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 教者:汤伟奇 2011.2长沙县高桥中学 地理教案年级:七 年 级 班级: C 209、C210、C211任教:汤 伟 奇2011.2教 学 计 划一、学生基本情况: 七年级C209、C210、C211三个班共有学生162人。面对已经在中学生活半年的学生,他们已经熟悉了教师的工作性质和地理学科的特点,两级分化的现象越来严重。一部分同学学习认真,学习习惯好,上进心强,关心集体,有极强的集体荣誉感,如李星、吴汝兵等同学。但也有一部分同学没有学习积极性,听之任之,不求上进,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有待努力,如罗汶、张添翼等同学。二、教育教学目标:1、德育目标:(1)学会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湖和自然资源等地理要素分析各大洲的自然地理特征,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热情。(2)学会从各大洲的人口数量和增长情况、居民构成、主要人种和国家的分布、各大洲经济发展水平和主要经济部门及分布等方面去分析各大洲的人文地理特征,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理念教育。(3)通过对各地区的学习,了解华人和华侨对世界各地特别是东南亚的开发和繁荣作出的巨大贡献。(4)通过对世界各主要国家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爱国主义热情。2、能力目标:(1)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会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湖和自然资源等地理要素分析各大洲、各地区和各个重要国家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行征。(2)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地理材料,启发学生对地理知识进行想象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识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3)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4)提高教学质量。通过本期的努力争取期未地理成绩上一个新台阶,及格率达到80%,优秀率达20%以上。三、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教学重点:1、运用地图说明亚洲的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2、运用地图和有关的资料归纳出亚、欧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及其相互关系。3、运用有关资料说出非洲的人口、环境和发展等问题。4、通过实例说明美洲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5、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特征、气候类型分布及成因、经济特征及人口、人种等特征分析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西部、北极地区等五个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方面的特征。6、以国家为主线,以国家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经济特征情况为主要内容,归纳世界几个主要国家:日本、埃及、俄罗斯、法国、美国、巴西和澳大利亚等国的共性,区别各国之间的差异。(二)教学难点:1、运用地图和有关的资料归纳出亚、欧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及其相互关系。2、运用有关资料说出非洲的人口、环境和发展等问题。3、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特征、气候类型分布及成因、经济特征及人口、人种等特征分析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西部、北极地区等五个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方面的特征。4、归纳日本、埃及、俄罗斯、法国、美国、巴西和澳大利亚等国自然地理特征和经济特征。四、主要措施:1、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运用多种方法,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提高课堂效率。2、充分利用课本的插图、挂图、各种地理数据、地理表格、幻灯片、录像和多媒体等教学工具和手段,加强直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精选作业练习,精讲精练,减轻学生负担。