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走出数术学误区陡增1甲子功力从卜筮的盘后分析谈起评析金星海传授 王金生整理一为什么要推荐从卜筮的盘后分析谈起华文帝网是一个研究东方文化的专题主页。主要有七个栏目,从卜筮的盘后分析谈起是作者专集中的一篇重要文章。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大师多的是愚昧,此文却给人以智慧,使人陡增的岂止“1甲子功力”。对于追求真理者而言,见到此文,怎能不欣喜雀跃,向广大师友大力推荐呢。要知道,即使只给10个读者陡增1甲子功力,就相当于给自己增加六百年功力,如此的大好事,自然当仁不让了。二从卜筮的盘后分析谈起评述 从卜筮的盘后分析谈起石铭孙则鸣 一古今卜者都喜欢作卜筮的盘后分析,初学者也的确能从中学到不少经验。不过,古今术者对盘后分析的理解似乎无一例外地存在着严重的误区。评述:直奔主题,最简捷的作文方式。对于不验的筮例,几乎每一个术者都认为:所得之卦总是能贮存正确的答案的,自己之所以失败是由于没有采用某种正确的断法。于是乎大家就纷纷从盘后分析中去寻求这种正确的断法。事实上大家也没有失望,几乎每一次都能找出这种正确的断法来。例如,论坛上药师兄对前段奥运金牌、名次预测的反思就是其中一例,药师兄的盘后分析似乎的确也头头是道、顺理成章。可是,大家可能没有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即无论这次奥运会我们得到什么名次、得到多少金牌,全都能事后诸葛亮地从原卦中分析出来。评述:实际上,书刊上种种大师“神断”大多是事后诸葛亮, 大师的智商还是卦技,都不比普通爱好者高。其中炒作、欺诈内幕,说出来,可能很少人信。现在不妨用我上次得到的萃变否为例。先算名次:之卦中有乾,乾数1,第一名;主卦中有兑,兑数2,第二名;乾加兑,第三名;兑乘以2,第四名;上互巽,巽数5,第五名;主卦大坎,坎数6,第六名;下互艮,艮数7,第七名;主卦中有坤,坤数8,第八名;至于如此计算的理由嘛,有卜筮经验的人都会明白,多绕几个弯,无一不是可以顺理成章的。比如:上卦兑变乾,之卦主事之末,乾数1,故为第一名;体为坤,用为兑,用卦是描绘体卦的性状的,兑数2,故为第二名,云云。评析:妙极了。光此段分析就比大师强百倍。大师要靠误人子弟赚钱,即使知道这个学术真相,也绝不会说破的,就象柯云路,明知气功大师99%以上都是假冒伪劣,但为了发大财,也要说假话,而且要信誓旦旦地说。我这里还只是运用了先天数,如果把洛书数、河图数、大衍数、天干数、地支数等等全扯进来,就几乎能把我们需要的任何数字计算出来。例如,我国的金牌数就在萃变否中“蕴藏”着,而且不止一种形式:1、先用梅花数计算:主卦8210之卦819那天我是在行走中口占而得,心中计算了一次,回家又笔算了一次,共算了两次,之卦为事之末,所以之卦数要乘以2,得:(82)(81)2282、次用洛书数计算出出28来:后天八卦中,乾数6,兑数7,坤数2,巽数4,艮数6,把主卦、之卦、互卦数全部相加得: (72)(62)(48)29此卦体生用泄气,应当把29数泄掉一点。泄掉多少?主卦大坎,坎者水也,水者流也,流者泄也,坎数1,29“泄”去1得28。3、还可以用河图数计算:主支卦里只有三个经卦:兑、乾、坤。兑为金,金数4、9;乾为金,金数4、9;坤为土,土数5、10。小数之和13(4+4+5),大数之和28(9+9+10)。咱们中国是泱泱大国当然取大数,故金牌数为28!咱们是第几名?小数中的十为中土指中国,三就是中国的名次,这不是明摆着吗?(你看,解释得多圆润!)4、还有第四种算法:主卦兑2,坤8,排在一起就是28。评析:真是天衣无缝啊!如果石铭 孙则铭去做大师,上文是非常生动的实例,不由你不相信八卦的伟大。然而,他不去做大师,可惜,中国少了一个比世界级大师还要伟大的大师,这是易学界的重大损失实际上,易学刊物上发表的实例都是如此。对于已经明白学术实质的人来说,易学刊物、书籍绝大多数是废纸。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怎么能够容忍把大量精力浪费在毫无价值的事物上。如果让许多人为此浪费生命,那将造下多大“业力”真正追求真理的研易者,不得不引起重视。二这里要说一些并非题外的话。十九世纪,德国青年数学家哥德尔利用数论证明了,任何逻辑理论必须在一致性和完备性之间做出选择,二者只能居一,这就是著名的哥德尔不完备定律。科学体系选择了逻辑的一致性,而牺牲掉完备性。虽然在经典的科学理论框架里,总有不能被证明的真命题被遗漏掉了,但就那些能被证明的真命题而言,根据相同条件推导出来的结论总是唯一性的,用易学的语言来说,科学的断法是唯一性的。评析:不要以为研易就是捣弄那几个铜板,念叨几句刑冲克害。一切学科都是易学,易学在一切学科中。大师忙于函授、办班,数票子,自然不会知道什么叫哥德尔不完备定律。大师不知,也不想知道,“易”的“变易”是叫我们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事物,“现代易”就是要用现代的知识、名词来解释“易”,而不是只是嘴巴上说说而已。