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期末复习提纲.doc_第1页
初二上期末复习提纲.doc_第2页
初二上期末复习提纲.doc_第3页
初二上期末复习提纲.doc_第4页
初二上期末复习提纲.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二上期末复习提纲_声、光、热、电路部分第一章声现象 1、声音产生的条件是: 。声音靠 传播,传播声音的介质有 、 、 真空 能传声声音以 形式向外传播。声速 (1)回声:声音遇到障碍物后被反射回来的现象,听到回声: 。(2)声音在固、液体中比在 中传播快。(3)声速大小跟 有关,还跟 有关。(4)声音在150C空气中的传声速度 m/s. 2、声音的传播声 现象 定义: 。 大小与_有关。频率 (1)音调 人耳不能听到 声波和_ _声波。 (2)响度(3)音色 a、定义: 。符号: 单位 b、人的听觉范围: 。 3、声音的特征 :定义: 响度。大小与 和 及 有关。定义: 叫音色。由 、 和 决定。(1)定义 (2)来源: 、 、 。(3)等级和危害: 、 、 。(4)控制途径: 、 、 。物理角度: 的声音。环保角度 的声音。 4、噪声危害 和防止防止噪声的途径: (1) 声音可以传递_。(如_)(2)声音可以传递_。(如_) 5、声的利用(1)定义: ;(2)分类:第二章 光现象天然光源:例子: ; 人造光源:例子: 。 1、光源(1)条件: 光在_、_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三个): 、 、 ;(3)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三个): 、 、 等。 光现象 2、光 的定义: 通过的路程。(4)光速 传a、真空式空气中:C= m/sb、在水中:光速只有真空中的_c、在玻璃中:光速只有真空中的_。; 播光速大小: (1)定义: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 的现象。;法线: (辅助线!);入射角: 的夹角;反射角: 的夹角。 (2)相关概念3、光 的“三线共面”( );“分居两侧”( );“两角相等”( )。内容 反 (3)实验: 射 (4)光的反射规律: (例子: );: ( )。应用(5)可逆性: 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的。 反射 ;关键词:湖面、镜面、光滑面、平行入射、平行反射; 反射;关键词:屏幕、白纸、凹凸不平、四周、各个方向等等; (6)两种反射:凹面镜:对光线有 作用凸面镜:对光线有 作用平面镜球面镜 (7)反射元件 (与什么有关?)4、平 (1)实验:注意器材选择! 面 (2)特点:成 的 像(像的大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无关!) 镜 (3)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a、作图:(注意规范);b、求距离(像距等于物距 );c、求像(像物关于镜面轴对称,可翻过纸面看像的形状 ); 成 像 “三线共面”(具体内容自己补充完整);“分居两侧”(具体内容自己补充完整;“两角不等”(较大的角在空气中!)。 (1)定义:课本P47;5、光 (2)光的折射规律 的 折 射 (3)光的折射规律应用:作图(注意规范!)解释现象(_、_、_等(像的位置比实物的位置高!) (4)可逆性:折射现象中,光路是_的。(1)光的色散: 的现象称为光的色散;(2)说明:白光是 的复色光。6、色散光的三原光: 、 、 ;光的混合: 可得到白光。 (3)色光的混合 透明体的颜色:_;不透明的颜色:_。白色的物体_各种色光、黑色的物体_各种色光。 (4)物体的颜色 7、 (1)光谱:P54定义:在光谱上 光之外是红外线(看不见!)应用: 、 、 等看 不 (2)红外线 见定义:在光谱上 光之外是红外线(看不见!)应用: 、 、 等;危害:过多照射紫外线会令皮肤粗糙,甚至致癌。 的 (3)紫外线 光(1)特点: ;(2)作用:对光线有 作用(相对于入射光线,折射后的光线靠近主光轴);(3)作图:(三条特殊光线,复作业本)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 1、凸透镜(1)特点: ;(2)作用:对光线有 作用(相对于入射光线,折射后的光线偏离主光轴);(3)作图:(三条特殊光线,复作业本) 2、凹透镜(一)(1)主光轴;(2)光心;(3)焦点;(4)焦距(f): ;(测焦距方法:复习作业本或课本P61)(5)物距(u): ;(6)像距(): 。注:像距u与物距的大小关系决定了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 _,像物等大;_,像放大;_,像缩小。 透 2、相 关 概镜 念器材:(看书补充完整,注意:烛焰的焰心、透镜的光心和光屏的中心_!)步骤:注意事项? (如:()倒像如何观察?(旋转180度看)()像)落在光屏上方或下方怎么办?调节光屏还是透镜?如何调节? 1、实验 2、 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 u像的性质像的位置应用使像变大(物体要)使像变小(物体要)正/倒放大/缩小实/虚像物同/异侧像距u 2f fu2f uf (二) 凸透镜3、凸透镜成像情况总结:两个分界点:a、 是成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 b、 成放大、缩小像分界点。(简记: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实像都是_的,像和物在透镜的_侧;虚像都是_的,像和物在透镜的_侧。(简记:实倒异侧,虚正同侧)物体靠近焦点,像变_;物体远离焦点,像变_。(简记:近焦像变大,远焦像变小;对实像和虚像均成立!) 像大像距奕变大,像小像距也变小。(像距与像的变化规律相同!)实像:由_形成,_用光屏接收或直接用眼睛观察(填能或不能);虚像:由 ,_用光屏接收,只能用眼睛观察。4、实像与虚像区别照相机原理、调节方法均如上面小结所示!(复1+1P37 5、9、10) 投影仪原理:调节方法均如上面小结所示!(复1+1P38 13、19、P37 8题放大镜原理:调节方法均如上面小结所示!(复1+1P36 2、2、3) 5、生活中的透镜第四章物态变化a规定:1、 (1)温度:定义: 符号:_ 0规定: (标准大气压下)100规定: (标准大气压下)温 (2)摄氏温度()b、单位:摄氏度 符号0C度 例:37读法: ()记住常见的一些物体的温度:P77小资料。如人体正常的体温:37,水的凝固点和熔点:0,水银的熔点与凝固点:-39等. (1)制作原理: 的性质(不要写错别字!)a、测量范围 ;c、分度值: ;d、玻璃泡内液体: c、使用前观察: 实验用温度计(也叫普通温度计)2、温 (2)种类度 及用法d、使用方法:复1+1P56 12、13、15、16、19、20)计a、结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细管!b、测量范围: ;c、分度值 ;d、内装液体: e、使用方法与普通温度计区别:使用前, !f体温计复1+1P55 9、10、11、12)3、物质的三态循环及其吸放热条要搞清楚该物质原来是什么状态,后来是什么状态,才能根据循环示意图确定物态的变化及所需条件,不能见到“有气”就是汽化,见到有液体就是液化!件4、水的三态循环5、区分四幅图像:晶体熔化、晶体凝固、非晶体熔化、非晶体凝固有熔点(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的是晶体,无则是非晶体;温度升高(图象向上)的是熔化,降低的是凝固6、两个重点实验:(1)水的沸腾 条件?_气泡现象?_沸腾图像?(与晶体熔化图象比较有何相同点?有何不同点?)沸腾特点?_(特点与沸腾条件不同!注意审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