185.3.4测试结果对比分析185.4测试场景三:部分码道时UE做可视电话主叫195.4.1测试步骤195.4.2前台测试信令分析195.4.3测试手机实际情况225.4.4测试结果对比分析225.5测试场景四:部分码道时UE做可视电话被叫225.5.1测试步骤225.5.2测试手机实际情况225.5.3测试结果对比分析235.6测试场景五:部分码道时UE做FTP下载235.6.1测试步骤235.6.2前台测试信令分析235.6.3测试手机实际情况235.6.4测试结果对比分析246总结和建议241 前言当前中国移动的TD网络已经部署成为一张成熟的商用网络,与GSM叠加使用,在为用户提供高速的上网业务的同时兼顾了对用户传统业务的支持能力。TD网络和GSM网络统一核心网设置,又使得用户一张身份(一张SIM卡)即可享用双网的业务。用户体验集中在是否能支持和满足用户的语音数据业务,而并非关心使用了何种网络进行支持。站在移动的角度上,用户无论当前使用的是GSM网络还是TD网络,为用户提供稳定的,高速的和随时随地的业务支持才是作为运营商的最终目的。目前移动在两个网络之间已经开了两个小区间的重选和基于电平的TD到2G的3A切换过程,在很大程度上,通过两个网络的协作工作,降低了在弱场情况下,用户的掉话、未接通等问题,对TD系统的KPI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同时,我们还应看到,TD网络目前的网络规模和网络容量还属于一个上升阶段,而TD网络的用户数每年,每个月都在快速的增长过程中。这样,就使得TD网络拥塞的现象日益加重。目前关于拥塞方面,在TD网络和2G网络之间还不能做到话务量和业务流量的均衡。导致一些用户在TD网络信号比较好的位置(RSCP比较好),不能触发基于电平的3A过程,而本身TD网络又由于资源不足,导致用户无法接入或掉话。本专题的目的就是为了缓解这一未接通和掉话现象,在2个网络之间调整负荷情况,当一个网络负荷重,无法为用户提供更多更好的业务的时候,将用户切换或定向到与之同覆盖的另外一个网络上,保证用户良好的业务体验。由于目前GSM到TD的重选已经设置为一直进行,因此,GSM到TD的CS域切换目前都没打开,本次试验主要基于TD到GSM网络的基于负荷的切换。2 试验目的本次试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在网络拥塞的情况下,用户处于不同状态(RRC/RAB)是,触发基于负荷的3A切换过程。3 测试用例3.1 负荷控制触发系统间强制切换测试目的:验证负荷控制触发系统间强制切换流程的正确性;预置条件:1. 小区及公共信道建立;2. UE成功驻留小区;3. 负荷控制开关打开&上、下行负荷评估开关打开&系统间强制切换开关打开;4. 小区时隙发生过载&负荷均衡策略失效& PS降速策略失效&系统内强制切换策略失效;测试步骤:1. 按照测试用例构造测试场景;2. 查看打印及信令跟踪;通过准则:1. 当时隙过载触发系统间强制切换时,LCM选择该时隙上负荷优先级最低的单CS12.2K用户强制切换到到系统间邻区,并且通知HOM,HOM把UE上报过3c事件后续没有上报3b事件的微小区放在切换候选小区第一位(如果对某用户来说有多个2G邻区上报了3c事件,则在HCS优先级最高的小区上任选一个,如果没有定义HCS,则任选一个),其次是服务小区的系统间同覆盖小区、宏小区;2. 对于系统间切换,还必须考虑UE能力和RAB指派中的“service handover”信元,必须选择UE能力支持2G且”service handover”的值为000或001的用户;3. 打印及信令跟踪无异常;备注: 测试用例:4. 测试输入测试输出备注11. UE发起CS12.2K业务,业务所在下行时隙过载,且选择该用户系统间强切,系统间强切候选小区列表中有3c事件上报小区cell1;强切到cell1成功;切换类型是硬切;22. UE发起CS12.2K业务,业务所在下行时隙过载,且选择该用户系统间强切,系统间强切候选小区列表中有系统间同覆盖小区cell1;强制切换到cell1成功;33. UE发起CS12.2K业务,业务所在下行时隙过载,且选择该用户系统间强切,系统间强切候选小区列表中有系统间包含关系小区cell1;强制切换到cell1成功;44. UE发起CS12.2K业务,业务所在下行时隙过载,且选择该用户系统间强切,系统间强切候选小区列表中有3c事件上报小区cell1、系统间同覆盖小区cell2、包含关系小区cell3;依次选候选小区列表中的小区发起接纳;3.2 RRC连接建立过程中系统间负荷均衡测试目的: 验证RRC连接建立过程中系统间负荷均衡流程的正确性;预置条件:1. 