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教学大纲_免费下载.doc_第1页
《大学体育》教学大纲_免费下载.doc_第2页
《大学体育》教学大纲_免费下载.doc_第3页
《大学体育》教学大纲_免费下载.doc_第4页
《大学体育》教学大纲_免费下载.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体育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基本信息课程代码: 13201100 课程名称:大学体育 课程英文名称: university sprots 课程所属单位:体育课教学部 课程面向专业:全院所有专业课程类型: 必修课 课程先修课:无 学分:6个学分 总学时:128 (其中实践学时:108 理论学时:20 ) 二、课程性质与目的1、体育课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必修课。把体育理论知识和技能与健身健康知识和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把学习体育技能和身体锻炼作为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主要手段,同时把与之相关的体育运动知识结合到课教学中。因此我们把课程目标确定为身体运动和身心健康两大目标。 2、身体运动目标的实现最显著的特点是通过身体运动来完成和实现课程目的和任务。因此,课程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本课程正确认识,培养学生参与锻炼的积极性。使他们能自觉地、积极地、经常地参与锻炼实现身体运动的参与目标。第二个目标是实现体育运动的知识目标,主要是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掌握合理有效的健身方法、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锻炼效果的自我评价等,用科学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第三个目标是体育运动技能目标,是指学生通过体育课程学习,掌握一项或多项自己较为喜欢的运动项目和锻炼方法,并在某一方面形成一定的爱好和兴趣,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3、身心健康目标主要由三个三级目标构成,即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性目标。身体健康目标是通过体育课程学习和锻炼,使学生在耐力、力量、柔韧及协调性等主要素质方面得到提高;在形态机能方面达到较为理想的标准和要求;掌握健身原理与方法及有关的保健、营养及卫生等知识,为达到身体健康目标服务。心理健康目标主要体现在情绪的调控能力和树立健康向上的自信心等方面。社会适应性目标是通过体育教育及体育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合作能力、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体育教育在此方面有着其它课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三、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一)课程的内容与设置教学内容与要求根据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指导纲要的基本要求,并结合我校体育教学师资、场地、器材等实际情况,对课设置做以下规定: 1、一年级开设体育普修课,以行政班上课。课程内容:1)上学期以24式太极拳、篮球、排球、身体素质田径部分(跑步)和体育生理卫生及保健理论为主;2)下学期以交谊舞(布鲁斯、华尔兹)、篮球、排球、身体素质田径(跳远)和体育锻炼与身体健康的关系理论为主,为专项课打好基础。2、二年级开设体育专项课(原则上一学年选择一个项目的课,个别素质全面的学生可以一年选择两项)。学生在规定的指标内打破行政班级建制任意选项,二年级专项课根据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创造更大的学习发展空间,体现统一要求与区别对待的教学原则,我们试行二年级体育专项课中进行分层次教学,即在二年级初根据学生的运动水平分出该项目的基础班与提高班。开设课有篮球、排球、软式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套路、武术散手、健美操、健美、田径、艺术体操、交谊舞、跆拳道、体育舞蹈、保健体育。 3、2006年后三、四年级开设选修课(一学年选修一个学期)。主要以提高能力、培养体育兴趣、建立终身体育意识和培养健身习惯为主。以各项目教学比赛和娱乐健身方法为主要手段。开设课有篮球、软式排球、足球、网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套路、武术散手、跆拳道 健美操、形体、健美。 4、保健与康复体育课。该课主要针对伤、病、残、体弱、特殊体型(过胖过瘦)等学生开设。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组织康复、保健体育教学。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以太极拳,太极剑,基本素质,球类运动,康复保健知识为主要内容。以达到提高素质,增强体质,掌握锻炼方法手段,树立终身体育意识的目的。5、教学的要求课部明确提出教师的“三个转变、六种意识”,学生的“四项要求”。1)教师的三个转变为:转变以单纯传授技术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坚持教书育人。 