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晋江市毓英中学高中生物 第四 五 六章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福建省晋江市毓英中学高中生物 第四 五 六章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福建省晋江市毓英中学高中生物 第四 五 六章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福建省晋江市毓英中学高中生物 第四 五 六章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4页
福建省晋江市毓英中学高中生物 第四 五 六章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晋江市毓英中学高中生物 第四 五 六章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31下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b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c丁为年龄组成,每种类型中包括幼年、青年和老年三个年龄期d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调查方法有标志重捕法和取样器取样法2如图中曲线表示某种群的出生率,曲线表示其死亡率。则()a种群在c点之前呈“j”型曲线增长,c点之后呈“s”型曲线增长b种群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是a点对应的时期cc点时此种群的个体总数达到环境容纳量d曲线表明种群数量变化受食物的影响3在调查某林场松鼠的种群数量时,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并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据此图分析得到的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前4年该种群数量基本不变,第5年调查的年龄组成可能为衰退型b第4到第8年间种群数量在下降,原因可能是食物的短缺和天敌增多c第8年时种群数量最少,第8到第16年间种群数量增加,且呈“s”型曲线增长d如果持续第16到第20年间趋势,后期种群数量将呈“j”型曲线增长4如图所示为某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下列关于各阶段种群数量变化的表述,错误的是( )a第1阶段种群数量缓慢增长 b第2阶段种群增长速率先快后慢c第3阶段种群数量缓慢增长接近k值d第4阶段种群数量在k值上下波动5某同学在进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根据实验的结果绘制出了如图所示的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下列有关实验分析错误的是()a在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不同阶段,可能具有相同的增长速率b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其年龄组成为稳定型cde段种群的增长速率为负值,其主要原因是营养物质的缺乏d本实验中不存在对照,酵母菌个体数常用抽样检测法获得6关于群落的描述,不准确的是()a水平结构上种群分布与土壤的湿度、光照强度及生物自身的生长特点有关b同一时间栽培,长势相同的人工马尾松形成树林,该群落不存在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c自然群落往往是向物种丰富度越来越高的方向演替,而且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d沙丘上造林说明了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7森林被砍伐殆尽,一段时间后该处出现了新的生物群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群落形成过程中先出现的生物最可能是地衣b各种昆虫进入不会影响群落对环境变化的抵抗力c演替过程中,灌木取代草本植物的主要原因是草本植物属于较低等的生物d若有人类活动,则该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可能发生变化8在探究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实验中,某小组设计的采集小动物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采集的原理是利用土壤动物的趋光性b灯罩的功能是防止昆虫逃跑c金属筛网阻止小动物向下移动d广口瓶中需要加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9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调查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有标志重捕法、样方法等b丰富度的统计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c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类群丰富度,可用取样器取样进行采集、调查的方法d在白化病家族中,调查白化病的发病率;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白化病的遗传方式10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a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不一定是分解者,而有可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b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绿色植物再利用c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d分解者一定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不一定都是分解者1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光来源于地球以外,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b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c病毒是异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d蚯蚓是需氧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12某农户在其庭院中种植了谷类、蔬菜和牧草,栽培了蘑菇,养殖了家畜和家禽,还建有一沼气池,构成了一个人工生态系统。下列关于该庭院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解者的代谢产物都可作为生产者的肥料b生产者的代谢产物都可作为人的食物c人的有机排出物可作为分解者的原料 d分解者及其代谢产物不能作为消费者的饲料13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群落中流动。