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五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 世界奇迹探秘教案 首师大版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认识古代建筑的特点,了解它们的故事,感受世界古代建筑的艺术魅力,初步体会古代建筑的文化内涵,分享古代人们的聪明、智慧。2技能:培养学生自己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呈现信息、阐述信息的能力(学生自己搜集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运用自己的方式和同学交流)。3知识:学生通过学习,能够知道埃及金字塔、秦兵马俑的特点及历史地位。简单了解具有代表性的世界古代建筑“空中花园”、古罗马斗兽场等。教学重点:认识埃及金字塔、秦兵马俑的特点及历史地位。教学难点:呈现信息的方式指导。教学准备:师生搜集相关资料。教学时数:2课时板书设计:第一课时2 世界奇迹探秘金字塔震惊世界的奇迹(空中花园、古罗马斗兽场)第二课时2 世界奇迹探秘秦陵兵马俑气势磅礴(长城、故宫)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1出示图片:世界奇迹图片(两组,一组为自然奇迹,另一组为建筑奇迹)教师谈话:自然奇迹,展示出了自然的魅力、自然的力量和自然的伟大。人工的建筑奇迹呢?建筑奇迹向我们展示的是什么呢?2揭示课题。(板书:2 世界奇迹探秘)二、探究问题,交流研讨(35分)1出示金字塔照片,教师介绍:金字塔一般指的是埃及金字塔狮身人面。其他著名的还有玛雅金字塔、阿兹特克金字塔(太阳金字塔、月亮金字塔)等。今天我们要了解的是埃及的金字塔。板书:金字塔震惊世界的奇迹学生提问:关于金字塔你想了解什么?教师整理学生的提问,帮助学生分析:哪些问题是通过查阅现有资料能够解决的问题?哪些问题是需要经过思考、分析、讨论才能解决的问题?预设:金字塔的位置。金字塔的数量。金字塔的用途。金字塔名称的由来。金字塔的建筑特点。金字塔的故事。为什么说金字塔是震惊世界的建筑奇迹?教师帮助学生给上述问题分类: 关于金字塔的位置、数量、用途、名称由来、建筑特点、故事等是我们通过查阅资料一下子就能了解知道的,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称它为“基本问题”。而“为什么说金字塔是震惊世界的建筑奇迹”这样的问题却不是我们只通过查阅资料就能一下解决的问题,我们需要根据查阅的资料进行思考、讨论、分析,最后才能得到结论,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称它为“思考问题”。基本问题的解决有助于“思考问题”的解决,是思考问题解决的基础。2学生自学教材63页至64页的内容,尝试解决上面提出的基本问题,教师指导学生在书中批注的方法。例:金字塔是古代埃及的象征,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距今大约有5000年的历史。-建筑时间3汇报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适时补充。用途与名称由来:金字塔(Pyramids)一种类型的建筑物,一般用作陵墓或者祭祀之用。因为它的外形像中国的汉字“金”, 所以就叫它金字塔。其实与“金”并没有关系。数量:古埃及到底建了多少座金字塔说法各异,有的说有70多座,有的说有80多座。埃及考古文物局局长1993年1月3日宣布,“在吉萨地区又发现一座金字塔。这是世界上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使金字塔总数增至96个。”建筑特点:埃及共发现金字塔96座,最大的是开罗郊区吉萨的三座金字塔。大金字塔是第四王朝第二个国王胡夫的陵墓,建于公元前2690年左右。原高146.5米,因年久风化,顶端剥落10米,现高136.5米;底座每边长230多米,三角面斜度52度,塔底面积5.29万平方米;塔身由230万块石头砌成,每块石头平均重2.5吨。据说,10万人用了30年的时间才得以建成。该金字塔内部的通道对外开放,该通道设计精巧,计算精密,令世人赞叹。第二座金字塔是胡夫的儿子哈佛拉国王的陵墓,建于公元前2650年,比前者低3米,现高为133.5米。但建筑形式更加完美壮观,塔前建有庙宇等附属建筑和著名的的狮身人面像。 狮身人面像的面部参照哈佛拉,身体为狮子,高22米,长57米,雕象的一个耳朵就有2米高。整个雕象除狮爪外,全部由一块天然岩石雕成。由于石质疏松,且经历了4000多年的岁月,整个雕象风化严重。另外面部严重破损,有人说是马姆鲁克把它当作靶子练习射击所致,也有人说是18世纪拿破仑入侵埃及时炮击留下的痕迹。 第三座金字塔属胡夫的孙子门卡乌拉国王,建于公元前2600年左右。当时正是第四王朝衰落时期,金字塔的建筑也开始被腐蚀。门卡乌拉金字塔的高度突然降低到66米,内部结构倒塌。 三座金字塔石块,可在法国国境四周建造一道高三公尺,厚三十公分围墙。金字塔的斜度都是五十二度,每一石块密密相连,休想找到缝隙,连刀尖也都插不进,不得不佩服古埃及的度量及工程等一些技术。胡夫金字塔建于埃及第四王朝第二位法老胡夫统治时期(约公元前2670年),被认为是胡夫为自己修建的陵墓。