改革传统的体育课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要由技术型转变成学者型,加强理论教学、加大科研的力度。2)教师的六种意识:要求教师必须更新观念,强调教师必须加强六种意识。即:团结协作意识;教书育人意识;身体素质意识;社会人文意识;人际交往意识;文化修养意识;力创教学内容明确化,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学方法层次化。3)学生的四项要求为:要通过体育课教学,初学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要通过体育课教学较熟练的掌握23项能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本领。要通过体育课教学,增强健身意识,培养自觉锻炼身体习惯。提高体育能力,开发创新精神,发展身体素质。注重社会公德,达到“国家体质健康标准”。6、教学重点普修课主要教学重点应该以落实体育课对学生的四点要求上,主要教学内容应在交谊舞、篮球、排球和身体素质方面。要通过体育过程贯彻落实“健康第一、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等方面。7、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应体现在讲透体育锻炼与身体健康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健身意识,掌握所学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使学生喜欢体育的同时也喜欢体育课教学。四、学时分配(一)一年级学时分配表序号教 学 内 容学 时 分 配第一学期第二学期理论部分实践部分理论部分实践部分124式简化太极拳1102男生篮球、女生排球1103身体素质74交谊舞(布鲁斯)05655交谊舞(华尔兹)05356男生排球、女生篮球1107身体素质78高校体育课目的与任务、课堂常规、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生理卫生常识等。39体育锻炼与身体健康理论常识、如何科学的安排体育锻炼。3小 计:527527理论部分合计10实践部分合计54总计64理论部分比例156%实践部分比例844%(二)二年级为专项体育课,具体课时分配表见各专项课教学大纲。五、教学环节与教学要求:为保证纲要和教学大纲的顺利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方面的原则: 1、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的原则。在大纲的制定过程中以学生的需求、地域的特点、气候的情况、场地器材及师资队伍的状况为基本出发点,力求课设置新颖性,多样性,注重实效,实事求是。 2、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连贯性原则。本大纲的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学科发展相适应,反映本项目内容的新发展,新趋势,并且注重教学内容的循序渐进原则和每个学期学习内容的连贯性,并使之有机结合。体现以人为本,有利于学生所学、所用、所练。 3、教学内容与选修课力求根据学生需求做出调整,增设热门课,加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选择空间。 4、有条件的校区优先开课程原则。因场地,器材和师资条件的各种限制,个别项目在有条件或条件成熟的校区优先开课,其他校区在基础条件逐步完善的情况下逐步开课。 5、新大纲的实施和教学计划的调整对教学管理和师资队伍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 1) 加强教学管理工作根据新纲要精神,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武汉工业学院大学体育课教学改革方案,建立和完善教学监督保障体系: 体育部教职工岗位考核办法 体育部教师业务培训、进修、培养实施办法 体育部优秀教学教师、优秀教案评选办法 体育课观摩听课制度 体育课教学规范 体育部教学常规 体育部行政规范、建立教学反馈信息如评估问卷等,纳入体育教学部评估管理体系。、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教材建设。、根据课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场地设施及器材建设。2)加强教师业务素质的培养和提高、针对新课程增设,专业师资的紧缺情况,将对综合素质高,业务水平高的中青年教师进行进修培训和培养。 、加强专业人才和优秀专业教师的引进。 、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工作,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及学术活动,拓展教师的知识面。利用教法研究时间广泛交流经验,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水平。 、要求有条件的中青年教师熟练掌握计算机,使用计算机建立个人教学档案,书写教案,评选优秀教案择优上网。 、鼓励有外语能力的教师进行双语教学。 实施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指导纲要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突出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提高学生身心健康为目标为主线,培养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的意识,边建设边实施,在探索中建立一个适合我校实际情况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管理体系。