4、多向同行老师学习,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五、时间安排:第一、二、三周 亚洲及欧洲 6课时第四、五周 非洲 3课时第六、七周 美洲 4课时第八周 东南亚 2课时第九周 南亚 2课时第十周 西亚 2课时第十一周 期中检测第十二周 欧洲西部 2课时第十三周 北极和南极 2课时第十四周 日本 2课时第十五周 埃及、俄罗斯 2课时第十六周 俄罗斯、法国 2课时第十七周 美国 2课时第十八周 巴西、澳大利亚 2课时第十九、二十周 期末复习 地理德育计划这学期我继续担任七年级C209、210、211班的地理教育、教学工作,面对已经在中学生活半年的学生,他们已经熟悉了教师的工作性质和地理学科的特点,两级分化的现象也在出现,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应该及时的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热爱科学的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克服困难、团结合作的精神。根据学校的德育计划结合我的实际情况制订计划如下:一.联系实际,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地理知识在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和科技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教学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联系实际,阐明所学知识的用处,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深入浅出地进行学习目的教育。二.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地理教材中有很多插图和想一想、阅读知识,教学时选择富有教育意义、形象生动的插图,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材料等内容,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三.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通过教师对学生的示范作用以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来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感染学生,以自己严谨的教学风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来影响学生。 地 理 电 教 计 划 周 次电教 手段 具 体 内 容 1投影仪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范围 2投影仪 亚洲和欧洲的地形图 3投影仪 亚洲和欧洲的河流分布图 4投影仪 非洲地理位置和地形图 5投影仪 非洲国家及主要矿产分布图 6投影仪美洲地形图及气候分布图 7投影仪美洲国家及矿产分布图 8投影仪东南亚地形及国家分布图 9投影仪南亚地形图及旱季、雨季风向变化图 10投影仪西亚国家图及石油输出图 12投影仪欧洲西部国家分布图及旅游资源 13投影仪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图 14投影仪日本位置及工业分布图 15投影仪埃及图、俄罗斯地形图 16多媒体俄罗斯矿产、交通图及法国课件 17投影仪美国地形图及工业区、城市分布图 18 投影仪巴西地形图、澳大利亚地形及人口分布图第一章 认识大洲第一节 亚洲和欧洲教学目的:1、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2、通过分析亚洲地形特征,使学生掌握地形特征的分析方法,并在阅读地图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出欧洲地形的特点。3、指导学生分析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及表现,分析并解答出有并欧洲气候的思考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读图、综合归纳、对比分析的能力。4、通过地图引导学生分析亚洲河流特征,并找出亚洲境内著名的湖泊。让学生从欧洲气候和地形入手解释欧洲河流特征。5、读“亚欧人口分布图”,说明亚洲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了解亚欧两洲人种和民族的组成,学会阅读“亚欧政区图”。6、通过标准时间和国际日期变更线的介绍,培养学生简单的时区和日期换算能力。7、通过咸海和亚欧人口问题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理念教育。教学重点:亚洲高原山地为主的地形和复杂多样的气候。教学难点:分析欧洲气候特征教学时间:六课时 第一课时 总第1课时教学内容: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教学方法:指导读图法、分析法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地球上的陆地共有几大洲?请同学们朗读课文的“引言”部分。世界七大洲上,面积最大的是哪一洲?它与哪一洲的大陆相连?新 授:一、指导学生读图1-11、找出亚欧两洲的分界线。2、找出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思考:课本第3页的活动第一题。3、找出亚洲东、南、北面分别濒临的三大洋,找出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总结:亚洲的地理位置的特征。二、提问:了解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可从哪几个方面入手?