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才能来自勤奋教案 浙教版.doc_第1页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才能来自勤奋教案 浙教版.doc_第2页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才能来自勤奋教案 浙教版.doc_第3页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才能来自勤奋教案 浙教版.doc_第4页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才能来自勤奋教案 浙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才能来自勤奋教案 浙教版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部分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给课文分段。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解题。 (1)读题。试说“才能”指什么。(知识和能力。) (2)说说课题的意思。 (3)简介说明文,导入自学要求。这是一篇说明道理的文章。题目已经告诉我们它要说明什么道理。阅读时要注意课文举了哪几个人的事例,又是怎么说明道理的。此外,课文的生字、新词比较多,要花力气学习。2.自学。读通课文,思考划注,自学字词。(1)自由读课文5分钟。(2)查字典解词,完成作业本第1题。(3)记下自学中的问题。3.检查。(1)同桌互查生字及词语学习。(2)课堂交流。 读准下列词语,说出带点字及整个词语意思。 斥责 毫不气馁 通宵达旦 呕心沥血 举世瞩目 举不胜举 坚持不懈 当堂听写、订正。 词语质疑:简要解释“相对论”、“诺贝尔奖”、“本草纲目”。4.梳理课文内容、指导分段。(1)默读。思考并讨论课文例举了哪几位著名科学家,他们举世瞩目的成就是什么。(2)为什么他们能取得这种成就?划出概括性的短句。(靠的是坚持不懈的努力。勤奋出才能,勤奋出成果。)(3)首尾两节各写什么?起什么作用?(4)给课文分段,说说为什么这么分。综合板书:1 2 3 4 5 总结 分述 总结5、朗读课文。6、作业。(1)抄写生字、词语。(2)从文章中找出下列词语近义词。讥笑( ) 呵斥( ) 毫不气馁( )夜以继日( ) 享誉中外( )费尽心机( )(3)区别组词宵( )遍( )历( )享( )坚( )功( )钻( )霄( )编( )沥( )亨( )艰( )攻( )专(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读懂课文,感受科学家的成就来自勤奋。教学难点:句子含义。(1)默读第1节:思考有几句话,每句说什么。(2)前两句否定什么?“天才”上的引号表示什么?(否定。)反复否定是为 强调什么?(才能来自勤奋。)(3)联系第2节内容,说说为什么“从忍受胎里带来的天才在不存在的”。(要点:爱因斯坦和爱迪生小时候学习成绩并不好,不是神童。)(4)但他们后来都成为举世闻名的科学家,这是因为(勤奋)。请仔细阅读第二段,划出反映三位科学家勤奋的事实的句子。自学小组议论课堂交流、点拨。爱因斯坦建立相对论的理论基础,花了整整7年时间。这是怎样的7年?(白天上班,晚上挑灯攻读,放弃节假日休息。)爱迪生为了寻找灯丝材料,付出怎样的艰辛?(通宵达旦工作,摘录4万页资料,试验1600种矿物和6000多种植物。)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付出怎样的代价?(行程万里,历尽艰险,尝遍百草,呕心沥血27年。)引读三位科学家“勤奋”事迹的段落。(5)“才能来自勤奋”,三位科学家的成功证明了这个道理。那么什么是勤奋?它有哪些具体内容?请再读第二段,圈出有关的词或短句说明。(展开议论。如毫不气馁,坚持刻苦攻读;顽强攀登科学高峰,坚持不懈的努力)(6)具体论说“才能来自勤奋”是什么意思。(要点:知识和才能来自顽强的毅力,刻苦的学习,坚持不懈的努力。)(7) 课文最后一节,理解结尾句子的意思。“灵感”指什么?(思维的火花,富有创造性的思路。)“汗水”指什么?(付出的辛勤劳动。)用百分之一与百分之九十九对比,强调什么?(人的才能靠勤奋。)2.作业。(1)完成作业本习题4、2两题。(2)摘录课文中的格言(有启发、教育作用的句子)。第三课时教学目标:领悟课文中心思想,总结、综合练习。教学重点:领悟课文中心思想。教学过程:1.复习。(1)读句子,说出句子的意思。