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的讲学稿.doc_第1页
宋明理学的讲学稿.doc_第2页
宋明理学的讲学稿.doc_第3页
宋明理学的讲学稿.doc_第4页
宋明理学的讲学稿.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宋明理学编稿:邵菊兰 审稿:高二历史备课组 执教者:【课程标准】1.列举程颢、程颐、朱熹、王阳明等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2.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状况。3.感受理学中无私无畏,大智大勇,襟怀磊落的精神价值。【教学建议】1. 联系“唐末割据、辽宋对峙”等社会政治状况,帮助学生认识“儒家大一统”观念遭到挑战的危机,进而掌握理学形成的背景,弄清宋代儒学的发展。2.以列表的方法,从时代背景、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影响等方面,帮助学生掌握宋明理学家的主要内容。3. 理学思想深奥,教学不要过多引导学生深掘宋明理学的精神内涵,可指导学生多阅读一些浅显的文字材料,以此弄清楚理学的内含。4. 援引一些对宋明理学评价的材料,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宋明理学的精神取向及其现实启迪。【重点难点】重点: 宋明理学对后世产生的影响难点: 宋明理学的理解【方法】合作探究知识体系一、魏晋隋唐时期儒学的发展:三教合一1、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的发展(1)儒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面临严重挑战的原因: (2)发展: ,有了新发展。2、隋唐时期,儒学发展进入一个更辉煌的时期概况:(1)儒学家提出“ ”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儒学进一步吸收 精神,得到新发展。(2)唐朝统治者实行 政策,推动儒学的发展。二、宋朝的程朱理学产生的主要原因:以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的需要1、理学特点: 成为新兴儒学。2、代表:北宋 和南宋 3、二程思想: 核心思想: 直接联系起来。认识论上,提出 4、朱熹(1)思想主张:提出“ ” 。天理即三纲五常(2)朱熹的影响:他是宋朝理学 ,孔孟后 的儒学思想家,他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他的思想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很大,还远及 。在日朝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 三、陆王心学南宋的陆九渊:认为“ “ 本原,提出 主张;强调反省 。明朝中期儒学代表人物王阳明把“ ”发展到“ ”的新阶段,更多吸取佛教禅宗思想。思想主张:主观唯心论的宇宙观心即理,认为人心便是世界万物的本原,“ ”;致良知。主张通过“ ”克服“私欲”,以“ ”。 “良知”是人固有的善性,主张“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发挥了儒家“仁”的思想。四.宋明理学的影响:宋明理学成为官方正统儒学后,影响了后世六七百年之久,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它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但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五、理学和心学的异同点:相同点:都强调意识第一,属唯心主义;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不同点:理学是客观唯心主义,心学是主观唯心主义;理学主张以外在的天理来规范行为,心学则主张通过反省内心达到致良知。【巩固练习】1. (吉林省长春十一中09-10高二期中)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认为仁者必然无私无畏,大智大勇,襟怀磊落,仁民爱物。其仁者境界与佛老境界的最大不同在于A强调获得精神方面的自足 B宣扬追求来世的幸福 C强调要有强烈社会责任心 D官扬追求自由的生活 答案:C2. (福建省长泰一中09-10高二期中)朱熹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共同点有认为伦理道德即是“天理” 倡导用道德标准支配人的行为 都是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 都坚持“性善论”和儒家“仁”的思想A B C D答案:A3. (广东省佛山一中09-10高二期中)从成语典故“醍醐灌顶”、“修身养性”、“三纲五常”中可以看出下列对中国传统文化发生影响的教派有佛教 道教 墨家 儒家A B C D答案:D4、 (2010江苏海安实验中学高三创新题)中国古代的封建思想对妇女有“三从”“四德”的要求,“三从”是指“未嫁从父,即嫁从夫,夫死随子”,“四德”指“妇德(品德)、妇言(辞令)、妇容(仪态)、妇功(手艺)”。且中国古代对妇女也有“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块木头抱着走”之说,这些思想从本质上反映了中国古代A妇女一定要德才兼备 B妇女地位低下C封建思想对人的束缚 D妇女没有人身自由【解析】:C 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这些封建思想的“本质”,本题的四个选项都能反映题干的意思,但最能体现题干本质的是封建思想对妇女的束缚,故选C5、 (2010辽宁抚顺高三六校联考)赵本山、宋丹丹和崔永元在中央电视台主演的小品说事儿中有一句经典台词“做人难!做女人难”请问 这个“难” 的深刻含义是:A.丧失劳动能力,生活艰辛 B.赶上经济危机,股票折损过重C.儿女情长,剪不断、理还乱 D.受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和传统道德的约束【解析】:D 。 A、B都是陷于生活的窘迫,属于物质上的,可以改变;C是感情纠葛,属于思想情感上的,是自生的,个别的,而不是普遍的。D则是中国人民所共同面对的传统观念,心理上的压抑。所谓的“理学杀人不见血”所致。所以做人才难,故选D。6、 (2010苏州五市三区高三期中)最早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一说“即是真理”)”的是 A陆九洲 B朱熹 C王阳明 D王夫之【解析】:A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属于心学的内容,其代表人物是陆九洲和王阳明,按照题目“最早”的限定,本题选A。7、 (2010深圳市松岗中学高三期中)朱子说:“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该材料可能导致的社会行为现象主要是 A.知识分子埋头科举不问政事 B.封建伦理道德成为行为规范C.提倡个性解放的作品减少 D.农民起义受到社会的广泛谴责【解析】:选B8、 (2010福建武平二中高三月考)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徙。甲徒曰:“风催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 A.万物皆只有一个理 B.有理而后有气C.宇宙便是吾心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解析】:C。 材料强调人的主观感受,这与心学观点相吻合。教学资源网10.(2010广东高考)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A.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解析】:这首诗出自王阳明之手,诗中认为人人都有自己的价值标准,而万物本源在于自己的心。反映了“心学”的理论观点。【答案】:C。(江苏省盐城市2010届高三第一次调研21题)(13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好?”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为政材料二 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避之说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三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张子语录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朱熹行官便殿奏礼材料四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李贽藏书请回答:(1)材料一的主要思想是什么?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有何发展?分析其原因。(4分)(2)根据材料三中张载的言论指出宋代理学在塑造人格和德操方面有何建树?(2分)(3)根据材料三、四指出朱熹和李贽对孔子思想的态度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5分)(4)综合以上材料,归纳指出汉代以来儒学长期被奉为正统思想的主要原因。(2分)【答案】(1)为政以德。(1分)提倡大一统;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分)适应汉武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1分)(2)注重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2分)(3)朱熹认为孔子思想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李贽提出不以孔子言论为衡量是非的标准。(2分)魏晋以来社会矛盾尖锐儒学核心地位受到冲击,为维护封建统治,急需重树儒学正统地位;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3分)(4)儒学自身不断发展与完善,适应了封建统治的需要。(2分)【点拨】本题考查儒学演变知识点。第一问,材料一引自论语为政的对话,体现孔子德治思想,到汉代儒学经董仲舒改造后适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