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论文.doc_第1页
唐诗三百首论文.doc_第2页
唐诗三百首论文.doc_第3页
唐诗三百首论文.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唐诗三百首院系班级 姓名 学号唐诗是中国诗歌发展的峰巅,是一代文学的标志。学习和鉴赏古典诗词,可以满足我们认识历史的需要。如杜甫的“三吏三别”,所反映的安史之乱的社会动荡给人民造成的疾苦,比历史学家的叙述要生动感人得多。同时古典诗词中表现了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学习古典诗词可以从中汲取精神营养。提高我们的文学鉴赏能力。首先来说唐诗的发展。唐诗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动态的流变过程。明人高木秉的唐诗品汇把唐诗分为初、盛、中、晚四个时期,是大体符合唐诗发展历程的。从唐王朝建立到睿宗延和元年是初唐时期,这一段也可称作唐诗的徘徊时期。在风格、意境、声律等诸多方面为盛唐诗歌高峰的到来做了充分的准备。占统治地位的仍是齐、梁的颓靡遗风。 “四杰”和陈子昂出现后,诗风才逐渐改变,他们在继承南朝的艺术技巧方面和建立五、七言律诗的格律和体制上,有着不容埋没的功劳。陈子昂继承汉魏风骨来开辟唐诗的领域,上承阮籍、曹植,下开李白、杜甫。代表诗人及名句有: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杨炯“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卢照邻“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骆宾王“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盛唐为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此时唐诗达到了巅峰。盛唐是流派纷呈,风格众多,体裁和形式成熟、完备的时代。社会各方面的现实生活,都在诗人的笔下以各种体制和风格得到充分的反映,文学史家习惯按题材来划分流派,他们有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田园山水诗人,描写幽静、宁谧的自然世界;有以岑参、高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歌颂从军报国,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慨。如果以创作方法来划分这个时期的诗歌流派,成就最大,影响最远的,无疑是以李白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和以杜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中唐是指安史之乱后,唐由盛而衰。安史之乱以后的现实使诗人们对客观世界进行清醒的观察和思考,所以唐代中叶的诗歌主流是现实主义,以白居易为代表的“新乐府”运动,就是在这种趋势中所形成的现实主义流派,尤其白居易创作出一系列的如卖炭翁、新丰折臂翁等抨击黑暗,同情百姓疾苦,语言通俗流畅的优秀诗篇。此外,李贺在意境和语言上的创新较为突出,柳宗元、刘禹锡也是这一时期有成就的诗人。自文宗开成元年(公元八三六年)至哀宗天佑四年(公元九O七年),是为晚唐。此期唐朝国势衰微动乱,诗有深沉的感伤情调,向著华艳纤巧的方向发展。这时期的杰出诗人有杜牧和李商隐。唐末五代,政治极度黑暗腐朽,战祸连年,经济衰退,诗坛的总趋势也走向衰落。这时,有一批比较贫寒的诗人,如杜荀鹤、聂夷中、罗隐、于濆等。他们以通俗的语言反映现实,特别反映劳动人民的疾苦。也有一批以凄婉轻艳的风格,抒写伤离悼乱的诗人如韩偓、司空图、韦庄等。还有皮日休、陆龟蒙,宗奉韩愈,诗境艰涩、用字奇僻,在吟咏个人生活中写对世事的沉痛。还有一批效法张籍、贾岛专写律诗的如李洞,方干、唐求等人,这些作家一般说来成就不大。盛唐诗挽起狂风,掀起巨浪,鼓动着磅礴于天地的雄浑登上了中国诗坛的制高点,中国古代诗坛上这颗最红最亮最热最有吸引力的太阳升起来了。下面重点介绍盛唐时期唐诗的发展。李白和杜甫各以自己的诗歌天才、广博而精湛的艺术修养以及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对现实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认识,运用不同的创作方法,建立各自的艺术风格,从各方面表现了这个伟大而变动的时代,把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诗歌艺术推向高峰,他们不仅是唐代双峰并峙的伟大诗人,也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中这两个流派的最杰出的代表。李白的诗作,不仅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还创造性地运用了一切浪漫主义手法,使其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得到了高度的统一,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他在江上吟中说自己写诗是“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啸傲凌沧洲。”