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19夹竹桃_第1页
第六单元19夹竹桃_第2页
第六单元19夹竹桃_第3页
第六单元19夹竹桃_第4页
第六单元19夹竹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夹竹桃 总课时:2课时 本课时:第1课时 主备人: 黄雪琴 授课人: 陈梅宝 授课时间: 月 日教学目标知识: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技能: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力:能找出直接描写夹竹桃的句子。情意: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作者为什么爱上了夹竹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重难点,读通读顺课文,理清课文脉络。对策:在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意思的基础上,把课文读通顺。教学准备:投影片 插图教学过程一、揭题解题,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17、夹竹桃 (提醒学生注意题目中的“夹”读第一上声)指名读,齐读课题。 2、对照插图,大家想一想:人们为什么给它取了这样一个好听的名字?(夹竹桃叶子像竹,花朵如桃)修改:欣赏图片,了解夹竹桃。 我国各地常见的观赏植物,夏季开花,话呈桃红色或白色,因其叶片像竹,花朵如桃而得名。3、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语言家季羡林老先生对夹竹桃情有独种,他曾经写了一篇关于夹竹桃的优美的散文,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夹竹桃。4、过渡:他笔下的夹竹桃是什么样子的呢? 二、自读课文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生字新词。(2)画出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3)把课文读通读顺,理清课文脉络。2、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词语,指名读后集体朗读。修改:引导学生读准以下词语:棠是后鼻音,藻是平舌音,乍是翘舌音,参差的读音要注意读准多音字。榆叶梅 熏透 凄清 荇藻夜蛾 乍起 名贵 毫不含糊奇妙 五彩缤纷 美不胜收 留恋迎风吐艳 奉陪 (2)说说词语意思融洽:彼此感情好,没有抵触。乍起:刚刚开始。韧性:柔软而结实。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齐,不一致。修改;表示多的词语;例如;不可胜数、不胜枚举、不记其数、应有尽有、数不胜数 (3)指名读课文三、理清课文脉络,给课文分段。1、请同学们浏览课文,说说课文的意思。2、学生读课文,了解课文意思。3、给课文分段第一段(1)总写夹竹桃是作者最值得留恋和回忆的花。第二段(2)写作者家中的夹竹桃开花时红白相映,景象奇妙有趣。第三段(35)写夹竹桃的可贵以及引起作者的幻想。第四段(6)写作者爱上了夹竹桃。4、学生再读课文,找出文中直接写夹竹桃的自然段,并且在每段的开头做上记号。然后读读这些自然段,看看夹竹桃的花有什么特点。修改 ;引导学生在每段之前写上自己读懂的内容,花期之长,花的可贵的韧性,以及引起我的许多的幻想。四、指导写字1、“榆”的右部“俞”的“人”要罩住下面的部分。2、“藻”中间的三个“口”字要摆放匀称写得紧凑。五、作业1、描红。修改:把句中的加点词换成另外一个词语,意思不变。1、我们家里一向是喜欢花的。( )2、一到秋天,玉簪花带来凄清的寒意,菊花则在秋风中怒放。( )3、夜来香的香气熏透了整个夏夜的庭院。( )4、它把影子投到墙上,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2、抄词。3、读课文。板书: 19、夹竹桃课题:夹竹桃 总课时:2课时 本课时:第2课时 主备人:黄雪琴 授课人: 陈梅宝 授课时间: 月 日教学目标知识:着重理解夹竹桃的韧性,以及第三自然段的衬托作用。会用“无不”、“无不”造句。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五自然段。能力: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情意:懂得作者为什么爱上了夹竹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重难点1、找出直接描写夹竹桃的句子,把握中心句。 2、把握中心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对策: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朗读、体会、领悟。教学准备 投影片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听写词语2、指名朗读课文修改:采用多种形式来朗读,分组读,男生读,女生读,指名读。