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件杭州市社区社会工作个案研究评审表个案名称你我共参与 家园更美丽撰写人龚海乐资格等级助理社会工作师个案简介 2011年4月,根据区、街道的工作安排,安吉社区和乐苑正式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并于同年6月开始“垃圾不落地”作业模式的试行工作(即每天晚上6点30分至7点30分在规定的时间段规定的地方集中投放、收集垃圾)。共131家住户,334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占3分之一以上,分类开始后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把分类图纸张贴在家里的墙上,但是按要求进行垃圾分类还是较为困难,几个月下来,分类合格率并没有达到理想效果。社区和庭院自管小组都非常着急,需有一个方式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之后4个月,社区工作者在庭院自管小组的高度配合下,在庭院自管小组的模范带头、以身作则的示范作用下,循序渐进,运用不同的方式方法促进居民投放垃圾行为的规范性,最终赢得居民的理解、支持、配合,逐渐成为日常生活的习惯,分类合格率和垃圾袋的使用率都得到了提升。本人签字: 年 月 日区、县(市)民政局审核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市评审小组评审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你我共参与 家园更美丽 武林街道安吉社区 龚海乐案例背景 2011年4月,根据区、街道的工作安排,安吉社区和乐苑正式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并于同年6月开始“垃圾不落地”作业模式的试行工作(即每天晚上6点30分至7点30分在规定的时间段规定的地方集中投放、收集垃圾)。和乐苑地处杭州市的中心位置、繁华之地,位于武林路和凤起路的交界口,2008年作为庭院改善的精品工程进行改造,把原来的两个院子打通为一个大的院子,改造后面貌焕然一新。院子共楼房四幢,原是杭州市第十四中学和杭州市教委的宿舍,共131家住户,334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占3分之一以上,分类开始后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把分类图纸张贴在家里的墙上,但是按要求进行垃圾分类还是较为困难,几个月下来,分类合格率并没有达到理想效果。社区和庭院自管小组都非常着急,急需有一个方式方法让居民积极参与进来,解决这个问题,。案例分析小区居民总数不多,范围集中,是个封闭式的小区。在这个小区里,主要居住着三类人群:一是十四中的退休和在职老师,市教委的教职工;二是他们的家属;三是外来流动人口,数量不多。3分之一以上的老人,他们有时间,大部分文化素质也很高,他们在看到其他小区分类的同时也有分类的需求,想要为环境贡献一份力量,为子孙后代造福,但是毕竟也是新的事物,几十年的习惯已经养成,要改变有一定困难,需要一个时间的过程。服务计划1、服务目标:通过多形式、多途径的宣传、互动,让住户能习惯、自觉、自然的进行垃圾分类,把进行垃圾分类看作和买菜、吃饭一样是必须的事情,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成为他们的负担,共同努力,相互携手为我们的生活营造一个生态、洁净、美丽的家园。2、服务策略:对于不同人群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开展,宣传要做的更加全面,增加一些其他容易让大家接受的内容,举办一些寓教于乐的活动。3、服务过程:对前期工作的不足开展调查摸底;加强宣传阶段;总结评估阶段。具体计划实施过程针对小区垃圾分类开展几个月来的的现状和我们的目标,我们做好了耐心、细心、全面、持续开展工作的准备,准备打好这次的持续战。主要做了以下几步工作:一、了解前期情况和存在的困难:在开始进行之前,我们抽取了一部分住户询问了解他们在分类中的疑惑和困难,得知住户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是想好好分类,但是习惯性的将东西放在一个垃圾袋里,比如说就是吃饭的时候把纸巾和剩菜剩饭直接倒在一起,而且他们还觉得分开使用垃圾袋是一件浪费的事,老人家都习惯了把买菜等拿来的垃圾袋先用,现在需要他们分开时候,他们觉得点浪费。