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小英雄雨来自读自悟教学设计冀教版 .doc_第1页
2019年(春)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小英雄雨来自读自悟教学设计冀教版 .doc_第2页
2019年(春)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小英雄雨来自读自悟教学设计冀教版 .doc_第3页
2019年(春)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小英雄雨来自读自悟教学设计冀教版 .doc_第4页
2019年(春)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小英雄雨来自读自悟教学设计冀教版 .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春)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小英雄雨来自读自悟教学设计冀教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能简要复述文章的主要内容。给课文的每部分加上小标题。2过程与方法: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教学重点体会雨来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教学难点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北部的芦花村有一个十二岁的小英雄。他被迫给敌人带路,却把鬼子带进了我们设计的地雷阵,炸得鬼子狼哭鬼嚎。以后,他和其他的孩子们一起站岗放哨,送鸡毛信,配合八路军与鬼子周旋你们知道这位年仅十二岁的小英雄是谁吗?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小英雄雨来。(板书课题)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通过教师的导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情感兴奋。二、略读课文知大意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读懂文章。2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雨来的哪几件事?试着给每个部分加个小标题。说说课文讲了雨来的哪几件事?教师引导梳理、概括信息点,并提炼成为小标题。(游泳本领高;上夜校念书、掩护李大叔、勇斗鬼子、宁死不屈、机智逃生)或(“望着妈妈笑”、“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把缸挪回原地”、“什么也没看见”、“有志不在年高”、“雨来没有死”)3快速地读课文,简要复述文章的主要内容。第二课时一、简要复述文章主要内容二、自读自悟,深入理解1中心话题:你觉得雨来是一个怎样的少年?结合文章的有关语句或相关资料说说你的感受和理解。2学生自读课文,小组讨论交流。3集体交流,筛选要点。教师根据学生汇报交流的情况,着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以下句子,体会句子的意思,感受雨来的精神品质。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让学生认识到这是雨来能够掩护革命干部,同日寇做斗争的思想基础,正是雨来对祖国深切的爱,才有了后面勇救交通员、勇斗鬼子的故事。)雨来没理他,脚下像踩着风,一直朝后院跑去。(这一动作的描写,形象地表现了雨来的机智勇敢。)一滴一滴的血滴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这是一处细节的描写。表明了雨来誓死保护交通员,和敌人斗争到底的决心与坚强意志;体现中国人民不惜用鲜血和生命保卫祖国的决心。)有志不在年高。(这是人们对雨来的赞扬,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深深感动、激励着芦花村的人们。)教师小结。三、拓展延伸促升华1课内拓展,阅读“资料袋”。抗日小英雄传奇故事稚嫩的肩担起沉重的抗争 自古英雄出少年。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涌现出了一批少年英雄。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他们跟父辈一起,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担起了沉重的抗争。(1)活在歌声里的小英雄王二小“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这首名为歌唱二小放牛郎的叙事民歌传唱了许多年,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故事影响了几代人。