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360》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十五单元 综合测试卷.doc_第1页
《状元360》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十五单元 综合测试卷.doc_第2页
《状元360》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十五单元 综合测试卷.doc_第3页
《状元360》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十五单元 综合测试卷.doc_第4页
《状元360》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十五单元 综合测试卷.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五单元综合测试卷(对应学生用书p375)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1辽宁省大连市一模)苏联史一书中有这样的表述:“斯大林模式是前苏联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采用的,并且延续约70余年的一种经济体制。”这一体制()与实施初期的苏联国情基本适应是苏联实现工业化国家的重要条件奠定了苏联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物质基础其弊端是造成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a bc d【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对苏联的影响。斯大林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在实行初期起到了加强国防实力的作用,因此项说法正确。但是长期发展重工业带来的是人民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又造成了人们的不满,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2(2011芜湖市二模)影响下图曲线变化的因素有()第一次世界大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经济体制a bc d【答案】a【解析】注意曲线涉及的时间从1913年到1925年,项从1914年到1918年,项从1918年到1921年,项从1921年到1928年,均涉及曲线时间,且项造成粮食产量下降,项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粮食产量上升,故选a。项从20年代末才逐步发展起来,到30年代中期基本确立,不在题干要求的时间范围内,排除掉。3(2010广东省肇庆市高三二模)19291931年间,美、德两国的工业生产额均跌落约三分之一。而苏联在1929年的总生产量占全球5%;1938年,总生产量占全球18%。苏联的表现不同于其他国家的主要原因是()a列宁发动十月革命 b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推行计划经济 d赫鲁晓夫改革【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苏联经济建设。切入点是通过时间信息把握苏联历史发展脉络,题干提供的数据反映当时苏联的工业获得发展,主要原因在于苏联在斯大林模式下重点大力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工业。a、b、d项时间上与题意不相符合。4(2011北京市西城区一模)20世纪30年代,十万美国人申请向苏联移民,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美国经济萧条,社会动荡美国人口多导致生存艰难苏联国民经济发展迅速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a b c d【答案】c【解析】本题关键在于透过时间信息了解当时美苏两国的社会状况。美因经济危机,国内动荡经济萧条,而苏联在斯大林模式下快速发展。5(2011浙江省温州市三模)2008年某国新出版的历史教科书说:“它是人类第一次以国家调节市场的尝试,主要任务在于解决工业化市场任务,建立工业化社会的基础。”符合该评价的历史事实是()a新经济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中国的改革开放 d罗斯福新政【答案】a【解析】注意题中的限定条件:人类第一次以国家调节市场的尝试。a项提出于1921年,b项提出于1918年,属于排斥市场的政策,可直接排除;c项开始于1978年底,d项始于1933年。由于“第一次”的限制,故正确答案为a项。6(2012南京市期末调研)下图反映了苏联1913年与1940年工业生产中钢铁、煤炭、石油工业的变化,从中能得到的历史结论是()苏联工业化获得了迅速发展为反法西斯战争奠定经济基础实现了轻、重工业的协调发展是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必然结果a b c d【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属较大难度题。1940年的苏联正处于斯大林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时期,斯大林模式的突出缺陷是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落后,故、错误。从图片看,1940年的工业生产较之1913年获得大幅度增长,这为后来的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正确。7(2011浙江省衢州市二模)“他们是竭泽而渔”(罗斯特里尔著毛泽东传),毛泽东曾经这样谈论苏联斯大林时期经济建设的教训。此处毛泽东所说的“渔”指的是()a工业生产 b农业生产c人民生活 d环境保护【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这里的“渔”应该理解为收获,全句“他们是竭泽而渔”的意思就是为了获得工业的发展,苏联以长期牺牲农业生产、人民生活水平、环境破坏为代价。8(2012浙江杭州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2009年5月24日,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法国解放报上撰文指出:“金融危机让人们重新发现社会主义重回列宁时代或许可以找到挽救自由主义的办法。”下列列宁时代所采取的措施中对克服今天的金融危机仍有启示作用的是()a取消一切商品贸易,实施配给制b国家统一地价,实行计划经济体制c大中企业收归国有,小企业实行国家监督d国家掌握经济命脉,允许中小企业合理发展【答案】d【解析】经济危机的多次爆发有其深层次的根源: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社会化生产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对于资本主义国家而言,要避免经济危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实行市场经济并且实行国家的宏观调控。9(2011南京模拟)亚尼雅科夫列夫一杯苦酒俄罗斯的布尔什维主义和改革运动中说:20世纪30年代以来“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类似这是必要的说教,实际是谎言。工业化加上类似封建的管理所付出的代价是灾难性的。人力物力损失极其惨重,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材料揭示了斯大林模式()a有利于工业化迅速完成b违背了人文主义精神c采取了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d有利于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答案】b【解析】解题的关键是“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说明苏联在工业化过程中忽视民生,违背了人道主义的做法。