社区工作者和庭院自管小组就分片上门,向住户讲解分类的好处和意义,告诉他们我们发的垃圾袋是可以分解的,对环境的影响小,不会造成二次污染。二、注重方式方法,多方合作、寻求共赢。1、建立组织网络,强化责任管理:社区高度重视生活垃圾分类,针对前期工作的不足,成立了垃圾分类专项工作小组,并聘请了居民口碑良好的原小区退休保安担任垃圾分类指导员,做好每天的日常巡查和垃圾袋内垃圾的检查。从而形成职责明确、管理有序的垃圾分类投放网络化管理的运行机制。2、针对不同人群开展不同宣传:针对小区居住居民的特点,把他们分三个层面:一是十四中的退休和在职老师,市教委的教职工;二是他们的家属;三是外来流动人口。特别是租住在这里的外来流动人员,他们总是早出晚归,扔垃圾的时间非常不固定,而且一个房子里住的人也较多。自管小组总是一家一户一次次的上门和他们说,让他们明白他们住的院子是怎么开展垃圾分类的,垃圾分类的意思及要求,正是因为他们的耐心、细心、热心感动了外来人员,他们也都积极配合,投入到垃圾分类的大军中来。3、营造宣传氛围,加大宣传力度:为了能让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知识更加了解,在原有两块宣传图板的基础上,两侧的垃圾房门口全部做上垃圾分类的图标,还加注提醒语“今天,您分类了吗?”。这样,居民每天晚上来扔垃圾的时候都能看到,起到提醒作用。上门再次挨家挨户发放垃圾分类的宣传资料,另还合理安排时间,开展培训,形式也不只拘于老师讲大家听,而是让小区居民自己说,谈体会、说做法、提建议,互动的效果更容易让大家记忆深刻,不易忘记。都说我们今天的付出是为了下一代,所以我们也组织了小朋友学唱垃圾分类宣传歌,通过孩子鼓励长辈、长辈以自身行动为孙辈做榜样的理念来推动大家。4、居民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时间转眼到了10月,院子垃圾分类的情况只能保持在60%左右,还没有达到我们理想的要求,社区和庭院自管小组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那时候真的有像热锅上的蚂蚁的感觉,不知如何是好。突然灵机一动,恰巧这时自管小组组长也在这时找到了社区,提出由他们监督分类的情况,与我们的想法不谋而合,经过与自管小组成员的探讨商量,最终确定由庭院自治小组的成员排班,和乐苑庭院自管小组成立于庭院改善的时候,组员10人,顾问2人,共12人组成,分布在10个楼道,每天晚上6点至7点和垃圾分类指导员一起检查居民的垃圾分类情况,因为这样,居民看到他们都这么辛苦的在检查,而且又都是老邻居,还有一些是原来的领导,抬头不见低头见,会觉得不好意思,也能起到促进作用。5、特色做法开展积分奖励:我们给每个家庭分发了一张记分卡,对每户按规定时间前来投放垃圾的居民进行敲章积分,按“日积月奖”法,每月对积分达到一定要求的住户给予一份小礼品的奖励,都是一些生活用品,如肥皂、纸巾、洗衣液等,进一步激发居民的规范投放、有序投放的热情。通过社区工作者、庭院自管小组和小区居民的共同努力、参与、配合,截止到2011年12月底,和乐苑的垃圾分类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效果,分类正确率和垃圾袋的使用率都达到了80%以上,新华社杭州分社的记者对和乐苑开展垃圾分类情况进行了随机采访并做了相关报道,赞赏和乐苑垃圾分类工作取得的成绩,还被评为2011年度杭州市垃圾分类优胜小区,我们大家都深感欣慰,因为我们的努力一定能让城市的天更蓝、水更清,家园更美丽。案例评估通过社区和庭院自管小组的多方努力,垃圾分类也日渐深入人心,时间一天天过去,也逐渐成为居民的日常习惯,参与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提高,垃圾袋的使用率和分类的准确率也日益提高。得到了区、街道的肯定,被评为2011年度杭州市垃圾分类优胜小区。在分类的过程中,庭院自管小组作为居民自治的领头羊,发挥了主要作用,正是有了他们的自发、自觉的带头模范作用,才能以身作则的给居民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极快的带动小区居民参与、配合,也是我们社区在居民自治工作中的的又一良好探索。专业反思 本案例中开展垃圾分类的小区虽然居住的居民素质较高,但由于垃圾分类工作涉及到居民群众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思想意思与生活习惯,要让大家在短期内被普遍接纳仍具有一定的难度,也需要一段不短的时间。为此,社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