这是时代赋予我们体育教育工作者的重任和课题。六、课程考核办法:1、理论知识考试主要采用大型综合作业、提问、口试、笔试等形式,每学年末进行一次。 2、技、战术及专项素质考试实行同一项目统一标准,教考分离。由同项目教师交换考核,同项目教师不足时,另行安排。 3、学生每项考试一次,无补考(病假按规定办理手续可缓考,缓考时间在下一学期的第一周),当学期不及格需在下学期重修。 4、学生成绩累计60分或合格便为及格,但必须参加所有内容的考核。 5、按照武汉工业学院学籍管理规定“体育课教学环节不得申请免修”,否则应缴费重修”。未办理重修课手续,擅自上课者不准参加该课程考核。 6、学生必须按时上课,方准参加课考核。若未经请假,缺课累计达到或超过课学时数三分之一,则取消参加该课期末考试的资格。 7、重修课取得的学分,可替换原来的低绩点或零绩点。 8、考试的组织与管理由体育部负责实施。 9、未尽事宜以武汉工业学院学籍管理规定结合体育部的有关规定为准。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1、教材:新编大学体育教程高等学校面向二十一世纪体育素质教育统编教材2、主要参考书:大学体育湖北教育出版社学校体育武汉大学出版社八、有关说明1、本大纲根据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精神,结合我校学生实际编写而成。2、本大纲在贯彻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前提下有针对性的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以达到提高学生素质和健康水平。3、通过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4、本大纲的编写重在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发展能力、掌握23项能终身从事身体锻炼的本领。5、本大纲为普修公体课教学大纲,对象是大一学生,大二学生按所选体育专项教学大纲实施教学。体育课教学部执笔人:周瑞琪二00五年三月大学体育(普修体育课)教学大纲(一年级)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 31110301,31110302 课程名称:大学体育(普修体育课)课程英文名称 :university sprots 课程所属单位:体育课教学部 课程面向专业:全校所有专业课程类型: 必修课先修课:无 学分: 3 总学时:64 (其中实践学时:54理论学时:10) 二、课程性质与目的1、体育课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必修课。把体育理论知识和技能与健身健康知识和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把学习体育技能和身体锻炼作为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主要手段,同时把与之相关的体育运动知识结合到课教学中。因此我们把课目标确定为身体运动和身心健康两大目标。 2、 身体运动目标的实现最显著的特点是通过身体运动来完成和实现课程目的和任务。因此,课程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本课程正确认识,培养学生参与锻炼的积极性。使他们能自觉地、积极地、经常地参与锻炼实现身体运动的参与目标。第二个目标是实现体育运动的知识目标,主要是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掌握合理有效的健身方法、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锻炼效果的自我评价等,用科学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第三个目标是体育运动技能目标,是指学生通过体育课程学习,掌握两项或多项自己较为喜欢的运动项目和锻炼方法,并在某一方面形成一定的爱好和兴趣,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3、身心健康目标主要由三个三级目标构成,即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性目标。身体健康目标是通过体育课程学习和锻炼,使学生在耐力、力量、柔韧及协调性等主要素质方面得到提高;在形态机能方面达到较为理想的标准和要求;掌握健身原理与方法及有关的保健、营养及卫生等知识,为达到身体健康目标服务。心理健康目标主要体现在情绪的调控能力和树立健康向上的自信心等方面。社会适应性目标是通过体育教育及体育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合作能力、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体育教育在此方面有着其它课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三、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一)课程内容与设置教学内容与要求根据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指导纲要的基本要求,并结合我校体育教学师资、场地、器材等实际情况,对课设置做以下规定: 1、一年级开设体育普修课,以行政班为基础实施男、女分班上课。2、课程内容:1)第一学期以24式太极拳、男生篮球、女生排球、身体素质、田径(跑步)和体育生理卫生及保健理论为主;2)第二学期以普通交谊舞(布鲁斯、华尔兹)、男生排球、女生篮球、田径(跳跃)和体育锻炼与身体健康理论、如何科学的安排体育锻炼为主。