实事求是地讲,如石铭 孙则铭那样深广的知识,严密的思维,现代中外大师有哪一个及得上!这样的智商、素质,如果去骗人,哪个大师能比得石铭 孙则铭!然而,在票子与真理之间,他们选择了真理。自然,他们也就没有了大师轻易拥有的高级别墅和众多的小蜜。与科学逻辑相反,易学选择了完备性,而允许相互矛盾的逻辑共存;它仅仅运用一种“优先逻辑”与“优选逻辑”互补的手法保持一种弱一致性逻辑的存在,从而保证易学的逻辑推衍能够进行(例如五行生克与冲合刑害的互补,五行生克是优选逻辑,冲合刑害是优先逻辑;五行生克是主体逻辑,当此两种逻辑冲突时,优选逻辑让位于优先逻辑,详见藏山雷学。)易学的逻辑模式的最大好处在于它能保证信息的遍无遗漏,我们上面对奥运名次和金牌数推算的完备性就是一例。评析:此处的“易学”当指“传统易学”而言,我们不能容忍将来的“易学”也是如此。否则,在“易学”上花时间就没有必要了。它的缺点也是显然的,主要有两点:其一,由于易学逻辑缺乏一致性逻辑,它实质上是一种多层次自相缠绕的悖论逻辑系统,虽然可以保证正确信息的遍无遗漏,但大量冗余信息涌入;它根据同样的条件可以推论出很多很多结论,换言之,它的断法缺乏唯一性,而易学的逻辑本身却又没有能力准确地把正确的信息筛选出来,还需要有经验的术者籍助易学本体逻辑之外的其它手段把它给“猜”出来。评析:这里道出了“传统易占”的本质 一式多解。如果大家有足够承受能力的话,可以这么说,传统易占就是瞎猜。这是事实,即使在传统易占上花了几年几十年时间,花了数千上万元钱,潜意识里不希望以前的付出白费,不希望这个结论是真的,但他毕竟是事实。强者不是护短,而是勇于反省。对于我来说,一不想成为大师,二自己早已认识到这个问题,并已经在尝试解决这个问题,别人怎么样与我何干。如此直白说了反而会引起某些急性子的误会,何苦呢!问题是大道必然是入世的。省下了别人的时间,相当于增加自己的时间;省下别人的金钱,相当于增加自己的金钱。大道又是“自私”的,为了增加自己的时间和金钱,明知乏人理解也要为之。其二,由于易学逻辑是悖论逻辑,给予了易学以无原则外推的可乘之机,许许多多荒谬的结论因此而成批成批产生,充斥于汗牛充栋的易学著作之中。评析:汗牛充栋的易学著作只是“汗牛充栋”的大笑话而已。许许多多荒谬的结论,典型如名人四柱,哪个大师不讲,邵伟华,李洪成,李涵成,钟义明给他们的干支分析精确打分的话,10000个同四柱的人中只有一个皇帝,以满分100计算,可以精确计算出他们预测的分数是0.01分。试想,孩子考学拿回0.01的分数,你会怎么样?这个精度,是大师吗何况同时辰出生者不止10000人。大师与普通爱好者不一样,整天搞这个,不可能没有想通过这个问题,为什么还要大肆宣扬名人四柱呢?答案只有两个字名、利。不禁想到红楼梦中的好了歌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为什么这么说?罗素曾经指出:只要你给出两个互相矛盾的大前提,我就可以证明出一个女人从烟囱里飞了出去!这些年来,有很多很多这样的“易学大师”,由于缺乏最普通最基本的逻辑常识,将易学的悖论逻辑无原则地外推,从而证明出了一大批“从烟囱里飞了出去的女人”,自己还被自己的荒谬所蒙蔽,自以为是,洋洋得意,“揭密”、“破解”的神话话满天飞。说句不太客气的话,有严格逻辑训练的人往往不研易,而热衷于易学的“神奇”的众多“易学大师”偏偏又大都缺乏起码的逻辑知识。所以近几十年来“易学科学家”层出不穷,而真正的科学工作者又鄙夷不屑,斥之为“八卦科学家”、“草包科学家”!话虽难听,却又是事实!评析:这段说得实在太精彩了。所谓大师,除有少部分“聪明人”为了名 利先骗自己再骗他人外,多数是“缺乏起码的逻辑知识”,智商低于常人。对于大师“神断”,你大可不必叹息高不可攀,自惭不如。在这个名利挂帅的时代,不要幼稚地把一切想象得那么美好。这些低素质的大师越多,易学的前途就越发可忧。现在许多易学大师走的就是气功大师同一条路。弘扬易学决不是“算命大师”和“算命公司”,算命大师、算命公司越多,易学的社会形象就越低,易学的前途就越发渺茫。少数大师的贪于发财,将危害整体易学的命运。大师擅长占卜,怎么没有占出这点呢!“有严格逻辑训练的人往往不研易”,金先生见识过许多大师、易学书籍、刊物,从没见到如此直指要害,一针见血的。石铭 孙则铭的功力可想而知了。当许多人津津乐道于自称的大师时,谁会想得到“预测大师”其实是个贬义词呢。您也就知道了金先生为何绝对不自称“大师”了呵 !呵!以易数研究为例,有一位桃李满园的台湾姓朱的“易经大师”,他竟然通过易数计算出了中华民国成立的年代,从而为易学的“暗藏天机”而赞叹不已!朱大师还有很多很多这种“神奇”的计算,诸如三易、四圣、历法、晷影、人体的温度、温度表上华氏、摄氏度数的证释、圆周率等等等等,其运算方法无非是将各种易数外加上因计算结果所需要的其它数字进行多次加减乘除,直到凑出所需要的结果为止,有兴趣者可参看台湾中华易学163期。天才的的朱大师呀!只要你事后告诉我你在何年何月何日何时何分何秒打了一个喷嚏,我也能用你的方法把这不朽的时刻分毫不差地给计算出来呢!