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五校高三理综第一次模拟联考试题.doc_第1页
陕西省五校高三理综第一次模拟联考试题.doc_第2页
陕西省五校高三理综第一次模拟联考试题.doc_第3页
陕西省五校高三理综第一次模拟联考试题.doc_第4页
陕西省五校高三理综第一次模拟联考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理综注意事项: 1 本试题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 答题前,考生须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本试题卷指定的位置上。3 选择题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4 非选择题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或在其他题的答题区域内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5 考试结束,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fe:56 br:80第i卷(选择题 126分)一、选择题:本小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的。1. 无色透明的洋葱内表皮非常容易撕取,且只有一层细胞。现提供添加有伊红染料(植物细胞不吸收这种红色染料)的30%蔗糖溶液,制作洋葱内表皮的质壁分离临时装片,经过一段时间后镜检,所示结果正确的是2.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皮康霜治疗皮肤病,使用一段时间后,药效下降。这是由于引起皮肤病的病原体接触药物后,诱变产生抗药性变异。b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的公狮和母虎交配,产下不育的“狮虎兽”,说明狮子和老虎存在生殖隔离。c华南虎和东北虎的形成,是由于地理隔离导致生殖隔离的结果。d19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使灰色桦尺蠖演变成新物种黑色桦尺蠖。3. 关于下列图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1所示过程相当于图3的过程,主要发生于细胞核中b若图1的中a占23、u占25,则dna片段中a占24c图2所示过程相当于图3的过程,所需原料是氨基酸d正常情况下,图3中在动、植物细胞中都不可能发生的是过程4. 下列关于几幅曲线图的说法不正确的 a甲图中光作为物理信息,对同一植物的萌发作用具有两重性b乙图中若c为生产者,则b代表该生态系统中的次级消费者c丙图中因工业污染,改变了黑化蛾与地衣之间的竞争关系d丁图中若a为草本植物的种类数量,b可能为整个植被的生物量5. 下面是某生态系统的三个图形,图1中甲庚代表不同的生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1中的甲和己均代表的是第二营养级,属于一个种群b调查图1中的戊和庚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c若图2中的曲线y代表的是该生态系统中丙的数量变化,则b点对应的是图3中的t2时刻,此时可适当捕获,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发生改变d当丙刚迁入到这个生态系统的短期内,数量变化如图2中的曲线x 6. 为了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科学家做了以下实验:投放一定量的单细胞藻类喂养水蚤(通常全部被吃掉)。分批移走水蚤,移走水蚤的总量即水蚤的收获量。水蚤收获量/藻类投放量为能量转化效率。移走比率(每批移出水蚤数占总数的比率)对转化效率的影响如图所示。曲线分别表示移走的是成年水蚤、 幼年水蚤。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对能量转化效率的研究是在生态系统层次上进行的b水蚤收获量总是小于藻类投放量,主要原因是种内斗争引起水蚤个体的死亡c移走成年个体的能量转化效率高,主要原因是移走成年个体使种群趋向增长型d该实验对能量转化效率的研究不能表明能量沿食物链的流动是逐级递减的72013年7月23日,央视记者分别在北京崇文门附近的麦当劳、肯德基以及真功夫3家大型快餐店取回可食用冰块进行抽样检测。检测结果显示:3家快餐店食用冰块菌落总数严重超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肉毒杆菌有毒,可在其中加入硫酸铜使其变性后食用b.肉毒杆菌在体内水解生成的氨基酸不能成为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c.大肠杆菌分子中不一定含羧基和氨基d.出血性大肠杆菌和油脂均为能水解的高分子化合物8. 