王二小家在河北涞源的一个小山村。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把魔爪伸进了这个宁静的村庄。1942年10月25日,二小在山坡上放牛时碰上了打算进村“扫荡”的鬼子。鬼子让他带路,二小却把鬼子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鬼子发现上当后,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王二小牺牲后,当地军民把他埋葬在村后的山坡上。晋察冀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介绍他英雄事迹的消息。新中国成立后,王二小的故事被编进了小学课本,二小成了千千万万儿童心目中的英雄。(2)银幕上的抗日小英雄张嘎 抗日战争时期,生长在白洋淀附近的张嘎,目睹奶奶为掩护八路军被日寇杀害和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被敌抓走,决心报仇,想找到游击队跟他们一起生活。可他没有枪。为缴获一支枪,他把游击队排长罗金保误当作汉奸,闹了笑话。 在一次战斗中,嘎子真的缴获了一支“真家伙”,为了不让队长把枪收去,他竟违反纪律,将枪藏进树上老鸹窝里。攻打敌人街楼时,他偷偷从养伤的老乡家里跑回参战,不料在进城侦察时被捕。在敌人审问时,嘎子刚强不屈,并在战斗中设法逃出,配合游击队拔掉岗楼,救出钟亮。战斗后,嘎子把枪主动取回交公。区队长正式宣布接收他为八路军小侦察员,并把这支枪交他使用。 (3)送鸡毛信的抗日小英雄海娃 华北抗日根据地龙门村,有赵姓父子俩,父亲老赵是民兵中队长,十二岁的儿子海娃是儿童团团长。一天,父亲让海娃送一封有关攻打敌人炮楼的鸡毛信给八路军。海娃以放羊作掩护,携信上路。不料途中遭遇敌人,海娃急中生智,将信藏在绵羊的大尾巴下面,瞒过敌兵。敌人逼迫海娃带路。晚上,海娃乘敌人熟睡时,取信逃跑。途中,信一度失而复得,但海娃却再次被敌人抓住带路。机智勇敢的海娃故意把敌人引入歧途,至此,敌人才知中计,拔枪打伤海娃的手。千钧一发的时刻,八路军赶来搭救,全歼了敌兵。海娃完成送信任务后晕倒了。八路军根据鸡毛信里提供的情报,炸毁敌人炮楼,并活捉了猫眼司令。读完之后引导学生结合相关的语言文字谈感受。2课外拓展(选择性作业)。(1)把小英雄雨来的故事讲给别人听。(2)利用课外的时间阅读管桦的小说小英雄雨来。(3)收集抗日战争中英雄的故事。(4)写一篇读后感。设计意图:让学生对照雨来身上那种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联系自己,从思想深处受到感染教育;阅读“资料袋”,让学生体会到战争所带来的灾难,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和平的重要性。课后拓展,既与课文学习相互补丛,相互呼应,有助于对学生爱国意识的进一步引发,同时有时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附送:2019年(春)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勇者的面对分段讲解教学设计冀教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值得中国人永远铭记的历史名词,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2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和两条叙述线索,整体把握课文大意。3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结合上下文、朗读联想以及对比阅读等方法理解课文中关键的词语和句子。4结合课外阅读,收集关于日本侵华战争的史实,充实自己的语文资料库。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词典、结合上下文、朗读联想以及对比阅读等方法理解课文中关键的词语和句子。教学难点本课所处的时代背景距离学生较远,熟知与课文相关的历史知识。教学准备学生搜集有关日本侵华的资料等等。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我们学习的第五单元每一篇文章都凝聚着民族的魂魄。今天我们来学习24课勇者的面对,让我们一起回顾日军侵华的屈辱历史。2课下同学们都收集了很多相关资料,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交流资料:南京大屠杀、九一八事变、遣唐使、支那、北洋舰队尤其是联系阅读链接触目惊心的数字惨不忍睹的暴行等资料。课件出示图片资料交流:(仅供参考)“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那段血泪斑斑历史中的一些惨烈场景,提醒今人并昭示后代永远不忘侵略者的凶残、暴戾和狡诈,牢牢记住我国人民遭受的牺牲、蹂躏和苦难,以史为鉴,面对未来,激励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为振兴中华和维护世界和平而奋斗不息。