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卡罗纳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1页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卡罗纳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2页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卡罗纳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3页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卡罗纳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4页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卡罗纳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卡罗纳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们对卡罗纳的关爱之情。2了解人们对卡罗纳的真切关爱,并将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们交流3能在这篇课文的引领下,自觉阅读爱的教育,接受爱的教育。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们对卡罗纳的真切关爱。教学难点:将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们交流。教学准备:1课文插页的挂图。2写有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小黑板或幻灯片。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一、推介新书,揭示课题导语:同学们,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往往是永恒的,令人百读不厌。今天,老师特地带来了一本书,该书曾在19世纪轰动了意大利文坛,并且先后被译成了许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你们想知道这书叫什么名字吗?爱的教育真的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吗?今天,我们就先来学习里边的一篇故事。二、初步阅读,读通课文1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比较长的句子,一下子读不通顺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2出示小黑板,读准9个词语。3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出现的问题,同学互相帮助纠正。4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提纲导读,感悟理解1出示“导读提纲”,学生自读课文。A当知道卡罗纳所遭遇的不幸时,老师是怎么做的?B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失去母亲的卡罗纳是万分伤心的?C“我”和同学们是怎样传达对卡罗纳的关爱的?D当“我”跑过来扑进母亲的怀抱时,她为什么把“我”推开了?“目不转睛”是什么意思? 你从母亲的“目不转睛”里读懂了什么?“我”恍然大悟了什么?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2学生读读、画画、议议。 3提供范例,指导交流。A他面容灰白,眼睛哭红了,两脚站不稳,好像他自己也大病了一场似的。B他的脑海里一下子闪现出往日的情景。那时候,母亲差不多每天都来接他。要考试了,母亲总是俯下身来向他千叮咛万嘱咐。C当他看到一幅母亲拉着儿子的手的插图时,突然双手抱住脑袋,趴在桌子上号啕大哭起来。4学生交流。四、欣赏评价,延伸教育1面对遭遇不幸的卡罗纳,大家以不同的方式传递一种相同的关爱,假如你当时也在场,你会怎样去宽慰卡罗纳呢?2你对卡罗纳身边的人们是怎么看的,请选择一个作一番评价。3教师小结。五、布置作业1积累9个词语。2摘抄文中最令自己感动的语句。3谈谈自己对本课课题的理解,这个标题好吗?若不好,你能给它换一个更好的课题吗?并用文字将自己的想法记述下来。附送: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卢沟桥的狮子 2教案 人教版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课文,感受卢沟桥的狮子数量很多、形态各异的特点,了解卢沟桥成为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的原因,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2.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具体描写事物的方法。 3.学习生字新词,练习用“甚至”“大概”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了解卢沟桥的狮子的特点和这座桥成为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的原因;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观察和描写事物的方法。 教具准备 挂图或投影;生字生词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在北京城西南十几公里的永定河上,有一座北京现存最古老的石桥,它因为桥上雕有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狮子而驰名中外。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它更因为抗日战争由此开始,成为一处革命纪念地。这座桥就是“卢沟桥”。我们今天学的这篇看图学文着重写的是卢沟桥的狮子。 板书课题: 2 卢沟桥的狮子 二、出示表现卢沟桥全景或远景的挂图或投影,引导学生观察,使他们感受到卢沟桥十分壮美,桥上的石狮子多得数不清。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写这座桥的。1.默读课文,看看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分别讲了什么。 第一句:卢沟桥的狮子多得数不清。 第二句:这座桥建于1870年。 第三句:讲桥的长度、结构,并通过柱子多说明雕的狮子多。(板画理 第四句:借“很难数得清”,进一步说明卢沟桥的狮子多。 2.这一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 (卢沟桥是一座联拱石桥,上面雕刻的狮子多得数不清。) 3.朗读第一自然段。 四、卢沟桥的狮子,除了多得难以数清楚,还有什么特点?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第 二、三自然段。 1.观察挂图、投影或观看录相(最好是石狮子的特写),逐一说出石狮子的大小、形状、神态。 2.朗读第二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写这些狮子的。 大小:“大的小的甚至”理解“甚至”。 形状:“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一要引导学生注意文中四个“好像”。“好像”后面的文字,是作者由看到的而想到的,加进想象,使石狮的形态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二要引导学生注意上述句式,排列整齐,读着上口,并要认识到课文中仅是举了几个例子,实际上石狮子千姿百态,不可能一一写出。三要引导学生注意段末的省略号,意思是各具情态的狮子还有很多很多,一个省略号,给读者以无限想象的空间。 3.用引读法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这些狮子它们有大有小。大的小的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 4.第二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 (卢沟桥的狮子真有意思,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5.默读第三自然段,谈谈读后知道了什么。 (卢沟桥的狮子总共有485只。) 6.带着对石狮子喜爱的感情,朗读第二、三自然段。 五、学习生字,书写生字词。1.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的读音。 2.指导书写生字。提醒注意:“厘”字上面不要多一点;“蹲”字右边中间不要少一横;“偎”字右下不要多一撇;“概”字中间的最后一笔是点。 3.抄写“读读写写”中的词语,每个抄写两遍。 六、作业。读课文,其中第二自然段要多读几遍。 第二课时一、检查复习。 1.听写生字词。 2.朗读课文第一、二、三自然段。 二、卢沟桥的出名不光是因为桥上的狮子多,各具情态,它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我们接着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第四自然段,想想每句讲的是什么。 第一句:概述卢沟桥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地,因事变发生在1937年7月7日而得名。 第二句:概述“七七事变”是怎么回事。“挑衅”,借端生事,企图挑起战争。侵华日军以听到宛平城枪声,致使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城内搜查,遭到驻守卢沟桥的中国军队的拒绝。正交涉间,日军向宛平城射击,继而炮轰卢沟桥。中国军队忍无可忍,奋起抵抗。“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宛平县城在卢沟桥东。 第三句:指出抗日战争由此开始。这也是使卢沟桥成为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的原因。 第四句:强调卢沟桥的历史价值。 2. 这一自然段最重要的一句是哪一句,为什么? (第二句,概述“七七事变”是怎么发生的,这是抗战的起点,又是卢沟桥成为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的原因。) 3. 归纳自然段段意。 (卢沟桥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