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浙科版免疫的文本解读 疑难问题解决 专题讲座.doc_第1页
2013浙科版免疫的文本解读 疑难问题解决 专题讲座.doc_第2页
2013浙科版免疫的文本解读 疑难问题解决 专题讲座.doc_第3页
2013浙科版免疫的文本解读 疑难问题解决 专题讲座.doc_第4页
2013浙科版免疫的文本解读 疑难问题解决 专题讲座.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科版免疫的探索和反思 苍南钱库二高 苏金想 一、稳态与环境模块的设计思路教学内容以生物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各个层次系统的稳态(或稳定性)的维持为展开,突出生命系统稳态与环境的关系,同时强化人体稳态的调控和健康,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干扰和保护两个方面。二、“免疫”地位和作用课标:课程标准在必修生物3“稳态与环境”有“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这一主题,要求“概述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可见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是将免疫视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一种方式。浙科教材:教材将免疫系统列为调节系统之一,突出免疫系统对于机体稳态维持的作用,意在从更深层次上揭示生命活动的整体性,对于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免疫学知识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较多,将其放在必修模块对于全体高中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不可或缺的。 三、以学定教学情分析初中学过的免疫知识:(一) 传染病及其预防1病原体:2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3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二) 免疫与计划免疫1人体的三道防线:2抗体 3抗原 4免疫 5疫苗 6计划免疫、意义四、本章知识构成与特点识记层面上:专业术语多,容易混淆,难记忆;理解层面上:各种免疫的生理过程复杂,难掌握;应用层面上:与高考热点中有关健康的知识内容密切相关,需要对知识融会贯通。五、以考定教探寻 0912年会考中免疫的“落脚点”2009年会考2、(1分)下列行为可以传播艾滋病的是 (D)A与艾滋病患者拥抱 B艾滋病患者聊天C与艾滋病患者共用抽水马桶 D与艾滋病患者共用注射器针头46(2分)下列免疫反应中,一定属于体液免疫的是 (B)A皮肤的屏障作用 B抗体与毒素结合使毒素失效C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 D溶菌酶分解侵人人体的2010年会考8.(1分)下列不属于艾滋病传播途径的是(D )A母婴传播 B血液传播C性接触传播D空气途径传播43. (2分)细胞免疫中,能消灭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是(C)A效应B细胞B辅助性T细胞C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D记忆B细胞2011年会考28.(1分)下列关于蛋白质存在部位和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B )A.红细胞膜上存在载体蛋白B.肝细胞膜上不存在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C.血浆中某些蛋白质能对抗病原体D.神经细胞膜上有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36.(2分)人体首次感染乙肝病毒后,可分裂分化为相应效应B细胞的是(C)A.记忆B细胞B.细胞毒性T细胞C.致敏B淋巴细胞D.辅助性T淋巴细胞46. (2分)有报道称,广东等省市发现“阴性艾滋病”患者。患者自称染上了HIV,都有与HIV感染极为类似的症状,但HIV检查却呈阴性;权威人士称“阴性艾滋病”实质是“恐艾症”。下列有关“阴性艾滋病”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体内不存在HIV B.体内存在对抗HIV的抗体C.体内缺乏T淋巴细胞 D.体内存在识别HIV的记忆细胞2012年会考13、(2分)下列有关艾滋病的叙述,错误的是(C )A.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B.患者的免疫功能受到严重破坏C.握手、交谈等途径可传播艾滋病D.远离毒品可预防艾滋病34、(2分)斯坦曼发现了能够激活并调节适应性免疫的树突状细胞(DC),因而获得了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奖。DC是一种免疫细胞,能高效地摄取、加工处理和呈递抗原,从而激发免疫应答。下列观点中,该材料支持的是( B )A.DC来源于记忆细胞B.DC与巨噬细胞有相似的免疫功能C.DC只参与细胞免疫而不参与体液免疫D.DC激发免疫应答的过程不需要抗原参与2013浙江会考要求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5.人体对抗病原体感染的非特异性防卫 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的组成及作用a6.特异性反应(免疫应答)特异性免疫的类型及其作用抗原与抗体、T淋巴细胞与B淋巴细胞淋巴细胞识别入侵者的过程(11,12)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过程(09 .10.11)a abb7.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免疫功能异常反应(过敏反应、功能减退)HIV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其预防措施(09.10.11.12) aaaa:了解。再现或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例子,描述基本特征等。b:理解。在了解的基础上,能够解释和说明所学知识的含义,把握内在逻辑联系,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搜集、整理信息等。 探寻 0912年会考中免疫的“落脚点”2010浙江理综1(6分)乙肝疫苗的接种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其目的是(C) A使机体积累更多数量的疫苗 B使机体产生更多种类的淋巴细胞 C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淋巴细胞 D使机体产生更强的非特异性免疫2011浙江理综4. 与被动免疫相比,下列关于主动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A. 免疫作用在受体(接受者)内维持时间较长B. 受体接受的是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C. 可使受体迅速产生抗原抗体反应D. 主要用于治疗或紧急预防感染2013高考考试说明 (1)非特异性防卫(2)特异性反应(10.11)(3)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4)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浙江省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的特点: 知识不超出考试说明的要求,但编制试题所用的素材或背景不一定都来源于浙科版的教材,设问的方式也不拘泥于课程标准和浙科版的教材。