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建成覆盖全区域水雨情监测网.doc_第1页
沈阳建成覆盖全区域水雨情监测网.doc_第2页
沈阳建成覆盖全区域水雨情监测网.doc_第3页
沈阳建成覆盖全区域水雨情监测网.doc_第4页
沈阳建成覆盖全区域水雨情监测网.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沈阳建成覆盖全区域水雨情监测网日期:2007-09-10来源:eNet硅谷动力 作者:中国计算机报字体:大 中 小 防汛信息化建设是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沈阳市、淮河区域的防汛系统建设,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案例。 防汛信息化建设是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沈阳市、淮河区域的防汛系统建设,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案例。 图1沈阳市水利网络拓扑图作为全国重点防洪城市的沈阳市,位于辽宁省中部,是辽宁省省会所在地。沈阳市境内主要有河流26条,其中:大型河流4条,分别是辽河、浑河、柳河、绕阳河,为省管河系;中型河流4条,分别是蒲河、秀水河、养息牧河、北沙河,为市管河流;其余为小型河流,由县(市)区管理。这些河流的特点是汛期流量大,水位高,夹砂量大,枯水期流量小。因此,沈阳市的防汛抗旱工作非常重要。 四大系统全方位防汛 沈阳市在水利信息化建设方面起步较早,1995年就完成了覆盖全市行政区域的防汛通信专用网络,1997年形成了沈阳市防汛信息系统建设规划,2000年建设完成了防汛会商室、大屏幕显示系统和卫星云图自动接收系统。从2001年开始,沈阳市开始有步骤地进行水利信息化应用系统建设。 防汛指挥地理信息系统 “十五”期间,沈阳市建设了防汛指挥地理信息系统。防汛指挥地理信息系统以MapInfo为开发平台,搭建功能框架,建立了包括乡镇村屯人口数量、经济产值、河流险工及险段、水库库容、汛限水位、桥涵、灌区、排干、排水站、灌溉井等为数据元素的基础信息数据库。为更好地反映河流险工险段、水库的全貌及属性,工作人员对沈阳市重点险工险段、水库进行影像收集,建立了多媒体库,形成了文字解说与视频影像相结合的防汛重要元素演示系统。沈阳市防汛指挥地理信息系统实现了防汛各要素的专题图查询,避、逃险方案提交,淹没区计算等功能。 防汛信息系统 以防汛指挥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沈阳市整合各种防洪减灾资源,开发完成了防汛信息系统。其内容涵盖了开展防汛工作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历史汇演灾害查询以及沈阳概况介绍等内容。 水利信息网站 为宣传水利,提高全民水利意识,提高办公效率,全面整合资源,提高信息共享能力,沈阳市开通了水利信息网站。2007年上半年,沈阳市对网站进行了全新改版,页面风格更加简洁清新,功能更加完善。 防汛指挥异地会商系统 沈阳市防汛指挥异地会商系统由三个系统组成,分别是防汛指挥异地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应急卫星通信系统和远程可视监测系统。 1.异地远程视频会议系统。该系统于2005年6月开始建设,7月底完成并投入使用。它是基于V2OIP(Voice & Video over IP)为核心技术的通信网络架构,采用三层物理结构(省防分中心、市级中心、各分中心),网络通信电路采取租用网通2M数字电路的方式,一端连接到各区、县(市)视频会议终端,一端经协议转换器和网络核心交换机汇接到中心管理器(MCU),将9个分中心(康平县、法库县、新民市、辽中县、东陵区、于洪区、苏家屯区、沈北新区和浑南新区)的视频信号分别输送出到DLP背投单元,音频信号输出到音频控制系统,达到唇音同步标准。2006年,为了便于全市防汛工作统一指挥,沈阳市对市防汛指挥异地远程视频会议系统进行扩容升级改造,将城市防汛部门也作为会议分中心一并纳入到全市防汛指挥会商体系,新增会议分中心10个。 2.应急卫星通信系统。沈阳市防汛指挥应急卫星通信系统,是基于IP网络的通信保障手段,由一个中心站、一个车载站和两个背负式搬移站构成,以视频会议终端的形式进入视讯会议系统,旨在通过移动点实时反映抗洪抢险现场情况,让指挥部领导心中有数,保障防汛抗洪工作顺利开展。 3.远程可视监测系统。该系统对防汛重点部位实施远程监测,实时、动态地采集重要防汛数据,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该系统分别在辽河、浑河、蒲河及棋盘山水库、团结水库等防汛重点部位设点,通过2M数字电路将采集的图像信号经过编、解码,在会商中心的DLP大屏上呈现,防汛重要元素尽收眼底,真正起到了千里眼的作用。 将建三大监测网 沈阳市水利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成绩的取得主要归功于四点。一是领导高度重视,资金保障有力。在沈阳市的水利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得到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门会议,落实资金,协调不同归口协作问题,保障工程顺利进行。二是广泛调查研究,总结经验。三是选择成熟的技术设备,保证系统稳定运行。四是关注行业新技术、新产品的发展,适度推广应用。 水利信息化建设是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有长远的规划和目标。沈阳市计划利用3年时间,建成覆盖沈阳地区境内所有乡镇、河流、水库库区及上游地区的水雨情信息监测网,覆盖沈阳地区的地下水监测网,以及农田灌溉信息监测网;建成覆盖全区的信息采集系统、通信系统和宽带计算机广域网系统;初步建成综合信息数据库系统,以及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水土保持、农田灌溉等方面的信息管理和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建成防汛水情和灌渠图像监控系统;建立水利信息系统中心,建成基于Web-GIS的二、三维展示系统,以及以会议会商音视频系统为核心的数据中心硬件环境。 沈阳市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全面完成沈阳水利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基本建成覆盖沈阳地区的综合水利信息化网络系统,建立水利综合信息数据库,健全信息化管理体制,形成标准规范和安全体系框架,全面完成防汛抗旱指挥系统、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水质监测和评价信息系统、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农田灌溉信息系统、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电子政务系统、水利信息公众服务系统等多个业务应用系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