暂时写到这里,下次再谈。附,朱大师的计算片断:(一)由64卦纳甲之数2112(天)与纳支之数2496(地)相减为易经384爻(人)。构成天、地、人三才。伏曦一划开天,贯通天、地人三才而王天下也。天干2112地支24962496-2112384(爻)天地之数相加2112+24964608,易经384爻天干地支之数终结,正好国父推翻满清、帝王制度结束,建立民国,这是天命。可见易经之奥秘。轩辕黄帝2697西元19932697+199346904690-824608(民国)(见中华易学163期P36-37)评析: 天才的的朱大师其实不是天才,不是天才的石铭孙则铭才是真正的天才 三由于经典科学具备一致性逻辑,所以根据这种逻辑推导出来的命题坚实可靠;它们具有“唯一断法”,只要满足相同的操作条件,就一定能够得出相同的操作结果。这是它的优势,但也容易因此而走向反面,形成科学唯我独尊的傲慢和偏见;有许多科学信奉者甚至把科学等同于真理,而把许多非科学视为异端和迷信。殊不知坚守一致性逻辑逻辑的体系也必然会遗漏很多自身逻辑无法证明的真命题,而这些真命题往往就隐藏在所谓的“异端”和“迷信”之中。微观世界波粒二象性的显露给一致性逻辑的科学体系敲响了警钟,科学家们开始反思自身的缺陷,一个个开始向东方易学思维方法寻求出路。于是乎,排中律开始受到怀疑,诸如“量子理论”、“混沌学”、“模糊体系”、“灰色体系”之类有异于经典科学的新概念、新体系纷纷出现,僵硬教条的科学界重新开始柳暗花明。易学的处境也并不比科学更加美妙。在任何真命题遍无遗漏这一优势上,易学是远远胜过科学的,中国的易学大师们也无不为易学无所不包的广博圆润而沾沾自喜,可是极少有人真正懂得大多数人理解中的这种“广博圆润”其实是一锅和稀泥的大杂烩。如果我们不能明确地自觉地运用一定的法则打破和收敛易学逻辑中的悖论,形成可操作性的弱一致性逻辑,从而将易学推导中所包容的假命题剔除出去,我们所如数家珍的易学的发展永远也只能如盲人骑瞎马,虽然偶尔也会有撞中目标的个例,但更多的将是陷入泥沼而不自知。对于易学逻辑的悖论属性,个别当代学者已经有所觉察。例如南怀瑾先生就说过:“六十四卦有时候矛盾的地方很多,包括孔子的十翼在内。比如彖辞和象辞,对卦所下的定义,往往是相反的。”(易经杂说)我曾经在论坛上撰文历史性的大骗局,说孔子根本不懂易。有网友据帛书周易论证孔子的确传述了周易。但是,这一事实并不能改变孔子并不真正懂易的本质,可以说,利用易学悖论逻辑无原则无限外推的始作俑者不是别人,正是传述周易的孔子,例如,周易中的卦序大义就极尽穿凿附会之能事,首开了后世“微言大义”的伪易的先河,而这种从“微言”到“大义”的推衍过程,正就是一种不折不扣的“证明女人飞出烟囱”的过程,后世很少有人能够逃脱这种“微言大义”式伪易的阴影。评析:打起精神!这里讲的是智慧。释迦牟尼强调“戒定慧”,戒定都是手段,以慧为目的。结果,后世弟子都迷失于戒定,再没有人悟到慧。不要看有那么多出家人,那么多活佛,几乎没有一个人懂得戒定慧三个字。慧是什么,是透过表象看事物的本质。这也是我们学易的目标。然而,莫大讽刺的是,整天讲“戒定慧”的活佛大师,是最没有智慧的人;整天讲“易”之“微言大义”的预测大师,是最不懂易的人,你说怪不怪!这里,石铭 孙则铭的一句句话,迸出的都是驱散黑暗,照亮人心灵的智慧。不管你在修持路上是如何的虔诚精进,不管你学易是如何的刻苦年深,如果不能在实际生活中透过事物的表象直捷透视事物的本质,没有一点用啊!人人多说孔子是多么的伟大,易道是多么的精深,在强大的传统理论学说影响下,试问,你能不为所动,不受影响,排除心理上先入为主的诱导,直接从实际的角度进行思考吗?当人人都说你从实际角度得出的结论是错的时候,你能毫不动摇吗?这就是定力,智慧。不要以为定力是在所谓的“打坐”中,不要以为智慧会在占卜中。定力、智慧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体现出来。真懂修行的,决不会去打什么坐,那只能打错;真懂易的,决不会去占什么卜!那只能是占错!。对于卦序大义的荒谬,南怀瑾先生就幽默地如法炮制了一段妙文可供大家欣赏:“比如说周易为什么乾坤两卦以后,接下来就是屯卦?亦可以说是屯卦是乾坤二卦变来的,水雷屯,坎卦是坤卦中间一爻由阴变阳而来,震卦是乾卦第二三两爻由阳变阴而来,那么为什么是二三两爻变?这里产生了一个思想了。“推开易经我们再看,西方的文化来源是由宗教而哲学。西方的哲学首推希腊,开始研究形而上学宇宙来源,说宇宙的第一个原始是水做的,当然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水。以地质学而言,地球在没有形成以前,太空中突然有一股力量,像台风一样,中国人称它为气。这个气是液体的气,就叫做水,慢慢在旋转,不知旋转了多少亿年,这股水气,凝结起来,就变成地球。突出的是高山,降下的是海洋,海洋中的水是第二重的水,是后天的水,在地球形成以后,包围了地球的气所成的。印度人亦讲地、水、火、风,是水开始,中国人亦这样说的,五行道理,天一生水,地二生火,亦是水做的。那么易经乾坤两卦,这个乾坤宇宙怎么来的?