诗圣杜甫也高度称赞他是“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他的浪漫主义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个性化的形象,强烈的主观色彩;大胆的夸张、惊人的幻想、瞬息万变的感情;语言质朴、清新、豪放,不拘于格律、不雕琢字句。李白的生活经历很广,思想很复杂,他那强烈的个性在表现各种生活时不可磨灭地留下了浓厚的自我表现色彩。李白常用大胆的夸张和惊人的幻想来表达他喷薄而出、一泻千里的感情。如秋浦歌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借有形的发来抒发自己无形的愁。安、史之乱,是在当日政治极度腐败和阶级矛盾、种族矛盾的复杂原因下爆发起来的。这一变乱是唐代政治的转折点,对于当代文学也起了重大的影响。这一时期文学的主要特徵,是浪漫主义精神衰退了,现实主义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民成熟。在这一方面成就最大的是杜甫。杜甫的诗篇,广阔地反映了现实社会的生活,真实地描写了那个剧烈变化时代的社会矛盾和历史内容。前人称它为诗史,是完全正确的。他继承了诗经、乐府以来现实主义诗歌的优良传统,并将其加以发展和提高。他以进步的儒家思想和精湛的艺术,深刻地、多方面地反映了国家的重大事件,描写了各个阶级和阶层的生活真实,表达了广大人民的意志和要求,从而揭露了自开元、天宝以来将近四十年间的那个动乱时代的历史面貌,为我们创造了“千汇万状”的诗歌作品,把我国现实主义的诗歌艺术推上一个新的高峰。进入盛唐,诗歌达到高峰,表现之一是随着内容题材的开拓,出现了相应的诗派,每派都拥有大批高水平的作家。盛唐边塞诗的特点:意象宏阔,大处落笔,写奇情壮景;基调昂扬,气势流畅,富有崇高感;体裁兼善,歌行、律绝皆有佳作。它的美学风格包含了: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等各个方面。 盛唐边塞诗体现了一种阳刚之美。在边塞诗中,一方面以夸张对比衬托的手法对战争残酷,环境恶劣进行展示,如“战士军前半生死”,“黄金百战穿金甲”,“孤城落日斗兵稀”。但另一方面,边塞诗作更凸显人面对战争时奔涌出的巨大精神力量。其中既有:不屈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保家卫国的豪情,还有在战场上建立功名的壮志。如“不破楼兰终不还”;“愿为腰下剑,只为斩楼兰”;“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这两个方面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这种对立统一所产生的张力使诗句具有永不泯灭的魅力,诗句中洋溢着的崇高感,成为中华民族的最强音,千载悠悠。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侧重于歌咏自然景物中的山水田园。山水田园诗在盛唐形成一个诗碑,至于山水田园诗之外的数量更多的写景诗反例显得不很突出了。古代优秀的山水田园诗,都是佳山胜水的自然美在艺术上的再现,因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以美的享受。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谢灵运、陶渊明、孟浩然、王维、范成大、杨万里等,李白、杜甫、欧阳修、苏轼等也有大量描写山水的佳作。这一派的作家还有常建、祖咏、裴迪、丘为、崔曙、綦毋潜等。唐诗三百首对我们研究唐诗有重要意义,所以我们应该认真阅读和学习,更多的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同时有利于形成我们健全的人格,体会到那些蕴藏于诗中的美好。如果说,中国是诗的国度,那么唐诗就是我们中国诗歌发展史的高峰和瑰宝。唐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几行文字,但是却凝聚着好几代中国人民的精神的力量。那简洁而又十分生动的好似带有灵性语言,似乎在向我们诉说着中国曾经的历史文化啊。 可以说,唐诗三百首是最近两百多年来流传最为广泛,风行海内外,历久不衰的一种唐诗选本书。作为展示唐诗的精品之作,它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第一,唐诗三百首所选的诗体式非常地全面。五言的古诗、律诗、绝句以及七言的古诗、律诗、绝句、乐府,均分门别类地选取了最具代表性的名篇佳作。 第二,唐诗三百首所选的诗的作者不胜枚举。既有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杜牧、柳宗元、刘禹锡、李商隐等大作家,也有不少王侯、僧侣、歌女,甚至无名氏等小作家。 第三,唐诗三百首所选的诗使人读起来琅琅上口,易于成诵。例如游子吟( 孟郊 )、草( 白居易 )、春晓( 孟浩然 )、静夜思( 李白 )、江雪( 柳宗元 )等等。这些唐诗意境非常地优美华丽,咏吟非常地谐和,上至垂暮的老人,下到黄发孩提,都能张口吟诵几首这样的千古绝唱。第四,唐诗三百首 所选的诗取材非常地广泛,不拘一格。 既有描写自然风光的唐诗,例如杜甫的一首望岳, 令人身临其境; 也有展示田园风情的唐诗, 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令人感到美好,身心舒畅。唐诗三百首 既有揭露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如杜甫的一首兵车行;也有表达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的唐诗,如李白的一首送孟浩然之广陵。