短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主族元素r、t、q、w、y具有如下信息: r、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同; q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r与t的核电荷数之和等于q的核电荷数; w与r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q与w形成的两种常见化合物中含有相同比例的阴、阳离子,属于同种晶体类型b元素t、q、w、y的原子半径大小为:tqyad该过程中的产品主要为h2so4和h213某ph=1的x溶液中可能含有fe2+、a13+、nh4+、co32、so32、so42、c1中的若干种,现取x溶液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及产物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a是no2 bx中肯定存在fe2+、a13+、nh4+、so42c溶液e和气体f不能发生化学反应 dx中不能确定的离子是 a13+和c1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4-18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9-21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f14如图所示,一木块在垂直于倾斜天花板平面方向的推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天花板与木块间的弹力可能为零 b天花板对木块的摩擦力可能为零 c推力f逐渐增大的过程中,木块受天花板的摩擦力增大d推力f逐渐增大的过程中,木块受天花板的摩擦力不变15下列选项中的各1/4圆环大小相同,所带电荷量已在图中标出,且电荷均匀分布,各1/4圆环间彼此绝缘。 坐标原点处电场强度最大的是( )16 如图是磁报警装置中的一部分电路示意图,其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r1、r2是定值电阻,rb是磁敏传感器,它的电阻随磁体的出现而减小,c、d接报警器电路闭合后,当传感器rb所在处出现磁体时,则电流表的电流i,c、d两端的电压u将( )ai变大,u变小bi变小,u变大ci变大,u变大di变小,u变小1,3,517如图所示,长方形abcd 长ad=0.6m,宽ab=0.3m,o、e分别是ad、bc的中点,以ad为直径的半圆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边界上无磁场),磁感应强度b=0.25t。一群不计重力、质量m=3107kg、电荷量q=+2103c的带电粒子以速度v=5102m/s沿垂直ad方向且垂直于磁场射入磁场区域( ) a从od边射入的粒子,出射点全部分布在oa边 b从ao边射入的粒子,出射点全部分布在ab边 c从od边射入的粒子,出射点分布在oa边和ab边 d从ao边射入的粒子,出射点分布在ab边和be边adbc(甲)0(乙)bt/s2418 矩形导线框abcd放在分布均匀的磁场中,磁场区域足够大,磁感线方向与导线框所在平面垂直,如图(甲)所示。在外力控制下线框处于静止状态。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t=0时刻,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垂直导线框平面向里。在04s时间内,导线框ad边所受安培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规定向左为安培力正方向)应该是下图中的( )4af安t/s2400bf安2cf安240df安t/s240t/st/s19物体沿直线运动的v-t关系如下图所示,第3秒末到第7秒末的图像为直线,已知在第1秒内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为w,加速度为2a,则( )a.从第3秒末到第5秒末合外力做功为2wb.从第5秒末到第7秒末合外力做功为wc.从第3秒末到第4秒末合外力做功为0.75wd.从第3秒末到第7秒末合外力做功为零,加速度为-afm20如图所示,倾角为的光滑斜面足够长,一物质量为m小物体,在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作用下,由静止从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力f做功为60j,此后撤去力f,物体又经过相同的时间t回到斜面底端,若以地面为零势能参考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回到斜面底端的动能为60j b恒力f=2mgsin c撤出力f时,物体的重力势能是45j d动能与势能相等的时刻一定出现在撤去力f之后21如图所示,空间存在着与圆台母线垂直向外的磁场,各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圆台母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一个质量为m、半径为r的匀质金属环位于圆台底部。环中维持恒定的电流i不变,后圆环由静止向上运动,经过时间t后撤去该恒定电流并保持圆环闭合,圆环全程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磁场的范围足够大。在圆环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时间t内安培力对圆环做功为mgh b圆环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 c圆环运动的最大速度为gt d圆环先有扩张后有收缩的趋势第卷(非选择题 共174分)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一)必考题(11题,共129分)22.