在古埃及,每位法老从登基之日起,即着手为自己修筑陵墓,以求死后超度为神。胡夫大金字塔的4个斜面正对东、南、西、北四方,误差不超过圆弧的3分,底边原长230米,由于塔外层石灰石脱落,现在底边减短为227米,倾角为51度52分。塔原高14659米,因顶端剥落,现高1365米,相当于一座40层摩天大楼,塔底面呈正方形。整个金字塔建筑在一块巨大的凸形岩石上,占地约52900平方米,体积约260万立方米。它的四边正对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英国伦敦观察家报有一位编辑名叫约翰泰勒,是天文学和数学的业余爱好者。他曾根据文献资料中提供的数据对大金字塔进行了研究。经过计算,他发现胡夫大金字塔令人难以置地包含着许多数学上的原理。 他首先注意到胡夫大金字塔底角不是60。而是51。51,从而发现每壁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其高度的平方。另外,塔高与塔基周长的比就是地球半径与周长之比,因而,用塔高来除底边的2倍,即可求得圆周率。泰勒认为这个比例绝不是偶然的,它证明了古埃及人已经知道地球是圆形的,还知道地球半径与周长之比。建筑方式猜想:猜测一:器械搬运说 早在公元前450年,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已亲自前往埃及,研究金字塔的建筑方法。希罗多德认为,法老王出动数以万计的奴隶,运用一系列器械将巨石由低至高一块一块砌上去。不过,现代的机械工程学专家认为,以当时有限的技术,这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塔顶的巨石重达60吨。 猜测二:斜坡搬运说 首先在金字塔外面兴建一座大型的斜坡,把石头拉上去。堆一层坡,砌一层石,逐渐加高金字塔。不过,这条斜坡的斜度不得超过7至8度。以金字塔的高度计算,这条斜坡足足要1英里(约1.6公里)长,而且到达顶部时非常陡峭。单是兴建这样一条斜坡的材料便相当于建造一座金字塔,这也是极大的浪费,因此可能性也不大。 猜测三:浇筑说 xx年,法国人约瑟大卫杜维斯提出了他惊人的见解,声称金字塔上的巨石是人造的。大卫杜维斯借助显微镜和化学方法分析巨石的构造,根据化验结果得出这样的结论:金字塔上的石头是用石灰和贝壳经人工浇筑混凝而成的,其方法类似今天浇灌混凝土。由此推测,在古埃及,建造金字塔很可能是采用“化整为零”的办法,先将搅拌好的混凝土装进筐子,再抬上正在建造中的金字塔。这样,只要掌握一定的技术,就能浇筑成一块块巨石。 猜测四:水运说 有科学家认为古埃及人使用了“水运法”,即利用水的浮力四两拨千斤,这种说法最早是由埃及文物保护委员会主席哈瓦斯提出的,1980年哈瓦斯进行岩心取样时,发现了一个至少50米深的岩壁,这可能是埃及第四王朝时开凿的港口。后来,又有人还发现了连通港口的水道。他们认为水运法有可能被用在搬运巨石上面。欣赏金字塔的相关视频资料。4全班讨论:金字塔为什么是震惊世界的奇迹?5学生发言:除了金字塔外,你还知道哪些世界建筑奇迹?6教师出示图片,学生欣赏。三、课后作业。搜集秦陵兵马俑的相关资料。第二课时(本课时以学生自己搜集资料自己解决问题为主)1学生提出基本问题及思考问题。2学生根据自己的调查的资料解决提出的问题。3教师运用课件介绍兵马俑。 附送:2019年五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 丧权辱国之痛教案 首师大版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邓世昌等爱国官兵为国捐躯的大无畏精神,树立强国之志。痛恨侵略者对中国的疯狂掠夺和破坏文明的可耻罪行;体会国土被侵占、财产被掠夺的屈辱 。了解中日马关条约的危害。2、技能:培养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历史资料,并通过分析、思考史实,获得感悟,形成自己的认识。3、使学生知道列强侵华所犯下的罪恶行径;了解以邓世昌为代表的爱国官兵在黄海海战中的英雄事迹。主题内容线索:以历史事件为依托,鸦片战争后外国列强步步紧逼,扩大侵略成果,清王朝步步妥协,主权丧失,国土沦丧,国力衰落。(军民的英勇的抗争)课标内容标准:知道近代以来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和危害。教学重点: 1、英法联军的暴行。2、中日黄海大战(马关条约)。3、列强瓜分中国(中国面临亡国之灾)。教学难点: 1、圆明园被烧对我们的启示。2、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中国失败的原因和马关条约影响。教学准备:1、搜集圆明园的烧毁前图片和烧毁后图片,制作多媒体。 2、搜集与圆明园有关的文字资料、网址。 3、搜集甲午战争的资料及马关条约的全文。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言导入,揭示课题(2分钟) 1840年,英帝国主义用鸦片和大炮轰开了千百年闭关自守的中国大门,并于1842年强迫腐败无能的清政府签定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从此以后,大小帝国主义国家强占我国大片领土,攫取大量赔款和特权,烧杀掳掠,无恶不作,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我们中华民族的子孙,千万不能忘记那段屈辱的历史。