(二)实施大纲的要求1、教师要以“健身育人”为宗旨,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加强自身的学习,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2、认真学习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系统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的意义、任务、分布和要求,并根据教学工作计划规定,深入钻研每次课程教材内容和教法。3、课前认真检查场地,器材的安全,并在课中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和特点,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4、教师必须加强安全宣传,全面了解任课班级学生的健康状况,合理安排运动负荷,避免伤害事故发生。对有先天性和慢性疾病而不能参加正常体育课程学生,要做好解释工作,并以医保中心的审核为依据,决定其参加正常体育课或保健课。.5、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调动学生主体参与学习和锻炼的积极性,注重健身方法和能力的培养,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塑造良好的体育道德作风,提高教学效果。6、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安排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把体能的发展与知识技术技能有机结合起来。教学内容、步骤和运动负荷的安排,力求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注意循序渐进。7、教师在上好课程同时,应按计划和规定,有组织地认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辅导和兴趣班教学,确保质量。8、教师应掌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意义,要求及方法,加强对学生的培训,认真完成测试工作,保证测试数据的可靠性。9、教师必须贯彻体育教育部有关的教学工作管理制度,应以其为依据实施教学,确保教学计划的顺利完成。10、教师应认真、严肃、公正、公平和公开地评定学生体育成绩,以保证成绩评定的相对客观性。(三)教学重点普修课主要教学重点应在体育理论、简化24式太极拳、交谊舞、篮球、排球和身体素质方面。要通过体育过程贯彻落实“健康第一、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等方面。(四)教学难点本年度教学难点应体现在讲透体育锻炼与身体健康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健身意识,掌握所学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使学生喜欢体育的同时也喜欢体育课教学。四、学时分配学时分配表序号教 学 内 容学 时 分 配第一学期第二学期理论部分实践部分理论部分实践部分124式简化太极拳1102男生篮球、女生排球1103身体素质74交谊舞(布鲁斯)05655交谊舞(华尔兹)05356男生排球、女生篮球1107身体素质78高校体育课目的与任务、课堂常规、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生理卫生常识等。39体育锻炼与身体健康理论常识、如何科学的安排体育锻炼。3小 计:527527理论部分合计10实践部分合计54总计64理论部分比例156%实践部分比例844%五、课程考核办法:1、理论知识考试主要采用提问、口试、笔试等形式,每学年末进行一次。 2、技、战术及专项素质考试实行同一项目统一标准。 3、病假按规定办理手续可缓考,缓考时间在下一学期的第一周,当学期体育成绩不及格需在下学期重修。 4、学生成绩累计60分或合格便为及格,但必须参加所有内容的考核。 5、按照武汉工业学院学籍管理规定“体育课教学环节不得申请免修”,否则应缴费重修”。未办理重修课手续,擅自上课者不准参加该课程考核。 6、学生必须按时上课,方准参加体育课考核。若未经请假,缺课累计达到或超过课学时数三分之一,则取消参加该课期末考试的资格。 7、重修课取得的学分,可替换原来的低绩点或零绩点。 8、考试的组织与管理由体育部负责实施。9、实践部分考试占80%(含理论10%)、平时成绩占20%。上课迟到、早退1次扣总成绩1分、旷课1次扣总成绩4分。 10、未尽事宜以武汉工业学院学籍管理规定结合体育部的有关规定为准。六、教材与主要参考书:1、教材:新编大学体育教程高等学校面向二十一世纪体育素质教育统编教材2、主要参考书:大学体育湖北教育出版社3、学校体育武汉大学出版社七、大纲制订及教材选用的说明(一)本大纲是依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性纲要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等有关文件的精神和要求,在原体育课程教学大纲的基础上,通过总结几年来我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实践经验,并结合具体实际修订编写。(二)从培养学生健身能力出发,体育理论课以我校统编的新编大学体育教程教材为主,结合体育健身、健康和保健等方面知识。体育实践课以太极拳、篮球、排球、田径为主,结合身体素质练习。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运动技能,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能力。