(8分)用如图实验装置验证m 1 、m 2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m 2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m 1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下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0是打下的第一个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下的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m 1= 50g 、m 2 =150g ,则(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6.40单位:cm038.4021.60123456在纸带上打下记数点5时的速度v = m/s; 在记数点05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量ek = j.为了简化计算,设g =10m/s2,则系统势能的减少量ep = j;在本实验中,若某同学作出了图像,如右下图,h为从起点量起的长度,则据此得到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 m/s2。(m2/s2)h (m)1.205.820m1m223(7分)为确定某电子元件的电气特性,做如下测量。 (1)用多用表测量该元件的电阻,选用“100”倍率的电阻档测量,发现多用表指针偏转过大,因此需选择倍率的电阻档(填:“10”或“1k”),并再进行测量,之后多用表的示数如图(a)所示,测量结果为。2)某同学想精确测得上述待测电阻rx的阻值,实验室提供如下器材:a电流表a1(量程50ma、内阻r110) b电流表a2(量程200ma、内阻r2约为2)c电流表a3(量程0.6a、内 阻r3约为o.2) d定值电阻r030e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约为10) f电源e(电动势为4v) g开关s、导线若干回答:某同学设计了测量电阻rx的一种实验电路原理如图所示, 为保证测量时电流表读数不小于其量程的1/3,m、n两处的电流表应分别选用:m为 ;n为 (填器材选项前相应的英文字母)若m、n电表的读数分别为im、in,则rx的计算式为rx (用题中字母表示)24. (14分)2014年12月14日,北京飞行控制中心传来好消息,嫦娥三号探测器平稳落月。嫦娥三号接近月球表面过程可简化为三个阶段:一、距离月球表面一定的高度以v=1.7km/s的速度环绕运行,此时,打开七千五百牛顿变推力发动机减速,下降到距月球表面h100米高处时悬停,寻找合适落月点;二、找到落月点后继续下降,距月球表面h4m时速度再次减为0;三、此后,关闭所有发动机,使它做自由落体运动落到月球表面。已知嫦娥三号着陆时的质量为1200kg,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 为1.6m/s2,月球半径为r,引力常量g,(计算保留2位有效数字)求:(1)月球的质量(用g 、r 、g字母表示)(2)从悬停在100米处到落至月球表面,发动机对嫦娥三号做的功?(3)从v=1.7km/s到悬停,若用10分钟时间,设轨迹为直线,则减速过程的平均加速度为多大?若减速接近悬停点的最后一段,以平均加速度在垂直月面的方向下落,求此时发动机的平均推力为多大? 25. (18分)如图,区域i内有与水平方向成45角的匀强电场e1,区域宽度为d 1,区域ii内有正交的有界匀强磁场b和匀强电场e 2,区域宽度为d 2,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电场方向竖直向下。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微粒在区域i左边界的p点,由静止释放后水平向右做直线运动,进入区域ii后做匀速圆周运动,从区域ii右边界上的q点穿出,其速度方向改变了60,重力加速度为g ,求:(1)区域i和区域ii内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 1、e 2的大小?(2)区域ii内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3)微粒从p运动到q的时间有多长?26(14分)某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用加热1-丁醇、浓h2so4和溴化钠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备1-溴丁烷,并检验反应的部分副产物,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其中夹持仪器、加热仪器及冷却水管没有画出。请根据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1)关闭a和b、接通竖直冷凝管的冷凝水,给a加热30分钟,制备1-溴丁烷。竖直冷凝管接通冷凝水,进水口是_(填“i”或“”);冷凝回流的主要目的是_。(2)理论上,上述反应的副产物可能有:丁醚(ch3ch2ch2ch2-o-ch2ch2ch2ch3)、1-丁烯、溴化氢、硫酸氢钠、水等。熄灭酒精灯,在竖直冷凝管上方塞上塞子并打开a,利用余热继续反应直至冷却,通过b、c装置检验部分副产物。b、c中应盛放的试剂分别是_和 ,写出c装置中主要的化学方程式:_。(3)为了进一步分离提纯1-溴丁烷,该兴趣小组同学查得相关有机物的数据如表所示:物质熔点/沸点/1-丁醇-89.5117.31-溴丁烷-112.4101.6丁醚-95.3142.41-丁烯-185.3-6.5请你补充下列实验步骤,直到分离出1-溴丁烷。