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四单元 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2 考点透析 一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考点18 3 1 人口压力 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较高的人口增长率 会对全球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形成较大的人口压力 人口压力过大 一方面对物质资料的需求不断增加 滥采滥用资源超出环境供给的能力 导致资源短缺 另一方面会向环境排放越来越多的废弃物 有可能超出环境的自净能力 进而出现种种资源和环境问题 4 2 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人口数量过多 增长过快 压力过大 会产生环境问题 不仅如此 由于人口素质低下 生态意识淡薄 对自然资源的盲目 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同样会产生环境问题 3 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 由于认识的不足 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会产生这样那样的环境问题 进而危及人类自身 有些时候人们为了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 采取了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 其结果在全球范围内相继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5 图甲为生态系统中的硫循环示意图 图乙为我国三省原煤生产量 煤炭消费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柱状图 读图回答问题 6 7 1 大气中的硫主要来源于 和 2 影响图示省区二氧化硫排放量的主要因素是 3 我国北方二氧化硫排放量高于南方 而南方的酸雨却比北方严重 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4 酸雨的危害有 8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酸雨的污染来源 危害以及南北方的差异 南方的二氧化硫排放量虽然不及北方 但南方多降水 从图示能源消费情况 结合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和能源现状 不难看出中国硫化物的主要来源是煤炭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9 答案 1 化石燃料无机硫硫化物 2 煤炭消费量 3 降水 4 河湖水酸化 影响鱼类的生长繁殖 土壤酸化 影响森林和农作物的生长 危害人体健康 腐蚀建筑物 10 二 人地关系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利用结构图图解人地关系 11 2011 江苏 重金属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危害巨大 图1为重金属污染物进入人体的路径示意图 图2为某高速公路两侧土壤中铅 镉浓度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例2 12 1 产生重金属污染物的生产活动有和 重金属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有和 2 下列示意图 能正确表示重金属元素在环境中循环过程的是 13 3 高速公路两侧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浓度的分布特点是 其主要来源是 4 降低高速公路两侧土壤重金属污染物浓度的有效措施主要有 14 本题通过重金属污染的相关情境 考查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 第 1 题 分析图1 产生重金属污染物的生产活动有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有色金属矿产的冶炼 重金属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有从环境摄取和摄食 第 2 题 重金属元素在四大圈层之间双向流动 故应选 第 3 题 从图2可以看出 高速公路两侧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浓度的分布特点是距离高速公路越远 重金属污染物浓度越低 第 4 题 降低高速公路两侧土壤重金属污染物浓度的措施有使用无铅汽油 推广新能源汽车 发展汽车节能技术 提高能源利用率 对汽车尾气进行处理等 答案 1 化石燃料燃烧有色金属冶炼从环境摄取摄食 2 3 距高速公路越远 浓度越低汽车尾气 4 使用无铅汽油 推广新能源汽车 发展汽车节能技术 环境问题的成因和解决措施 15 三 世界性环境问题及其分布 成因 危害和对策 16 17 18 19 20 21 我国南水北调方案中涉及的某水源地总面积约94700km2 下表为该区域部分土地覆被类型面积构成 下图示意该区域部分土地覆被类型的地形构成 据此完成1 3题 习题训练 22 部分土地覆被类型面积构成 23 1 在该水源地内 a 阴坡坡度大于阳坡坡度b 平均海拔水田低于旱地c 石砾地 裸地多分布在山坡上d 河谷中阔叶林面积最小2 保护该水源地山地阳坡生态环境应采取的主要对策是 a 保护高山灌丛b 防治水土流失c 维持林地的采育平衡d 扩大梯田面积 b a 24 3 该水源地位于 a 长江三峡谷地b 青藏高原c 汉江谷地d 江南丘陵第1题 该题可用排除法 材料中并没有给出海拔信息 无法判断b项 排除 c选项中石砾地多分布在河谷 d选项中的河谷中高山灌丛草甸面积最小 只有a项正确 第2题 保护水源地的生态环境应以防治水土流失为主要措施 第3题 该地是我国南水北调涉及的水源地 植被有箭竹 阔叶林等 说明该地山地较多 气候较温暖 应为我国南水北调的中线方案 故为汉江谷地 c 25 新华社2007年3月31日电据国家林业局荒漠化监测中心的最新监测 受蒙古气旋和较强冷空气影响 内蒙古中西部部分地区 宁夏北部 陕西北部等地30日出现沙尘天气 局部地区发生沙尘暴或强沙尘暴 受影响土地面积约68万平方千米 受影响的人口约630万 据此回答4 6题 26 4 导致上述地区风沙天气频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a 缺乏防沙治沙的法律b 我国没有参与防沙治沙的国际合作c 气候干旱等自然因素d 不合理的人为活动5 为防沙治沙 保护生态环境 从20世纪70年代起 我国政府开展被誉为 世界生态工程之最 的国家行动 这个工程是 a 平原绿化工程b 全国防治沙化工程c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d 三北 防护林 d d 27 6 在防沙治沙过程中 为进一步改善我国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 以下采取的相应措施中正确的是 植树造林 加强防护林建设 加强环境管理 进行大规模人工降雨 进行国际合作 大打机井 大规模开采地下水 改变耕作制度 降低复种指数 开展大规模垦荒行动 公布空气质量日报a b c d a 28 风沙天气频发的最主要原因是植被的破坏 而植被破坏的主要原因是过度放牧 过度樵采 过度开垦以及不合理的采矿等 三北 防护林被誉为 世界生态工程之最 在防治沙漠化的过程中 最为主要的措施是植树种草 合理放牧 退耕还林 还草 加强管理 进行国际合作等 29 今日水资源严重短缺的西安市 隋唐时期用水充足 有 陆海 指湖泊和沼泽很多 的美称 下图示意古长安 今西安市长安区 八水 位置 完成7 8题 能力提升 30 7 八水绕长安 的地质成因之一是渭河平原地壳 a 水平错断b 褶皱凹陷c 断裂陷落d 水平张裂8 古长安 陆海 今日不复存在的重要原因是 a 秦岭北坡森林植被破坏b 渭河流域水体污染严重c 渭河下游汛期水位上升d 秦岭南坡耕地面积增加 31 渭河平原是由于地壳断裂下陷及河流的沉积作用形成的 植被大量被破坏 造成湖泊萎缩 湿地退化 生态环境恶化 也是今日西安水资源严重短缺原因之一 而渭河下游汛期水位上升 可能会使湖泊 沼泽面积增大 32 9 改革开放后 环渤海地区的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之一是合理利用资源 提高资源利用率 下表反映的是2007年环渤海地区及全国的重工业比重和能源 水资源利用状况 读表回答 1 2 题 33 注 工业新水用量指工业企业生产用水中消耗的新鲜水量 34 1 与全国相比 环渤海地区在资源利用方面有什么特点 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答 特点 能耗较高 水耗较低 原因 重工业比例较高 水资源重复利用率较高 2 本地区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有哪些 答 环境污染加剧 能源紧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