从本世纪30年代初到40年代中,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企图灭亡全中国 的侵略战争。在神圣的中华大地上,野蛮的侵略者制造了一幕幕人间罕见的惨剧:日本侵略军铁蹄所到之处,一座座美丽、宁静的都市和村庄,很快就被嗜血成性的侵略者变成杀人屠场,成千成万的和平居民、战俘和难民,被刽子手们乱枪扫射而死,被进行杀人比赛和活靶训练的日军砍下头颅;我们的妇女同胞,被一群群日寇禽兽般地扑上去进行侮辱奸杀,姐妹们发出撕裂人 心的愤怒与悲鸣;在日机轰炸的废墟上,婴儿啼哭喊着妈妈,可是年轻的母亲却倒在了血泊里。侵华日军遭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痛击后,对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在华北“大扫荡”中制造了无数起惨案,成千上万个家庭被杀绝。日本帝国主义践踏国际公约和人道主义,在我国建立细菌部队,进行灭绝人性的细菌战。在浙江、湖南、广东等地城镇上空,投下大批鼠疫、霍乱 病菌的物体,引发瘟疫流行,使大批中国人感染惨死。日本军国主义依靠武力霸占中国的土地、矿山、工厂、铁路、电力、通讯设施,掠夺走了大量的资源和财富;他们诱骗、强征、抓捕数以百万计的中国劳工,进行敲骨吸髓的盘剥和压榨,为其高速转动的战争机器补充廉价劳动力。日寇在占领区强迫推行奴化教育,不准中国人在自己的土地上办学校和使用中国教材,甚至竟不让中国人在公开场合称自己是“中国人”。他们还抢劫了中国数不清的价值连城的珍贵历史文物。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这场全面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中国军民伤亡达 3500 万人,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1000 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超过 5000 亿美元。中国人民在这场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的大搏斗中,以自己前仆后继的斗争和英勇无畏的牺牲,战胜了强暴的敌人,换来了最终的胜利。日本侵略者亡我中华的罪恶计划以彻底失败告终,而我们的民族为此承担了无比巨大的牺牲,付出了极为沉痛的代价。3谈自己对那段历史的看法。(明确应正视历史,面对事实,共同维护和平,创造和平的心声。)二、初步感知,理清顺序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字词。结合上下文的方式理解的词语有:“偏见”、“狭隘”、“滔滔不绝”、“触目惊心”、“义不容辞”;找近义词理解的词语有:“嘲讽”、“轻蔑”、“流露”;一边联想画面,一边朗读体验的方式理解的词语有:“目瞪口呆”、“正视”、“固执”、“由衷”、“警惕”、“心平气和”、“死不瞑目”;适合运用查阅词典的方式理解的词语有:“遇文王,施礼乐;遇桀纣,动干戈。”2小组互读,指名分段朗读课文。3交流: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先讲了接着讲了最后讲了)三、理清文章的顺序(让学生明白文中有两条线索始终贯穿全文,第一条是事情发展的明线,第二条是人物内心变化的暗线。)第二课时一、 质疑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题目为什么叫“勇者的面对”?“勇者”是谁?二、品读课文1出示中心问题:“日本青年山崎对日本侵华这段历史内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结合文中相关字词谈一谈,并体会着读一读。”交流点预设:山崎:假有礼,真无知真无理真偏执无知与固执的争辩由衷地赞叹勇敢的正视历史(体会山崎态度的转变,揣摩人物的心理,读出他的语气。)女孩的神情:忍不住严肃应声而答正视着山崎,一字一句地说不禁长叹表现出女孩的机敏、智慧、气节。(体会女孩的不卑不亢,据理力争,带着自己的理解读。)尤其是:(1)2-10自然段,截然相反的是山崎此时此刻的表现:妄自尊大的分辨“你们支那女孩儿都是这样无礼吗”;强词夺理的争辩“但对中国我还是了解一点儿的”;理屈词穷的狡辩“我们是受害者!那些伟大的军人本来就要胜利的。”(2)12-16自然段讲述了作者与山崎的历史观、是非观的又一次较量。作者使用了“滔滔不绝”、“由衷地发出一声声赞叹”这些词语来表达山崎的态度变化,与此前形成鲜明对照。作者铿锵有力的话语“中国人不会用仇恨对待过去。我只想请你正视所有发生过的事实”,犹如夜空中的炸雷,震醒了山崎的蒙昧。(3)17-18自然段可谓全文的文眼,一方面,为全文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让人心中平添一丝欣慰;另一方面,用真诚与正义唤醒着日本民族的良知,表现出以作者为代表的中国人民希望日本人民正视历史、面对事实,共同维护和平、创造和平的心声。2围绕中心问题学生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