【设计意图:老师通过语言,渲染了一种悲壮的气氛,为下面激发学生对帝国主义侵略者和旧中国腐败统治者的憎恨,激发民族自尊心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埋下伏笔。】 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我国的圆明园所遭受的劫难。 板书课题:“万园之园”遭劫难二、课件展示历史上圆明园局部景观,直观感知圆明园的辉煌(5分钟) 课件一:分别展示历史上的圆明园。 师过渡语:刚才看了历史上的圆明园图片,你能用语言描述辉煌的圆明园吗? (预设:学生可从“金碧辉煌的宫殿” “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等去描述。) 师过渡语:圆明园不仅规模宏大,而且还有许许多多的文物呢。 课件二:景泰蓝麒麟、青铜鎏金塔、漆器、鎏金编钟等图片(配以文字说明)。 师小结:难怪法国大作家雨果曾这样说过:即使是把法国所有圣母院的全部宝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模宏大而富丽堂皇的东方博物馆媲美。 【设计意图:让学生观看圆明园局部图片,然后通过师生间的交流,使学生了解圆明园的辉煌,正是这样一座辉煌的建筑,本应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可是却成了中华民族的屈辱起到了先抑后仰的效果。】 三、了解辉煌时期的圆明园,感知圆明园规模的宏大(10分钟) 1、师过渡语:圆明园曾被誉为“万园之园”,现在请同学们自学教材、资料,了解为什么圆明园被称为“万园之园”。 2、学生交流讨论。 3、教师参与讨论。 【设计意图:设计这个环节的目的,使充分利用网络优势,让学生自己动手查找资料,获取知识。这样不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使学生的想象力更丰富。】 四、播放电影片段,认识侵略者的贪婪与疯狂(15分钟) 1、师过渡语:这样一座收藏着无数奇珍异宝、堪称当时世界之最的博物馆、艺术馆现在已经是灰飞湮灭了,只剩几根柱子。她是怎样毁于一旦的呢?请看电影火烧圆明园(第二部分结尾段)。2、播放电影片段,师生静静观看。 3、师引导学生交流:同学们,看了电影,你有什么话说?在小组内尽情诉说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4、小组交流讨论。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观看影片,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旧中国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侵略的一些史实,懂得社会制度的腐朽,经济技术的落后是要挨打的道理。从而憎恨帝国主义侵略者和旧中国的腐败统治者,激发民族自尊心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课文的难点得到突破。】 五、总结全文,激发学生对旧中国腐朽统治者的憎恨(6分钟) 1、课件三:展示圆明园的毁灭。2、启发谈话:面对眼前的残垣断壁,你有什么感触?3、结合现实延伸:2月26日,佳士得拍卖公司在法国举行的拍卖会上拍卖圆明园文物兔首、鼠首。有人主张中国人花钱买回来,有人主张通过不同途径让持有人(国)主动归还。你持怎样的观点?4、师总结:圆明园曾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但今天,它成了懦弱的标志,耻辱的象征。做为历史的见证,它教育我们要爱国,要自强。六、布置作业,课后延伸(2分钟) 根据自己的水平、能力和兴趣爱好从以下几个作业之中任选一题来做或自主命题。1、观看电影火烧圆明园。2、继续搜集有关圆明园的资料、图片、视频。3、关注圆明园兽首的下落进展情况。4、有时间、有机会去圆明园遗址公园参观游览,亲身感受那段屈辱的历史。板书设计: “万园之园”遭劫难万园之园(1707年1860年)圆明园 遗址公园 英法联军洗劫(1860年10月6日19日)第二课时一、视频导入,揭示课题(5分钟)1、师导入语:同学们,下面我们先来看一段电影片段。2、电影片段:放甲午风云中黄海大战一段。3、师揭示本课内容:同学们,这部影片的名字叫甲午风云。它反映的是18941895年间中国和日本之间的一场海上战争。在这场战争中,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和妥协退让,中国方面节节失利。最后以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为结束。这个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日本却借助中国的战争赔款迅速发展起来。那么,这场战争是如何打起来的?中日双方在这场战争中各自处于什么样的景况?马关条约的内容又有哪些?这些是我们这一节课主要解决的问题。