(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三、讨论:读图1-1,分析欧洲的地理位置的特征。总结:欧洲的经度范围大致为西经9度至东经66度,纬度范围大致为北纬36度至北纬71度。欧洲全部位于北半球,绝大部分位于东半球。欧洲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西南面隔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相邻,西北面隔丹麦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面大陆部分与亚洲相邻,似亚洲伸出的一个半岛,轮廓破碎,海岸线曲折。四、全课总结: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在一起,叫亚欧大陆,它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陆地。亚洲是世界上第一大洲,而欧洲面积约为10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第六大洲。课后活动:读大洋洲和南极洲的有关地图,说明大洋洲和南极洲的地理位置的特征。 第二课时 总第2课时 主要内容:时区和日界线教学方法:分析法、讨论法、练习法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同学们知道是谁第一个率船队作环球航行,来证明地球是球形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寻找大航海家麦哲伦丢掉的一天。新 授:一、时区1、地方时:古时候,人们都以太阳在空中的位置来确定时间,而养成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劳作习惯。以太阳的位置来计时的方法称为地方时。提问:古代计时方法(地方时)有何弊端呢? 如何避免这样的不便呢?为了克服时间上的混乱,1884年在华盛顿召开了一次国际经度会议,在会上创立了标准时制度。2、时区的划分:引导阅读教材第3页,思考:(1)全球共分为多少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多少度?(2)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经度多少度?(3)什么叫区时?时区与区时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关系?(4)什么叫“北京时间”?课堂活动:读教材提供的“时区和区时”图,找出北京、东京、莫斯科、开罗、伦敦、纽约、华盛顿所在的时区。生活在北京的小明早晨给工作在美国的姑姑打电话,问候她“早上好”,而姑姑笑他说错了。究竟是小明说错了,还是他姑姑错了呢?为什么?完成教材活动题2。承转:你知道孪生姐妹中有妹妹比姐姐的生日早一天,甚至是大一岁的事情吗?这不是神话传说,而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为什么会有如此奇怪的事情出现呢?下面我们来学习日界线的知识,从中你会找到答案。二、日界线引导阅读教材第3页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为什么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如果说地球上新的一天是从日界线上开始的,那么,哪一个时区的时间最早?哪一个时区的时间最迟?东、西十二区的日期有何不同? 东、西十二区日期正好相差一天,那么两个时区的钟点是否相同?为什么?从东十二区进入西十二区如何调整日期?从西十二区进入东十二区呢?为什么日界线和180经线不完全重合?课堂练习:(1)船只于2004年12月31日8时由西12区进入东12区,日期如何改变呢?(2)如何解释孪生姐妹中妹妹比姐姐的大一天的现象?总结:东、西12区同在一个时区,所以钟点相同。 东12区是今天的起点,西12区是昨天的终点,东西12区日期相差一日。 由西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减一日。 由东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 第三课时 总第3课时教学内容:亚洲和欧洲的地形特征教学方法:读图法、分析法、讨论法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播放歌曲亚洲雄风。新 授:一、亚洲的地形特征:1、指导学生读图1-1和1-5,思考:(1)亚洲主要以哪几种地形为主?亚洲地形的最高处和最低处分别是哪里,海拔各是多少?亚洲的平均海拔是多少?(2)依据地理方位说明亚洲的山地、高原主要分布在哪里?(中部)(3)亚洲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向四周延伸有哪些山脉?(天山山脉、昆仑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兴都库什山脉)(4)亚洲地势有何特点?(中部高,四周低)(5)亚洲大陆的四周有哪些大平原?(除西西伯利亚平原以外,还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印度河-恒河平原)(6)找出亚洲东侧、东南侧的群岛,为什么多火山、地震?(自北往南主要有阿留申群岛、千岛群岛、日本群岛、硫球群岛、马来群岛,它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撞而成,因为位于板块的交界处,所以多火山、地震。如日本、台湾、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多火山、地震)总结:亚洲的地形特征见教材第5页。