水雷屯来的。可以说宇宙来源的开始,或者说后天的世界开始,是屯卦。看卦辞亦是那么说,因为乾卦外面一动,就变成震,震是一种能量,等于科学、地质学的解释宇宙最初的动力,动起来以后,就慢慢成为中爻的凝结,就变成地球。这个现象,我们给它一个符号,叫做水雷屯。地球形成以后,还没有万物、人类和文化,慢慢山水蒙,屯卦一翻过来的现象,地球下面都是水,上面是高山,慢慢草木生长发芽了,人类生长了,人类来源是哪里则没有讲。这样一凑,又是有道理!我们的易经伟大!但这一套是我凑的。要捧自己的祖先就是这样,把古今中外凡是有理的凑上去就对。”(易经杂说)这里。我还是引述南怀瑾的一段见解作一小结:“我们四库全书里,发现古人对易经解释的著作占有很重的份量,自成一个系统。后世的注解自秦汉以后直到现在,所有解释性的著作,有一个共通的概念,认为周易这本书中的意见都对。有的解释不出来的,也要旁征博引证明它是对的,著作人绞尽脑汁,想尽办法,如何去符合都对的那条理路上,像这样做学问的态度,是不是正确,值得考虑。”(易经杂说)易学虽然是悖论逻辑,但是,它能运用自己独特的一整套方法破除悖论,从而推导出真命题来。关于这一点,下面再谈。评析:一些宗教,如基督教就是这样,先认定圣经里什么都对,什么都有,然后“旁征博引证明它是对的,著作人绞尽脑汁,想尽办法,如何去符合都对的那条理路上 ”,至少我碰到的基督教徒都这么认为。从此看,易学多么象是“易学教”。这里涉及到心理学上的问题,对于大多数研易者来说,“言下顿悟,立地成佛”是困难的,因为有所谓的实例在那里支撑。明明是地球绕着太阳转,但实际肉眼看到的是太阳绕地球转,易学上所谓的应验实例也近似如此,只不过是“伪实例”而已。只有从心理学的高度来认识“易占”,才有可能真正认清迷雾。心理学上有一句话“手里拿着锤子,就会发现到处都是钉子”。自家的孩子往往比别人家优秀一些。真的这样么,对于父母来说,是真的,因为他先入为主地希望自己的孩子更漂亮、聪明,于是,对于自己的孩子,总是往好处想,于是,果然发现自家的孩子比别家的孩子“有”更多的优点。对于易学占卜,谁能不把主观强加于客观上,先入为主地希望能通过“一式多解”课式推导出事物的必然发展、结果?既然有这个希望,这个希望自然不会落空,“易占实践”自然不负所望,似乎真的能通过“一式多解”课式推导出事物的必然发展、结果。这种体验其实人人都有,比方说,你怀疑某人是小偷,观察时就会发现他的一举一动真的很象小偷,而事实上,他却不是小偷。然而,易占比上面“小偷”的实例要简单得多,对于是他是否“小偷”,客观只有有两种可能,而易学占卜的课式可能答案往往不止两种,有时甚至是无数种,从课式推导出事物必然发展、结果的可能性太小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也就可以视为不可能。认识到这点的人,根本用不着花时间去用占卜实践验证,因为那是更低层次的实践。老师说,地球是绕着太阳转的。学生反对:老师错了,是太阳绕着地球转的。学生认为太阳绕着地球转来自于他的实践,但却是错的。对于易占,也是如此。实践也有不同层次,这又是一个充满智慧的话题。大师的擅长在于把不同层次的实践混为一谈,口气还如那个学生那样“理直气壮”。 四其实,不单是梅花易数的计算中具有信息遍无遗漏的多指向性(即完备性),其它任何预测分支也都是一样。不仅仅是应期、方向、性状的判断是这样,连吉凶的大象判断也同样是如此。那些卦象模糊的筮例自不比说,连吉凶大象十分清晰的筮例,由于外应和“错有正应”的允许参与,同样可以做出吉凶完全相反的判断。对此,刘大均先生就有所察觉,他在纳甲筮法里提到:“然而,由古今筮例的占断来看,往往多有这种情况一卦演出,所占之事往往不利因素少,有利因素多,而断卦人仅以凶或不利论之;反之,所占之事往往不利因素多,有利因素少,而所断却以吉或有利论之,这就是古人所谓筮无定法。可见论断所占事物的吉凶,并不以卦中利与不利因素的数量多寡为据。它们不是简单的巴黎公社式选举。这其中除了对纳甲筮法机制的大要不能失之太远外,其对事物吉凶的推断,每个高明的断卦者多有凭自己多年解卦而悟出的经验与秘诀。而这些经验与秘诀是断卦人的学识,他对纳甲规律的认识,他本人的德性修养和先天宿根中和悟性,以及一时筮感的闪光等等,所共同组成的。至於卦体中的世应飞伏及克冲刑害等等制约因素,在解卦者手中只起到参考辅助作用,甚至有时只是个幌子,是对他的经验与秘诀作出解释的形式和套子这种情况,我们在前面所例举的古人筮例中,已多有发现。正如前文所述,有的古人竟凭完全错误的推断,而亦得出与事实相符的结论,这就不能不使我们面临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纳甲筮法的这套运算机制,究竟是否严密、完备?它的合理成分究竟有多大?这点,正是一个严肃的易学研究者,在涉及汉人纳甲筮法时,不能不认真探索解决的重要课题。”评析:刘大均先生的察觉,虽然比大师高明多了,但只是停留在感性、表面层次。他能如此,也在于他不是占卜大师,涉及名利的因素较少,名利对于学术公正的影响也少。