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doc_第1页
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doc_第2页
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doc_第3页
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doc_第4页
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一、填空1、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是(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2、动物生存需要的条件是(阳光)、(水)、(空气)、(温度)和(食物)等。3、水稻老鼠蛇这条食物链中,共有(2 )种消费者,分别是( 蛇 )和( 老鼠);生产者是(水稻 )。4、生物之间这样一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称为(食物链 )。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叫做(生产者 ),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5、 由多条食物链组成的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6、蚯蚓适宜在(阴暗)、(潮湿)、(松软)的土壤环境中生活。7、如果一种生物的灭绝了,就会影响其他多种生物的生存,因而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8、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9、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10、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11、食物链通常是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四、实验题 根据对蚯蚓的观察与实验完成下表填写任务。研究问题蚯蚓喜欢有光的生活环境还是黑暗的生活环境我的猜想蚯蚓喜欢黑暗的生活环境.要改变的条件阳光不改变的条件水、温度、土壤、蚯蚓、空气研究方法1、 在盘子的两端分别放上相同的潮湿的土壤。2、 在其中的一端盖上一张报纸,使它变黑暗。3、 把几条蚯蚓放在盘子的中间,看它往哪边爬。4、 反复做几次,得出结论。研究结论蚯蚓喜欢黑暗的生活环境.根据对蚯蚓的观察与实验完成下表填写任务。研究问题蚯蚓喜欢干燥的生活环境还是潮湿的生活环境我的猜想蚯蚓喜欢潮湿的生活环境.要改变的条件水不改变的条件温度、土壤、蚯蚓、空气、阳光研究方法1、 在盘子的两端分别放上干燥的土壤。2、 在其中的一端洒上一些水,使它变潮湿。3、 把几条蚯蚓放在盘子的中间,看它往哪边爬。4、 反复做几次,得出结论。研究结论蚯蚓喜欢潮湿的生活环境.完成下表填写任务。研究问题种子发芽需要水吗?我的猜想种子发芽需要水。要改变的条件水不改变的条件阳光、空气、温度、杯子、绿豆研究方法1、 在两个相同的杯子中各放入一张餐巾纸。2、 在其中的一个杯子里放入一些水,使餐巾纸湿润。3、 在两个杯子里各放入3颗绿豆。4、 每天观察记录,得出结论。研究结论种子发芽需要水。研究问题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吗?我的猜想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要改变的条件温度不改变的条件阳光、空气、水、杯子、绿豆研究方法1、在两个相同的杯子中各放入一张餐巾纸。2、在杯子里放入一些水,使餐巾纸湿润。3、在两个杯子里各放入3颗绿豆。一个放在常温下,一个放在冰箱里。4、每天观察记录,得出结论。研究结论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五、简答题1、如果在草原上过度的放牧,将会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答:如果在草原上过度的放牧,那么草原上的草就会被吃光,其他的生物因缺乏食物而饿死或迁移,草原最后可能会变得荒芜,从而引发沙尘暴等恶劣天气。这是因为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原生态环境的破坏。2在“水稻 田鼠 蛇 老鹰”这条食物中,蛇遭到了大量的捕杀,你推测一下这条食物中的其他三者会出现什么的变化?为什么?答:如果蛇遭到了大量的捕杀,那么田鼠就会大量的繁殖,水稻就会被田鼠吃光。老鹰因为蛇的大量捕杀而没有食物吃,最终会饿死或飞走了。第二单元一、填空题:1.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2.一天中阳光下铅笔影子的(长短)、(方向)都要发生变化。3.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传播速度很快,达到每秒(30万千米/秒 )。太阳离地球的距离为(1.5亿)千米,从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约需要(8分钟)。4.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 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也叫(反光 )。反射的光也是沿( 直线 )传播的。在生活中人们对光的反射的运用的例子有( 汽车反光镜 )、(医生用的额镜 )、(潜望镜 )等。5.人们发现(凸透镜)和(凹面镜) 能把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6.不同颜色的纸,吸热的本领(不同 );(深)色物体吸热快。7、影子产生的条件是(光源)、(挡光物体)和(屏)。8、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 )源和(热 )源。9、物体的吸热本领与(物体的颜色 )、(表面粗糙程度)以及( 阳光的照射角度)有关。10、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节能)、(安全)的能源。11、从不同的侧面照射得到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12、一天中影子最长的时间是(早晨和傍晚),最短的时候是(中午)。13、深色的物体(吸热)的本领强,(反光)能力弱,浅色的物体(吸热)的本领弱,(反光)能力强。四、实验题(10分)1、把手电筒放置在离自己最近的卡纸前一定距离,让手电筒的光射进小孔, 据图回答。 (图一) (图二) ( 1 )图一的纸屏上能看到手电筒的光斑吗? 答: 。( 2 ) 图二的纸屏上能看到手电筒的光斑吗? 答: 。( 3 )以上实验说明什么? 答: 五、请你设计并制作一个简易的太阳能热水器。(10分)(要求:写出所用材料和简单步骤或者画出简单示意图)第三单元一、填空1、地球的从内到外可以分成(地核)、(地幔 )、(地壳 )三部分,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运动有关。(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球内部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表现出来是很猛烈的,有时出表现为极其缓慢的变化。2、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3、土壤是(小石子)、(沙 )、(黏土)、(腐殖质)(水 )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4、土壤的成分中,(腐殖质)和(盐分)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腐殖质)是动植物腐烂时产生的黑色物质,能使土壤变得肥沃。