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期末大题辩析.doc_第1页
外国文学史期末大题辩析.doc_第2页
外国文学史期末大题辩析.doc_第3页
外国文学史期末大题辩析.doc_第4页
外国文学史期末大题辩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狂飙突进 发生在德国18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中叶,是德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全国性的文学运动。因克林格尔的剧本狂飙突进而得名。“狂飙突进”运动的作家们反对封建束缚,崇尚“天才”,主张“自由”与个性解放,强调文学的民族性。他们受卢梭“返回自然”思想的影响,歌颂大自然与纯朴的人民。代表作家:赫尔德,青年歌德与席勒等。代表作品有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席勒的阴谋与爱情等等。2,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亚喜剧中最富于社会讽刺性意义的一部作品,作于1596年。剧中包括两个平行的情节。主要情节是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和犹太人高利贷者夏洛克之间围绕割一磅肉的诉讼而展开的冲突,次要情节是富家小姐鲍西娅遵父命三匣选亲的故事。揭示了中世纪遗留下来的旧式高利贷者同新兴工商业资产者之间的矛盾。这部剧作的一个重要的文学成就,就是塑造了“四大吝啬鬼”之一夏洛克这一唯利是图、冷酷无情的高利贷者的典型形象。3,奥林波斯神统:古希腊神话中以宙斯为中心的神的家族,因居住于奥林匹斯山上而得名。奥林波斯神统反映的是父权社会的人际关系:宙斯是众神之主,他的兄弟中,波塞冬是海神,哈德斯是冥王。宙斯的子女分管天上人间诸事,如阿波罗是日神,阿尔忒弥斯是月神,阿瑞斯是战神,阿弗洛狄忒是爱神等等。希腊诸神住在希腊最高的奥林波斯山上,组成了一个高度组织化、纪律化的社会,他们的生活是当时希腊社会生活面貌的缩影。4,流浪汉小说是16世纪中叶产生于西班牙,17、18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新的小说样式。采用自传体的形式,以主人公流浪的经历为线索,描写下层人民的生活,并以下层人物的眼光去观察、评价和嘲讽各种社会现象。小说主人公大多数是广大的破产者、流浪汉,靠个人机智谋求生存,以玩世不恭对待生活。每一部流浪汉小说都是一幅生动幽默的社会风俗画。无名氏的小癞子是第一部也是最优秀的流浪汉小说。5,哥特小说:在18世纪兴起的一种小说题材。这类小说致力于表现发生在偏僻古堡的离奇故事,以及这些怪诞事件对人物情感和性格的影响,注重想象,内容多是怪诞、恐怖的,往往写古堡、幽灵、恐怖和幻觉之类。代表作:尤道弗的秘密(1794,拉德克利夫夫人)、僧人(1796,刘易斯)为小说打开了通向非理性的大门。6,湖畔派:指19世纪初住在英国北部湖区的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三位诗人结成的浪漫主义诗歌流派。他们的特点是对资本主义文明以及人与人之间的金钱交易极为反感,向往中古时期的封建社会。他们的诗歌或讴歌宗法式的农村生活和自然风景,或描写奇异神秘的故事和异国风光,一般都是远离社会斗争的题材。通过缅怀中古时代的“纯朴”来否定丑恶的城市文明。华兹华斯的抒情歌谣集 序言成为英国浪漫主义的宣言。代表作品还有丁登寺;柯勒律治古舟子咏;骚塞审判的幻影7,三一律:是17世纪法国文学古典主义的艺术规范。它规定戏剧的情节时间地点必须是整一的,即剧本的情节只能有一条线索,故事发生在同一地点,剧情在24小时之内。它的优点在于,如果适当运用,就会使情节集中,结构紧凑,矛盾突出。缺点在于束缚了作家的自由,影响了创作的深度、广度。8,多余人:19世纪俄国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他们受到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不满于贵族社会的庸碌,才能、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都高于周围的人,但是贵族资产阶级的教养和习惯,又使得他们远离人民,无所作为,最终一事无成。