实际上,“宇宙之子金星海”学用“全息价值” 破解数术疑难全息价值理论及其应用之一、应用“全息价值” 提高易占水平全息价值理论及其应用之二已经上升到理性层面,孤立的卦是一式多解的,卦里并看不出吉凶祸福,特定的卦加上特定的环境,才是一式一解。“易”叫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大师又把他忘了其实大师从来没有记住过。纳甲筮法以及所有易测系统的运算机制,由于使用了悖论逻辑,的确具有完备性;又由于悖论逻辑必然破坏一致性逻辑,那种科学式的“严密性”在易学中是绝对不可能具备的,熊掌和鱼是永远不可能得兼的。但是,如果认为易学仅仅是一种悖论逻辑,从而不可能剔除掉冗余信息而筛选出正确的结论,那就大错特错了。第一,易学系统从本身的逻辑结构上看,它已经通过“遁甲”手法,形成了“超对称性系统”,从而具备了一种弱一致性逻辑,使易测有“法”可依,从而保证了易学的逻辑推衍能够进行下去。以六爻为例,五行生克与六冲六合是矛盾的,五行生克是优选逻辑,是逻辑推衍的主体,六冲六合是优先逻辑,当五行生克与六冲六合矛盾时,论冲合不论生克;外应又是更高层次的优先逻辑,当强烈的外应与生克冲合的推断矛盾时,外应优先,是故梅花易数中有“见喜则喜、见忧则忧”的外应规定;“错有正应”则是更高层次的优先逻辑,它的优先处理已经超脱逻辑之外了。第二,正如我们在易测系统多线性逻辑的解决办法一文所指出:“易学系统还是有办法从自相缠绕中解脱出来的,当然仍然是灵活的非线性的方法。最常见的有:有很多卦象的指征略是有偏向性,如地支和卦的指向重叠;相近的地支的多次出现;通过外应加强卦本体的指向;术者进入状态之后,错断错判,或直觉的强烈感受;还有术者因个人的根器不同而对他本人有特殊反应的其它方法,换言之,他这么判,时常会准,别人就是不大灵。等等。必须指出,预测系统的多线性本质决定了上述法门不是唯一法,真正的法是在逻辑之外的。我们欲掌握真正的法,可以有两条路,一是从法到理,多多实践,找到自己独有的感觉,进而明理;一是从理到法,把易学系统的本质悟得透透的,以理指导自己实践。两种方法若能让自己能进入一种得意忘筌的境界,断卦就可得心应手。若进一步能物我两忘,就可以善易者不卜了。” 评析:这里的分析还不够学用“全息价值” 破解数术疑难全息价值理论及其应用之一、应用“全息价值” 提高易占水平全息价值理论及其应用之二二文深刻。所谓“物我两忘”的境界,只是一个理想,并不现实,不提也罢。这里我可以回答刘大均先生的疑问:我们不能因为易学逻辑的不严密(实质上是缺乏逻辑的一致性)而判断易学的不合理,正如我们不能因为经典科学逻辑的不完备性而判断科学不合理一样。上面,我们简略地分析了易学逻辑结构的特点,了解了这些,对于应该如何正确地进行卜筮的盘后分析就容易讨论了。 五一提到逻辑分析,很多易测者会很不以为然:不是“易无体而神无方”吗?研究易学还要讨论逻辑,岂不是南辕北辙吗?此言似乎很有道理,可事实上大多数易测者又大都一直在孜孜不倦地追求某种唯一正确的断法,最希望得到是高师的某种秘诀(特别是那种所谓“真传一句话”)。殊不知所谓“唯一正确的断法”恰恰就是不折不扣的“一致性逻辑”,许多大师视为珍宝的所谓“秘诀”绝大多数都是逻辑范围里的东东。评析:传统易占,包括六爻、四柱的定性是一式多解,而大师兜售的秘诀却以一式一解的面貌出现,这就标定了所谓秘诀的实际价值。而我们虽然一直在反反复复对易学预测的理论框架进行逻辑分析,实质上却是把要断掉易学预测的所有逻辑退路,把它逼入这样的结论:所谓“唯一正确的断法”全然不存在,易测正确的断法的“最后一击”全然不在逻辑之中。很多易测初学者都迷惑不解:任何易测分支的任何预测项目的断法都充满了不确定性,我们怎样才能找到其中那唯一正确的断法呢?以梅花易数的射覆为例,八卦可类万物,预测高手何以取此象而不取它象?理由(实际上就是逻辑)何在?又如可以取的外应实在太多,何者才是“正确”的外应?再以六爻为例,应期之断有什么用神、原神、忌神、填空、缝合等等等等,何者为是?此中秘诀何在?于是乎很多初学者为众多的大师的“不传之秘”所倾倒,到处苦访“高师”,以为只要得到了这种“不传之秘”就可以跻身预测大师的行列,而每每得到的仅仅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评析:既然传统易占的定性是“一式多解”,那么, 大师的“不传之秘”就是不存在的,初学者追求本不存在的东西,“每每得到的仅仅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也就是顺理成章了。也不能全怪大师骗人,因为有人追求,才有人炮制兜售,两者是有紧密联系的。为什么说平常心是道呢,因为谁都没有平常心嘛。喜欢追求不切实际的事物本是人的天性,所谓智者,不过比较实事求是罢了。有经验的易测者肯定都有这样的体验,每一次成功的预测,那种正确的断语都不是由犹犹豫豫、反反复复的逻辑分析所得出,而是出自于电光石火般的灵光一闪。可以说每一次成功的筮例都不是数学式的严密论证,而是类似于充满灵感的艺术创造。我们在平日对卦理的逻辑结构揣摩、玩味、分析,主要是为了熟悉卦爻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在临场实践中方可提高胜算。