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2 第8讲 近代中国反侵略 求民主的潮流课件.ppt_第1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2 第8讲 近代中国反侵略 求民主的潮流课件.ppt_第2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2 第8讲 近代中国反侵略 求民主的潮流课件.ppt_第3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2 第8讲 近代中国反侵略 求民主的潮流课件.ppt_第4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2 第8讲 近代中国反侵略 求民主的潮流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二近代中外政治 经济和思想文化 第8讲近代中国反侵略 求民主的潮流 2 四次战争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 五大条约 南京条约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5 一个结果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6 两个影响 1 对列强 拓展了原料产地 商品销售市场和资本投资市场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 对中国 双重影响 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造成近代中国日益贫穷和落后 主要 客观上加快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 次要 2 太平天国运动 3 辛亥革命 1 指导思想 三民主义 2 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 五个 第一 兴中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中华民国是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辛亥革命完成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第一次巨变 4 结果 推翻了清王朝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但是 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3 两个阶段和中心 5月4日至6月初在北京 6月5日起在上海 4 五四 精神 爱国主义 5 划时代意义 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并发挥主力军作用 中国步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2 中国共产党成立 1 一个标志 中共 一大 召开 2 两个纲领 最高纲领 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和最低纲领 即民主革命纲领 打倒军阀 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 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3 三点意义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是新型的工人阶级政党 它的诞生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时代 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3 国民大革命 1 性质 国共联合的 社会各阶层广泛参加的反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的人民民主革命 2 国共合作 两次会议 中共 三大 国民党 一大 新三民主义 蕴涵 三大政策 3 北伐战争 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奠定了革命发展的基础 2 红军长征 1 遵义会议 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 2 长征胜利 播下了革命种子 铸就了长征精神 2 全民族抗战 1 两个战场 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 2 三个方面和阶段 日本 国民党与共产党 防御 相持和反攻阶段 3 战略战术 持久战 游击战 运动战和阵地战等 4 胜利保证 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5 五个特点 以国共合作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 既是反法西斯战争 又是民族解放战争 双重性 两个战场并存 中共在后期起了中流砥柱作用 持久抗战 6 三点意义 是近代中国一百多年来反帝斗争的第一次伟大胜利 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问题2近代前期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及影响 3 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空前提高 4 中国收回了宝岛台湾 并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在抗日战争时期 中华民族团结一致 共御外敌 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耻辱 捍卫了民族尊严 并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革命任务 太平天国运动在承担传统的反封建任务的同时 还承担起反侵略的任务 成为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 4 指导思想 以洪仁玕为代表的先进人士 大胆地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蓝图 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具有进步意义 5 对外交往 太平天国曾与外国人打交道 当西方列强提出以国家利益为交换条件支持太平天国时 被拒绝了 这些现象都是以往的农民起义所不曾遇到的问题 6 失败原因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也是以往的农民运动所不曾遇到的新情况 2 辛亥革命对现代化的推动 还表现在对经济现代化的推动 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实业救国成为历史的主流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短短几年内就有了显著增长 无产阶级队伍也迅速壮大 2 中国民主革命如果失去了农民的广泛支持就不能取得胜利 这是由中国近代特殊的国情决定的 在中国近代史上 无论哪个阶级领导的斗争 如果不发动农民 均不能取得成功 2 软弱性和妥协性 资产阶级不能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资产阶级作为剥削阶级 同普通劳动人民之间存在排斥性 因此民族资产阶级不能发动和紧密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革命 