待烧瓶冷却后,拔去竖直的冷凝管;_;_;_;_,收集所得馏分。(4)若实验中所取1-丁醇、nabr分别为7.4 g、13.0 g,蒸出的粗产物经洗涤、干燥后再次蒸馏得到9.6 g1-溴丁烷,则1-溴丁烷的产率是_。(保留2位有效数字)27.(14分)工业上设计将voso4中的k2so4、sio2杂质除去并回收得到v2o5的流程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所得废渣的成分是 (写化学式),操作i的名称 。 步骤、的变化过程可简化为(下式r表示vo2+,ha表示有机萃取剂):r2(so4)n (水层)+ 2nha(有机层)2ran(有机层) + nh2so4 (水层)中萃取时必须加入适量碱,其原因是 。中x试剂为 。 的离子方程式为 。 25时,取样进行试验分析,得到钒沉淀率和溶液ph之间关系如下表:ph1.31.41.51.61.71.81.92.02.1钒沉淀率%88.194.896.598.098.898.896.493.189.3结合上表,在实际生产中,中加入氨水,调节溶液的最佳ph为 ;若钒沉淀率为93.1%时不产生fe(oh)3沉淀,则溶液中c(fe3+)”或“”或“=”或“”)(3)若将等物质的量的so2与nh3溶于水充分反应,所得溶液呈 性,所得溶液中c(h+) c(oh)= (填写表达式)(已知:h2so3:ka1=1.7102,ka2=6.0108,nh3h2o:kb=1.8105)29.(10分)美国科学家詹姆斯罗斯曼(james e. rothman)、兰迪谢克曼(randy w. schekman)以及德国科学家托马斯聚德霍夫(thomas c. sdhof),由于发现了囊泡准确转运物质的调控机制,而共同获得了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囊泡在细胞内主要是指由磷脂分子(两亲分子)有序组成的密闭双分子层的球形或椭球形结构。细胞质不同部位间的物质运输转移主要通过囊泡进行,如图(一)中的各种小球形结构。图(一)和图(二)分别表示两种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模式图,a、b、c、d表示细胞内的四种细胞器,a、b表示大分子物质通过细胞膜的两种特殊方式,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字母所标注的细胞器名称:b ;c ;d (2)“a”表示大分子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称为 ,这种方式与主动运输的区别是 。(3)囊泡是一种细胞结构,但由于其结构不固定,因而不能称之为细胞器。图(一)所示细胞中,能产生囊泡的结构是 ;图(二)所示细胞中属于囊泡的是 。(4)詹姆斯罗斯曼发现囊泡能将物质准确运输到目的位置并“卸货”,是由于囊泡膜表面有特殊的“识别代码”,能识别相应受体。 这种“识别代码” 的化学本质是 。(5)在胰岛细胞中能发生碱基“a-t”配对的结构或部位是 。糖尿病的产生原因除了可能是胰岛素合成过程(环节)有问题或者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外,还有可能的原因是 。30. 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12分)图1(1) 如图1中甲场所发生的反应属于光合作用的 阶段,物质a可能是 ,物质c转变为(ch2o)需经历 两个过程。(2) 图示反应中,当突然停止光照,以下物质含量可能会突然减少的是 a. 物质a b.物质b c. 三碳化合物 d. 五碳化合物 e. adp+pi f.(ch2o)(3)如下图2是探究光照强度对某水草光合作用影响的实验装置图,将该装置置于不同光强下得到如右表1实验数据,其中每格对应气体变化量是10mol。装置中水草的呼吸速率是 molo2.h-1,分析表中数据,在光强50mol.m-2.s-1,装置中水草每小时产生的氧气量是 。a. 20mol b. 60mol c. 80mol d. 120mol表1光强(mol.m-2.s-1)右侧刻度变化(格/h)02506100121501820018图2(4)从表7中数据分析,该装置中的水草达到光合作用饱和时,可能对应的光强是 。a. 100mol.m-2.s-1 b. 150mol.m-2.s-1 c. 200mol.m-2.s-1 d. 无法精确确定(5)为了实验数据更为精确,在实验实施中应如何设置对照组来校正物理等因素引起的误差? 31. 生长素(iaa)主要是促进细胞的伸长;细胞壁的弹性非常小,影响细胞的有效伸长。因此,对生长素的作用原理的研究引起了科学家的关注。下图为科学家揭示的生长素(iaa)对细胞伸长作用的原理。(1)进行“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需要对根尖进行解离,解离是破坏细胞壁纤维素连接点,解离液的成分是 。(2)h+由过程跨膜出细胞,进入了细胞壁的部位,这种跨膜方式是 。细胞壁发生酥软从而使植物细胞原生质体积的增大成为可能。由图分析,细胞壁发生酥软的原因 。(3)生长素可以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其相关过程和称为遗传信息的 。(4)钙离子进入细胞,可以促进液泡体积的增大,这是因为 。(5)当单侧光作用于燕麦的胚芽鞘,生长素的分布情况是 。 (6)从化学成分分析,下列与图中进行过程的细胞结构化学组成最相似的是 。a大肠杆菌 b噬菌体 c染色体 d烟草花叶病毒32.根据所给资料回答有关遗传问题: 资料一:某校研究小组调查某种遗传病得到如下系谱图,经分析得知,两对独立遗传且表现完全显性的基因(分别用字母aa、bb表示)与该病有关,且都可以单独致病。