易测的正确断法有没有秘诀?有,这就是周易中众所周知的“寂然不动,感而遂通”。 评析:这种说法没有实际意义,不能提倡。越是复杂高级的事物,他的逻辑性就越严密。这才是事物的真相、本质,易占越上层次,原理也在此中。如果 “电光石火”真有用,也不用易占,去摸彩试试,也那么多中取一,“灵光一闪”,不就万事大吉了。最后,我们回到本题,即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看待卜筮的盘后分析?可以说,虽然正确的答案的确隐藏在筮例之中,但正确的断法却在筮例之外。我们的确应当作大量的盘后分析,因为它们可以积累丰富的易测“词汇”,但是在面临每一次新的预测时,“词汇”的堆砌绝创作不出“艺术作品”,真正的成功预测最需要的却是“灵感”!只有“灵感”才能从众多的“词汇”中挑选出正确的答案;而这种灵感地得来和保持,却全在于平日的修养,它已经超脱了常规意义上的技术了。评析:再说一次,正确的答案在特定的卦和特定的环境组成的整体中,不认识到这点,卜筮的盘后分析就没有实际意义了。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本文何以能使人陡增1甲子易学功力,不解释清楚一点,有人会以为是夸张。金先生曾把易学认识、功力分三个层次:粗级层次传统易学一式多解层次中级层次认识到传统易学的本质是一式多解高级层次探索、尝试把传统易学的一式多解上升到现代易学的一式一解层次。再来说当今易学界大师称雄的现状,大师属于粗级层次传统易学一式多解层次,故说当今易学界普遍是粗级层次传统易学一式多解层次不会错。那么如何才能上升到中级层次呢?如果人有前生后世的话,恐怕许多人受大师误导,几辈子都仍旧认识不到传统易学的本质是一式多解,本来就缺乏科学性。还在那里苦苦研究从一式多解课式里寻找 本不存在的属于一式一解的断语。耽误在其中的时间,又岂止是1个甲子60年呢?然而,认识到传统易学的本质是一式多解后,自然会去探索、尝试把传统易学的一式多解上升到现代易学的一式一解层次。那是后话了。对于多数人,讲这个还为时尚早。怎么才能认识到传统易学的本质是一式多解呢?“言下顿悟”,从事物实际角度去分析认清最好。但迷惑于所谓的“易占”应验实例者怎么办?这就要懂得主观愿望影响人对事物作出客观判断的心理学常识了。其实,如果能客观对待卜筮,卜筮的准确率、科学性并不难用实践验证。雾里看花说卜筮 讲到:人们常常认为卜筮是料事如神,可是任凭卜筮者平常是如何夸大的吹嘘,真的到关键时候可就往往献丑了。周易杂志总编在一次会议上透露,在我国申办2000年奥运会时,征集全国占卜家对于是否能申办成功作了预测,可是几乎是无一预测准确。这就奇了,这个预测结果无非是成于不成两种可能,就是盲目预测也可以说是有50的准确性,占卜家的预测怎么会都是这样如此低劣呢?还有一份杂志说出了这样一个情况,在介绍了某一占卜名家是如何高深时,同时也说出了他在预测自己的儿子能否考上大学这个问题上,他和他的同行都预测错了。某一企业家花了千金求卜于某一位占卜名家,问某一个项目能不能上马。由于占卜失误,造成了这个企业损失达万金以上。致使这位占卜家长期不敢公开场合下露面。可是这这就给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卜筮预测究竟是否切实可行?卜筮行业有没有社会存在的价值?这当然需要人们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检验。但是很少人认真的作这样的工作 。还有一个实例,气功与科学杂志进行过一次实验,在刊物上提供几个人的出生时间,让所有人用任何方法测算,以试验数术预测的准确率、科学性。由于是全国范围内进行,参与者很多,统计结果自然具有说服力。全国许多人用四柱、梅花易数、奇门遁甲、紫微斗数、太乙、六壬、七政四余、气功种种方法参与测算,统计的结果是,是有人测得非常准,但只是几百项中测准了一项。有的人推测了几百个项目,从家里几人,生肖,到家庭地理环境只有一条是非常准确的,其他几百条推测都不尽如人意,就他测对那条来讲,准确率是100%,但从总体讲,他的测算准确率只有几百分之一。从所有参与者来看,没有一人测算较为准确,试想,全国范围内总有一个水平较高的吧,可惜一个都没有。这次实验的结果就是,四柱、梅花易数、奇门遁甲、紫微斗数、太乙、六壬、七政四余、气功等等方法预测的准确率就是瞎猜的概率,甚至更低。这就是实践的结果。但鲜明反差的是,易学书刊上的大师神断实例似乎个个都是100%准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地一人曾到据说全国最大的预测公司登门求测,他说,翻了一下反馈,发现求测者给预测部经理打分普遍较低,20%,30%,高的也是60%,70%,但是,公司刊物上登载的实例却是100%准确,所下断语几乎条条应验。这又是为什么? 2001年5月7日20:23:41本文扫描录入:宇宙之子金星海 -宇宙之子金星海 版权所有 转载时请注明作(译)者及出处附录:雾里看花说卜筮卜筮就是算卦,是一种预测吉凶祸福的方法。