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使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和手段。(三)从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出发,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和大学生的身心特点,体能教材在选用上既注重学生体能的全面发展,又重点突出有氧耐力和力量素质的提高。(四)选用教材力求主次分明,重点突出。教材内容在技术上保持其合理性,在难度和量度标准上以绝大多数学生通过努力所能掌握和达到为原则,教材在整体上力求体现其科学性、系统性和合理性。体育课教学部执笔人:周瑞琪二00五年三月大学体育(篮球专项课)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 31201001(男),31201006(女) 课程名称:大学体育(篮球专项课) 课程英文名称 basketball course 课程所属单位:体育课教学部 课程面向专业:全校所有专业课程类型: 必修课课程先修课:大学体育普修课 学分: 3 总学时:64 (其中实践学时:56 理论学时:8 )二、课程性质与目的1篮球运动具有较强的集体性。它要求每个学生在比赛中必须做到齐心协力,密切配合,这样才能达到战胜对方的目的。2篮球比赛的技战术具有复杂性和对抗性,从而可以培养运动员顽强的意志品质。通过篮球运动教学,能提高各感受器的功能,提高广泛分配和集中注意能力及空间。时间和定向能力。学生在比赛过程中由于经常变换动作,对提高神经中枢的灵活性,提高神经中枢协调支配各器官的能力,起着良好的作用。3篮球运动的技术动作是由各种各样的跑跳投等基本技能所组成,能促进力量、速度耐力、灵敏等全面身体素质的发展,提高内脏器官的功能。4篮球运动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参加者不受年龄、性别的限制,它既能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健康,又能丰富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从而提高劳动、工作和学习的效率。5.通过专选课程学习,使学生对篮球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篮球竞赛规则、篮球裁判法、篮球群体竞赛活动的组织及竞赛的编排、记分办法有比较明确的了解。并有意识地培养一批篮球运动的骨干,以推动基层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三教学内容与要求理论部分:综述:篮球运动的起源与概况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概况篮球运动对身体锻炼的作用与意义基本理论:篮球的基本技术、战术篮球各项技、战术在比赛中的作用与实际运用篮球基本技、战术的训练方法如何训练基层一般水平的篮球队篮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 (重点)何做一名合格的篮球裁判员三人制篮球赛的基本规则如何组织基层篮球竞赛活动单循环制的编排方法 (重点)分组循环制的基本原则及如何按排第二、记分及比赛如何计算篮球比赛的成绩及判定名次 (难点)实践部分;脚步移动 (重点)急起、急停转身与滑步后撤步与侧身跑变速变向跑传接球双手胸前传球 (重点)单手肩上传球 (重点)行进间传球 (难点)反弹传球双手接球单手接球接反弹球投篮 (重点)原地单手肩上投篮行进间高手投篮行进间低手投篮跳投 (难点)运球 (重点)(1) 原地运球(2) 行进间运球(3) 运球急起、急停(4) 体前变向运球(5) 原地持球交叉步突破 (难点)(6) 运球后转身个人防守技术 (重点)防守无球队员防守持球队员抢篮板球(1) 抢进攻篮板球(2) 抢防守篮板球(3) 近篮队员抢篮板球(4) 篮下队员抢篮板球进攻技术传、切配合快攻战术配合 (难点)介绍131进攻战术防守战术(1) 一防二的基本方法(2) 三、二联防介绍 (难点)(3) 防守快攻战术四、学时分配序号教 学 内 容学 时 分 配第一学期第二学期理论部分实践部分理论部分实践部分1脚步移动312传接球443投篮644个人防守445运球426抢篮板球117进攻战术4688防守战术269综述210基本理论211竞赛规则2124竞赛的组织与编排2小 计:428428理论部分合计8实践部分合计56总计64理论部分比例125%实践部分比例875%五.教学环节与教学要求:本课在实践部分的教学中主要采取教师讲解示范学生学习模仿的方法,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并合理地运用于实际比赛中。在理论部分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掌握最新最全面的理论资料,通过详细的讲解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足球比赛的规则,正确运用比赛阵型,真正作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必要时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和组织学生观看重大比赛等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六.考核与成绩评定1.学期规定的考试(查)项目最高分得分比例80%2.学习态度与平时成绩最高得分比例为20%3.上课迟到、早退一次扣一分,旷课一次扣4分4.全学期有三分之一时间不能上体育课,不评定体育成绩5.考核项目与评分细则。. 考核与评分考核原则:篮球专项课考核原则,以专项技术考核为主,结合理论考试成绩综合评分,但必须要通过体育“测试”,未“测试达标”的学生专项课综合评定不予及格。