二、欧洲的地形特征:1、提问:了解一个大洲的地形特征,主要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地形类型及分布、地势特征、相对高差、平均海拔及特色地形等方面)2、根据教材第6页的资料分析欧洲的地形特征。讨论提纲:主要地形及分布 地势特征 相对高差 平均海拔 特色地形及表现。总结:欧洲地面起伏不大、相对高差较小,而且地势低平,平均海拔仅340米,是七大洲中海拔最低的一洲。地形以平原为主,山脉主要有北部的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和南部的阿尔卑斯山,地势为南北高,中间低。课堂活动:填表见课本第6页。课后活动:查找资料,看看亚欧大陆东侧和东南侧有哪些国家和地区近年来遭受过地震或火山的危害。第四课时 总第4课时 主要内容: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和欧洲气候教学方法:读图法、分析法、讨论法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比较“西伯利亚的冰天雪地”与“新加坡的滨海浴场”的景观图片,为什么两地气候差别这么大?新 授:一、亚洲复杂多样的气候:1、指导学生读图1-7,思考:(1)亚洲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其中哪一种气候分布最广?(2)亚洲为什么会有如此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呢?(3)亚洲缺少了哪一种气候类型?为什么?(4)亚洲的内陆为什么会形成大面积的沙漠气候?(5)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是什么气候?它是怎样形成的?课堂练习:完成下表: 项目发源地风向性质对气候的影响夏季风冬季风 课堂小结: 我们通过对亚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可以得出亚洲气候的三个特点是:复杂多样性、大陆性和季风性显著。二、欧洲的气候特征:1、读图1-7,为什么欧洲没有热带气候?(欧洲纬度位置最南端在北纬35度,没有北回归线经过,故欧洲没有热带气候,以温带气候为主)2、读图1-10,为什么英国的利物浦和我国的漠河纬度位置相当,而一月的气温差别这么大?(欧洲气候具有显著的海洋性特征,即与同纬度其它地区相比,夏季凉爽,冬季温和,全年降水均匀)3、欧洲海洋性特征显著的原因是什么?(讨论课本第9页第4题)4、讨论课本第9页第5、6题。总结欧洲的气候特征如下:(1)以温带气候为主。(2)海洋性特征显著。(3)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分布典型。课后活动:讨论,欧洲内陆和亚洲内陆均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但两者在同纬度的亚洲和欧洲内陆气候特征是否一样? 第五课时 总第5课时 教学内容:亚洲与欧洲的河流、湖泊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李白的将进酒有一句诗词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那么黄河是流入到哪个海洋中?新 授:一、亚洲主要河流:1、读图1-1,亚洲还有哪些河流分别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中?2、亚洲大河的流向有什么特点?亚洲河流的流向与亚洲地形之间有什么关系?总结: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亚洲河流的流向是顺着地势从中部的高原山地向四周的海洋呈放射状分布。除此之外,河流的水文特征还受海陆轮廓、气候等因素的影响。由于亚洲地域辽阔,亚洲内陆距海远,降水稀少,河流水量小,蒸发量大,河水很难长途跋涉注入海洋,故而,亚洲内陆河流大多为内流河。4、亚洲著名的湖泊,见课本第10页。总结:亚洲河网分布的两大特点。二、欧洲河流的特点:1、从欧洲地形和气候入手,归纳欧洲河流的特征。(1)受平原地形的影响,欧洲河流河网稠密,水流平缓。(2)受海洋性气候的影响,欧洲河流水量丰富,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小,利于航运。(3)受海陆轮廓的影响,欧洲河流短小,绝大部分为外流河。2、读图1-1和1-13,列表比较:河流发源地注入海流向流经国家流经国家数量流经首都名称多瑙河湄公河3、讨论完成课本第11页活动第3题。归纳总结:欧洲河流特征:(1)河网稠密,水流平缓。 (2)河流短小,水量丰富。 (3)航运价值高。课后活动:一旅行团乘轮船从德国出发到亚洲东部的日本作环球旅行,请你为这一团队设计一条合理的旅行线路,并查找资料看看沿途经过的国家有哪些著名的名胜古迹。第六课时 总第6课时 教学内容:亚洲和欧洲的人口及国家教学用具:投影仪、亚欧人口分布图教学过程:引入新课:世界的总人口数是多少?世界各大洲中人口最多的是哪一个大洲?你知道世界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吗?它们分布在哪一个大洲?新 授:一、亚洲的人口与国家:投影仪显示:人口过1亿的国家的人口数国名中国印度美国印尼巴西人口数12481096200270562044216129国名俄罗斯日本 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日利亚人口数1465413058126411247710641 活动:1、人口过1亿的国家中,哪些国家在亚洲? 2、完成课本第12页的课堂活动1、2、3。