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40例临床观察.doc_第1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40例临床观察.doc_第2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40例临床观察.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疗效观察陈炎生 费新应 刘文涛 舒庆黄石市中医医院(传染病医院)肝病科,湖北 黄石 435000【摘要】目的:观察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疗效。方法:将5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口服多烯磷脂酰胆碱和静滴丹参注射液,对照组口服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肝功能、血脂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O.05)。治疗组肝功能、血脂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O.01,PO.05),并优于对照组(P20,TG下降30或肝脏B超达到显效标准,B超示肝脏近场回声密集增强肝脏面积的1/3,远场回声衰减消失,管状结构清晰。好转:肝功能基本正常或好转,血脂指标下降以下1项:10TC下降20,20TG下降30,B超示肝脏近场回声密集增强肝脏面积的1/2,远场回声衰减存在,管状结构模糊。无效:肝功能改善不明显,血脂下降未达到好转标准,肝脏B超无好转。总有效率为(痊愈+显效+好转)/总例数。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疗效比较采用X2检验,组内及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2 结 果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临床治愈率为24.0,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临床治愈率为16.0,总有效率为7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比较,见表1。治疗后两组ALT、AST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1或P0.05),但治疗组肝功能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比较(s,U/L)组别ALTAST治疗组治疗前117.546.489.227.3(n=25)治疗后34.112.342.516.7对照组治疗前103.835.287.321.8(n=25)治疗后65.819.560.919.7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2.3 两组用药前后血脂变化比较,见表2。治疗组在降低TC、TG方面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2 两组用药前后血脂变化比较(s ,mmol/L)组别TGTC治疗组治疗前3.060.496.550.77(n=25)治疗后2.250.625.120.96对照组治疗前3.120.987.081.14(n=25)治疗后2.610.756.531.10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四、不良反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3 讨 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脏损伤,疾病谱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型肝炎及其相关肝硬化2。大多数患者无自觉症状,轻度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尤著;少数患者可有腹部不适、右上腹隐痛、乏力等。该病属中医“胁痛”、“痰证”、“积聚”、“湿阻”等范畴。多因饮食不节、恣食膏粱厚味、嗜酒、久卧久坐或久病失于调养等致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肾精亏损, 湿邪内生, 痰浊内蕴, 湿聚生热, 痰瘀所致, 其病理基础与痰、瘀、湿、热有关。丹参有活血化瘀,凉血消痈,养血安神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丹参含有丹参素、隐丹参酮、丹参酮A等成分,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改善微循环,抗氧化损伤,保护肝细胞、抗脂质过氧化等作用5。丹参注射液为丹参成分的提取物,能更好的抑制肝脏炎症反应,改善肝脏微循环,减轻瘀血性缺血状态,增强脂质的代谢与排泄,从而抑制细胞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及外源性胆固醇的吸收,改善肝脏脂肪代谢,从而达到治疗脂肪肝的目的6。多烯磷脂酰胆碱是从大豆中高度浓缩提取的一种磷脂,主要活性成分为多聚磷脂酰胆碱二酰甘油或多聚乙酰卵磷脂,在化学结构上其与重要的内源性磷脂一致,进入肝细胞,通过保护甚至修复和再生肝窦内皮细胞和肝细胞的生物膜,影响脂质代谢酶,改善脂质代谢。多烯磷脂酰胆碱通过激活磷脂依赖性酯解酶脂蛋白脂肪酶和肝甘油三酯脂酶,促进了乳糜微粒和极低密度脂蛋白的降解,使血清TG的水平下降1。还有多烯磷脂酰胆碱可以减少氧应激与脂质过氧化,抑制肝细胞凋亡,降低炎症反应和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等功能,从多方面保护肝细胞免受损害7。本研究运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对改善患者肝功能、降低血脂具有很好的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借鉴。参考文献1丁关燕,秦新茂,马军.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双环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疗效观察.实用医学杂志,2009,25(8):1289-1291. 2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临床肝胆病杂志,2010,26(2):1201243范建高,曾民德脂肪性肝病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5-2074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88,135-1485林秀芬中药丹参药理的研究进展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4,10(增刊):60-6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