考核内容专项技术考核全场往返运球投篮原地单手肩上投篮、跳投行进间传接球往返投篮综合技术测试及比赛理论考核采用闭卷考试办法进行篮球基本理论竞赛规则及裁判法竞赛的组织与编排方法结合裁判通级考试与加试评分标准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及跳投优:命中率70% 良:命中率50% 及格:命中率30%全场往返运球投篮(往返两次)根据完成的时间及命中率评分,两次得分之和2=该项得分优:24秒 进四个球良:26秒 进三个球及:28秒 进二个球综合技术:根据学生的基本动作规范性,及完成的时间(速度)命中率综合平分。理论考核。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答题,根据答题的正确与否评分教学辅助项目选择性进行考核平时成绩根据学习态度、技术评定成绩、出勤率进行评分 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篮球 人民体育出版社体育课教学部执笔人: 陈佳鹏时间:2005-3-21大学体育(足球专项课)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 31201002 课程名称:大学体育(足球专项课) 课程英文名称 football course 课程所属单位:体育课教学部 课程面向专业:全院所有专业课程类型: 必修课 课程先修课:大学体育普修课 学分: 3 总学时:64 (其中实践学时:56 理论学时:8 ) 二、课程性质与目的足球专选课程授课对象是我校二年级学生,属于必修课。通过对本课程学习可以使学生对世界足球运动和我国足球运动发展的历史、现状有一个整体的认识。通过对足球技战术的学习以及对足球竞赛规则的理解与掌握有助于学生正确了解足球运动的发展规律。通过对本课程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对足球运动的热爱,使足球运动成为学生日常锻炼身体的一种重要手段,从而达到二十一世纪健康体育的教学目的。三、教学内容与要求理论部分(一)足球运动发展简史足球运动的特点和作用国际足球运动的发展中国足球运动的发展女子足球运动的发展(二)足球竞赛规则国际足联每年颁布的竞赛规则手册(三)比赛阵型的演变及发展要求:第一部分足球运动发展简史要求学生能够以一般性的历史知识进行了解。而第二部分足球运动竞赛规则和第三部分比赛阵型的演变要求学生作为理论知识理解。实践部分(一) 足球技术1、颠球重点内容:脚背颠球、脚内侧颠球、脚外侧颠球2、踢球重点内容:脚内侧踢球、脚背内侧踢球3、接球重点内容:脚内侧接球、胸部接球4、运球重点内容:脚内侧运球、脚背外侧运球、运球过人抢截球重点内容:正面跨步堵抢、合理冲撞、正面铲球头顶球重点内容:前额正面头顶球(原地头顶球、跑动头顶球)假动作重点内容:运球过人假动作掷界外球重点内容:掷界外球时的易犯错误(二) 足球战术1、进攻战术重点内容:个人进攻战术、局部进攻战术、全队进攻战术、定位球进攻战术2、防守战术重点内容:个人防守战术、局部防守战术、全队防守战术、定位球防守战术3、比赛阵型重点内容:424、442、352、433、451要求:第一部分足球技术是本课程重点,第二部分足球战术是本课先修课:大学体育普修课 的难点,实践部分内容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四、学时分配学时分配表序号教 学 内 容学 时 分 配第一学期第二学期理论部分实践部分理论部分实践部分11、颠球422、踢球6233、接球444、运球455、抢截球466、头顶球2277、假动作2288、掷界外球2299、进攻战术81010、防守战术81111、比赛阵型4121、足球运动发展简史4132、足球竞赛规则2143、比赛阵型的演变及发展2小 计:428428理论部分合计8实践部分合计56总计64理论部分比例125%实践部分比例875%五、教学环节与教学要求:本课在实践部分的教学中主要采取教师讲解示范学生学习模仿的方法,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并合理地运用于实际比赛中。在理论部分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掌握最新最全面的理论资料,通过详细的讲解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足球比赛的规则,正确运用比赛阵型,真正作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必要时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和组织学生观看重大比赛等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六、考核办法:第一学期考试标准考试内容分数10090807060百分比颠球504030201030%30米加速跑414243444530%脚内侧传球无失误失误1次失误2次失误3次失误4次30%平时成绩全勤缺勤1次缺勤2次缺勤3次缺勤4次10%第二学期考试标准考试内容分数10090807060百分比掷界外球20米17.5米15米12.5米10米30%55盯人抢截无失误失误1次失误2次失误3次失误4次30%理论考试30%平时成绩全勤缺勤1次缺勤2次缺勤3次缺勤4次10%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1、现代足球,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年2、足球训练,邓达之,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年3、足球训练年度计划德约瑟夫斯纳尔斯,詹霞译,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年4、足球竞赛规则,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年 体育课教学部执笔人: 叶杨时间:2005-3-21大学体育(排球专项课)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 31201003 (男) 31201007(女) 课程名称:大学体育(排球专项课) 课程英文名称 volleyball course 课程所属单位:体育课教学部 课程面向专业:全校所有专业课程类型: 必修课课程先修课:大学体育普修课 学分: 3 总学时:64 (其中实践学时:56 理论学时:8 ) 二、课程性质与目的通过排球专项课程教学,使学生较好的掌握排球运动技术,基本战术和一般的排球理论知识。