10(2012烟台模拟)20世纪6070年代,勃列日涅夫经济改革成效不大的主要原因是()a过度依赖国际资本和国外市场b没有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c贯彻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方针d民族和宗教矛盾等因素的影响【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和分析理解的同时,还隐性考查学生对“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这一课程标准要求的理解。本题中,a、c、d三项皆不符合题意。勃列日涅夫认为苏联已经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改革仍然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框,即没有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修补性的改革,不可能根除积存的弊病,从而导致改革陷于停滞。11(2010汕头模拟)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工农业产品价格存在严重的“剪刀差”(工农业产品交换时,工业品价格高于价值、农产品价格低于价值所出现的差额),苏联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限制农村私有制的发展 b为工业化积累资金c保证社会主义公有制 d维护计划经济体制【答案】b【解析】工业品价格高于价值、农产品价格低于价值所出现的差额,这说明国家在对待工业和农业上政策不平等,通过对农业的获取,支持工业化,实质上为工业发展提供资金,但造成农业的长期发展落后。12(2011安徽省宣城模拟)有学者认为:新经济政策不是被“取缔”的而是由于它能够承担如此沉重的任务被“压垮”了。“压垮”新经济政策的是()a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武装干涉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的经济和政治危机c苏俄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d苏联国家工业化的要求【答案】d【解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完成了a项的任务;新经济政策基本完成了b、c项的任务。二、非选择题(共52分)13(2010中山模拟)20世纪以来各国在探索社会发展道路时,有许多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纷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6分)材料一“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材料二国家的活动有赖于煤炭、煤气、石油,而且有一天要取决于原子核分裂。所以,为了使法国的经济达到发展所要求的水平,就必须最大规模地开发这些资源,这就需要只有国家才能胜任的巨额费用和巨大工程,以及实行国有化。二战后法国总统戴高乐的言论材料三由于煤的开采掌握在私人企业手中,以及用煤的各种工业之间的缺乏协作,因而矿工们他们是工业金字塔的真正基础在工资和工作条件方面处于极恶劣的境地。这是一个悲剧。煤是我们发展工业的基础,它是我们全国人民最大的财产之一煤炭工业的组织将由专局掌握,而这项组织将与煤气和电力供应工业相关联,而这两种工业都已达到国有化的时机。二战后英国首相艾德礼的言论材料四1985年8月28日,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曾说到“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1)材料一中所说的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什么政策?为什么说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6分)(2)材料三中艾德礼主张煤炭工业国有化的主要理由是什么?(4分)(3)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了艾德礼和戴高乐的相同主张是什么?说明了什么?(6分)(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吸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采取的重大措施。(10分)【答案】(1)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市场来建设社会主义。(2)主要理由:私人企业掌握煤炭工业使工人的经济状况和生活状况极度恶化。(3)主张:能源国有化。说明:当时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越来越不适应生产力发展。(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国有企业改革;设立经济特区;开发开放浦东;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14(2010湛江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6分)材料一所谓“新”,指的是(美国)抛弃了自1776年以来所确定的自由放任、自由竞争和通过资本主义经济本身自我调节的基本原则,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材料二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而这一点在我们党纲里被认为是刻不容缓的基本任务,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在经济战线上遭到了严重失败。列宁全集第33卷材料三图一:1933年美国国会拨款7.5亿美元建造的田纳西水利工程图二:苏联“一五”计划期间工业化的重要工程之一:第聂伯河水电站材料四“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但它有没有姓“资”姓“社”的问题呢?有的。那不是说现代化本身只姓“资”,不会姓“社”;而是说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甚至出现更复杂的属性钱乘旦(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1)材料一中所提到的“新”指的是美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2分)其“新”在哪里?(3分)该事件涉及哪四大方面的内容?(4分)(2)材料二中所指的“经济政策”是什么政策?(2分)它的突出作用是什么?(2分)面对1921年“在经济战线上遭到了严重失败”,列宁探索了怎样的现代化新方式?(3分)(3)根据材料三,分别简述两国修建上述工程的背景。(4分)两大工程各自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2分)【答案】(1)罗斯福新政。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先河。金融、工业、农业、社会福利。(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集中全国人力,财力,物力,战胜敌人。实行了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或采取国家资本主义),找到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3)背景:美:1929年美国爆发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社会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