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在我国西双版纳地区 人们模拟雨林结构 建立起多层次的人工经济林 以橡胶为上层乔木树种 下面种植茶树 咖啡等灌木植物 在灌木层之下再种植草果等地被植物 达到一地多用 增加收益的经济效果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从旅行中获得对地域差异现象的感性认识 从华南到北方 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 从高山的山麓到山顶 都可以观察到陆地环境及其组成要素的显著差异 学习目标 1 阅读 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 和景观图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2 结合 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 和 垂直自然带图 归纳地理环境的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和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3 掌握非地带性因素对自然带分布的影响 1 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 1 自然带的形成 2 自然带的类型及分布 以亚欧大陆为例 苔原 温带落叶阔叶林 热带草原 2 地理环境水平分异规律 热量 水分 中 3 垂直地域分异 海拔高度 4 非地带性现象 苔原 荒漠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读 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 完成下列要求 1 从图中看 从非洲中部向南北方向 自然带是怎么变化 2 非洲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带怎样的分异规律 这种规律的形成基础是什么 3 据图分析 自亚欧大陆东部的日本本州岛南部向亚欧大陆内部自然带是怎样变化的 4 亚欧大陆东部向内陆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怎样的分异规律 这种规律的形成基础是什么 5 为什么低高纬度地区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显著 要点 1 读图说明 由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要点 2 读图分析 体现了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这种规律的形成是以热量为基础的 要点 3 读图说明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草原带 温带荒漠带 要点 4 读图分析 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其形成是以水分为基础的 要点 5 读图总结 高纬度地区和低纬度地区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表现最为明显 这是因为高纬度地区气温低 蒸发量少 相对湿度大 东西方向上的水分条件差异小 低纬度地区则因地处赤道低气压带 降水普遍较多 水分条件的东西差异也很小 读下图并结合我国区域特征与区域差异 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 图中 的变化 体现了陆地环境的 2 图中 的变化 体现了陆地环境的 3 与 纬度相似 距海洋远近相差不大 而陆地自然带差异很大 这体现了陆地环境的分异规律 4 处的天然植被是 处的大型动物具有特点 处代表性动物有 处的土壤特点是 解析 1 是从南到北的变化 热量减少 2 是我国东部沿海向西北内陆的变化 3 由题中 纬度相似 距海洋远近相差不大 排除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变化和从沿海向内陆的变化 再结合我国青藏高原可知是地形因素 所以为非地带性 4 考查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联系初中知识完成此题 答案 1 纬度地带性 2 经度地带性 3 非地带性 4 温带草原耐干旱善奔跑的野骆驼 牦牛 藏羚羊 西藏雪鸡等呈酸性 红壤 砖红壤 1 读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自然景观 的变化是以为基础产生的 这种地域分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2 喜马拉雅山南坡复杂的景观变化规律近似于 a b 的变化 产生的原因是 3 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而同纬度的 为温带荒漠带 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是 4 把相关内容用线连接起来 温带大陆性气候松鼠 棕壤 褐土温带季风气候骆驼 荒漠土 解析 图中 反映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这是地域分异受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而形成的 喜马拉雅山南坡的垂直地域分异显著 地势高低不同是主要原因 图 的景观和自然带的差异 反映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这主要是距海远近不同造成的 答案 1 热量太阳辐射在各纬度分布不均 2 a地势越高 气温越低 水热状况变化大 3 距海远近不同 4 温带大陆性气候 骆驼 荒漠土 温带季风气候 松鼠 棕壤 褐土 垂直地带性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 乞力马扎罗山从山麓到山顶有哪些自然带 2 非洲自然带从赤道向南北如何变化 3 结合图甲和图乙 可以看出从山麓到山顶自然带分异与从赤道到两极的自然带分异完全相同吗 4 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的数目和完整程度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要点 1 读图说明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常绿阔叶林带 落叶阔叶林带 高山草甸带 高寒荒漠带 要点 2 读图说明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亚热带荒漠 草原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要点 3 读图分析 不完全相同 具有相似性 要点 4 归纳总结 纬度越低 山体相对高度越大 垂直自然带谱越复杂 读阿尔卑斯山 天山 喜马拉雅山的垂直自然带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珠穆朗玛峰南坡比北坡雪线原因是 2 阿尔卑斯山南坡比北坡雪线原因是 3 判断天山a b两坡坡向 是南坡 是北坡 4 三地自然带最简单的是 造成三地自然带垂直变化的原因是 解析 