唐诗三百首既有描写归家时的复杂心情,如贺知章的一首回乡偶书;也有描写君王爱情的悲剧,如白居易的一首长恨歌等等。从市井风情到边塞风光,从生活琐事到国恨家愁,从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唐诗三百首这本书是应有尽有。每一首诗出自不同诗人的笔下,它像是海上的巨大的照明灯,像是无情、冰冷的风雪中的温暖的煤炭,是时时刻刻帮助着 我们,时时刻刻温暖着我们;它就像是无私关爱我们的老师,不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工作上,时时刻刻无私教导着我们,无时无刻激励着我们。每一首诗都是那样耐人寻味,每一首诗那样含义深刻。拿起唐诗三百首再次地细细品读,我们就会发现:每一首诗都是一个精彩有趣的寓言故事,都在告诉我们一个又一个深刻的道理。细细品读书中的那些唐诗,就能让一个迷路的人找到无比光明的路,能让心灵流浪者重新找到生活的方向。总之,我觉得唐诗三百首这本书将唐代诗歌的精华,永远地留在一代代中国人的心中。我非常地感谢这本书的编者,为我们奉献了一本很好的精神食粮。作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一起“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吧! 从唐诗三百首中看唐代兴衰古往今来,每一个王朝的兴衰都是一段值得借鉴的历史,而唐诗可谓是唐代的一个侧面反映。唐诗三百首是清代孙洙选编,诗实选309首,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只选了两首,道光十一年四滕吟社重印时将五首选全,故今为首。其中不止记录了大量唐代优秀作品,在这些唐诗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个朝代的兴盛与衰败。俗语曰:诗以言志.诗人的情怀正是一个朝代的最好写照。唐诗的形式有很多,按形式可分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根据作品内容可分为边塞诗、山水诗、田园诗,主要作用在于抒发情怀,描写景象和反映社会现象。唐诗三百首中主要记录了盛唐时期的作品,其中也不乏初唐、中唐、晚唐各个时期的代表性作家作品。唐诗三百首可谓是更真实更准确的唐代“史记”,更有许多作家的作品贯穿整个唐代,经历过初唐的憧憬,盛唐的安乐,晚唐的战乱,且许多作品是从普通百姓的视角去看待唐代,是最最真实的民间生活写照。初唐的诗作弥漫着梁陈余叹,大都以建功立业为多,诗中充满了诗人为未来美好的憧憬.其中尤以初唐四杰的作品为最。盛唐的作品多以表达对祖国的美好河山,对山水的留恋为主,少了男儿情节.却多了许多的儿女情长.以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为代表,描写了如画的江山和离愁别絮.此诗被闻一多先生评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孤篇盖全唐,可谓是盛唐最好的写照。而李、杜的诗歌也是盛唐时期的代表作品。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就描绘了一幅动人的画面,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地生起了团团的烟,缥缈于青山蓝天之间,在明媚的阳光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这不仅把香炉峰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再瞧“白日放歌须纵酒”,这就是杜甫在他飘泊四川时“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以饱含激情的笔墨写下的感人的诗句,意为:白日里纵情高歌,还须开怀畅饮。这里“白日”也有唐王朝收复“蓟北”安史叛军的老巢而转危为安的象征。另有李白古风“白日曜紫微,三公运权衡”为证,“白日”“紫微”“三公”“权衡”象征皇帝和朝廷大臣,“白日辉耀,可谓君明;三公执枢,可谓臣能;四海清澄,可谓天下安定。像这样举不胜举的例子都说明了大唐帝国的兴盛。中唐诗人的诗则更多趋于黯淡,没有刺眼的感觉,有时还是半阴半晴,韩愈作有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内云:“漠漠轻阴晚自开,青天白日映楼台,曲江水满花千树,有底怪时不肯来?”前两句意为:迷迷蒙蒙的薄雾,到傍晚就散开了,蓝天、太阳和楼阁倒映在水中。这样的情景不正是回光返照的中唐的写照吗?更有刘禹锡竹枝词中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写出的景色是半阴半晴,亦是中唐政治经济的象征。 晚期多战乱所以多悲苦之作,面对国势的衰落,诗人又生出了为民疾苦的情绪,但是丝丝屡屡,与总的大流而言,难树一枳。晚唐正是大唐帝国日落西山之时,晚唐诗坛更多的诗歌显示了余晖之绚烂。晚唐诗人李商隐,生活于大唐帝国没落的时代,他的感受带有一股沉重的悲剧气氛,以象征性意象呈现出来。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这首诗中的“夕阳”明显地含有国事日非的忧虑,语浅意深。在这种自然物的变化中,传出了一种无奈的心境和惋惜的情绪。“小李杜”之一的杜牧想到自己空怀很大的抱负而在晚唐的政治环境中难以施展,想到友人张祜与自己一样怀才不遇,因而同病相怜,吟出诗句“尘世难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