在中国很古的时代就有了卜筮。周易巽中有:“用史巫纷若。”意思是说人们有了疑难问题就去请教于史筮。史巫很可能就是用卜筮的方法回答人们的疑难问题。易传系辞曰:“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是以君子将有为也,将有行也。”这里所说的“卜筮者尚其占”就是指卜筮的人是崇尚使用“占”这种方法。“占”,即占卦,是卜筮的一种方法,所以卜筮又称之为占卜。现代生活中普遍认为卜筮是一种迷信或宗教式的东西。卜筮被拒之科学的门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卜筮现象不能得到实证科学的正确的解释。在中国有不少关于卜筮方面的书,但是这些书所论述的卜筮的方法或理论大多是扑朔迷离、艰涩难懂,人们用现代理性的眼光很难接受这些理论和方法。很早以来,人们一直把周易当作卜筮的经典,可是在古老的周易经文中没有任何占卜或卜筮的字样,更谈不上其中有什么卜筮的方法和理论了。不少人说周易是未来的科学,这种科学大多说是卜筮。我们实在难以想象,未来的科学会怎样接受这些混沌不清理论。人们都说卜筮神秘难学,可是市井的卜士也多是穷困潦倒盲人、乡下人、村妇,善卜者也不必是学问高深的学者。卜筮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学问?有人说卜筮是科学,有的人甚至将卜筮奉为科学顶峰皇冠上的明珠。也有人说卜筮是伪科学、是迷信。大多数人们是用冷眼去看待卜筮。这是因为,卜筮预测的结果不尽如意以外,人们用现实生活的眼光确实也无法理解和认识卜筮。当人们用寻常的眼光走进卜筮世界时,就会发现卜筮的方法是荒谬的,卜筮的逻辑是混乱的。这也是现代学人无法涉足于卜筮这个领域的根本原因。我们尽举古今卜筮的例子,来看一看卜筮者逻辑,看一看他们是怎样占卜的,以及占卜的思想和方法是否真有道理。宋朝名士邵雍是卜筮者崇拜的宗师,梅花易数是他写的关于卜筮的一本奇书,此书中有这样一个筮例:癸卯日午时,有一牛鸣于“坎”方,声极悲,因占之,牛属坤为上卦,坎方为下卦。坎六坤八,加午时七,共二十一数,除三六一十八,三爻动,得地水师之三爻。师六三易辞曰:“师或舆师,凶。”卦则师变升;互坤、震;乃坤为体。互俱克之,并无生气。断曰:此牛二十一日内必遭屠杀。后二十日,人果买此牛以犒众。梅花易数(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1年5 月北京第1版)这是关于一头牛被杀的预测。我们先看占卜者的预测理由:占卜者提出牛被杀的主要理由是:某日、某时、某方、牛悲鸣。这就是说,人们如果人们问牛为什么被杀呢?占卜者告诉人们:这是因为牛鸣,且与牛鸣的时间和方向有关。现实生活中的人们通常认为这种论理和推断是荒谬的。幸好被杀的是一头牛,如果说是一个人因为悲叫一声就被杀掉了,那可就惨了。其实,这头牛是不是该杀,何须问占卜者,只要问一问牛的主人就行了。显然牛的命运是操纵在它的主人手里,杀牛的原因根本不可能是这些不相干的理由。否则占卜者必须告诉人们:1.牛遭屠杀与牛鸣会有什么内在的关系?2.牛遭屠杀与牛鸣的时间会有什么联系?如果说牛在午时鸣该宰,是不是在子时鸣不该宰。3.牛遭屠杀与牛鸣的方向有什么联系?如果说向坎方鸣该宰,那么向离方鸣就不该宰了。正常思维的的人都会认为,这些理由都是与牛被杀这一事情发生是风马牛不相及的。我们再看占卜者所推论的使用了数理方法:牛属坤为上卦,坎方为下卦。坎六坤八,加午时七,共二十一数,除三六一十八,三爻动,得地水师之三爻。这些不过是简单的加减乘除,并没有什么复杂运算。说此种算法能推断出牛的生死,恐怕是再高明的数学家都难以理喻的。按常理人们都会说这些推理是荒谬的。邵雍之后经过了近千年到了今天,又有一个姓邵的先生靠占卜在中国走红,这就是邵伟华先生。他的周易预测学一书的这样一个筮例:1986年12月19日9点30分,西安东南方向出现五个太阳,故测得师卦之坤。当时我根据卦象爻断1987年我国有如下灾情:师卦有“一阳统于五阴,有大将帅师之象”(周易浅述),又师卦主战争之事。因此1987年仍有国土相争之患,坤为西南,为外境,西南还有新的战火升起。故我们抗击越南侵略,印度内部也有战火。五爻兄弟亥水居之,兄为劫财,故1987年有耗财之患,时间在四五月可见。所以东北森林火灾等。“二爻多官鬼,一年多灾”,故1987年国家自然灾害和其它自然灾害多。玄武临财,1987年刑事犯罪有增无减,特别盗贼猖狂。五阳为火(指五个太阳),阳气过盛,从天时上讲,恐今后有天旱之患 。因此1987年干旱面积大。师变坤而重叠,坤为阴,为小人,故1987年西南方向恐有骚乱之事生起。或巨大血司。所以1987年10月2、3日,西藏少数人搞分裂祖国的罪恶活动。又飞机坠毁重庆,火车在贵州颠覆,都是阴历1987年之事。邵先生预测了1987年国家的经济、军事、司法、自然灾害等方方面面的大事,可谓是一卦定乾坤。我们先不去追究此卦是不是真的如此灵验,我们先看邵的论据是不是合理、充分。邵氏之论据“西南方向出现五个太阳”,尽管是有时间、有地点,可是终究难以使人置信。