加强身体的全面锻炼,进一步提高身体素质,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自觉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有效的增强体质。通过专项课程学习,使学生基本熟练排球运动的规则和裁判方法,具备担任基层比赛的裁判工作能力。通过专项课程教学,培养学生坚毅、勇敢,顽强等意志品质以及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三、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 排球运动简介排球运动的比赛方法与特点排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第二章 排球运动发展概况世界排球运动的发展我国排球运动的发展排球运动发展趋势第三章 排球技术准备姿势与移动传球垫球发球扣球拦网第四章 排球战术排球战术的基本理论阵容配备、位置交换、信号联系及“自由人”运用个人战术集体进攻战术集体防守战术战术系统第九章 竞赛及裁判工作竞赛工作裁判工作四、学时分配学时分配表序号教 学 内 容学 时 分 配第一学期第二学期理论部分实践部分理论部分实践部分1准备姿势与移动212传球543垫球544发球225扣球666拦网127接发球站位128进攻战术配合129防守站位1110身体训练4411排球运动发展概况及其锻炼价值112排球基本技术、基本战术及其发展趋势113排球球规则及裁判法114运动竞赛的组织与编排115如何欣赏体育比赛116运动生理及运动力学知识117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118体育卫生保健知识、运动处方1小 计:428428理论部分合计8实践部分合计56总计64理论部分比例125实践部分比例875%五、教学环节与教学要求:本课在实践部分的教学中主要采取教师讲解示范学生学习模仿的方法,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并合理地运用于实际比赛中。在理论部分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掌握最新最全面的理论资料,通过详细的讲解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排球比赛的规则,正确运用排球各项技战术,真正作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必要时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和组织学生观看重大比赛等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辅导教学。六、课程考核办法:第一学期考试项目及评分标准项目60-7980-8990-100说明自传球40次60次80次球高80公分以上并进行技术评定自垫球40次60次80次发球4个6个8个在发球区发10个球“米”字格移动10”1(10”6)9”2(9”7)8”5(9”0)沿线移动,往返时脚应踩线1000耐力跑350335325女生为800米350335325第二学期考试项目及评分标准得分定点发球扣球助跑摸高“米”字格移动教学比赛发球10个计算成功率扣球10个计算成功率计算净高沿“米”字型跑计算时间技战术应用程度评价1001010468”5(9”0)熟练9099408”9(9”4)默契8088349”2(9”7)准确7077289”6(10”1)较准确60662210”1(10”6)一般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教材: 排球教程人民体育出版社主要参考书:大学体育湖北人民出版社体育教程四川大学出版社八、说明: 排球专项课仍需贯彻身体全面发展的原则,但在项目和学时的分配上,则有所侧重,排球基本技术和基础战术仍是基本教材,辅以田径、体操和其它球类等项目,作为发展灵巧、速度、耐力、移动以及柔韧等方面的教材。注重加强理论方面的学习,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自我评价、自我锻炼的能力,培养其终身体育观。 体育课教学部执笔人: 毛亚杰 时间:2005-3-28大学体育(健身专项课)课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 31201004(男) 31201008 (女) 课程名称:大学体育(健身专项课) 课程英文名称:boddy building course 课程所属单位:体育课教学部 课程面向专业:全院所有专业课程类型: 必修课 课程先修课:大学体育普修课 学分: 3 总学时:64 (其中实践学时:56 理论学时:8 ) 二、课程性质与目的健身专选课程授课对象是我校二年级学生,属于必修课。1通过健身课程学习,使学生能更加有效地塑造体型,改善生理机能,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健身意识,养成锻炼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为建立”终身体育”打好基础。