主要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合性强 解答此题 一是读图提取有效信息 如山脉的位置 阳坡和阴坡 山麓 山顶的自然带等 二是明确雪线的高度与所处的迎风坡与背风坡 阳坡与阴坡及降水量的多少有关 在高山地区 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 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很大从而形成了垂直气候带 自然景观也相应的呈现出垂直分布的规律 赤道附近的较高山岭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异与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有些相似 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复杂与否的因素一是纬度 二是山体海拔高度 答案 1 低南坡为迎风坡 降水多 积雪多 雪线低 2 高南 北坡降水差异不大 南坡纬度低 向阳 温度高 3 ab 4 天山从山麓到山顶水热状况随高度的增加而变化 导致自然景观在垂直方向上发生变化 2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8年1 2月份 我国南方地区发生特大雨雪冰冻灾害 使湖南 贵州等19个省份受损森林面积达2 79亿亩 相当于全国森林面积的1 10 材料二中国林线高度等值线图 高山林线是山区景观类型的一条重要生态界线 1 本次遭受雨雪冰冻灾害最严重的植被类型是 a 热带雨林b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 温带落叶阔叶林d 亚寒带针叶林 2 请在下图中作出沿ab线的林线高度变化曲线图 3 描述图中3800米等值线的走向特点 并说明原因 4 简述沿ab线和ac线林线分布高度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原因 解析 本次雨雪冰冻灾害发生在中国南方 当地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第 2 题 本题考查作图技能 必须注意两方面问题 一是坐标单位的选取 二是分析从a到b的变化规律 特别是3800 4200米之间 由于变化趋势不同 作出来不是直线 而是平滑的曲线 第 3 题 读图获取信息 3800米等值线东段大致为南北向 西段为东西向 东段南北走向非常明显 从我国地理位置看 应该受地形因素的影响 西段的变化显示热量对自然带的影响 第 4 题 影响植被分布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气候 因此分析林线的高度差异主要是从气候差异来考虑 从沿海向内陆 由赤道到两极的气候差异分别是水分和热量 答案 1 b 2 如图 3 东半段大致南北走向 主要受横断山脉影响 西半段接近东西走向 主要受纬度 太阳辐射 因素影响 4 ab线 从东到西 从沿海到内陆 显著升高 原因 从东到西降水减少 地势升高 沿ac线 随纬度升高逐渐降低 原因 随纬度升高温度降低 1 世界气候类型与陆地自然带的对应关系及陆地自然带的分布规律自然带最明显的标志是植被 自然带的名称往往用植被分布类型的名称来命名 而影响植被分布最重要的因素是气候 因为气候影响着植被分布所需要的光照 热量和水分条件 所以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与自然带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如下图所示 2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技巧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包括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和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1 在分析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 太阳辐射 赤道递减两极 热量带 赤道热带 亚热带 温带 亚寒带 寒带两极 植被 赤道雨林 常绿阔 硬 叶林 落叶阔叶林两极 土壤 赤道酸性 中性 偏碱性两极 针叶林 苔原 冰原 2 在分析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 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 沿海多少内陆 降水量 沿海多少内陆 植被 沿海森林 草原 荒漠内陆 土壤 沿海森林土 草原土 荒漠土内陆 3 理解垂直分异规律的技巧 1 山地垂直自然带的更替规律同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有些相似 如上图所示 2 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有三 山体所在纬度 纬度愈低愈复杂 纬度愈高愈简单 一般说来 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山麓带就是当地的自然带 山体海拔 海拔愈高愈复杂 当然有极限 海拔愈低愈简单 甚至无 山顶与山麓之间相对高度 相对高度大则复杂 相对高度小则简单 3 影响山体垂直自然带海拔高度因素有二 山体所在纬度 纬度低 海拔高 纬度高 海拔低 坡向 同一山体 阳坡高 阴坡低 4 影响雪线的因素 从本质上讲是蒸发融化与降雪积雪的对比关系 具体因素有二 山体所在纬度 纬度低 雪线海拔高 纬度高 雪线海拔低 坡向 阳坡雪线海拔高 阴坡雪线海拔低 迎风坡雪线海拔低 背风坡雪线海拔高 4 非地带性现象总结在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带性分布规律基础上 自然带因受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文最易错别字的
- 饿了外卖市场经理月工作总结
- 如何说课培训课件
- 2026届山东省海阳市美宝学校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教学查房的价值与意义
- 2026届贵州省施秉县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SMT生产现场培训
- 南昌市南大附中2026届英语九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立达中学2026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公司司库管理系统执行管理办法
- 密歇根九级综合复习题
- 供货方案及保证措施供货服务方案
- 新冠核酸检测结果报告单
- 2023年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Unit 4 教案
- 施乐S2011、S2320、S2520维修手册
- GB/T 32892-2016光伏发电系统模型及参数测试规程
- GB/T 10708.1-2000往复运动橡胶密封圈结构尺寸系列第1部分:单向密封橡胶密封圈
- 骨髓细胞学检查-英文版课件
- 惠普云教室用户操作手册
- 基于PLC的物料分拣系统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