5、地球表面有(高原)、(高山)、(盆地)、(平原)、(河流)等各种各样的地形地貌。6、峰峦高耸,地势崎岖的是(高山),海拔不高,山顶浑圆的是(山丘 ),低平而宽广的是(平原),周围有山地、高原环绕,中间地势较低的是(盆地 )。7、在地形图上绿色往往表示的是(平原 ),蓝色表示的是(海洋或湖泊)。8、根据颗粒大小可以把土壤的微粒分类,最大的是(沙砾),其次是(沙),接着是(粉沙),最小的土壤微粒是(黏土)。9、影响侵蚀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植物的覆盖程度)、(降雨量的大小)等。10、在河流对土地的侵蚀和沉积过程中,上游河床往往布满了(大石头),中游河床堆积了很多的(鹅卵石),下游河床堆满(细沙)。11、自然的力量能引起土地侵蚀和沉积是除了流水以外,还有(风)、(冰川)、(海浪)等。12、在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的地形往往是(平原)。13、把土壤放入水中,发现水中有气泡,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搅拌后,让它慢慢沉淀,发现泥土中颗粒大的沉降速度越(快)。把沉积物的上层抹在手上,感觉很细腻,那是(黏土)。14、侵蚀和沉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在河流的中上游流水作用以(侵蚀)为主,将高山切割成峡谷。在下游以(沉积)为主,在河流入海口形成(平原)。四、我会做1、你是怎样验证“温度对岩石有破坏作用”这个猜想的?请你简单地写出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研究的问题:温度对岩石有破坏作用吗?我的推测:温度对岩石有破坏作用。实验的材料:岩石、水、酒精灯、烧杯、火柴、夹子实验的方法:1、用火柴把酒精灯点燃。2、用镊子夹住岩石在酒精灯的外焰上加热。3、几分钟后把岩石迅速放入盛水的杯子里。4、仔细观察发生的现象并作好记录,得出结论。研究结论温度对岩石有破坏作用。2、土壤的被侵蚀程度可能跟(土地的坡度)、(植物的覆盖程度)和(降雨量的大小)等因素有关。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因素设计实验来研究。研究的问题:土壤的被侵蚀程度跟降雨量的大小有关吗?我的推测:土壤的被侵蚀程度跟降雨量的大小有关,降雨量越大,土地被侵蚀的程度越严重。实验的材料:瓶子、土壤、洒水瓶、铁架台、水实验的方法:1、在2个瓶子里分别装入一些土壤,做成相同的坡度,夹在铁架台上。2、在两个洒水瓶(洒水孔的大小不同)里装入相同数量的水。3、分别往土壤上喷水,观察土壤被侵蚀的程度。4、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得出结论。研究结论土壤的被侵蚀程度跟降雨量的大小有关,降雨量越大,土地被侵蚀的程度越严重。3、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对地球表面地形地貌的形成原因有所了解,请你用自己的话简要的总结在下面空白处。答:(1)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火山和地震使地球的地形和地貌发生了猛烈而巨大的变化。岩石的风化作用使岩石慢慢地破裂,最后逐渐形成微小的土壤颗粒。(2)雨水对土地会有侵蚀作用,削低了一些高耸的地方,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3)河流、风、冰川、海浪等大自然的力量会对土地形成侵蚀和沉积作用,改变着地球的地形地貌。第四单元1、当我们用手提某种物体时,都会感受到物体对手有一个(向下)的力, 这个力就是(重力)。2、橡皮筋在外力的作用下形状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叫做(弹力)。 生活中,利用弹力的例子有(衣裤松紧带)、(弓箭)、(拉力器)、(弹簧)等。3、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方向与小车行驶的方向是(相反)的。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圈数(越多),小车行驶的距离(越长)。4、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做(反冲力)。 生活中,利用反冲力的例子有(喷气式飞机)、(火箭)、(烟花)(爆竹)、(鞭炮)等。5、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施加动力);要使物体运动得更快,必须对物体(施加更大的动力);要使运动的物体停止运动,必须对物体(停止施加动力)。6、人们在生活中习惯用(克)、(千克)来表示重力和其他力的大小。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牛顿)作力的单位,简称(牛),用字母(N)表示.1牛100克力7、物体在运动时,会受到接触面给它的一个阻碍运动的力,这个力叫做(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物体的重量)、(接触面的大小)、(运动的方式:滚动还是滑动)等因素有关。8、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物体重,运动时的摩擦力(大),物体轻,运动时的摩擦力(小) .接触面大,摩擦力就(大),接触面小,摩擦力就(小)滚动摩擦力要(小),滑动摩擦力要(大)9、拉力越大,小车的速度越快,拉力越小,小车的速度越慢。五、实验体会实 验 计 划我们提出的问题物体滑动和滚动时摩擦力有什么不同?我们的推测物体滑动时摩擦力大,滚动时摩擦力小实验材料小车、弹簧测力计、线、重物相同条件小车、弹簧测力计、线、重物不同条件滑动和滚动实验方法、过程1、在小车上装上重物,让小车能够滚动,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滚动时摩擦力的大小。2、把小车的轮胎绑住,不能让小车滚动,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滑动时摩擦力的大小。3、比较两个摩擦力的大小,得出结论。实验结论物体滑动时摩擦力大,滚动时摩擦力小2、交通部门为什么要限制汽车超载?答:1、因为汽车超载后受到的重力比较大,与地面的摩擦力也增大了,容易对路面造成破坏。 2、因为汽车超载后刹车后来不容易停下来,容易造成安全事故。1、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2、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3、弹力是物体形状改变时产生的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4、橡皮筋的弹力越大,作用时间越长,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5、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叫反冲力。6、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要使物体运动得更快,必须对物体用更大的力。7、力有大小和方向,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力的单位是“牛”。8、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成的。9、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量有关:物体越重,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10、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发生摩擦,会产生摩擦力。11、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