在调查对象中没有发现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个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是 。2) 假设第代个体的两对基因中均至少有一对基因是纯合的,-3的基因型为aabb,且-3与-4的后代均正常,则-1的基因型为 。-2的基因型为 。3)在上述假设的情况下,如果-2与-5婚配,其后代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 。资料二:近日,我省某地发现一例人类染色体异常核型,患者缺少一条性染色体,并且5号染色体长臂出现裂隙,经鉴定,该染色体异常核型为世界首报。 另据调查,某外地也有一男子有类似遗传病,其表现型正常,但其一条14 号和一条21 号染色体相互连接形成一条异常染色体,如下图1。减数分裂时异常染色体发生三条染色体会配对在一起,如下图2,配对的三条染色体中,在分离时,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移向一极,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另一极。图2图1请回答下列问题:4)观察异常染色体应选择处于 期的细胞。图2所示的异常染色体行为是 。(多选)a交换 b联会 c螺旋化 d着丝粒的分裂5)图1所示的变异是 。6)如不考虑其他染色体,理论上该男子产生的精子类型有 种。试分析该男子与正常女子婚配能否生育染色体组成正常的后代 。(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做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33. (1) (6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运动 b两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的距离增大而减小,但斥力比引力减小得更快 c热力学温标的最低温度为0 k,它没有负值,它的单位是物理学的基本单位之一 d气体的温度越高,每个气体分子的动能越大(2)(9分)如图所示,一直立的气缸用一质量为m的活塞封闭一定量的理想气体,活塞横截面积为s,汽缸内壁光滑且缸壁是导热的,开始活塞被固定在a点,打开固定螺栓k,活塞下落,经过足够长时间后,活塞停在b点,已知abh,大气压强为p0,重力加速度为g. 求活塞停在b点时缸内封闭气体的压强; 设周围环境温度保持不变,求整个过程中通过缸壁传递的热量q(一定量理想气体的内能仅由温度决定)34【物理选修3-4】(15分)(1)(6分)如图所示为半圆形的玻璃砖,c为ab的中点,oo为过c点的ab面的垂线。a、b两束不同频率的单色可见细光束垂直ab边从空气射入玻璃砖,且两束光在ab面上入射点到c点的距离相等,两束光折射后相交于图中的p点,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在半圆形的玻璃砖中,a光的传播速度大于b光的传播速度ba光的频率大于b光的频率c两种色光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形成的干涉条纹,相邻明条纹的间距a光的较大d若a、b两束光从同一介质射入真空过程中,a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大于b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eb光比a光更容易发生衍射现象(2)(9分)如图所示,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中的实线所示,此时这列波恰好传播到p点,且再经过1.2s,坐标为x=8m的q点开始起振,求:该列波的周期t从t=0时刻到q点第一次达到波峰时,振源o点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y及其所经过的路程s.35(1)(6分)以下有关近代物理内容的若干叙述,正确的是( ) a紫外线照射到金属锌板表面时能够发生光电效应,则当增大紫外线的照射强度时,从锌板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随之增大 b质子和中子结合成新原子核一定有质量亏损,释放出能量 c有10个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当有5个原子核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就是该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 d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要释放一定频率的光子,同时氢原子的电势能减小,电子的动能增大(2)(9分)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m = 4.0 kg的带有圆弧轨道的平板车,车的上表面是一段长l = 1.5 m的粗糙水平轨道,水平轨道左侧连一半径r = 0.25 m 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圆弧轨道与水平轨道在点相切现将一质量m = 1.0 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从平板车的右端以水平向左的初速度v0滑上平板车,小物块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小物块恰能到达圆弧轨道的最高点a取g = 10 m/s2,求: (1)小物块滑上平板车的初速度v0的大小 (2)小物块与车最终相对静止时,它距点的距离36【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15分)煤是重要的能源,也是生产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试用所学知识,解答下列问题:(1)煤的转化技术包括煤的气化技术和液化技术。