小区及公共信道建立;2. UE成功驻留小区;3. 系统间负荷均衡开关打开;4. RRC连接建立系统间负荷均衡开关打开;5. RRC连接建立在DCH上;6. UE能力支持2/3G;测试步骤:1. 按照测试用例构造测试场景;2. 查看打印及信令跟踪;通过准则:1) RRC连接建立过程系统间负荷均衡产生的候选小区列表为:服务小区、服务小区的系统间同覆盖小区、服务小区到包含关系小区;2) UE发起业务,RRC连接建立在服务小区接纳失败后,通过RRC连接建立拒绝消息携带系统间邻区信息定向重试到GSM系统;3) 打印及信令跟踪无异常;备注: 1.测试用例:测试输入测试输出备注1UE发起CS12.2K业务,RRC连接建立在DCH上,服务小区配置了系统间包含关系邻区cell1,RRC连接建立在服务小区接纳失败;UE通过在RRC连接拒绝消息中携带cell1信息,完成RRC连接的2/3G均衡;2UE发起PS64K业务,RRC连接建立在DCH上,服务小区配置了系统间同覆盖邻区cell1,RRC连接建立在服务小区接纳失败;UE通过在RRC连接拒绝消息中携带cell1信息,完成RRC连接的2/3G均衡;3UE发起CS12.2K业务,RRC连接建立在DCH上,服务小区配置了系统间同覆盖邻区cell1,包含关系邻区cell2,RRC连接建立在服务小区接纳失败;UE通过在RRC连接拒绝消息中携带cell1信息,完成RRC连接的2/3G均衡;3.3 RAB指派过程中系统间负荷均衡测试目的: 验证RAB指派过程中系统间负荷均衡流程的正确性;预置条件:1. 小区及公共信道建立;2. UE成功驻留小区;3. 系统间负荷均衡开关打开;4. RRC连接建立系统间负荷均衡开关打开;5. UE能力支持2/3G;测试步骤:1. 按照测试用例构造测试场景;2. 查看打印及信令跟踪;通过准则:1. RAB指派过程系统间负荷均衡产生的候选小区列表为:服务小区、服务小区的系统间同覆盖小区、服务小区到包含关系小区;2. UE发起业务(目前只支持CS12.2K业务),RAB指派在服务小区接纳失败后,通过在RAB指派失败消息中填写的原因为定向重试,完成RAB建立过程中的2/3G均衡;3. 打印及信令跟踪无异常;备注: 2.测试用例:测试输入测试输出备注1UE发起CS12.2K业务,服务小区配置了系统间包含关系邻区cell1,RAB指派在服务小区接纳失败;通过在RAB指派失败消息中填写的原因为定向重试到cell1,完成RAB建立过程中的2/3G均衡2UE发起CS12.2K业务,服务小区配置了系统间包含关系邻区cell1,RAB指派在服务小区接纳失败;通过在RAB指派失败消息中填写的原因为定向重试到cell1,完成RAB建立过程中的2/3G均衡3UE发起CS12.2K业务,服务小区配置了系统间同覆盖邻区cell1、包含关系邻区cell2,RAB指派在服务小区接纳失败;通过在RAB指派失败消息中填写的原因为定向重试到cell1,完成RAB建立过程中的2/3G均衡;4 测试信令流程与测试判决4.1 信令流程4.1.1 RRC连接建立过程中的3G-2G的均衡RRC连接建立过程中的3G-2G的均衡2008-03-06 14:59:58:421rrcConnectionRequest2008-03-06 14:59:58:501rrcConnectionReject其中,rrcConnectionReject消息中有如下IE指明重定向标志:RRC_DL_CCCH_MSG.message.u.rrcConnectionReject.u.r3.rrcConnectionReject_r3.rejectionCause = TRRC_congestionRRC_DL_CCCH_MSG.message.u.rrcConnectionReject.u.r3.rrcConnectionReject_r3.waitTime = 3RRC_DL_CCCH_MSG.message.u.rrcConnectionReject.u.r3.rrcConnectionReject_r3.redirectionInfo.t = 2RRC_DL_CCCH_MSG.message.u.rrcConnectionReject.u.r3.rrcConnectionReject_r3.redirectionIerRATInfo = TRRC_gsm_44.1.2 