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物理月考试题.doc_第1页
八年物理月考试题.doc_第2页
八年物理月考试题.doc_第3页
八年物理月考试题.doc_第4页
八年物理月考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题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题 试卷满分 120 分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 得分 本试卷 g 10N kg 一 填空题一 填空题 每空一分 共 27 分 1 啄木鸟用它的喙敲击树干时 听声音就知道有没有害虫住在里面 它的喙很尖 啄木时 能减少了与树木之间的 从而增大对树木的 这样就利于将树 木啄破 取出害虫食之 2 上世纪中叶 深水潜艇 的里亚斯特 2 号 在马利来纳海沟潜到至 104m 深处时 受到 海水的压强是 Pa 潜水艇浮出水面后 发现潜艇的直径竟被压缩了 1 5mm 这一事实说明力可以产生 的作用效果 海水 1 03 103kg m3 3 缝纫机皮带如果打滑 只要在皮带上擦一些松香 这样就不打滑了 这样做是通过 方法从而 4 2007 年 10 月 24 日 我国自主研发的 嫦娥一号 探月卫星发射升空 随着指挥员 点火 一声令下 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橘红色烈焰 将 嫦娥一号 探月卫星平地 托起 直冲云霄 如图 1 A 根据你对这一过程的了解 列举与此事相关的两个不同物理知识 1 2 B 在火箭刚离地上升的过程中 嫦娥一号 卫星的动能 重力势能 机械能 填 增大 减小 或 不变 E 在火箭加速上升时 它受到的向上推力 自身的重力 填 大于 等于 小于 图 1 图 2 5 如图 2 所示的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杭州湾跨海大桥 大桥施工时 要向海中 沉放大量的施工构件 假设一正方体构件被缓缓吊入海水 如图 2 甲所示 在沉入过程 中其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h逐渐增大 随着h的增大 正方体构件所受浮力F1 钢绳拉力 F2的变化随h变化如图 2 乙所示 图中反映钢绳拉力F2随h变化的图线是 该正 方体构件所受的最大浮力为 N 海水的密度取 1 03 103kg m3 6 中国的历史有多长 中国的茶就有多香 茶文化中有许多的物理知识 如图 3 茶具 1 壶嘴与壶身相通 构成一个 2 茶壶的盖子上有一个小孔 通过这个小孔作用到壶内的液面上 壶 中的水便容易倒出来 3 茶夹是 杠杆 填 省力 或 费力 等臂 图 3 图 4 图 5 7 2008 年 5 月 12 日汶川发生强烈地震 党和政府十分关怀灾区人民的生命安危 使用了 很多最新科技设备进行救援 2 小气垫 用新型高强度材料制成 比枕头大不了多少 没充气时 将它塞进倒塌 楼板间很小的缝隙中 然后充气使其内部压强达到 8 个大气压 若它正上方的楼板和气垫 的接触面积为 0 2m2 则用它可以顶起重 N 的楼板 3 如图 4 液压钳 可以不费力地咬断倒塌房屋中的粗钢筋 可以断定 利用它工 作时 人对液压钳做的功 液压钳对钢筋做的功 小于 等于 大于 8 如图 5 电动自行车是同学们熟悉的交通工具 1 当你坐在座垫上 座垫下的弹簧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 能 2 外轮胎是用橡胶做的 为了研究这种属性在太空中是否变化 宇航员将 2kg 橡胶 带到太空中 其质量将 变大 变小 不变 3 某新型自行车为了减轻自重 将某些部件用新型合金材料代替原来的钢铁材料 使得自行车质量减轻了 8kg 则这种合金的质量是 kg 铁的密度是 7 9g m3 合金的密度 3 9g cm3 4 举一个自行车上某部位的设计是利用轮轴的事例 5 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挡泥板的作用 8 如图 6 中 重为 500N 的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是 150N 为使物体 匀速移动 必须在绳端加以 60N 的水平拉力 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约为 若物体移动速度为 0 2m s 则 1min 内拉力做 的功是 J 拉力的功率是 w 图 6 二 选择题 选择题 本题包括 8 个小题 共 24 分 每小题全部选对的得 3 分 选对但选不全的得 2 分 选错或不选的得 0 分 题号 12345678 答案 1 下列数据比较符合实际的是 A 一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 6kg B 一个鸡蛋受到的重力约为 0 5N C 我们常用的圆珠笔的长度约为 1 8 103mm D 某运动员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约为 25m s 2 下列实验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3 图中的几幅图片展示的是福娃小运动健将在进行奥运比赛的场面 下面是李明对该比赛 情景的分析 其中正确的是 A 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仍然受到重力和脚的踢力 B 投篮时 篮球脱手后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 福娃对篮球不再做功 C 击出的羽毛球能在空中继续飞行 是由于羽毛球具有惯性 D 用桨向后划水 皮划艇会前进 这是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 如下图所示的四种工具中 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5 A B 两车的质量相等 它们行驶过程中的路程与时间图像如图 6 所示 则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 在行驶过程中 两车的动能始终相等 B 在行驶过程中 A B 两车都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C 若它们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向东行驶 以 B 车为参照物 则 A 车向西行驶 D 若两车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相等 则 A B 两车的功率之比为 4 9 6 向一个质量可以忽略不计的塑料瓶中装入密度为 A的液体后密闭 把它分别放在盛有 密度为 甲 乙两种液体的容器中 所受浮力分别为 F甲 F乙 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 