随着营养级的升高,其获得的总能量越来越少。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各营养级中总有一部分能量被分解者利用b各营养级中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c生物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消耗一部分能量d能量金字塔顶层的生物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少14若甲代表生产者,乙代表消费者,丙代表分解者,丁代表大气中的co2库,则图中能正确表示甲、乙、丙、丁在碳循环中的关系的是()15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能量随着物质循环而循环b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生物体内的能量代谢过程c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d生态系统中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少16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兔子吃了1千克的草,则这1千克草中的能量就流入了兔子体内b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则这只兔子中约有10%20%的能量流入狼的体内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着物质循环而被循环利用的17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a信息传递把生态系统各组分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整体,且有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b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必须依赖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c生态系统中用于传递的信息都是由生物成分产生的d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是通过信息传递实现的18某地的一个生态种植养殖大棚里,水底养螃蟹,水面漂浮着无土栽培的某种蔬菜,而水面上方,黄瓜藤枝枝蔓蔓。蔬菜和黄瓜生长所需的肥料就来自螃蟹的排泄物。同时,大棚里种了一种特殊的辣椒,能起到驱虫的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只需输入太阳能即可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b特殊辣椒的驱虫作用依赖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c蔬菜和黄瓜从螃蟹的排泄物中获得养分,所以蔬菜和黄瓜也可作为分解者d该生态系统中螃蟹、蔬菜、黄瓜构成了生物群落,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19下列哪项不属于生态系统为维持稳态而进行的反馈调节()a生物种群密度的调控 b异种生物种群之间的数量调控c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调控d群落的演替20若森林地区持续干旱,树木往往会扩展根系的分布空间,以保证获得足够水分,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这反映了森林生态系统()a恢复力稳定性较强 b抵抗力稳定性较强c恢复力稳定性较弱 d抵抗力稳定性较弱21如图为一个简单的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请回答:(1)该生态系统中共有_条食物链。(2)猫头鹰占有_个营养级,分别是_。(3)既是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又含有最多能量的生物是_。(4)某种原因使蛇大量减少,但猫头鹰的数量却变化不大,这说明_(5)环保工作者欲调查该生态系统中蛇的数量,可采用_法。22如图是处于平衡状态的简单淡水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请回答:(1)此生态系统中共有_条食物链。(2)此生态系统中属于第三营养级的动物是_,淡水虾与小鱼的关系是_,大鱼与小鱼的关系是_。(3)此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是( )a水鸟 b水绵 c水藻 d腐生细菌、真菌(4)若所有水鸟迁徙到别处,则大鱼数目_,水藻数目_,淡水虾数目_。(5)若此生态系统中的水绵大量减少,则()a水藻大量增多 b小鱼的数目增多c水鸟的数目减少d甲壳类的数目增多(6)此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总和,在生态学上称为_。23某山区于25年前发生森林火灾,焚毁所有林木。该地区25年间没有人类活动的干扰,经过演替形成相对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请回答下列问题:(1)火灾后,群落的演替类型是_。整个过程中,生物种类、数量及有机物含量的变化趋势是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生态系统的_稳定性提高。(2)严重的森林火灾会破坏生态平衡,但适当的“地面火”能烧掉枯枝落叶,对该生态系统是有利的,其原因是_。(3)调查人员在该地区发现了有药用价值的五味子,可食用的榛蘑、榆黄蘑,以及矮鹿、狼等多种生物。请写出该地区的一条捕食链:_。(4)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合成的有机物除了供自身呼吸作用消耗外,还能够提供给_和流入_。必修三 第四、五章练习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甲为出生率和迁入率,乙为死亡率和迁出率,故a错误;年龄组成的每种类型中包括幼年、青年和老年三个年龄期,故c错误;取样器取样法是调查群落中物种丰富度的一种方法,故d错误。2、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随着时间的变化,种群死亡率逐渐升高,出生率逐渐下降;c点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说明此种群的个体总数达到环境容纳量;种群数量在c点之前呈现增长趋势,c点之后呈现下降趋势,种群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位于a点之前;从曲线中不能得出种群数量变化受食物影响的结论。3、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表示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可推知第10年种群数量最少。4、答案c解析种群数量在呈“s”型曲线增长的过程中,第1阶段种群增长速率较低,种群数量增长缓慢,故a正确;在第2阶段种群增长速率先快后慢,在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故b正确;第3阶段种群数量超过了k值,种群数量先上升后下降,故c错误;第4阶段种群数量在k值上下波动,故d正确。