RAB指派过程中的3G-2G的均衡16:39.0rrcConnectionRequest16:39.0RadioLinkSetupRequest16:39.1RadioLinkSetupResponse16:39.1rrcConnectionSetup16:39.3RadioLinkRestoreIndication16:39.5rrcConnectionSetupComplete16:39.6initialDirectTransfer16:39.6InitialUEMessagePD_MM: CM SERVICE REQUEST16:39.6SecurityModeCommand16:39.6securityModeCommand16:39.8securityModeComplete16:39.8SecurityModeComplete16:39.8CommonID16:39.9uplinkDirectTransfer16:39.9DirectTransferPD_CC: SETUP16:39.9DirectTransferPD_CC: CALL PROCEEDING16:39.9downlinkDirectTransfer16:40.1RabAssignmentRequest16:40.2DedicatedMeasurementInitiationRequest16:40.2DedicatedMeasurementInitiationResponse16:40.2RabAssignmentFail16:40.2RelocationRequired16:40.2DirectTransferPD_CC: DISCONNECT16:40.2downlinkDirectTransfer16:40.4uplinkDirectTransfer16:40.4DirectTransferPD_CC: RELEASE16:40.4RelocationCommand16:40.4handoverFromUTRANCommand_GSM16:43.2IuReleaseCommand16:43.2IuReleaseComplete16:49.2RadioLinkDeletionRequest16:49.3RadioLinkDeletionResponse4.1.3 3G-2G的负荷均衡2008-02-28 17:11:11:218rrcConnectionRequest2008-02-28 17:11:11:238RadioLinkSetupRequest2008-02-28 17:11:11:298RadioLinkSetupResponse2008-02-28 17:11:11:378rrcConnectionSetup2008-02-28 17:11:11:608RadioLinkRestoreIndication2008-02-28 17:11:11:878rrcConnectionSetupComplete2008-02-28 17:11:11:878measurementControl2008-02-28 17:11:12:198initialDirectTransfer2008-02-28 17:11:12:198InitialUEMessagePD_MM: CM SERVICE REQUEST2008-02-28 17:11:12:218SecurityModeCommand2008-02-28 17:11:12:218securityModeCommand2008-02-28 17:11:12:478securityModeComplete2008-02-28 17:11:12:478SecurityModeComplete2008-02-28 17:11:12:498CommonID2008-02-28 17:11:12:758uplinkDirectTransfer2008-02-28 17:11:12:758DirectTransferPD_CC: SETUP2008-02-28 17:11:12:778DirectTransferPD_CC: CALL PROCEEDING2008-02-28 17:11:12:778downlinkDirectTransfer2008-02-28 17:11:12:958RabAssignmentRequest2008-02-28 17:11:13:038RadioLinkReconfigurationPrepare2008-02-28 17:11:13:108RadioLinkReconfigurationReady2008-02-28 