确的是 A 甲大于 乙 F甲大于 F乙 B 甲小于 乙 F甲等于 F乙 C 甲大于 乙 乙小于 A D 甲小于 乙 乙大于 A 6 题图 7 题图 7 如图所示 一个空的平底茶杯 放在水平桌面上 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是F1 p1 如果把它倒扣在桌面上 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是F2 p2 则 A F1 F2 p1 p2 B F1 F2 p1 p2 C F1p2 8 某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起 260N 的物体 所用的力 为 100N 在 10 秒内物体提高 1m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绳端速度为 0 3m s B 拉力做的总功是 260J C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65 D 滑轮组的功率为 40w 三作图题三作图题 本题包括 3 小题 每题 3 分共 9 分 1 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突然一只小狗窜出路面 司机立即刹车 画出汽 车在刹车过程中所受的力的示意图 2 请画出图中滑轮组最省力时的绳子绕法 3 画出使杠杆 AB 在图 14 所示位置静止时所用的最小力 F 的作用点和方向 1 题图 2 题图 3 题图 四 简答题四 简答题 4 分 在火车站台上都要画一条黄色的安全线 你能用物理知识解释一下这是为什么吗 并举例说明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 举一例 五 计算题五 计算题 本题包括 3 个小题共 22 分 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 公式 计算过程 数 值 单位和答 平底茶壶的质量是 400g 底面积是 40c 2 内盛 0 6kg 的开水 放置在面积 为 1 2的水平桌面中央 试求 1 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力 2 茶壶对桌面的压强 2 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 盘山公路可看成是斜面 如图所示 一辆客车在盘山公路上行驶 假如客车质量为 7000 kg 向上行驶过程中牵引力保持 30000 N 不变 在 10 秒内行驶了 200 m 的路程时 客车升高了 30m 在此期间 求 1 牵引力做了多少功 2 盘山公路的 机械 效率是多少 3 汽车的功率为多大 3 在一个烧杯中装满水 将一个木块轻轻放入水中 溢出 300cm3 水 1 则木块受到的重力为多大 2 若将一块与木块等质量的金属块放入水中 这该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为多大 2g cm3 六 实验探究题六 实验探究题 共 34 分 1 在测定盐水密度的实验中 小东同学按照正确的实验方法和步骤进行操作 并设计了如 下记录数据的表格 1 小东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把游 码归零后 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 甲 所示 这时他应将横梁右 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 选填 左 或 右 使天平平衡 2 如图 乙 显示的是烧杯中装适量盐水后 置于调平的天平上 天平重新平衡时 的情景 丙显示的是将烧杯中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后的情景 根据图中情景帮小东将下表填 写完整 烧杯和盐水的 总质量 m总 g 烧杯和剩余盐水 的总质量 m总 g 倒出盐水的 质量 m总 g 倒出盐水的体 积 V cm3 盐水的密度 g cm 3 33 3 另一位同学的实验方法是 先测出空烧杯质量为 m1 接着向空烧杯中倒入适量 盐水后 测出总质量为 m2 再把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 测出盐水的体积为 V 然 后计算出盐水的密度 与小东测出的盐水密度 相比较 则 选填 或 2 小明做 研究液体的压强 实验时得到的几组数据如下表 序号序号 液体液体深度 深度 cmcm橡皮膜方向橡皮膜方向压强计左右液面高度差压强计左右液面高度差 cmcm 1 水 5 朝上4 8 2 水 5 朝下4 8 3 水 5 朝侧面4 8 4 水 10 朝侧面9 5 5 水 15 朝侧面14 2 6 酒精 15 朝侧面11 4 根据表中的数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比较序号为 1 2 3 的三组数据 可得出的结论是 2 比较序号为 3 4 5 的三组数据 可得出的结论是 3 比较序号为 5 6 的两组数据 可得出的结论是 3 小雪和小红在 测滑轮组机械效率 的实验中 一起组装好如图 所示的实验装置 他们分别记下了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 1 小红 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 使钩码升高 并由弹簧测 力计读出拉力为 0 5N 同时小雪用用刻度尺测出钩码提升的高度为 0 1m 以上测量准确无误 其他被测物理量和计算的数据如下表 2 小雪和小红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100 他们意识到出现了错误 请你帮助找出 原因 3 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际为 4 若提升的钩码重增加到 6N 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 填变化情 况 4 小明总结两年来所做的探究实验发现 1 当要研究的物理量不易直接测量时 都需要想办法把它们的大小间接显示出来 例如 甲实验是让木块在木板上做 运动 通过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直接 间接 显示摩擦力的大小 乙实验中动能的大小是通过 间接反映出来的 2 当要研究的物理量与多个因素有关时 都要采取控制变量 例如 要研究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 就要多次改变压力 同时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不变 做实验时我们改变压力的具体办法是 要 研究动能跟质量的关系 就要改变质量 同时控制速度不变 具体办法是 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