才能来自勤奋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2)联系课文内容,选用以下词语(根据能力确定)说一段话,说明“才能来自勤奋”。勤奋 刻苦 顽强 坚持不懈 呕心沥血不是也不是而是 虽然但是自由准备指名发言同桌互议交流。(鼓励学生多角度展开,防止语言累赘。)2.熟读课文,领悟中心。(1)课文举爱因期坦、爱迪生、李时珍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人的才能不是天生的,才能来自勤奋。(2)这个道理,你是怎么领悟的?(总结学习方法,鼓励学生从各自的角度领会,如通过三位科学家取得成功的共同原因领悟;通过文章点明中心的句子体会;通过琢磨课题;通过课后习题提示等。)(3)辨析课后习题2,说出理由。(4)完成作业本3、5两题。3.指导完成短文。(作业本第6题)(1)读题,明确习作要求。(2)辨析两种说法,明确错在什么地方。(要点:人的聪明与否,学习成绩的好坏,并不在于性别、地域,才能来自勤奋。)(3)例举事实,说明道理。(口头交流)(4)完成作业本习题6。4.课后作业。(1)查字典,指出下列句子中引号的作用。从娘胎里带出来的“天才”是不存在的。(表示否定)是什么使“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表示特定称谓)有些人认为我所以在许多事情上有成就,是因为我有什么“天才”。这是不正确的。(表示引用)(2)写出下列句子中带点字的意思。他白天上班,晚上挑灯夜读。( )他跋山涉水,历尽艰险,尝遍百草。( )( )附送: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才能来自勤奋教案1 浙教版教学目标:读懂课文25节,感受科学家的成就来自勤奋,懂得人的才能不是天生的,才能来自勤奋的道理,领悟文章的中心思想。教学重点: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教学难点:句子含义的理解。教学过程:歇后后语:两勤加一懒一不做二不休 大观园的闺女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一、整体回顾,复习导入1.课文从列举了哪几个任务的事迹来说明才能来自勤奋,2.爱迪生最后是怎样说的?(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3.这儿的天才指什么?4.汗水指什么?5.用百分之一的灵感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相比较,说明才能来自什么?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自学师:请大家边细读课文第二段,读课文划出反映三位科学家勤奋的事实的句子。也许在读书的过程中你会有新的发现。默读是要边读边勾画、批注,留下思考的痕迹。小组讨论请同学们一起交流所划的句子,四人小组一起交流。三、全班交流,精读细品师:请各组代表发言,可以提出不同的看法。小组的其他成员可以补充。预设:他跋山涉水,行程万里,历尽艰险,尝遍百草,然后又呕心沥血27年,才A、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到有关的句子。B、细细品味他说的句子,你们还能品味出什么新内容C、指导朗读但他毫不气馁,坚持刻苦攻读。后来花了整整7年的时间,A、在介绍爱因斯坦时作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些什么?B、听了他的朗读你有什么感受?C、 哪些同学有了自己的感受,和大家交流一下。是什么使“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A、请你用朗读告诉大家!B、学到这儿你有什么感受呢C、从三为科学家的成长道路中你悟出了什么?D、同学们说的太好了,是啊,一个不起眼的小男孩变成了科学巨人靠的就是坚持不懈的努力,靠的就是刻苦的钻研。为了寻找可以做电灯灯丝的材料,他通宵达旦地工作,摘录了4万1600多种6000多种。这个句子的教学抓住几个数字四、拓展延伸,总结全文拓展A、说故事1.勤奋出才能,勤奋出成果,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同学们能说说还有哪些吗?2.引导学生从古今中外的名人上深刻认识“才能来自勤奋”这个道理。3.注重身边的人和事。拓展B、写格言1.教师引导:从众多成功的人士身上,我们看到了坚持不懈的努力,天道酬勤,这是多么鼓舞人心的真理呀,课文学到这儿,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