2通过健身课程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提高体育理论知识,发展体育能力,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成为体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3通过健身课程学习,学生使掌握健身锻炼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技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地应用健身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体质情况,合理的选择锻炼内容和运动形式,自订运动处方实施自我锻炼。4通过健身课程学习,激发学生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建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发展个性,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坚忍不拔,勇敢顽强,团结进取,开拓创新的意志品质。增强组织纪律观念和竞争意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三、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一)、编写原则1、从增强体质出发,使学生在逐步掌握健身锻炼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的基础上,掌握正确的体质状况自我评价方法,并能根据自身的需要学会自订运动处方实施锻炼。2、从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和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出发,培养主动适应社会,有较高素质的特色人才。3、材以增强学生心、肺、神经等系统功能,发展和改善身体形态,提高身体素质为主,并考虑到教材的趣味性,以便利于与社会体育接轨。4健身锻炼理论教学时数,贯彻少而精原则,吸收和反映新兴体育内容与知识,体现时代特征。5健身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的教学,采用以集中安排在新学期开始部分为主,以便于学生通过所学的知识、技术和技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自编运动处方进行练习。(二)、教学内容理论部分(一)健身运动基本理论1、健身运动概况与目的、任务2、健身运动特点与对人体的作用3、健身运动锻炼原则与生理卫生4、意、气、功功法介绍5、体质、体能与身体自我评价方法6、运动处方的制订要素7、不同的体形、体质、运动处方制订原则与运动量的要求(二)健身运动与卫生保健常识健身运动与营养的关系运动创伤与预防的简易处理方法实践部分三十二式杠哑铃健身操(三十六式哑铃操选用)人体、颈、胸、肩、背、臂、腰、下肢健身锻炼组合动作健美操韵律操(选用)体育舞蹈(选用)竞赛健美操简介(选用)意、气、功功法简介短跑、中长跑篮球、足球、排球游戏比赛结合自身特点自订运动处方练习身体素质课课练以提高耐力练习为主有氧耐力与无氧耐练习心理调查与能力培养(三)重点与难点1、重点:如何有效的改善和发展学生的身体形态,提高有氧代谢的能力,改善学生心肺功能,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等方面。2、难点:身体形态的增长,主要是通过静力性力量练习来完成,但静力性力量练习对人体的协调性、有氧代谢能力等方面的提高不及动力性练习效果好,如何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关键的问题,也就是说要找出动、静力练习相结合的度。四、学时分配学时分配表序号教 学 内 容学 时 分 配第一学期第二学期理论部分实践部分理论部分实践部分1健身器械操(三十六式)182姿态健美操63运动处方教学与自练484体育舞蹈(恰恰恰)105体育舞蹈(华尔兹)106不同体型、体质的健身锻炼方法47不同体型、体质运动处方的制订方法4小 计:428428理论部分合计8实践部分合计56总计64理论部分比例125实践部分比例875%五、教学环节与教学要求:教学对象与教学方法:大二体育健身专项课教学班学生。采用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运动处方”教学。教学内容与实施手段:1) 教学内容以健身运动锻炼为主,在重点发展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耐力练习,提高学生的心、肺及神经系统功能。2) 在集中教会学生健身锻炼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的基础上,运用运动处方教学,最终采用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体质状况自订运动处方实施自我锻炼,教师进行辅导。3)每学期开学初和期末,分别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进行身体形态,身体素质(达标五项)3分钟台阶试验、12分钟跑、皮脂厚度、血红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与低密度脂蛋白、身体素质综合标准得分、维尔维克体型标准进行分析研究。并根据分析研究出的结果,检查教学效果,有的放矢的改革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4)健身房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