以上弱点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也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但是 也应该看到 单纯依靠无产阶级孤军奋战也不能取得革命胜利 中国无产阶级必须同其他阶级联合起来 组建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才能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 而无产阶级则必须在统一战线中居于领导地位 2 成熟期 土地革命时期 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 中国共产党认识到革命领导权和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出一条夺取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 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创立 工农武装割据 理论 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革命道路 从依赖共产国际到独立自主地处理党内问题 遵义会议的召开使革命形势转危为安 依 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正确处理国共两党的关系 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民族抗战 打败了日本侵略者 a 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强烈b 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c 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d 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 解析 本题易错选成d项 错选的主要原因是仅从末句 我非革命党 我非中华民国人 下结论 而无视老农说这句话的 情境 忽做惊状 茫然惶然 解答本题注意革命党 中华民国与老农之间的联系即可 在辛亥革命之后 老农对革命情况一无所知 说明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虽说已日渐深入人 心 但对农村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 此类错误的防范主要应该从整体上把握其内涵 不可仅从片言只语上下结论 答案 c a 国民党 一大 召开b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c 双十协定 的签订d 达成 国内和平协定 解析 国共关系 有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 已有确实的保障 综合来看应是重庆谈判时签订的 双十协定 本题主要由于不能综合信息理清史实出现的时间而出错 多错选为a或b 注意题中提供的关键信息 内战之不致发生 却已有确实的保障 强调国共内战的爆发有一定因素的限制 a项是在1924年初 会议召开后 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 b项是在 1936年底 说明当时国共两党为即将实现的国共第二次合作铺平了道路 c项是在1945年10月 双方确立了和平民主建国的方针 d项是在1949年 在解放战争的最后阶段 国共合谈达成 国内和平协定 但最终国民党政府未在协定上签字 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准确定位知识是避免此类错误的关键 答案 c a 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b 天朝上国 规制受到冲击c 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d 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解析 本题易错选为c 因直接将 夷 字的含义联系教材思考而错选 本题结合1858年中英 天津条约 的有关内容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还未结束 说清政府当时 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明显不符合史实 故首先排除a项 天津条约 是英国强加给清政府的又一个不平等条约 清政府当时对英国等西方列强更多的是畏惧心 理 而不是崇拜心理 也不能简单理解是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其实自两次鸦片战争爆发后 中国长期以来所形成的 蛮夷 观念和 天朝上国 规制就受到冲击 克服此类错误一定要将核心词置于题干所述的大语境中来思考 理解题干的具体要求和内涵 答案 b 解析 本题解答关键要注意的限制词一是 20世纪上半叶 二是 中国共产党人走出 三是 自己的独特道路 所选项必须三个限制条件都符合 仅符合其中一个和两个就选择就会犯顾此失彼的错误 a b都不是中国革命所独有的 c项农村包围城市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 开辟的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 d 项国共两党合作不是中国共产党单方面实行的 克服此类错误首先提炼题干限制条件 然后将各选项逐一过滤 选出符合全部限制条件的项 答案 c a 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b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c 反孔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d 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 解析 本题考查太平天国的领导人对孔子思想的态度 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材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初期 洪秀全宣扬拜上帝教 反对孔子思想 而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洪秀全却大力宣扬孔子的思想 这说明原来的拜上帝教不能稳定政权 故选a项 太平天国运动的前后期以天京变乱为分界点 b项不正确 c d两项与材料信息无关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维新变法与五四运动的比较 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公车上书 主要反映资产阶级上层的利益 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支持 故选a项 b c d三项表述较片面 可排除 答案 a a 列强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b 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c 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代理人d 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 解析 本题考查清朝末期面临的严重的统治危机 意在考查考生获取与解读信息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由材料信息可知 虽然清政府颁布了向各国宣战的懿旨 但刘坤一 张之洞等的行为明显与清政府的意图相违背 