往往以考生比较陌生的背景材料来设问,通过创设一些相对新颖的情景,考查考生利用已有知识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使考生感到题目似曾相识又若即若离,这样有利于考查综合运用能力。教材上内容的简略,恰恰给命制这些情景新颖的高考试题,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考查留下了广阔的空间。这个二级的要求应该体现在能力上。第三章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2009版教学指导意见)六.教学相长教材中的疑难问题(一)建议课堂拓展类问题1、抗原与病原体的区别?当病原体进人体内后,由于它们含有特异性化学物质(蛋自质、大分子多糖、豁多糖等),引起体内产生针对这些特异性化学物质的特异性免疫应答。这些可以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物质叫做抗原。2、抗原的特异性是如何实现的?抗原决定簇是决定抗原物质抗原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它们是免疫细胞和抗体识别的标志。不同的抗原所具有的抗原决定簇数目和分布不同。有的抗原的抗原决定簇数量多且分布在表面,有的则数量较少或分布于抗原内部。只有暴露的抗原决定簇能为免疫系统识别。3、哪些细胞是白细胞?白细胞旧称白血球又称为免疫细胞,一种血液及组织中的无色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 4、白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造血干细胞之间的关系(见课件)5、淋巴因子包含哪些物质,具有什么功能?淋巴因子:指由淋巴细胞产生的具有免疫调节和效应功能的蛋白质或小分子多肽。不具备抗体结构,不能与抗原结合。白细胞趋化因子,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等白细胞介素-2:刺激T细胞生长 ,诱导细胞毒作用 ,对B细胞的生长及分化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巨噬细胞受到il-2的持续作用后,其抗原递呈能力、杀菌力、细胞毒性均明显增强。 干扰素:干扰素作用于正常细胞表面的干扰素受体,能使细胞进入抗病毒状态,干扰病毒在正常细胞内的繁殖 ,能增强巨噬细胞杀伤肿瘤细胞或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 6、只有浆细胞才能分泌抗体么?(见课件)7、无胸腺会导致体液免疫消失么? 蛋白质类抗原在刺激B细胞产生体液免疫应答时必须有T细胞参加,故这类抗原被称为胸腺依赖性抗原。 有些多糖类、脂肪类、核酸类抗原进行体液免疫应答时无须T细胞参加,直接刺激B细胞即可,这类抗原故被称为胸腺非依赖性抗原。它们直接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但不会产生记忆细胞。 同一类别的抗原只能是相同的一种途径,不是两途径兼而有之。自然界中天然的抗原绝大多数都是蛋白质类(Td),所以“抗原一吞噬细胞一T细胞-B细胞”是主要的刺激途径。8、B细胞与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方式相同么?B淋巴细胞可对抗原直接识别,T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必需经抗原提呈细胞(APC)呈现出抗原-MHC复合体。 9、细胞免疫一定要依赖抗体才能消灭抗原么? 第一是细胞毒作用。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能特异性地溶解带抗原的靶细胞,例如肿瘤细胞、移植细胞或受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组织细胞等。第二是产生淋巴因子以增强免疫效应。辅助性T细胞释放多种淋巴因子,不但可以使靶细胞裂解死亡,还能直接杀死寄生在靶细胞内的抗原。(主要功能) 第三是与体液免疫协同消灭杭原。效应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死亡。细胞内的抗原失去藏身之所而为抗体消灭。10、为什么艾滋病难以制作疫苗? HIV(艾滋病病毒)为逆转录病毒,而逆转录酶缺乏校正修复功能,因而HIV的变异频率非常高,每一轮复制都会引入约10个碱基的错误。高的变异频率使世界不同地区甚至同一感染个体不同时期HIV的基因组都有较大差异,这就导致了从基因角度研制疫苗是非常困难的。(二)建议作课外阅读资料的疑难问题1、B细胞活化是否必须要有活化的辅助性T淋巴细胞提供白细胞介素-2?胸腺依赖抗原(TD-Ag):绝大多数抗原。 TD抗原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依赖于T细胞的帮助。胸腺非依赖抗原(TI-Ag):细菌的脂多糖、荚膜多糖等少数抗原,仅能产生IgM抗体。 TI抗原能直接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而无需T细胞的帮助。2、MHC是基因还是蛋白质?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膜上都有一种叫做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HC) 的分子标志, 这是一种特异的糖蛋白分子。(P.50)组织相容性抗原包括多种复杂的抗原系统,其中能引起强烈而迅速排斥反应的抗原系统称为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antigen) 系统。其编码基因是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称为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安云庆医学免疫学3、只有巨噬细胞才能呈递抗原给T淋巴细胞么?抗原提呈细胞(APC)包括专职抗原提呈细胞和非专职抗原提呈细胞。前者又包括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和B细胞等,后者如肿瘤细胞的病毒感染的靶细胞等树突状细胞是目前所知的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能够刺激初始T细胞增殖,而巨噬细胞、B细胞仅能刺激已活化T细胞或记忆性T细胞。4、抗原MHC的种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分类 :MHC-I在有核细胞膜上,递呈内源性抗原;MHC-II在仅定位于树突状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和成熟的B细胞及活化的T细胞等少数种类细胞的细胞膜表面,这类细胞具有递呈外源性抗原的作用;抗原的类型:内源性抗原:(1)病毒和一些细菌感染细胞后,于胞浆内及胞核内合成的抗原(2)肿瘤细胞合成的肿瘤抗原外源性抗原:(1)巨噬细胞摄取到体内的颗粒成分(如细菌、细胞等)及细菌增殖中新合成的抗原成分(2)APC通过吞噬和吞饮作用摄取内化的细菌代谢产物和其它可溶性蛋白质抗原七、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简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及其关系。 3、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能力目标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