正如赫尔岑所说“永远不会站在政府方面”,同时也“永远不能够站到人民方面”,只能做一个社会的“多余人”。多余人的形象包括普希金笔下的叶甫盖尼 奥涅金、莱蒙托夫笔下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赫尔岑笔下的别尔托夫、冈察洛夫笔下的奥勃洛摩夫等。1,荷马史诗与 埃涅阿斯纪 的比较维吉尔在创作埃涅阿斯纪时有意模仿荷马史诗,其前半部分的故事与奥德赛颇为相似,后半部分又在战斗场面上与伊利亚特几近雷同。但二者也有明显的区别。(1)两部史诗情调不同,荷马史诗乐观、勇武、向上、蓬勃乃至凶狠,埃涅阿斯纪则严肃、哀婉、悲天悯人乃至多愁善感;(2),在创作方式和形式特点上,埃涅阿斯纪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史诗”,全诗用流畅简练、音节响亮的六音步英雄体写成,荷马史诗则是歌手、民间艺人口头创作的史诗,形式多变;(3),两部史诗写英雄的使命、目的不同,形象个别:荷马史诗重在铺排描写英雄的冒险行为本身,埃涅阿斯纪则重在凸显英雄的责任感、使命感,是“遵命文学”的典范;(4),两部史诗塑造的英雄性格也有很大差异,荷马史诗人物形象生动鲜明,个性显著,埃涅阿斯纪的人物则缺乏个性和生气;(5),在语言特色和艺术手法上,荷马史诗语言朴实,埃涅阿斯纪则辞藻华丽;荷马史诗结构颇富戏剧性,有时集中描写,重点突出,有时又倒叙追述,路转峰回;埃涅阿斯纪总体上则是平铺直叙,略显呆板而少奇巧。但后者的艺术风格也有独到之处,如梦幻、象征、讽刺、暗示等手法的首创运用,对人物的心理刻画等。埃涅阿斯纪包罗万象,描写精细,全诗没有不一致、矛盾或重复之处,在修辞和韵律方面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2,巨人传中巨人的形象及其意义:巨人传作者拉伯雷,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部杰出的讽刺文学作品,是法国长篇小说的开端。体魄庞大,食量惊人,饕餮好酒,纵情享乐。热爱和平,热爱人民,知识渊博,不断探求。巨人形象就是人的理想体现。他们体格健美,性情豪爽,头脑聪明,知识丰富。小说从“人性”、“人权”的基本观点出发,尽情地赞颂了人的体魄、人的力量和人的智慧,全面肯定了人存在的价值,人代替了神的位置,作为一种充满着自豪和幸福感的活力出现在小说之中。巨人传充分强调了人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不仅以饱满的热情歌颂了新兴资产阶级锐不可当的力量,抒发了人文主义理想,而且从多方面对法国的黑暗现实进行 了大胆而深刻的揭露。3,伪君子的艺术特色:伪君子是法国古典主义作家莫里哀的五幕诗体喜剧作品。1,在艺术上是按古典主义的“三一律”创作的。莫里哀熟练地运用这些原则,使他们有利于刻画人物,表现主题。全剧五幕,情节都发生在奥尔恭家中,利用室内环境构成巧妙的构思。2, 全剧的结构严整紧凑,层次分明。第一、二幕,答丢夫不出场,通过其他人物的活动侧面介绍答丢夫的性格,为他的上场作好准备。第三、四幕正面揭发答丢夫伪善的罪恶用心。第五幕进一步揭示他的凶恶目的和危害性。3,喜剧中插入了悲剧的因素。剧情达到高潮时,答丟夫几乎把奥尔恭一家给断送掉,这就是悲剧的因素。悲剧因素的加入,使得这部喜剧的冲突更加紧张、尖锐,从而更加有力地揭示了答丟夫这个恶棍的凶恶本质。4,莫里哀喜剧中还吸收了民间戏剧和各种喜剧体裁的艺术手法,增加了剧本的喜剧效果,例如打耳光、桌下藏人等民间闹剧的手法,家庭吵架、撵走儿子、父亲逼婚等风俗喜剧的手法。5,剧中人物的语言高度个性化。答尔丢夫的语言矫揉造作,堆砌词藻,长篇大论地玩弄教义,符合他伪善的性格。道丽娜语言犀利、明快、生动、朴素,显示出她爽朗的性格和来自民间的智慧。 不足之处:(1)单一性格的艺术形象(2)第五幕情节突转,显然是人为因素的添加4,结合神曲,为什么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新世纪的第一位诗人:1,思想内容上的两重性:但丁虽然歌颂现世生活,但是又把它看作是来世生活的准备。他虽然揭露教皇和僧侣,但是并不反对宗教本身,对神学也是看重的。他推崇古典文化,但是又把古典文化的伟大代表们作为异教徒放在第一圈的候判所里。