4、板书课题:黄海战败国力衰二、探索研究,主观感受(30分钟)1、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出示“甲午战争背景”资料课件。学生阅读。引导学生进行资料分析:看了这段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资料,你们认为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学生讨论。师小结:日本凭借国力的不断强盛,妄图称霸亚洲。这是一场明目张胆的赤裸裸的侵略战争。2、了解黄海海战。学生自学教材、资料,了解黄海海战的经过、结果并交流讨论。通过影片甲午风云来领略一下当时的战争场面,从中体会邓世昌等人的爱国之情,学习他们不畏强敌,勇于反抗外来侵略的爱国主义精神。(放甲午风云影片中“黄海大战”一段)教师预设:主要交流讨论以下内容时间、地点、经过、英雄人物及事迹、结果(前线战事连连失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日军不断扩大侵略范围,占领我国大片领土;签订中日马关条约,割地赔款。)你怎么评价我海军官兵的表现?师小结:以邓世昌为代表的广大爱国官兵面对列强英勇抗击,给了日本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表现出了强烈的视死如归的爱国主义精神。3、了解马关条约的危害。学生自学教材、资料,了解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地点、人物、主要内容。思考讨论:为什么说这又是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对比思考: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马关条约比南京条约更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教师预设:A、南京条约中清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B、南京条约赔款2100万银元;马关条约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进一步增加了人民负担和加剧了清政府财政危机。C、南京条约允许五口通商;马关条约增辟通商口岸,进一步加剧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D、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进一步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廉价劳动力,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你怎么理解这句话”师小结:马关条约的签订是继南京条约之后又一个更加不平等的丧权辱国的重要条约。主权更大范围、更大程度地丧失,国家更大范围、更大程度地蒙受羞辱。4、探讨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师过渡语:中国人一直信奉这样的一句话: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那么,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是不是因为国家的落后呢?我们来看一下中日战前的国力、军力对比。出示中日战前国力、军力对比图。国别 国 力财政收入(年) 军 力亚洲 世界 建海军 军费投入 军舰 陆军中 0.77万亿两 第1 位 第9位 1888年 4%10% 80 45万日 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网上如何签租赁合同协议
- 项目工程补充协议书模板
- 给工地提供劳务合同范本
- 电梯文明施工责任协议书
- 网店代运营协议合同范本
- 矿山金属冶炼转让协议书
- 球鞋合同解约协议书范本
- 法律合同保密协议书范本
- 自愿提前解除合同协议书
- 环保低压泵租赁合同范本
- 战术搜索教学课件
- 公园水面安全管理办法
- 2025年福建厦门港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长三角湖州产业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带答案详解)
- 2025包头辅警考试真题
- 2025至2030中国高端英语培训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机会报告
-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 2025年茶艺师职业技能鉴定考试试卷(含答案)
- 中央党校师资管理制度
-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英语期末模拟测试卷(含答案)
- 公司电子发票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