17:11:13:258radioBearerSetup2008-02-28 17:11:13:258RadioLinkReconfigurationCommit2008-02-28 17:11:14:178RadioLinkRestoreIndication2008-02-28 17:11:14:598radioBearerSetupComplete2008-02-28 17:11:14:598RabAssignmentResponse2008-02-28 17:11:15:158DirectTransferPD_CC: ALERTING2008-02-28 17:11:15:158downlinkDirectTransfer2008-02-28 17:11:19:608DirectTransferPD_CC: CONNECT2008-02-28 17:11:19:608downlinkDirectTransfer2008-02-28 17:11:19:878uplinkDirectTransfer2008-02-28 17:11:19:878DirectTransferPD_CC: CONNECT ACKNOWLEDGE2008-02-28 17:15:58:922RelocationRequired2008-02-28 17:15:59:212RelocationCommand2008-02-28 17:15:59:212handoverFromUTRANCommand_GSM2008-02-28 17:15:59:962IuReleaseCommand2008-02-28 17:15:59:962RadioLinkDeletionRequest2008-02-28 17:15:59:982RadioLinkDeletionResponse2008-02-28 17:15:59:982IuReleaseCompleteUE不发送测量报告,网络侧根据设置的负荷门限测量,满足条件后向CN发起重定位过程:RANAP.RelocationRequiredMsg.cause.u.radioNetwork=TRANAP_resource_optimisation_relocation4.2 测试方法4.2.1 UE RRC连接时重定向到2G网络1) 选择一个既有2G室分,又有3G室分的室内小区,3G小区配置2G邻区,同时要求本小区和邻接GSM小区的同覆盖指示修改为同覆盖;2)在TD测试小区屏蔽主辅载波下行业务时隙的所有码道资源,上行只留上行PRACH码道,其余码道屏蔽;3) UE开机驻留在TD网络中,在强场或者中场点发起CS业务的rrc信令连接;4) 收到rrc connection request消息后,rnc直接回ue rrc connection reject消息,并且在此消息中携带GSM信息,ue应发起重定向过程,重定向到GSM网络。 4.2.2 UE RAB指派时重定向到2G网络1) 选择一个既有2G室分,又有3G室分的室内小区,3G小区配置2G邻区,同时要求本小区和邻接GSM小区的同覆盖指示修改为同覆盖;2) 在TD测试小区屏蔽下行业务时隙的所有码道资源,上行只留上行PRACH码道,其余码道屏蔽;3) 修改测试小区RBC模块的小区业务接纳属性(CellProperty ),从0修改为1,即允许业务接纳在FACH上。终端做CS12.2k业务,信令可以接入,RAB会失败,从而触发重定向至2G网络。4)RRM在UE RAB指派过程中拒绝接纳,RNC发起3G-2G的重定向操作。ue应发起重定向过程,重定向到GSM网络。4.2.3 AMR语音从TD到GSM900小区切换(基于负荷的切换)1) 什么是基于负荷的切换 小区在负荷过载后,负荷控制模块会选择最多10个单CS 12.2K业务的UE切往同覆盖的2G小区。该切换不是基于某个事件触发,而是由于网络负荷达到设置的门限,手机自主切换,所以ue不会上报测量报告,当网络侧检测到负荷超限后就下发切换命令。 2) 选择一个既有2G信号大于-80dBm, 3G信号场强在-75-90dBm之间,3) 在CELL RRM4中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下行TCP门限值,初始值可以设为10%,如下图:4) 在TD的23G临接关系中将2G小区和3G小区的临接关系设置为同覆盖 ;5) 在测试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增加UE数目来抬高TCP的值,观察系统是否会下发切换命令。