二、欧洲的人口与国家:阅读教材第12页,思考,讨论下列问题:1、亚洲和欧洲分别存在着的人口问题主要是什么?2、这些人口问题给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哪些不利的影响?总结:亚洲的人口问题主要是人口数量多,人口增长快,会带来粮食紧缺、资源被掠夺性开采、环境污染严重、劳动力过剩、人口向城市涌入、犯罪率上升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欧洲的人口问题主要是人口老龄化,这会出现劳动力短缺、后备兵员不足、社会负担加重并引发许多老年人问题。所以,人口的增长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三、亚欧的民族以及亚欧政治地图的变化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4页。课堂练习:在图1-15上找出与我国陆地相邻的国家。课后活动:1、收集能反映亚洲或欧洲民族和文化特色的图片、文字等资料出一份小报。2、查找资料了解印度、俄罗斯、瑞士的主要民族构成。 第 二 节 非 洲教学目标:1、了解非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了解非洲政治地图的演变。2、通过资料和地图的分析,了解非洲的分区概况以及非洲主要人种的分布。3、通过非洲地形图的判读,了解非洲的地形特征、海陆轮廓的特征以及特有的地形区及分布。4、通过对气候资料、地图的分析,了解非洲以热带为主的气候,以及气候类型对称分布的特征,学会看气候图,了解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5、学会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了解尼罗河和刚果河的水文特征。6、从矿产资源和动植物资源等方面了解非洲富饶的物产。7、通过非洲人口的增长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各国的主要农产品、矿产品的分析,让学生了解非洲是一个存在严重的人口、环境、发展等问题的大洲,通过教学可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人口观、资源环境观以及持续发展观的教育。教学重点:高原为主的地形教学难点:炎热的气候教学方法:指导读图法、讨论法、比较法教学用具:投影仪、非洲图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 总第7课时 教学内容:非洲国家和高原为主的地形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世界古文明的发祥地在哪些地方?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是哪几个国家?它们各位于哪个大洲上?(黄河流域的古中国、印度河-恒河流域的古印度、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中国、印度和古巴比伦位于亚洲,埃及位于非洲。)新 授:一、非洲的位置:指导学生读图1-16:观察非洲境内有哪几条重要的纬线穿过,非洲的海陆位置和半球位置如何?请同学说一说苏伊士运河和直布罗陀海峡有什么重要的交通地位?总结:从图上可以看出,赤道穿过非洲的中部,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分别穿过非洲的北部和南部。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部,东面濒临印度洋,西面濒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隔红海与亚洲相邻。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地中海与红海,是印度洋到大西洋的捷径。直布罗陀海峡是地中海到大西洋的门户。二、国家最多的大洲:1、投影仪显示各大洲的国家数目: 大洲名称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国家数目494354231215 2、指导学生读图1-16,找到埃及、埃塞俄比亚、利比亚等三国,讲述非洲政治地图的变化。三、高原为主的地形:课堂活动:完成课本第17页的活动题1-5。总结:1、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2、非洲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即地势东南向西北倾斜。3、非洲极具特色的地形中有中部的刚果盆地、北部的撒哈拉沙漠、纵贯东部的东非裂谷带。4、非洲海岸线平直,海湾、半岛、岛屿少。非洲最大的海湾 - 几内亚湾非洲最大的半岛 - 索马里半岛非洲最大的岛屿 - 马达加斯加岛。课后活动:1、找资料解释为什么非洲的一些国家的国界线平直。2、找有关非洲的民俗民情的资料,如节日、音乐舞蹈、服饰、婚丧习俗、住宅建筑、饮食习惯等。 第二课时 总第8课时教学内容:炎热的气候教学过程:引入新课:你知道非洲的全称是什么吗?它在希腊语中是什么意思?新 授:一、炎热的气候:1、请同学们读图1-22和1-23,完成下列填空:因为 (纬线)横贯非洲的中部, 、 (纬线)分别穿过其南部和北部。非洲绝大部分位于 带。非洲的平均气温在 以上。所以非洲的气候特征之一是气温 。2、请同学们读图1-24填空:非洲赤道附近、几内亚湾沿岸降水 ,北回归线经过的 地区降水少,南回归线经过的大陆 岸降水少。总结:在非洲,因气温高,蒸发量大,年降水量少于500毫米便十分干旱,所以非洲气候的第二个特征是干旱地区广。3、请同学们读图1-25,填空:赤道附近的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是 气候类型,非洲热带雨林南北两侧是 气候类型,南北回归线附近是 气候类型,非洲的最南端分布的是 气候类型。