2,艺术形式的两重性:一方面采用中世纪文学的创作手法,如梦幻形式、象征手法、神秘主义描写;另一方面又显示出近代文学的创作特点,如写实手法、心理描写、运用意大利语写作,促进了意大利民族语言和民族意识的形成和发展。1, 高乃伊与拉辛的比较:他们都强调理性,都是进步的具有民主倾向的法国古典主义悲剧作家。但二人在思想艺术上都有差别。高乃依致力于塑造具有爱国主义倾向的理想人物,表现理性对感情的胜利这一主题。歌颂公民为国家利益献身的艰苦卓绝的时代精神;赞美合理的、以仁治国的君主。正面人物都体现了理性控制感情的自我约束力,表现了秩序、对王权的尊重以及极强的理智。拉辛的悲剧擅长表现被情欲淹没理智的人物,表现激情和欲望突破理性的制约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以其悲惨的结局从反面强调理性的重要。他的悲剧具有纯净清澈而深刻的艺术魅力。6,英国感伤主义文学的成因和代表作:感伤主义: 18世纪后半期的英国,中小资产者感到生活和地位不稳定,没有保障,但又不能对现实有所改变,对“理性”社会失望,产生一种感伤情绪。感伤主义文学正是这种情绪的反映。代表作家是斯特恩和哥尔德斯密斯。感伤主义就是以斯特恩的小说感伤旅行得名。哥尔德斯密斯的代表作是威科菲牧师传。一,浮士德人生追求的五个发展阶段及其人物形象的意义是什么?知识的追求、感官与爱情的追求、政治的追求、古典美的追求和事业的追求,这五个主题。从低到高的追求层次:知识、情欲、社会活动、美、自我成就。第一阶段:学者生活知识需要浮士德追求的知识是中世纪的学问,他不满足,要走出书斋。第二阶段:爱情生活情欲需要浮士德与玛甘泪恋爱失败,情欲不能开创个性解放的道路。第三阶段:宫廷生活社会活动需要浮士德为宫廷服务,统治者只是把他当作开心取乐的魔术师。他放弃了宫廷生活。第四阶段:艺术生活美的需要浮士德与古典美的代表海伦结合,但最终儿子死去,海伦离开浮士德。浮士德对美的追求破灭。第五阶段:劳动生活自我成就需要浮士德围海造田,改造自然。创造性的劳动生活,使他感到欢乐和满足。浮士德的形象意义,在于向人们指出一条精神净化的道路,指出人生意义和人们应追求的生活理想,把人们引向为崇高的理想而奋斗不息的伟大道路。(1)浮士德是一种积极进取精神的代表,是一个自强不息、执着探索者的形象,是近代300年间欧洲进步知识分子的写照。(2)浮士德又是普通人类的代表,具有鲜明的双重性。他有着普通人的弱点、感情和心理,在探索的路途上,不仅总是与外界事物和人发生碰撞与冲突,还要和自身展开剧烈斗争。他身上存在灵与肉的矛盾,善与恶的冲突,体现了人类自身的复杂性和真实性,也体现了人类探索真理的艰巨性。浮士德形象的意在在于把人们引向一条追求生活理想和崇高精神的奋斗之路。二,18世纪英国小说的成就和意义:18世纪,英国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中产阶级兴起,这部分人群需要用一定的文学形式来反映他们的观点和要求。古典题材和神话传说已不足以表达现代经验和认知。在洛克经验主义文学、现代工业资产阶级和清教主义的影响下,社会倡导个人对现实的观点与领悟。18世纪英国主要文学成就是现实主义。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采用写实手法,对于人物的行动和语言进行细致描写,成为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之作。后斯威夫特对鲁滨逊漂流记进行讽刺模仿,创作了讽刺小说格列佛游记,影射英国社会现实,针砭时弊。四五十年代后,理查逊、斯摩莱特的作品,取材日常生活,结构完整,语言通俗,把书信体小说提到严肃文学的高度。菲尔丁集各家大成,沙美勒是英国滑稽模仿小说的经典之作。汤姆 琼斯是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最高成就。50年代后的哥特式小说,致力于表现离奇故事,为小说打开了非理性的大门,代表作品有刘易斯的僧人等等。18世纪后期,资本主义发展,出现了感伤主义代表作品有斯特恩感伤旅行等。三,结合作品谈谈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雨果的代表作之一悲惨世界,充分体现了他的人道主义思想。1,对贫苦人民的不幸遭遇表示深切的同情,对当时社会的控诉。如:冉阿让被监禁19年的罪行“只不过是偷了一块面包”;芳汀从一个天真的姑娘,被迫害成流落街头,终因疾病交加而死的妓女。