5 测试结果5.1 测试环境与测试设备测试选取RNC20室内站朝阳区天龙饭店(20749)作为测试的对象。测试地点23G信号覆盖良好,3G信号PCCPCH RSCP值大约在5060dbm。无法触发弱场引起的23G重选和切换。测试采用MyWay软件+大唐手机终端:5.2 测试场景一:码道全拥塞情况下UE做主叫5.2.1 测试步骤 测试终端自动选择网络,并驻留在T网上 后台屏蔽主辅载波下行业务时隙的所有码道资源,上行只留上行PRACH码道,其余码道屏蔽; 终端发起CS12.2k语音呼叫。5.2.2 前台测试信令分析终端发起RRC连接请求,之后被拒绝:终端发起RRC连接请求的原因及发起时的场强:终端发起RRC连接请求拒接的原因;终端发起RRC连接请求拒接原因是拥塞(congestion),在拒绝中包含了重定向信息,GSM信息。终端发起路由器更新、完成,终端重定向到G网。5.2.3 测试手机实际情况手机显示“拨号失败,是否重拨”:并成功驻留在GSM网络上,如果用户选择“确定”,则会在G网下发起呼叫,且呼叫成功,如果选择“取消”,则手机驻留在GSM网络。5.2.4 测试结果对比分析未开23G拥塞均衡开关开23G拥塞均衡开关第一次呼叫情况呼叫失败呼叫失败,显示拨号失败,是否重拨建立失败网络操作回RRC reject,拒绝原因为拥塞回RRC reject,拒绝原因为拥塞,并主动触发到GSM的路由更新操作,并驻留GSM第一次呼叫后驻留情况TDGSM重拨情况一直呼叫失败呼叫成功说明:当我们选择当3G网络拥塞时,开启2/3G均衡开关,终端在呼叫拒绝原因为拥塞情况下,会重定向到2G网络发起业务,可以完成正常通信;而没有此项措施时,在RSCP很好的状态下,终端在T网不会到G网上,由于拥塞,终端是无法正常完成通信的。5.3 测试场景二:码道全拥塞UE被叫5.3.1 测试步骤 测试终端自动选择网络,并驻留在T网上 后台屏蔽主辅载波下行业务时隙的所有码道资源,上行只留上行PRACH码道,其余码道屏蔽; 使用其他终端呼叫该UE终端,12.2K话音业务。5.3.2 前台测试信令分析终端发起RRC连接请求,之后被拒绝:终端发起RRC连接请求的原因及发起时的场强:终端发起RRC连接请求拒接的原因;终端发起RRC连接请求拒接原因是拥塞(congestion),在拒绝中包含了重定向信息,GSM信息。终端发起路由器更新、完成,终端重定向到G网。5.3.3 测试手机实际情况主叫用户在拨打被叫用户时,由于码道原因,无法拨通,反馈:“您拨的用户暂时无法接通,请稍后再拨”,由于该次呼叫,触发被叫用户因为拥塞切换到GSM网络。重拨的情况下,可以在GSM上呼叫测试终端成功。5.3.4 测试结果对比分析未开23G拥塞均衡开关开23G拥塞均衡开关第一次做被叫呼叫失败,显示“您拨的用户暂时无法接通,请稍后再拨”呼叫失败,显示“您拨的用户暂时无法接通,请稍后再拨”第一次被叫后网络操作回RRC reject,拒绝原因为拥塞回RRC reject,拒绝原因为拥塞,并主动触发到GSM的路由更新操作,并驻留GSM第一次被叫后驻留情况TDGSM重拨情况一直无法拨通,回复:“您拨的用户暂时无法接通,请稍后再拨”呼叫成功说明:当我们选择当3G网络拥塞时,开启2/3G均衡开关,终端在被叫拒绝原因为拥塞情况下,会重定向到2G网络发起业务,可以完成正常通信;而没有此项措施时,在RSCP很好的状态下,终端在T网不会到G网上,由于拥塞,终端是无法正常完成通信的。5.4 测试场景三:部分码道时UE做可视电话主叫5.4.1 测试步骤 测试终端自动选择网络,并驻留在T网上 手机驻留在TD网络后,开启主辅载波下行业务时隙的4个码道资源,上行只留上行PRACH码道,其余码道屏蔽; 终端发起CS64K视频业务的呼叫;5.4.2 前台测试信令分析由于有4个空闲业务码道,成功建立RRC链接。在主叫视频电话时,由于视频电话需要前反向各8个码道(64kbps),而实际网络下行只开了4个码道,由于资源不足,导致RAB建立失败。终端发起RRC连接请求的原因及发起时的场强:RRC连接建立成功RB建立RB建立失败5.4.3 测试手机实际情况手机显示“是否转到语音呼叫”:如果选择“确定”,则会在T网下发起呼叫,且呼叫成功,如果选择“取消”,则退出呼叫。5.4.4 测试结果对比分析由于可视电话有回退功能,因此,优先考虑回退,回退到普通话音业务,并保持话音业务正常通讯,另外,由于GSM网络目前不支持可视电话业务,因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