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煤油列管式换热器_第1页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煤油列管式换热器_第2页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煤油列管式换热器_第3页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煤油列管式换热器_第4页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煤油列管式换热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 京 工 业 大 学 食品与轻工学院学院食品机械基础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 列管式换热器 专业名称 食品科学与工程 设计小组 食品1001班19,24,25号 指导教师 仲兆祥 设计日期: 2013 年 11 月 1 日至 2013 年11月 14日目 录1、前言12、正文2.1、题目2.2、2.1题目: 设计一列管式换热器2.2前言:在油化工生产过程中,常常需要将各种油产品(如汽油、煤油、柴油等)进行冷却,本设计以某炼油厂冷却油产品为例,让学生熟悉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过程。其目的是通过对油产品冷却的列管式换热器设计,达到让学生了解该换热器的结构特点,并能根据工艺要求选择适当的类型,同时还能根据传热的基本原理,选择流程,确定换热器的基本尺寸,计算传热面积以及计算流体阻力。 随着换热器在工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换热器的类型也多种多样,不同类型的换热器各有优缺点,性能各异。在换热器设计中,首先应根据工艺要求选择适用的类型,然后计算换热所需传热面积,并确定换热器的结构尺寸。2.3设计论述本设计任务是利用冷流体(水)给油降温。利用热传递过程中对流传热原则,制成换热器,以供生产需要。下图(图1)是工业生产中用到的列管式换热器.选择换热器时,要遵循经济,传热效果优,方便清洗,复合实际需要等原则。换热器分为几大类:夹套式换热器,沉浸式蛇管换热器,喷淋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螺旋板式换热器,板翅式换热器,热管式换热器,列管式换热器等。不同的换热器适用于不同的场合。而列管式换热器在生产中被广泛利用。它的结构简单、坚固、制造较容易、处理能力大、适应性大、操作弹性较大。尤其在高压、高温和大型装置中使用更为普遍。所以首选列管式换热器作为设计基础。2.4讨论分析2.4.1设计任务与条件 1、设计任务 处理能力: 5000Kg/小时 设备型式: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2、操作条件(1)煤 油:入口温度 120 出口温度 60 (2)冷却介质:循环水入口温度 20 出口温度 50 (3)操作压强:煤油: 0.3MPa 循环水: 0.4MPa该交换器为煤油水换热器,估计热交换器的管壁温度和壳体温度之差不是较大,因此初步确定选用带有“膨胀节”的固定管板式热交换器。2.4.2流程的选择 由于煤油粘度大并且泄露后危险性大,再者水的体积小,所以煤油走壳程,水走管程。2.4.3确定物性数据 煤油的定性温度 煤 油 密 度0774kg/m3定压比热容 Cp02.33kJ/kg热导率00.138W/m粘度 00.604mPas 水的定性温度 水的密度 i994.03kg/m3 定压比热容 Cpi4.183kJ/kg 热导率 i0.626W/ m 粘度 i0.722m Pas2.4.4计算总传热系数(1) 热流量 kj/h=194.16kw(2) 平均传热温差 (3) 冷却水用量 (kg/h) (4)计算传热数据 求传热面积需要先知道K值,根据资料查得煤油和水之间的传热系数在350 W/(.)左右。 由Q=KAtm 得 () 2.4.5工艺结构尺寸 (1)管径和管内流速及管长 选用252.5传热管(碳钢),取管内流速ui=0.5m/s,选用管长为3m(2)管程数和传热管数 可依据传热管内径和流速确定单程传热管数 Ns=10按单程管计算,所需的传热管长度为 L=按单程管设计,传热管过长,宜采用多管程结构。根据本设计实际情况,采用非标设计,现取传热管长l=5 m,则该换热器的管程数为 Np= 传热管总根数 Nt=10*3=30(3)平均传热温差校正及壳程数 R= P=按单壳程,双管程结构得:平均传热温差: 由于平均传热温差校正系数大于0.8,同时壳程流体流量较大,故取单壳程合适。 (4).传热管排列和分程方法 采用组合排列法,即每程内均按正三角形排列,隔板两侧采用正方形排列。 取管心距t=1.25d0,则 t=1.2525=31.2532 隔板中心到离其最.近一排管中心距离按式计算 S=t/2+6=32/2+6=22各程相邻管的管心距为44。 (5).壳体内径 采用多管程结构,取管板利用率=0.75 ,则壳体内径为: D=1.05t 按卷制壳体的进级档,可取D=250mm (6)折流板 采用弓形折流板,去弓形之流板圆缺高度为壳体内径的25%,则切去的圆缺高度为: H=0.25250=65.5mm,故可取h=65mm取折流板间距B=0.3D,则 B=0.3250=75mm,可取B为75mm。 折流板数目NB=2.4.6换热器核算 (1) 热流量核算 1.1壳程表面传热系数 用克恩法计算得 当量直径: = 壳程流通截面积: 壳程流体流速及其雷诺数分别为: 普朗特数Pr: 粘度校正 : 壳程表面传热系数 (2) 管内表面传热系数: 管程流体流通截面积: 管程流体流速: 普朗特数: (3) 污垢热阻和管壁热阻 管外侧污垢热阻 管内侧污垢热阻 管壁热阻按碳钢在该条件下的热导率为50w/(mK)。所以: (4) 传热系数 (5) 传热面积裕度 计算传热面积Ac 该换热器的实际传热面积为Ap 该换热器的面积裕度为: 传热面积裕度合适,该换热器能够完成生产任务。(6)换热器主要结构尺寸和计算结果换热器型式:固定管板式换热器面积():49.7工艺参数名称管程壳程物料名称循环水油操作压力,MPa0.10.03操作温度,15/2860/160流量,kg/h6877717000流体密度,kg/997.7780流速,m/s1.530.17传热量,kw1038.8总传热系数,w/k317.5对流传热系数,w/k5240494污垢系数,k/w0.000210.00018阻力将,Pa6523012841程数41使用材料碳钢碳钢管子规格管数 144管长,mm4500管间距,mm32排列方式正三角形折流挡板型式上下间距,mm200切口高度25%壳体内径,mm500保温层厚度,mm项目数据项目数据壳径D(DN)500mm管尺寸 25mmX2管程数Np(N)4管长l(L)4.5m管数n144管排列方式正三角形排列中心排管数nc13管心距32mm管程流通面积Si0.0125 m传热面积49.7m 结束语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培养个人综合运用本门课程及有关选修课程的基本知识去解决某一设计任务的一次训练,也起着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作用。 在换热器的设计过程中,我感觉我的理论运用于实际的能力得到了提升,主要有以下几点: (1)掌握了查阅资料,选用公式和搜集数据(包括从已发表的文献中和从生产现场中搜集)的能力; (2)树立了既考虑技术上的先进性与可行性,又考虑经济上的合理性,并注意到操作时的劳动条件和环境保护的正确设计思想,在这种设计思想的指导下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了迅速准确的进行工程计算的能力; (4)学会了用简洁的文字,清晰的图表来表达自己设计思想的能力。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