2,以满腔热情歌颂了共和党人的英勇斗争精神,表达了他的人道主义理想。小说通过米里哀主教和冉阿让宣扬了以“仁爱”、“慈善”为中心的人道主义。米里哀主教是雨果理想中善的化身,收留冉阿让以仁慈感化他,使一心要报复社会的冉阿让变成 了一个乐善好施、广施济贫的市长。3,谴责了资产阶级的法律。现存法律是低级法律,使罪犯重复犯罪,而人道主义才是高级法律,使罪犯弃恶从善、终止犯罪。4,塑造了人道主义的最高理想“冉阿让”。如冉阿让被米里哀主教感化后,也像主教一样以德报怨,使沙威“人性”复活,最后精神崩溃而投河自杀。5,人道主义的局限性:借人道主义感化统治阶级的矛盾,这是不可能的、是腐蚀剂。四,19世纪前30年英国文学的主要成就: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政权,建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这次大革命影响巨大,使许多国家掀起了资产阶级和民族解放运动。浪漫主义是法国民族民主革命新时代的产物,它在德国古典哲学、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和感伤主义文学的基础哈桑,在与古典主义的斗争中发展起来。18世纪后期,英国的感伤主义潮流和哥特小说已经预示了英国浪漫主义的开端。英国浪漫主义成就卓著:以湖畔派和布莱克为代表的第一代浪漫主义诗人,厌恶文明而寄情自然、缅怀中古,作品远离战争,发动诗歌革新,代表人物和作品有华兹华斯抒情歌谣集序、科勒自治古舟子吟等。以拜伦、雪莱、济慈为代表的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在民族民主解放运动的鼓舞下创作,坚持民主自由思想,反对专制暴政,支持受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思想激进,并把诗歌革新推向新阶段,代表作品有拜伦曼弗雷特,雪莱西风颂等。19世纪前30年英国文学的另一成就是小说。简 奥斯汀的创作是18世纪英国小说和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小说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代表作品有傲慢与偏见、爱玛等等。玛丽 雪莱弗兰肯斯坦。司各特是19世纪初期英国文学中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的小说主要是历史小说,反映了重大的历史事件,揭露了尖锐的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使农民和其他被压迫者成为小说中的中心人物。席勒(1759-1805)(1)狂飙突进时期:强盗(1780)剧作充满狂飙突进的精神,宣扬暴力革命,具有强烈的热情。扉页上引用了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的名言:“药治不了的,要用铁;铁治不了的,要用火。” “打倒暴虐者!”2.市民悲剧阴谋与爱情(1782)剧作把当时德国黑暗的现实搬上舞台,描写市民与权贵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德国“古典”文学不同于法国古典主义,它推崇的是古希腊艺术的风格和人本主义精神,而不是模仿它的形式、格律、规范。1.席勒在古典时期的创作剧本堂卡洛斯(1787), 华伦斯坦三部曲(1793-1799), 奥尔良的姑娘(1802),剧本 威廉退尔(1803)。2. 论人的审美教育书简 (1795):通过审美教育来达到自由王国的途径。 论朴素的诗和感伤的诗(1796):两个非常重要的文学创作概念,“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这是最早提出的两类不同的文艺创作方法划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堂卡洛斯(1787)实现了从“狂飙突进运动”向“古典”文学时期的过渡。该剧以16世纪尼德兰独立斗争为背景,表现了自由和专制、人权和奴役、启蒙思想和封建教会势力之间的矛盾冲突,显示出反对封建专制的倾向。但主要人物波萨把自由解放的希望寄托在统治者身上,因此该剧已无阴谋与爱情那样的锋芒。 