这说明他们不服从于中央政权 反映了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出现危机 故选b项 答案 b a 欢迎国民革命军北伐b 主张选择资产阶级民主道路c 渴望公正公平的社会制度d 赞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 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意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和调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由对社会主义 赞成者占76 不赞成者占24 可知 被调查人群的多数渴望公正公平的社会制度 c正确 1926年 在国共合作实现的基础上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a与题干材料时间不符 由对资本主义 欢迎者占 27 不欢迎者占73 可知b错误 1923年 斯大林领导地位尚未确立 苏联尚在实行新经济政策 d显然错误 答案 c a 致力于扭转太平洋战局b 有利于国际战略物资供应c 切断了日军的大陆交通线d 导致了日本的无条件投降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作战 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图文信息和调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根据图中 缅甸 云南 等地名和图示作战地点可知该示意图反映的是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作战 1942年初 日军由泰国 缅甸北上侵入我国云南境内 中国政府派遣远征军入缅甸同日军作战 1945年初 在英美军队配合下 中国远征军击败侵缅日军 保证了滇缅公路这条重 要的国际交通线的畅通 有利于国际战略物资的供应 b正确 太平洋战场的主要国家是美国和日本 a错误 c不符合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作战的史实 排除 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作战不是日本无条件投降的主要原因 d错误 答案 b a 解决了人民军队的合法性问题b 决定召开政协会议 保证人民权利c 达成了建立联合政府的协议d 国民党承认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 解析 本题考查重庆谈判 意在考查考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迁移知识的能力 从材料 毛先生此次去重庆 可以看出张治中指的是重庆谈判 这次谈判 国共双方达成协议 决定召开政协会议 保证人民权利 答案 b 解析 本题的有效信息是 军阀 汉奸 统一战线 红军 等 中共提出建立统一战线的主张是在1935年瓦窑堡会议上 再结合 红军 这一信息可知统一战线当时尚未正式建立 据此可以判断是在西安事变前后 选c 答案 c a 损害身体 削弱军人战斗力b 国库空虚 无饷银供给军队c 藏富于民 但损害国家利益d 白银外流 为列强增加财源 解析 本题考查鸦片战争前列强大量走私鸦片对中国的影响 意在考查考生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中林则徐强调如果任由鸦片泛滥 中国不仅会没有可以抵御外国侵略的军队 也会没有军饷 白银大量外流 这就增强了盗寇的力量 即为列强增加了财源 故选d项 a b两项只能反映材料的部分信息 与材料的主旨不符 c项明显不符合题意 答案 d a 南昌起义b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c 北伐战争d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的发表 解析 本题考查国民大革命时期的农民运动 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对表格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和解读的能力 从 1926年6月 1927年6月 的时间信息来看 可以直接排除a b两项 在北伐战争过程中 广大农民积极支持该战争 而题干时间正好处于北伐战争时期 所涉及的一些省份大都是北伐军所到达的省份 因此c项符合题意 d项虽然时间符合 但其影响范围有限 故排除 答案 c a 临时政府基本按照美国政体原则架构b 革命成功后建立了一个联邦共和国c 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西化的国家d 民国临时大总统都有西方民主观念 解析 本题考查辛亥革命 意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和调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辛亥革命后 南京临时政府按照西方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分权制衡原则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a正确 辛亥革命后 中国依然实行省制 b错误 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西化的国家显然不符合史实 c错误 袁世凯曾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他没有西方民主观念 d错误 答案 a 发生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 反映了正面战场的英勇抗战 说明两国人民深受战争之害 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博大胸怀a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的抗日战争 意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1938年10月 广州 武汉失守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错误 由 武汉空战 可知 正确 由 中国飞行员陈怀民在武汉空战中与日军飞行员高桥宪一同归于尽 代表着两种不同力量之间的较量 可知 正确 由 她们一家对美惠子没有怨恨 希望有一天能够友爱地握手 可知 正确 答案 c a 主张武力解决争端b 抨击西方殖民侵略c 混淆文明与野蛮的界限d 承认殖民者的双重标准 解析 本题考查西方殖民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图文信息和调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由 是一幅法国报刊上的政治讽刺漫画 可知 a不符合题意 排除 由中国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被西方殖民者贬低为 野蛮 而外国侵略中国的八国联军却自诩为 文明 可知作者意在斥责和抨击西方殖民主义的侵 略 b符合题意 由画面中的 杀人 可知 c不符合题意 排除 d不符合 政治讽刺漫画 的特点 排除 答案 b 材料一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 合古今上下皆安之 秦之所灭者六国耳 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 则分之为郡 分之为县 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 为天下计 则 郡县制 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王夫之 