我相信,人们探求天上是不是真的会有“五个太阳”,要比探求此卦是不是灵验要更有兴趣。1987年我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和自然灾害都不算上十分特殊的一年。牵强牵强附会的说东道西是不足称是的。我们可以这样的想一下,占卜者对这样国家大事是不是真的是作出负责任的预测呢?是事前诸葛亮,还是事后诸葛亮呢?这位占卜高手如果真的预测出东北的森林大火,真的预测出飞机坠毁,真的预测出西南战火,哪怕是能向有关部门有微言的建议,救万民于水火,也可以称为民族的功臣了。有些卜筮之书沿用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来证明卜筮的合理性。(廖墨香、秦涵周易与现代经济预测)中国的卜筮确实经历了人们的数千年的实践,可是卜筮的实践的历史也是相当凄惨的。这里我们不仿先查找一下可靠的历史资料,来看卜筮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中国最早的正统史书尚书洪范是这样记载的:“汝则有大疑,谋及其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这句话是告诉君王,如果有了大的疑难问题,首先要自己想一想,然后再问一问你左右的官员,再去问一问老百姓,最后再去问一问卜筮。这说明卜筮者的确也参与了重大事情的决策。我们从先后顺序上可以看出卜筮在决策者中的分量是不及百官,也不及百姓。有了事情去问卜筮,也许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尚书是尚古的书,此说也可以看出在我国早期社会卜筮者并没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司马迁的史记也曾为卜筮者作传。在史记日者列传第六十七中记叙了贾谊和士大夫宋忠和与卜筮者有这样一些谈话:宋忠、贾谊瞿然而悟,猎然正襟危坐曰:吾观先生之状,听先生之辞,小子窃观于世,未尝见也。今何居之卑,何行之污?译:宋忠和贾谊问这个卜筮者:我看你这个先生长的堂堂正正,说话也很有水平,象你这样的人才在世上是很少见的。可是不知道你为什么却干上了卜筮这样下贱的职业呢?卜筮被认为是低等肮脏的事业,这可谓是士大夫之流对于卜筮的一般看法。清朝道光年间的任铁樵先生是著名的算命名士。他在对于自己的命运一番评说后,是这样看自己所从事的行当的:潜心学命,为糊口之计,夫六尺之驱,非无远图之志,徒以末枝见哂,自思命运不济,无益于事。所以涸辙之鲋,仅邀斗米之水,限于地、困于时、嗟乎!莫非命也。从任铁樵先生的此段述说,我们可以看出即便是在古代的中国摇卦算命之士无异于沿街乞讨,可见卜筮者在社会中的狼狈状况。解放后,我们国家提畅无神论的意识形态,卜筮被认为是封建迷信的糟粕为政府所明令禁止。改革开放以后,卜筮之风在我国的内陆地区又有所抬头。但是卜筮始终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农村电商服务站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报告
- 2025年环保教育报告:青少年环保意识培养与可持续发展教育路径
- 2025年页岩气开采技术商业化应用效果评估与优化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家居软装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 2025联盟型合作协议承包合同
- 2025年城市更新项目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城市更新项目融资模式研究报告
- 2025年可穿戴医疗器械市场增长与运动表现提升应用场景分析报告
- 2025年中国鲜鸡蛋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新疆煤化工市场调查报告
- 2025年在线教育平台教学质量评价与教育评价技术融合实践报告
- 2025年茶艺师职业技能鉴定考试试卷(含答案)
- DB11-T 695-2025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 中央党校师资管理制度
- 2025-2030年中国音圈电机(VCM)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英语期末模拟测试卷(含答案)
- 消化道出血的表现及护理
- 公司电子发票管理制度
- 检测公司员工合同范本
- ktv商务妈咪协议书
- 农文旅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欣灵变频器恒压供水参数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