由此可见,非洲的气候带受 因素的影响,以 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这也是非洲气候的第三个特征。过渡:非洲的气候除受纬度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的影响外,还受地形因素的影响。4、观察图1-26,完成课堂活动第20页2。总结:在非洲的海拔较高的地区形成了高山气候,气候带的垂直变化明显,如果高山基带所处的纬度位置越低,其呈现的气候带就越多,越完整。二、非洲的河流:提问:流经非洲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的河流有哪些?读图1-27,完成课堂活动3,并完成下表: 河流名称流向注入海水量水位变化流经的主要气候区水力资源国际地位尼罗河自南向北地中海小大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丰富世界上流程最长的河流刚果河自东向西大西洋大小热带雨林丰富水能最丰富的河流之一 课后活动:收集资料、图片,看非洲现在存在哪些严重的环境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与人类活动有什么密切的关系。第三课时 总第9课时教学内容:丰富的资源和亟待发展的经济教学过程:引入新课:非洲在二战之前,除埃及、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三个独立国家外,其它国家相继沦为英国、法国、葡萄牙、西班牙、比利时的殖民地。你知道这些欧洲殖民主义者为什么要强占和瓜分非洲吗?他们侵入非洲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掠夺非洲大陆富饶的物产,如黄金、象牙、香料等。新 授:一、丰饶的资源:1、请同学们读图1-29,了解非洲矿产的分布:将国家与其对应的矿产品边连线: 黄 金 摩洛哥 金刚石 利比里亚 铬铁矿 刚果民主共和国 磷酸盐 南非2、丰富的动植物资源:(1)读图1-29,看看非洲有哪些热带经济作物?(2)丰富的森林资源。(3)面积广大的热带草原,草场资源丰富。(4)丰富的动物资源。讨论:你知道非洲有哪些大型的野生动物吗?它们各生活在哪种气候类型中?阅读教材“塞伦盖蒂国家公园”。二、亟待发展的经济:1、指导学生读图1-30,完成课本第23页的活动题。2、落后的经济:读图1-29完成下列练习:(1)找出地中海沿岸的5个国家的重要农产品和矿产品: 国家埃及利比亚阿尔及利亚突尼斯摩洛哥矿产品和家产品 (2)找出非洲南部部分国家的家产品和矿产品:(连线) 赞比亚 石 油 尼日利亚 铜 加 纳 铝 士 矿 几内亚 剑 麻 坦桑尼亚 可 可3、课堂活动:讨论:非洲的人口问题给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哪些不利的影响?应当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总结:非洲的物产非常丰富,但由于殖民统治,许多国家的经济部门单一,且以农业为主,使非洲成为世界经济水平最低的一洲。而且沉重的人口压力,更加剧了人民生活的贫穷落后。课后活动:思考:阅读材料中介绍了东非高原的坦桑尼亚每年湿季是11月至次年的4月,而苏丹的热带草原的湿季也是同一时期吗?这里的动物的迁徙方向是怎样的?你能说明原因吗? 第三节 美 洲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了解美洲大陆的位置,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及其交通地位。2、掌握拉丁美洲的概念,以及这里的居民组成、语言与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的差异。3、分别了解两大洲自然环境在地形方面的特征,使学生逐渐学会用对比分析法了解地理事物的异同。4、掌握南、北美洲的气候特征,突出北美洲的地形对北美洲气候的影响。5、通过实例说明美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使学生了解部分美洲国家的主要经济部门。6、通过对白令海峡有关内容的学习,了解国际日期变更线的概念和日期变换,培养学生的地理换算能力。7、使学生通过阅读,了解美洲的居民组成,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重点:1、巴拿马运河的重要的交通位置。2、北美洲与南美洲的自然地理特征。教学难点: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谈话法、讨论法教学用具:投影仪,南、北美洲有关地图教学时间:四课时第一课时 总第10课时 教学内容:“新大陆”教学过程:引入新课:你知道新大陆是谁发现的吗?(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新 授:一、新大陆:1、请同学们读图1-31,说出美洲的海陆位置的特征。2、请同学们找出巴拿马运河,说一说它在世界航海中有什么重要的意义?课堂活动:比较巴拿马运河与苏伊士运河运河名称所属国家地理位置沟通的海洋巴拿马运河巴拿马南、北美洲分界线太平洋与大西洋苏伊士运河埃及亚、非洲分界线地中海与红海,大西洋与印度洋3、请同学们找到白令海峡,思考:为什么俄罗斯和美国的两个小岛间距仅4千米,时间上却相差整整一天?4、请同学们找到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巴西等国家以及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思考:(1)为什么中美地峡多火山、地震?(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处)(2)为什么中美地峡以种植热带经济作物为主?