二、学习课文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题是“夹竹桃”,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的呢?哪些自然段直接描述夹竹桃的呢?(2、4、5)2、课文的2、4、5自然段分别介绍了夹竹桃的什么内容?请同学们边读边想,努力把课文读好。学习第2自然段1、默读,思考:“我”为什么觉得这景象十分奇妙,十分有趣?2、讨论,交流:(1)这是什么景象?(两盆夹竹桃,一盆红色的,一盆白色的)(2)为什么觉得这景象十分奇妙,十分有趣?(火与雪:不相容融)3、轻声读,体味这奇妙有趣的景象。修改;水与火是不相容,但这两盆花却融洽地开在一起,说明一红一白的两种颜色的巧妙融洽,景观的奇妙、有趣。学习第5自然段1、轻声读,思考:你读懂了什么?2、讨论:月光下的夹竹桃引起了作者的幻想。3、默读,思考:(1)月光下的夹竹桃为什么引起作者的幻想?修改:因为叶子本身有长有短,距离墙又有远有近,所以投影才错落有致,并不整齐划一,也才别有情趣。(2)月光下的夹竹桃引起了作者哪些幻想?修改;月光下的夹竹桃,引起了作者许多的幻想,是地图,是水中的荇藻,是一幅墨竹。4、月光下的夹竹桃有什么特点,读第5自然段,试着完成填空练习:我想它是地图,( )。( )是亚洲,( )是非洲,( )是大海。( ),( )是远渡重洋的海轮。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地展现出( )。( ),( )就是游鱼。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 )。( ),( ),这一幅画竟变成活画了。5、小结:月光下的夹竹桃香气袭人,叶影参差,花影迷离,“我”把它幻想成地图,幻想成荇藻,幻想成一幅墨竹让我领略了无限的妙处。6、练习朗读。学习第4、3自然段1、那么第4自然段又写了夹竹桃的什么呢?轻声朗读2、讨论:写了夹竹桃的韧性。3、默读,画出最能表现夹竹桃韧性的句子。自由读,交流,出示:(1)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2)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这两句话主要讲了什么?(主要讲了无论是季节的变更,还是气候的变化,只有夹竹桃始终如一,没有哪一天不是迎风开放;它的花期之长,没有哪一种季节性的花可以与之相比。)体味“无不”、“无不”的作用。练习用“无不”、“无不”造句。4、读第4自然段最后一句话,把它改为陈述句。修改;引导学生读好最后一句话,问;这是一句什么句?(反问句),把它改成陈述句。(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的那些花比起来,是显得非常可贵。5、课文重点写夹竹桃,为什么要用一个自然段来描写“一年三季,花开花落,万紫千红”的景象呢?(反衬)6、指导朗读7、小结:这两个自然段通过一年三季、花开花落的衬托和夹竹桃花期之长,始终如一写出了夹竹桃的韧性。8、练习背诵学习第1、6自然段1、自由读第1、6自然段,联系全文想想作者为什么爱上了夹竹桃?2、课文的最后一节在全文起了什么作用?(前后呼应,总结全文)三、片段练习 但是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我特别喜欢月光下的夹竹桃。你站在下面,花朵是一团模糊;但是香气却毫不含糊,浓浓烈烈地从花枝上袭了下来。它把影子投到墙上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我想它是地图,它居然就是地图了。这一堆影子是亚洲,那一堆影子是非洲,中间空白的地方是大海。碰巧有几只小虫子爬过,这就是远渡重洋的海轮。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的出现一个小池塘。夜蛾飞过,映在墙上的影子就是游鱼。我幻想它是一副墨竹,我就真看到一副画。微风乍起,夜影吹动,这一副画竟变成活画了。1、 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音。人参(shn cn cn)参加(shn cn cn)参差(shn cn cn) 差别(ch chi c)出差(ch chi c)参差(ch chi c) 重洋(chng zhng)重庆(chng zhng)重新(chng zhng) 2、“含糊”的意思有:1.不明确,不清晰。2.不认真,马虎。 3.示弱。在下列句子中“含糊”的意思分别是:(1)但是香气却毫不含糊,浓浓烈烈地从花枝上袭了下来。 ( )(2)他说话吞吞吐吐,含含糊糊。 ( )(3)这事很重要,一点儿也不能含糊。 ( )(4)他打起乒乓球来可真不含糊。 ( )3、这段话主要写了 4、夹竹桃的影子引起了我的哪些幻想? 5、假如你是作者,你还会产生什么幻想?请发挥想象把句子补充完整。我幻想它是 ,我眼前就真的展现出 ;我幻想它是 ,我就真的看到 。四、作业一、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花团( )( ) 满院( )( ) 微风( )( )美不(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