煤的液化技术又分为 和 (2)在煤燃烧前需对煤进行脱硫处理。煤的某种脱硫技术的原理如下图所示:这种脱硫技术称为微生物脱硫技术。该技术的第一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第二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工业煤干馏得到的产品有焦炭、 、 等。(4)湿式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工艺是烟气脱硫技术中最成熟的一种方法。其工艺流程是:烟气经锅炉预热器出来,进入电除尘器除掉大部分粉煤灰烟尘,再经过一个专门的热交换器,然后进入吸收塔,烟气中的so2与含有石灰石的浆液进行气液接触,通入空气后生成石膏,经脱硫的烟气,应用循环气体加热器进行再加热,进入烟囱,排入大气。写出湿法石灰石石膏法脱硫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用石灰石浆液作so2吸收剂而不用熟石灰吸收so2的原因是:_上述过程中得到的石膏,如果含氯化合物(主要来源于燃料煤)超过杂质极限值,则石膏产品性能变坏。工业上消除可溶性氯化物的方法是_ _ _ 。(5)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烟气脱硫所得石膏的组成(caso4xh2o)即测定x值,做如下实验:将石膏加热使之脱水,加热过程中固体的质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数据表明当固体的质量为2.72g后不再改变。石膏的化学式为_。图像中ab段对应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37【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q、r、x、y、z为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前四周期元素。已知:q为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r的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三种能量不同的能级,且每种能级中的电子总数相同;y的基态原子的核外成对电子数是未成对电子数的3倍;q、r、y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m是新装修居室中常含有的一种有害气体,q、r两种元素组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n的质荷比最大值为78;z有“生物金属”之称,z4+离子和氩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请回答下列问题(答题时,q、r、x、y、z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1)化合物m的空间构型为 ,其中心原子采取 杂化;化合物n在固态时的晶体类型为 。(2)r、x、y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3)由上述一种或多种元素组成的与ry2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为 (写分子式)。(4)z原子基态时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 ;z的一种含氧酸钡盐的晶胞 结构如图所示,晶体内与每个z原子等距离且最近的氧原子数为 。(5)由r、x、y三种元素组成的rxy-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可与naclo溶液反应,生成x2、ry2等物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8【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有机物丙(c13h18o2)是一种香料,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其中a的相对分子质量通过质谱法测得为56,它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只有三组峰;d可以发生银镜反应,在催化剂存在条件下1 mol d与2 mol h2反应可以生成乙;丙中含有两个-ch3丙(c13h18o2) (1)a的结构简式为 ;乙的分子式为 。(2)c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d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 ;d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与其所含官能团相同的同分异构体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