5、答案d解析增长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增加的个体数,在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不同阶段,可能具有相同的增长速率;在k值时,种群数量相对稳定,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de段种群个体数量下降,其主要原因是营养物质被过度消耗,此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负值;本实验在前后之间形成自身对照。6、答案b解析任何一个群落都存在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7、答案d解析森林被砍伐殆尽后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先出现的生物最可能是草本植物;群落中物种增多可使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提高;演替过程中,灌木比草本植物高大,更容易接受到较多的光照,因而会取代草本植物;人类活动可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的演替速度和方向进行。8、答案d解析采集小动物的原理是利用土壤动物的避光性;灯罩的功能是聚光;金属筛网可阻止泥土滑落,但小动物可向下移动,便于收集;广口瓶中加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便于保存小动物。9、答案d解析调查白化病的发病率,应该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调查白化病的遗传方式,可在白化病家族中根据遗传规律进行分析。10、答案b解析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属于分解者,营寄生生活的细菌属于消费者,自养型的细菌属于生产者,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释放到无机环境中,无机环境中的无机物可被绿色植物吸收再利用;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只能供给分解者自身生命活动的需要;分解者不一定都是微生物,如营腐生生活的动物也属于分解者。11、答案b解析太阳光属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病毒营寄生生活,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蚯蚓为分解者。12、答案c解析分解者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等,其代谢产物并非都可作为生产者的肥料,故a错误;生产者的代谢产物并非都可作为人的食物,如人吃蔬菜、水果时并不是把所有的都吃了,故b错误;人的有机排出物可作为分解者的原料,分解者及其代谢产物有的可以作为消费者的饲料,故c正确、d错误。13、答案d解析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其原因是各营养级中总有一部分能量被分解者利用;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还有一部分用于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能量金字塔顶层的生物个体通常较大,其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相对较多。14、答案b解析生产者从大气中吸收co2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一部分被消费者利用,一部分被分解者利用,一部分未被利用,还有一部分用于呼吸作用产生co2释放到大气中;消费者只能从生产者获得有机物,一部分用于呼吸作用产生co2释放到大气中,一部分传递给分解者,一部分未被利用,还有一部分传递给下一级消费者(最高营养级除外);分解者可以从生产者、消费者中获得有机物,最终通过呼吸作用产生co2释放到大气中。15、答案c解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物质循环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而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不能随着物质循环而循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生态系统中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也越多。16、答案c解析兔子吃的草中的能量一部分被兔子同化,一部分残留在粪便中,故a错误;能量传递效率中的10%20%指的是营养级与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并非个体与个体之间的,故b错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来固定太阳能,而太阳能来自无机环境,故c正确;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单向流动的,最终都会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故d错误。17、答案c解析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有些是来自无机环境,如物理信息中的光。18、答案b解析该生态系统是农业生态系统,人的作用很关键,故a错误;螃蟹排泄物中的有机物必须先被分解者分解成无机物,才能被蔬菜和黄瓜利用,故c错误;群落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总和,在该生态系统中不止包含螃蟹、蔬菜、黄瓜这三种生物,故d错误;辣椒的驱虫作用显然是利用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实现的,故b正确。19、答案d解析生态系统为维持自身稳态而进行的反馈调节可表现为生物种群密度的调控、异种生物种群之间的数量调控以及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调控等。20、答案b解析由题干分析可知,森林生态系统中树木在干旱环境下通过扩展根系的分布空间,以保证获得足够水分,这反映了森林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抵抗力稳定性。21、答案(1)5(2)3第三、第四、第五营养级(3)植物(4)当食物网中的一条食物链中断时,能量可沿其他食物链传递至最高营养级(5)标志重捕解析(1)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有:植物鼠蛇猫头鹰,植物鼠猫头鹰,植物鸟猫头鹰,植物昆虫蟾蜍蛇猫头鹰,植物昆虫鸟猫头鹰。(2)猫头鹰处在5条食物链的最高营养级,但所占营养级只有3个,即第三、第四、第五营养级。(3)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且含能量最多的是生产者,即植物。(4)营养级别高的生物,因同时占有多个营养级,故当其中一条食物链被切断时,能量可由其他食物链供应而维持数量基本不变。(5)在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时,常用的方法是标志重捕法。22、答案(1)3(2)水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