(位于赤道与率回归线之间的热带,受海洋影响显著,气候炎热湿润)(3)印欧混血人种是什么意思?(印第安人和欧洲人通婚后的后裔,因是黄色人种与白色人种的结合故为印欧混血人种)二、拉丁美洲讲授:因历史的原因,美洲大陆的美国、加拿大曾是英、法殖民地,现通行英语,少数地区讲法语。而美国以南的美洲国家和地区,长期受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主要通行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所以人们通常把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称为拉丁美洲,它包括墨西哥、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课后活动:查找资料了解西印度群岛上的居民状况以及主要的物产是什么。第二课时 总第11课时教学内容:南、北美洲的地形和河流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在南、北美洲地形图上,指出拉丁美洲和范围,以及美洲的海陆位置。新 授:一、南、北美洲的地形差异:指导学生读图1-35,回答下列问题:1、找出北美洲的主要山脉、高原和平原。2、查找地图或有关的资料,说出北美洲平均海拔以及地形的分布特点。3、找出南美洲的主要山脉、高原和平原。4、对比说明北美洲地形与南美洲的地形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5、找到密西西比河和亚马孙河,比较它们的发源地、流向、注入海及流经国家和地形区。二、课堂活动:比较南、北美洲的异同:(填写下表) 地形分布最长的山脉最长的河流西部中部和东部名称注入海流经国家流向北美洲高大的山系中部为平原东部为高原山地落基山脉密西西比河墨西哥湾美国自北向南南美洲高大的山系平原和高原相间分布安第斯山脉亚马孙河大西洋巴西秘鲁自西向东 课后活动:讨论北美洲的地形和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对气候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第三课时 总第12课时 教学内容:南、北美洲的气候特征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在南、北美洲的地形图上找出南、北美洲的主要地形区。新 授:一、北美洲的气候特征:请同学们读图1-41,思考下列问题:1、找到北极圈和北回归线,看看北美洲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哪一带?气候以什么气候类型为主?(北温带,温带气候)2、北美洲有哪些温带气候类型分布?其中又以哪两种温带气候类型为主?(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等,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为主)3、北美洲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什么局限在太平洋沿岸狭长地带?4、在北美洲的中部,为什么冬季寒冷气流能长驱直入,并到达墨西哥湾沿岸?二、南美洲的气候特征:请同学们读图1-41,讨论下列问题:1、南美洲的纬度位置与北美洲有什么不同?2、南美洲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分布?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哪两种?3、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对当地的气候和河流有什么影响?4、为什么南美洲的不少国家的首都和大城市建在高山、高原上,甚至是沙漠气候区?5、比较尼罗河、亚马孙河、长江和密西西比河所在的大洲、流向及注入的海洋,根据地形和气候等因素,综合分析说明亚马孙河的河口平均流量最大?总结:北美洲和南美洲在气候特征上有哪些异同?课后活动:阅读教材“学看气候图(二)”。第四课时 总第13课时教学内容:移民与经济教学过程:引入新课:请同学们看一组资料: 奥斯卡音乐奖获得者 - 谭盾祖籍是中国 篮球飞人 - 迈克尔乔丹的祖先来自非洲 著名科学家 - 爱因斯坦是德国出生的犹太人 美国第一任总统 - 华盛顿的祖先是英国人从上面的资料可见美洲的居民组成很复杂。一、美洲的居民:请同学们看阅读材料“美洲的居民”,思考下列问题:1、美洲的印第安人属于什么人种?2、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居民在种族构成上各有什么特点?3、为什么说美国和加拿大都是移民国家?二、美洲的经济:1、请同学们思考:(1)世界上的国家按经济发展水平可分为哪两种类型?(2)你知道美洲国家中有哪几个国家是发达国家?总结:美洲除加拿大、美国属于发达国家外,拉丁美洲各国均属于发展中国家。2、拉丁美洲各国的主要物产:读图1-45,说出巴西、阿根廷、智利和圭亚那等国各有哪些重要的农矿产品。 讨论:对比南美洲和非洲的经济,找出两洲的异同点: 洲名发展水平能源金属矿粮食生产经济作物主食主要出口商品南美洲较低石油铜铁铝土硝石小麦不能自给咖啡香蕉蔗糖棉花可可玉米农矿产品非洲最低石油金刚石黄金、铬铁矿铜、铝土小麦、稻米不能自给咖啡花生棉花油棕剑麻可可玉米农矿产品 课后活动:完成课本第32页的表格。 第 二 章 了解地区 第一节 东南亚教学目标:1、了解东南亚的范围和国家,掌握东南亚联系两大洲、沟通两大洋的地理位置 - 世界交通的“十字路口”。2、掌握东南亚的自然环境:中南半岛山河相间分布、南北纵列的地形;河口三角洲的分布,马来群岛多火山、地震。