华伦斯坦三部曲(1793-1799)包括华伦斯坦的阵营、皮柯乐米尼父子和华伦斯坦之死。三部曲以德国30年战争为背景,刻画了皇家军队统帅华伦斯坦的复杂性格,表现了德国人民要求和平统一的愿望,也揭露了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奥尔良的姑娘(1802)取材于英法百年战争期间的法国女英雄贞德的故事,写她因爱情放走了英军将领,而在自己被俘后却能以理性战胜感情,重返战场后负伤而死。全剧充满了爱国情绪,席勒自称其为“浪漫的悲剧”。 席勒的最后一部剧本威廉退尔(1804)取材于14世纪瑞士人民反抗奥地利统治的历史和传说。该剧细腻地表现了射手威廉退尔的性格变化过程,生动地说明了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道理,反映了人民起义的宏大规模和力量。剧本的舞台语言激情洋溢,极具煽动性,其反抗异族统治的呼声能引起强烈的共鸣。歌德(一)狂飙突进时期1771-1775年,歌德成为狂飚突进运动的主将。 这一时期的创作具有狂飙突进精神,表现出崇尚自我、个人反抗社会的激情和叛逆精神。1.铁手骑士葛兹封伯利欣根(1773):塑造了一位具有叛逆精神、争取自由的骑士形象。2 少年维特的烦恼(1774):德国第一部发生世界影响的作品。主人公:维特、绿蒂维特的形象:18世纪觉醒了的市民阶层青年知识分子的代表,对落后黑暗的现实不满,幻想自由高尚的新生活。但面对理想的热情和沉重的社会现实的矛盾,他无力改变,最终陷入孤独绝望的情绪,以自杀的方式向封建社会投去最后一击。 (二)魏玛最初的十年 (1775-1786)恩格斯曾经这样评价歌德:在他心中经常进行着天才诗人和法兰克福市议员的谨慎的儿子、可敬的魏玛的枢密顾问之间的斗争;前者厌恶周围环境的鄙俗气,而后者却不得不对这种鄙俗气妥协、迁就。因此,歌德有时非常伟大,有时非常渺小,有时是叛逆的、爱嘲笑的、鄙视世界的天才,有时是谨小慎微、事事知足、胸怀狭隘的庸人。(三)意大利之行(1786-1788)温克尔曼:“高贵的单纯与静穆的伟大”。歌德认为古典艺术之美在于朴实、宁静、和谐,用古典艺术对人进行审美教育,可以创造和谐的人与和谐的社会,实现人道主义理想。是为文学中的古典现实主义。伊菲格尼亚在陶里斯(1787):女主人公以人道主义思想、言论和行为克服了人间的错误和罪恶,达到自我与世界、个人与规律的统一,体现了歌德以道德感化进行社会改良的理想。标志着从“狂飚突进”向“古典主义”的转化。托夸多塔索(1790):这个剧本反映了歌德在魏玛宫廷中的苦闷处境。(四)古典主义时期:魏玛十年合作(1794-1805)1794年,歌德与席勒结识,开始了他们密切合作的十年,共同缔造了德国古典文学的繁荣。代表作:教育小说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1796)、田园牧歌体长诗赫尔曼与窦绿苔(1797)和诗剧浮士德第一部。(五)从席勒逝世至 1814年1805年席勒逝世,德国古典文学时期宣告终结。小说亲和力(1809)以一个化学名词命名,象征性地描述社会关系及其中的矛盾,特别是婚姻和爱情的矛盾。自传诗与真(六)晚年时期 (1814-1832)歌德晚年专心从事他两部从青年时代就开始创作的巨著:威廉麦斯特的漫游时代和浮士德第二部。他钻研东方的文艺和哲学,代表作:诗歌集西东合集(1819)。歌德预见到民族文学向世界文学发展的前景,提出“世界文学的时代即将来临”的著名预言。二 威廉麦斯特“教育小说”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1796):威廉麦斯特不满足商人狭隘庸俗的环境,立志投身戏剧事业,要在诗歌和戏剧中追求更高的人生理想。最后,威廉放弃了戏剧艺术加入了一个为人类服务的秘密团体。威廉迈斯特的漫游时代 (1829):塑造了一个乌托邦式的“教育区”,每个人都要学习一种与自己天性相近的手艺,掌握书本知识,从事实际工作。经过漫游,威廉把儿子送进教育区,自己成为外科医生。 威廉麦斯特曲折漫长的生活经历,表现了歌德对社会理想的探索:人要自我克制、自我完善,成为完整和谐的人 ;人要为集体劳动,为人类幸福才是真正的生活理想,具有乌托邦色彩。三浮士德(一)浮士德形象来源:源于16世纪德国民间传说,英国剧作家马洛将传说改编为剧本浮士德博士的悲剧(1588),歌德受马洛影响,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