读通鉴论 秦史 材料二郡县之失 其专在上 今之君人者 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 人人而疑之 事事而制之 顾炎武 郡县论 材料四 一 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 民国均认为有效 至于条约期满而止 二 革命以前 满清政府所借之外债及所承认之赔款 民国亦承认偿还之责 不变更其条件 三 凡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让与各国国家或各国个人种种之权利 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 孙中山 对外宣言书 材料五1949年上半年 毛泽东先后提出了 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和 一边倒 三条方针 这是根据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以及当时的国际环境作出的重大决策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中国共产党历史 1 根据材料一 二 分别概括王夫之 顾炎武对郡县制的看法 结合所学知识 简述郡县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2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这一时期英国媒体对中国的看法及其成因 并指出促成辛亥革命爆发的外部原因 3 有评论认为辛亥革命在耸立起彪炳千秋的丰碑的同时 也留下了启迪后人的明鉴 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 分析辛亥革命的不足及其原因 4 指出材料五 一边倒 方针的具体体现和中国共产党作出这一决策的国内外环境 结合所学知识 论述毛泽东提出三条外交方针的重大意义 解析 本题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和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为切入点 考查中国历史上的三次重大政治变革 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 调动和运用知识及论证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 1 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找出二人对郡县制认识的不同点 然后总结概括即可 第二小问可从郡县制对政治稳定 国家统一及中国古代历史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思考 第 2 问 概括三幅 图片反映的信息即可 从第一幅漫画创作的时间 1858年 可知英国已经完成工业革命 中国仍然处于封建社会 第二幅漫画创作于1860年 反映了侵略者对中国的任意宰割 第三幅图片创作于1900年 反映了列强发动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加深 第一小问对上述信息进行概括归纳 原因可从英国 中国两方面思考分析 第二小问注意题目要求回答的是外部原 因 即列强的侵略对辛亥革命发生的影响 第 3 问 辛亥革命不足的表现对材料四的信息进行综合概括即可 造成不足的原因主要从辛亥革命的发动者 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与特点等方面分析总结 第 4 问 对于 一边倒 外交方针的表现 一要明确 一边倒 的含义即坚定地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方 二要联系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 成就 至于三条方针的意义 要从新 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面临的国际 国内形势进行思考 并注意与旧中国外交政策进行对比分析 3 不足 对列强抱有幻想 不敢公开反帝 表现出妥协性 原因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软弱和政治上不成熟 4 表现 同苏联 东欧等国家建交 签订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国内外环境 新中国百废待兴 迫切需要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 苏联支持新中国 美国敌视新中国 意义 同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彻底决裂 捍卫了新中国在国际上的独立自主地位 确定了新中国对外关系的基本格局 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中日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解析 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 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 鸦片战争后 中英签订 南京条约 把香港岛割给英国 答案 a 2 天朝帝国万世长存的迷信受到了致命的打击 野蛮的 闭关自守的 与文明世界隔绝的状态被打破了 马克思对鸦片战争影响的论述 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a 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打破了清王朝闭关锁国的状态b 冲击了落后的封建制度 传播了西方文化 c 促使中国封建自然经济解体d 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解析 马克思这句话是对鸦片战争客观上的积极影响的评述 主要是说明 与文明世界隔绝的状态被打破 答案 a 3 弱肉强食多国合谋再宰蹇舛中华 外攘内安清廷摇摆又失锦绣河山 对联中的这场战争给中国造成的永久性伤痛有 圆明园被焚毁 中华文化大浩劫 内地设厂 民族工业发展受阻 东北西北大片国土沦丧 金瓯残缺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 b c d 答案 a 4 当代著名历史学家雷姬在谈及民族主义时说 一个正义的运动 只有情感是不够的 民族主义也一样 没有理性的指导束缚 就很容易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 下列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 a 太平天国运动b 康梁维新变法c 义和团运动d 辛亥革命答案 c 5 东史郎日记 日 记载 在 南京 马群镇警戒的时候 我们听说俘虏们被分配给各个中队 每一个中队两三百人 已自行处死 七千人的生命 俘虏 转眼之间就从地球上消失 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 是道听途说的 不符合事实b 可供研究南京大屠杀的情况使用c 真实反映了淞沪会战的惨烈场景d 说明中国开始进入抗日战争时期 解析 从材料中 南京 可知是对日军占领南京时的记录 故c d表述与材料信息不符 而东史郎是日军侵略中国的直接参与者 故a表述错误 答案 b 6 广西武宜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发祥地之一 当地流传着这样的歌谣 不怕清妖兵马足 天军引他到山麓 好比红薯堆进灶 大大小小一窝熟 妹莫忧 卷起包袱上柳州 跟随天军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