3、了解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和分布,以及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4、分析马六甲海峡在世界海洋运输中的地位。5、掌握东南亚占世界前列的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和在各国的经济地位,以及锡、石油两种重要矿产的分布。6、掌握东南亚人口的分布特征,了解华人和华侨对东南亚的开发和繁荣作出的重大贡献。教学重点:1、东南亚“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2、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自然特征。3、东南亚富饶的物产和经济特征。教学难点:东南亚的自然环境以及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讨论法教学用具:投影仪,东南亚有关地图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 总第14课时 教学内容: 东南亚位置、范围、国家及地形、河流教学过程:引入新课: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是哪个国家?这个国家位于哪个地区?新 授:一、东南亚的位置和范围:投影仪显示:东南亚地形图,请同学们找出中南半岛、马来群岛、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爪哇岛和菲律宾群岛。看看它们位于亚洲的什么部位。总结: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分。二、中南半岛上的地形和河流:请同学们用蓝色笔描出中南半岛上的主要河流,思考下列问题:(1)中南半岛上有哪些主要的河流?(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湄南河、湄公河、红河)(2)这些河流大多发源于哪里?(中国)(3)这些河流大致是什么流向?为什么是这样?(由北向南流,因为地势北高南低)(4)在这些河流的上游,主要分布着什么地形?(山地)它们在分布上与河流有什么关系?(山河相间分布)这些河流的下游主要流经什么地形区?(平原)是怎样形成的?(河流进入中下游后,流速趋缓,泥沙沉积,形成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5)中南半岛上的河流上游流速有什么特点?(快)为什么?(穿行于崇山峻岭之中,落差大)因此,这里的河流什么资源丰富?(水力资源丰富)(6)中南半岛的下游的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对经济和人口的分布有什么影响?(农业发达,人口稠密)为什么?(因为地势平坦,耕地多,水源充足,交通便利,适宜人口居住)总结:中南半岛上的地形特点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三、马来群岛上的地形和河流:请同学们读图,提问:(1)根据分层设色地形图思考,马来群岛的地形以什么为主?(山地和丘陵)平原主要分布在岛屿的什么部位?(岛屿沿海地区)(2)马来群岛的河流在长度和流速上有什么特征?(短促流急,水力资源丰富)(3)马来群岛为什么火山、地震活动频繁?(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为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的一部分,地壳不稳定。)总结:马来群岛地势崎岖,山岭多,平原少,河流短促,水流湍急,多火山、地震。课堂活动:完成课本第35页的活动题。四、东南亚的气候:1、东南亚大约处于什么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处于五带中的哪一带?(南纬10度至北纬25度之间,绝大部分位于热带)2、马来群岛大部分是什么气候类型?有什么特征?是怎样形成的?那里的植物有什么特征?(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处于赤道,受赤道低气压的控制,树木高大茂密,植物全年茂盛,四季常青)3、中南半岛大部分是什么气候类型?有什么特征?是怎样形成的?那里的植物有什么特征?(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由于海陆因素的影响,雨季植物葱绿,旱季草木枯黄,景象随季节变化)4、东南亚两种气候类型对当地的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热带雨林气候区,农作物随时播种,四季都有收获;热带季风气候区,雨季播种,旱季收获)课后活动:1、列表比较两种气候的差异。2、对比中南半岛、马来群岛在地形、气候、河流等方面的差异。3、讨论:东南亚地形、气候、河流、火山等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二课时 总第15课时 教学内容:马六甲海峡和东南亚富饶的物产教学过程:复习引入:1、说明东南亚的位置和范围。2、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在地形、气候、河流上的什么差异?新 授:一、东南亚的国家:投影仪显示:东南亚的政区图1、东南亚有哪些国家,哪些位于中南半岛上,哪些位于马来群岛上?(中南半岛:越老柬泰缅马新,马来群岛:印尼文莱菲律宾)2、哪个国家是内陆国?(老挝)哪些国家与我国陆地相连?(越南、老挝、缅甸)哪些国家与我国隔海相望?(菲律宾、印尼、文莱、马来西亚)3、哪个国家面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